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大玩家-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鹏听了帕吉欧的话极度无语:“帕吉,你这是找人背锅对吧?你这是坑我啊。你觉得这理由缪缪听了会相信?”
“可是我说的是真心话!我就是为了这个原因选择那个华夏女人的!当然,我也承认,这里面也有方便保密的成分在,但是那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我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像你这样优秀!”帕吉欧说道。
萧鹏无语了:“我就不明白了,你的智商都去哪里了啊。”
帕吉欧耸肩道:“那时候我以为我死定了,自然也就没想过哪些,可是现在这样子,这个麻烦就必须要解决了。”
萧鹏沉默了一会儿:“说吧,你想怎么解决这事情?你说我能帮你?我能怎么帮你?”
帕吉欧却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萧,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你母亲在华夏那边的孤儿院工作对么?”
萧鹏一愣:“是啊,她闲着没事,在孤儿院帮忙照顾孩子呢。”
帕吉欧一语惊人:“其实办法我已经想好了,等孩子出生后,我会想办法把他送到华夏去,先让他在你母亲那边的孤儿院作为一个孤儿,然后我再去领养他,把他带回星条国。”
萧鹏愣住了:“缪缪会同意你这么做么?”
帕吉欧答道:“其实我和缪缪几年前就想过领养个孩子。毕竟我们都老了。可是这几年忙的,一直没有时间。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收养一个孩子,也能让她休息休息。在家里陪着孩子放松一段时间也挺好的。”
萧鹏极度无语:“也就是说,你想的是把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把他送到华夏去变成一个孤儿,然后再从华夏把他收养回星条国,变成名副其实你的孩子!”
帕吉欧打了个响指:“BINGO!”
萧鹏竖起个中指:“用我们华夏话说,这叫脱裤子放屁!纯粹吃饱了撑的!领养你的亲生儿子,亏你想得出来。”
帕吉欧露出个苦笑:“可是也只能这样了,这事最好的办法了。这事确实是我做的不对,让缪缪知道了肯定会伤心的!而这是让她不伤心的最好的办法。”
萧鹏叹口气:“算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这事情我可以帮你,到时候你告诉我怎么办就行了,不过你听好了,这个事情你可要处理好了,记得要保密!别到最后搞得满城风雨。那样的话神仙也帮不了你!”
“放心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你肯帮忙就行!放心好了,我保证这事情万无一失!”帕吉欧兴高采烈的说道。
萧鹏摆了摆手:“得了吧你,你就给我添麻烦!行了,孩子出生前这几个月你最好找人盯好了那个女人,哦,记得,千万别让她感觉出你很有钱来,不然你甩也甩不掉!”
帕吉欧却不以为然:“萧,相信我,我知道怎么解决这个事情的。”
萧鹏却直接揭穿了他:“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也不知道是谁刚才紧张的跟什么似的。行了,我要回去了,亚莉还在那里等着我呢!”
帕吉欧明显心情不错:“你去吧,我在这里在喝两杯再回房间。”
“随便你了!”萧鹏拎着瓶啤酒,走回自己和亚莉的房间,回到房间,却发现亚莉正趴在床上,戴着耳机抱着I…PAD,也不知道她在看什么,反正看的是津津有味。连萧鹏回来了都不知道。
“看什么那看的这么认真?”萧鹏脱下外套,走过去问道。
亚莉这才看到萧鹏回来,连忙摘下耳机:“亲爱的,你来看啊,你们华夏竟然有这么好的电视节目!”
萧鹏也好奇了:“什么电视节目?”伸手从亚莉手里接过I…PAD一看,好么,原来亚莉看的是新出的《舌尖上的华夏第三季》。
萧鹏把PAD还给亚莉:“宝贝,这个《舌尖上的华夏》,你看第一季和第二季就好,这个第三季还是别看了。”
亚莉一愣:“为什么?我觉得挺好的啊!”
萧鹏不仅爆了粗口:“好个屁啊,那就是一场营销秀,里面漏洞错误多了去了。什么‘十大碗’的礼仪,那特么的都是二百年前的东西了,现在拿出来?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九转大肠的做法从头到尾就是错误的!整部片子就是一场广告秀!”
亚莉不解问道:“有没有那么夸张啊?”
萧鹏笑道:“别的不说,就说里面的青岛崂山篇,崂山就是我的家乡,里面记载的东西全都是错的!比如说大馒头,青岛最好的大馒头是王哥庄大馒头,结果在那里面,成了城阳的大馒头了。好吧,这个先不说什么,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里面出现了个甜晒干鲅鱼水饺,说那是青岛的传统美食,我问了我认识的每一个人,压根就没听说过!我们那里人是爱吃鲅鱼水饺,这是没错的,问题是鲜鲅鱼我们都吃不过来呢,谁特么的还脑残,能把干鲅鱼做成水饺吃呢?后来我才算搞明白,原来那就是船歌水饺的一场营销秀!你搞营销我们没意见,可是你能不能别假借所谓传统侮辱我们青岛的美食!”
亚莉倒愣了:“亲爱的,说别的可没看到你这么生气过!”
“那是当然!侮辱美食那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萧鹏愤愤说道:“正好!明天我就亲自下厨,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青岛菜!”
第五百零八章 菜刀之间的区别
第二天,帕吉欧和缪缪找到萧鹏的时候,萧鹏正在厨房里忙活,亚莉托着腮跟小迷妹一样看着萧鹏做饭。看到帕吉欧两人过来,挥手打着招呼。
“萧,你早晨去哪了?”帕吉欧叼着雪茄问道。
萧鹏解释道:“我说今天要让亚莉尝尝我们的家乡菜,所以一大早晨我就去了圣巴巴拉那边买海鲜去了。”
帕吉欧撇撇嘴:“这附近就有卖海鲜的,你还要跑到圣巴巴拉去?”
萧鹏嗯了一声:“是自己吃,又不是给别人吃。能买最好的自然买最好的。我问了一下,他们都说圣巴巴拉的海鲜最好。我就过去了一趟。别说,那里的海鲜还真不少。”
缪缪却皱眉问道:“萧,你一个男人这样窝在厨房里做饭真的好么?”
萧鹏笑了起来:“缪缪,这话如果是帕吉欧对我说,我还能理解,怎么是你来跟我说呢?这男人给女人做饭吃不好么?”
缪缪耸耸肩:“我认为男人就该做男人该做的事情,应该在外面为了事业拼搏,这进厨房明显不是男人该做的。我和帕吉结婚几十年,可没让他给我做过一顿饭。”
萧鹏摇了摇头:“缪缪,你这么说可就错了,就像顶级的服装设计师里大部分是男人一样,这顶级的厨师绝大部分都是男人。谁说做饭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
帕吉欧也出来和稀泥了:“萧,你说的有道理,缪谬说的也不错,关键是看事情的角度方面,不过我有个疑问,你这样藏在厨房里做饭,问着料理的油烟味,你心情真的好么?”
萧鹏听后笑了起来,给了帕吉欧答案:“你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你绝对做饭做的很起劲,然后很快乐。”
帕吉欧一愣:“怎么思考?”
萧鹏解释道:“你就想,你的工作就是个厨师,你来这里做饭,顺便把女主人给睡了,我保证你做饭比谁都积极。”
“讨厌!”亚莉在一边躺着也中枪,嘟着小嘴愤愤道。
帕吉欧却道:“缪缪,相信我,萧鹏的厨艺可是顶级的。他可欠我一顿饭呢,正好让你尝尝。”
萧鹏给了帕吉欧一根中指:“你还好意思说我欠你一顿饭?咱俩说道说道是谁欠谁的?今天这饭没你的份,缪缪可以吃,你在旁边看着。”
帕吉欧一听急忙陪着笑道:“别啊,我跟着我老婆沾沾光,这总行了吧?”
缪缪却指着桌上的饺子问道:“这包子怎么这么小?”
萧鹏无语:“缪缪,这叫饺子,和包子不是一种东西。包子是蒸的,饺子是煮的!”
缪缪分不清:“我只吃过包子。看起来挺像的么。”
萧鹏乐了:“行了,让你尝尝正规鲅鱼水饺,哦,也就是你们说的马鲛鱼。我们家乡特别喜欢吃这马鲛鱼,不光吃鲜的,也吃马鲛鱼干。按照我们那里的风俗,到了春天,那些当女婿的都要去丈人家里送这鲅鱼,你们现在知道我们那里多喜欢吃这鱼了吧?”
缪缪皱眉:“这马鲛鱼没有鳕鱼好吃啊,太腥了。”
萧鹏一愣,这又是口味问题了,鳕鱼华夏人就不太喜欢吃,除了鲜族,他们喜欢吃鳕鱼的近亲黄线狭鳕,也就是他们口中明太鱼。
不过萧鹏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自信的:“昨天,亚莉在看《舌尖上的华夏3》,里面介绍我家乡的美食,说我们家乡人爱吃马鲛鱼干包的饺子,那不是扯淡么?真特么的到了送鲅鱼的季节,有个女婿提溜个晒好的鲅鱼干去给老丈人送鲅鱼,那是会被砸出门的节奏!今天算你们运气好,跟着亚莉沾光,尝尝这正宗的鲜鲅鱼水饺,这才是能代表我家乡的味道之一。”
萧鹏刚说完,餐厅大门又被人推开,只见杨猛搂着嘎嘎走了进来:“嗨,兄弟,我怎么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萧鹏对着他竖起中指:“就特么的你鼻子尖,这也能闻得到?”
杨猛哈哈一笑:“其实是我问单战你在哪,他说你在厨房,我就猜你该受不了这边的食物了。做的什么好吃的?多做点,今天咱们好好解解馋。对了,蔡胖子听说你做饭,一会儿也要过来。”
萧鹏无语了,本身就想给亚莉做两道小菜尝尝这鲅鱼饺子的,这下可好,人越来越多了!萧鹏也不含糊,干脆做顿大餐,大家一起来尝尝。各种打工、颠勺等技法,让一边看的亚莉缪缪等人目瞪口呆。
亚莉拿着手机一边录一边感叹道:“怎么感觉你们华夏人做饭就像表演杂技一样?这也太让人眼花缭乱了吧?”
萧鹏笑着摆手:“我这只是初级手法,你让那些真正的中餐大厨来,那技术可比我厉害多了。”
嘎嘎倒是对萧鹏的菜刀极为感兴趣:“难道你们没有留意到么?他做这么多菜,一把菜刀就够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嘎嘎是咦大梨裔,号称‘西方的华夏’,对厨艺自然也是很有研究的,她对萧鹏一把菜刀来做饭这一点极为惊叹。中餐厨师,一把方形菜刀打天下,而西餐厨师,对菜刀那叫一个讲究,都是匕首形状,一套好几把甚至几十把,每把菜刀有不同的用处,想做西餐厨师?先从认识菜刀开始学!
亚莉道:“我看过一个BBC的纪录片,说过煤对中餐的影响。说华夏煤炭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在古代由于黄河浅滩阻拦,无法将煤运出,所以中世纪之后,当欧洲开始广泛使用煤炭时,华夏的主要燃料还是木炭。因为燃料成本高,所以华夏人发明了薄底铁锅,发明了蒸笼等等节约燃料的炊具,所以切菜时以‘丝片丁’为主,也是为了节约燃料,而华夏的菜刀在将食物切小的时候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切小的食材更适合华夏快火猛炒的烹饪方式,可以节约燃料。所以华夏人才使用这种方块大菜刀!”
萧鹏笑了:“亚莉,你被BBC那些洋鬼子忽悠了。那就是胡说。还特么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木炭要用好木材才能做出来,从木头到炭的损耗绝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负担的起的。从南北朝时期,炭就是贵重物品,可为官员贵族之间的礼品。一切特定的木材出的好炭,在宋代甚至成为贡品。”
“我们古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