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大玩家-第6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鹏看着尤美奶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毕竟她是倭国人,关心自己祖国倒也有情可原,可是你让萧鹏说他对倭国没有恨意?那不是扯淡么?如果你首都让它屠了,你也恨他啊!
不过想了想,这话直接回答倒也不合适,毕竟一战二战比利时都让日耳曼屠了,现在两国关系也不错。
“应该是态度问题吧。”萧鹏说道。
“态度问题?”所有人不明白萧鹏的意思。
萧鹏伸出手指:“以日耳曼为例子,日耳曼是二战的罪魁祸首,做了很多错事,不管是荷兰还是比利时,都深受其害,但是为什么大家今天不恨日耳曼,相反,日耳曼在欧洲地位越来越高,大有成为欧洲领袖的趋势?原因很简单,日耳曼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是倭国呢?从没有为二战时期的错误承认过错误,不认错也就罢了,还修改国内历史书,不承认那段时间的历史。你说这样的民族我们能没有敌意么?”
在一边的亚莉听后却摇了摇头:“萧,我认为你们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萧鹏皱紧眉头,自己哪里错了?怎么亚莉现在跳出来唱反调了?
亚莉缓缓道:“你们华夏现在有毁灭倭国首都一百次的能力了。你们不应该在意倭国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你们现在那么强大,根本不用关心这个问题,如果他们再敢侵略你们,你们完全可以直接毁灭了他们!”
萧鹏听后瞪大了眼睛,呃,亚莉的说法是标准的西方逻辑,只要你足够牛逼,那就根本不用考虑哪些弱小者的敌意,他敢跳?灭了他!
现在萧鹏突然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天天叫嚣‘华夏威胁论’了,那就是面对强大力量的时候,发自本能的恐惧。
嗯?这么想起来,华夏其实挺可怕的,当年在倭国那边凭一己之力拦下了十六个国家前进的脚步!
那时候华夏多穷?都能做到这一步,现在华夏国富民强,能做到哪一步那简直不可想象!难怪他们不断抹黑华夏敌视华夏了。
这就好比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老百姓,旁边邻居是个B社会,他们能不恐惧么?
呃,这比喻不太贴切,但是。。。。。。。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不过,你守着尤美的奶奶说这话好像不太合适吧?挺打击她老人家的啊!
豁然开朗的萧鹏倒也不在乎他们对华夏的误解了……………你们都是弱鸡,我在乎你们的看法干什么?
“其实你们对华夏的误解除了你们媒体胡说八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萧鹏微笑着说道。
“什么原因?”尤美母亲问道。
萧鹏想了想,说道:“我有个朋友,叫帕吉欧,在星条国时,我见到过一个他的员工,六十多岁的老人,跟他聊天的时候我才知道,在最近接近四十年间,他到过华夏五次。”
“他第一次到华夏的时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候他是参加一个招商会议的,那个会议室在琴岛举办,住的是专属酒店,里面生活设施齐全,但是从外面看是安全网和脚手架,看上去是像在维修的样子,目的就是不让别的华夏人看到这些外国人的生活。他们要去哪里,都是有大巴门口接送,车子的窗户都用胶布和报纸贴严,吃饭一起,不许他和别人接触,翻译全程陪同,有购物需求写单子,会有专人给买回来。所以他第一次到华夏,硬是没见过华夏到底长什么样。”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上世纪七十年代你们国家还这么封闭?我的天啊!”尤美母亲感叹道。
萧鹏笑了笑:“你今天到整容国北面,那里现在还是这个样。你们要理解一下,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才刚刚改革开放,在那个时期这个样子并不奇怪。”
尤美父亲道:“萧,你继续说下去。”
“他第二次到华夏时,是八十年代初期,那时候就轻松多了,可以好好看看华夏了,也可以外出了,还可以骑自行车四处游玩,很多华夏人也会用基本英语和他聊天了。不过那次他来也不是什么好时候,正好是83年第一次严打期间。所有人都是人心惶惶,所以他只是看了看华夏的风景。”萧鹏道。
“什么是严打?”尤美爷爷好奇问道。
萧鹏想了想:“就是警方集中打击犯罪的举动。”
尤美爷爷点头:“嗯,这倒是个好事情!”
萧鹏听了直咋舌,好事情?呵呵。
其实‘严打’一词在华夏国内很普遍,老百姓现在听到‘严打’一词都见怪不怪了,但是时光退到83年之前,那可是人人谈之色变。那时候对女人吹声口哨都能判十年!这一点也不夸张。
萧鹏的家乡就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事情,一对年轻男女处对象,最后发现不合适,男孩提出要分手,女孩不愿意,为了挽回男孩,就去派出所告他耍流氓乱搞男女关系。
然后批捕审讯,大概就是问两人上床没上床之类的,男孩承认了迅速宣判,十五天后执行枪决。从此后那女孩远嫁他乡,至今没脸回娘家。本来世交的两个家庭成了死敌。。。。。。
那时候打击犯罪的力度就是这么大。
但是这个事情对华夏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在严打之前,国内警察那是形同虚设!现在很多人说国内治安好那是因为民众老实………………啊呸!这么说的人都该自己问问家里长辈,严打之前的华夏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工体门口为了抢票两拨人能掏出枪来对喷!到处都是车匪路霸,把树一砍拦路上不让司机过去,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抢东西!打架斗殴捅人,那都是家常便饭了!
现在小偷捅死警察,那是天大的事,可是当年不严打的话,那都不是事!
新华夏历史上第一张悬赏令上通缉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北二王’王宗坊王宗玮兄弟俩,其实就是俩小偷,去医院小卖部偷东西兄弟俩被抓后打死了数名抓捕人员后逃窜被全国通缉,而在83年严打之前,类似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
当然,这次严打也有一定的缺点,十年黑潮,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直到97年刑法出…台后才有所改变,什么警察刑讯逼供也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问题。
现在社会进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甚至在某些时候,警察都变成了弱势群体,现在天天让媒体盯着,巴不得他们出点岔子呢。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事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原因就是经过一次次的严打,华夏才有今天这么好的治安环境,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华夏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却有着现在这全世界最安全的生活环境,总的来说,和那时候的严打是分不开的。
第七百五十八章 各种误解
当然,这些事情就不能跟尤美家人说了,不然他们又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华夏了,这是所有西方人最喜欢干的事情。
尤美父亲问道:“那他再往后到华夏呢?”
萧鹏耸耸肩:“他的原话是:‘我第三次到华夏,第一反应就是:靠!第四次到华夏,第一反应是我靠靠靠!而我第五次到华夏,什么事也没干,首先在这里买了套房子,等我退休后,我就要在这个国家结束我的一生。’他对我说,几次来华夏感觉就像坐时光机一般,每次来都像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纪。他已经五年没到华夏了,相信我,这次他到华夏,肯定又会感觉穿越了一个世纪。”
华夏人走出国门的时候,最大的疑惑就是外国人为什么那么不了解华夏。
而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只能从报纸、杂志还有那些过时的教科书上阅读关于华夏的文章,以及CNN、BBC和FOX新闻等有偏见的新闻机构,他们不希望人们了解华夏,通过操纵媒体来导致民众认知。
他们并不想让普通民众了解华夏强大的经济实力,于是玩命的抹黑华夏形象……………比如说华夏人吃的所有食物里都是含铅的三聚制成,吃宠物狗宠物猫吃小女孩。(在‘有土逼’上曾经有个阶段,搜索CHINA出来的第一个视频,就是暗中录制的所谓‘华夏超市售卖女婴尸体’的视频,问题是看了看评论,那些脑残星条国人还真信!)
就像皿煮伟大的星条国,他们并不关心各种各样的种族冲突,各种各样的枪支犯罪,他们只关心华夏的玉林狗肉节。
他们玩命的宣传华夏的‘计划生育’政策,说什么华夏人只想要男孩,如果有孕妇怀了女孩就会流产重新怀孕,希望下次是个男孩。让所有人来抨击华夏。
而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并不想承认自己国家政体的失败。
可惜这么多年的努力一直都是白费,华夏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些西方国家老百姓对华夏的认知还停留在华夏人留辫子穿大褂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华夏游客已经遍布全世界………………而且那叫一个有钱啊!
最后没办法,只能酸溜溜的说什么华夏人没素质,或者是莫名其妙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开始种族歧视。说到底就是两个原因:恐惧和嫉妒。
一边是恐惧华夏的日益强大,一边是嫉妒华夏人那么有钱,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继续抹黑华夏,继续说华夏的独生子女制度,即使现在华夏开放二胎了,他们依然抨击,理由是生多生少是自由,只有和这群老外相处后,才能真正知道什么叫做‘道德婊’,永远能找到道德制高点对华夏指手画脚。
(在外国人眼里,提起华夏首先想到的吃猫吃狗,然后就是‘不皿煮’和‘山寨货’,然后就是‘计划生育’,在他们眼里,所有华夏人都是必须要有男孩的,如果怀了女孩就流产。不否认确实有这样的人,老杨亲眼见过,孕妇刚从手术室里出来,躺在病床上,刚出生的女孩放在她身边,她老公负责推车,而她的婆婆就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吐唾沫‘呸,真丧门,生了个女孩’,这样念叨了一路,气的老杨都想揍他。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可是老外不相信,在他们眼里,华夏人都是这样,还振振有词‘华夏人口比例,男人比女人多了三千万!’拜托,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婴儿性别比基本是一致的,都是1:102…105之间,也就是每出生100个女婴,男婴出生数为102…107之间,这叫做初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华夏的人口比例完全在这个数值内!华夏多少人口?多了三千万那叫多么?像卡塔尔,男人比女人多了九成,比例高达1。9:1,沙特也不咋地,1。22:1,这些国家都缺女人,咋就没人说他们?说白了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华夏。同样倒霉的还有北整容国、朗伊等国家。。。。。。。)
现在萧鹏要做的,就是给这些不了解华夏的人一个震撼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华夏:“其实,我在华夏经营着一个马场,我马场里面的骑师、练马师,都是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所以我对这个事情还有点发言权。”
“比如说,有个骑师,是从西班牙过去的,当时临行前,他的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给他送行:‘我可怜的儿子啊,你怎么要去那么偏远落后贫穷的国家受苦呢?你一定要天天联系我们,给我们发照片,这样我们才能放心’。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母亲的话变成了‘儿子啊,华夏再好那也不是你的家乡,你一定要回家啊!’不过听我的合伙人说那小子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