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贵摇了摇头,说道。
  李太白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就是因为祖上和他爹犯了事。在《唐六典》中规定:“刑家之子,工商殊不预。”意思是,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是不能参加科举。
  而如果冒籍参加,查出就是死罪。
  不过这种罪名也不难消去,结识有地位的权贵,轻而易举就能消掉。
  毕竟古代是人治。
  裴旻点头,松了一口气。
  李白有……能陪在白都护的身边,如果日后立下功劳,说不定就能请动白都护消去自家的罪名,还一个清白身。
  那么凭借他的文采,前途可期。
  ……
  开元三年七月。
  夏。
  白贵集结川西节度使和靖南都护府的三万兵马,用兵于吐博西南面。与此同时,在北面的河西道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等节度使在老将薛讷的统领下,一同攻打吐博北面。
  分为两路进攻。
  此时正值吐博的赤德祖赞赞普在位,他在景龙四年,迎娶了大唐的金城公主。同样的,现在也是吐博的强盛时期。
  在白贵西南面的精准打击之下,吐博国连连战败。
  而在北面,有老将薛讷策应,虽然偶有战败,但薛讷用兵稳重,北面唐军只意在牵制住吐博兵马,缓解西南面的压力。
  向吐博进军,就没有朝南诏国进军那么容易了。
  雪域高原上,处处受阻。
  即使战胜吐博兵,但推进缓慢。虽有白贵刻意为之的因素,不想太快灭掉吐博国,毕竟他现在的地位还不太稳固,需要军功,来塑造他在大唐的地位,但这也与吐博国难打是分不开的。
  夏季过后,到了秋冬之季节。
  秣兵历马。
  吐博使者入长安,请降。
  大唐和吐博是舅甥之盟,大唐为舅,而吐博为外甥,自称为甥。
  此时的大唐和吐博国也是打打停停,两国交往还是比较频繁。
  鸿胪寺接待。
  于是隔日,长安发来圣旨,停止进攻吐博。
  这倒不是李隆基怕了吐博、畏惧了吐博,而是现在季节不适宜,秋冬之时,对吐博用兵,不仅耗费财力极大,而且唐军一般也承受不住如此酷烈严寒的天气。
  故此吐博使者请降,李隆基在先前询问过白贵、薛讷等大将之后,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
  等明年暖和之后,再行进攻吐博。
  而与此同时,白贵上奏,称发现一种丝织物,名为棉花,有御寒保暖的功能。
  他也造出了轧棉的搅车。
  并且献上了几件用棉花缝制好的棉袄。
  “此棉花,是利国重器!”
  “以往我国子民、军队缺少御寒衣物,所以寒冬之时,出兵大为不利,此时有了棉衣,可供取暖,更方面,胜于羊皮大氅……”
  “白卿也不愧是从秘书省出来的秘书郎,博通古今,竟然连这等造物都能想出来。”
  “此搅车就……命名为白公车,流传后世!”
  李隆基对群臣说道。
  “陛下,此物不仅利于军事,也利于民生。”
  “以往百姓只能以茅草塞在麻衣之中取暖,现在林邑候发明此棉衣,可以让天下百姓避寒,有功德于社稷民生啊。”
  姚崇叹道。
  仅此一件发明,足以让一个人流传青史。更何况此物是白贵这个大才发明出来的,可以预料到,今后提起棉花,必然提起白公车。
  回到后宫。
  白贵送来的几件棉衣,李隆基打算赏赐给妃嫔。
  “皇后怀孕已经数月,此棉衣比一般的毛皮、丝绸更为柔软,皇后可拿一件。”
  他说道。
  “谢陛下。”
  王皇后微微福礼,身边宫女上前领了一件棉衣。
  棉衣或许在后世不珍贵,但正如欧洲历史上,锡比银还要贵的多,谁要是能有一套锡杯的餐具,那就是大富豪了。
  现在的棉衣也是同理,或许用起来可能不如其他的丝织品,但胜在稀少。
  物以稀为贵。
  何况是剑南道上供的贡品。
  “武婕妤你也有孕,也拿一件棉衣御寒。”
  李隆基微微颔首,又赐一件棉衣给武惠妃。
  “是,陛下。”
  相比较王皇后,武惠妃面对皇帝可要恭敬地多,亲自上前领取棉衣。
  待触摸到棉衣时,她感觉手心一软,远比其他面料要好得多,惊叹之余,她想到了远在剑南道的白贵,征了征,俏脸微红,有些气喘。
  怀孕之后,体力不胜往昔。
  所以有些累。
  她慢步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李隆基又分了剩下的棉衣,给后宫的妃嫔。
  每年各州的贡品,基本上都是如此惯例,一部分赏赐给后宫妃嫔,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则封入内帑。
  “这棉衣给你们也不是白给的……”
  “此物于国有大用,林邑候将棉种已经送入长安,朕将发布诏令,命全国都种植此物,而你等乃是朕的妃嫔……,皇后,你是天下女子的表率,宫中也需种植此物,就劳你操心了。”
  “不过你有孕在身,也不必太忙碌。”
  李隆基沉吟一声,开口说道。
  天下以农为本。
  劝课农桑,是每年官员所必行之事。
  在宫中,也有专门供皇帝开垦种植的御田。
  现在他看到这棉花的好处,而男跟女织,棉花与女子定然分不开,所以需要后宫做出表率。
  “是,妾身知道了。”
  王皇后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这是应有之理,同样这也是证明她后位尚在的一种手段。


第326章 吐博国灭
  开元三年,整个唐境开始推行棉花种植和白公车。
  一时之间,白贵的名声传遍四海。
  从上到下,包括异邦,都知道了他的事迹,名望一般人难以企及。
  以前,白贵只是头一次的双科状元,虽然新鲜,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不会去刻意了解,但棉花种植却对民生息息相关,让御寒衣物的价格大大下跌,虽不至于全民都能穿得起御寒衣物,然而相比较以往,能穿得起御寒衣物的人在范围上大大增加,不仅局限在富户上,相当一部分的平民,也有机会穿得起御寒衣物。
  棉花不仅能用在御寒上,一年四季的丝织品都能用得上。
  第一年推行棉花种植的时候,是从上到下,皇宫、官府强制推行,百姓愿意种植的人很少。不过在看到皇庄、官田中种植出的棉花后,上行下效,到第二年、第三年,棉花的种植产量迅速增加,以惊人的速度,从长安附近区域向周围地区扩散。
  此时的两位贤相,姚崇和宋璟亦不是庸碌之人,制定各项政策有序推进棉花种植。
  故此,在开元五年的时候,朝廷已经可以向西南面、北面讨伐吐博国的两路唐军提供足够的御寒军备。
  开元六年,林邑候白贵率军三万,大败吐博国二十万众,不过并不轻敌冒进,而是在战策上选择稳扎稳打,在雪域高原上筑城防御,以待来年再战。
  这尽管不乏有白贵养寇自重的想法,但确实也是对战吐博的上好良策。如果轻敌冒进,等夏季一过,到了凛冬的时候,即使唐军御寒能力比以往提升许多,可面对吐博人的军队,说不定就会有大败的可能,一朝落败,前番所作的努力就会付之流水。
  毕竟是客场作战。
  北面的战场上,老将薛讷恐复其父薛仁贵的大非川之败,所以也选择了稳妥的战术,缓缓逼近吐博王城,将吐谷浑旧地完全掌握之后,才会继续推兵前进。
  此次战胜之后,白贵亦是加封为县公,加封食邑五百户。
  这一场大唐和吐博的战争,很明显,不管是白贵,还是老将薛讷,都是意图用大唐的人力和物力,将吐博国耗死,因为吐博国不像是普通的游牧民族,它是一个有成熟体系的国度。即使一朝战败,但只要等他们班师回朝的时候,就有复叛的可能。
  摧毁一个和大唐相媲美的国度,要比摧毁一个部落,要难得多。
  到了开元八年的时候,两路唐军兵临吐博王城,吐博赤德祖赞赞普口衔玉,反绑双手坦膊出城投降。
  “赞普和公主请起……”
  “今日本帅和薛将军兵临吐博王城,乃是因为吐博国未曾按时入长安朝贡……,与赞普和公主你们二人并无关系。”
  白贵下马,脸色和缓,双手虚浮赤德祖赞赞普,说道。
  “许男面缚衔壁,大夫衰絰,士舆榇。”——《左转·僖公六年》
  古代出城投降也是有一套固定的礼仪。
  如吐博赞普这种人,如果出城投降,需要面缚衔壁,就是双手反绑而面向前,口中含玉。而大夫,也就是大臣需要扶着灵柩,而一般的士需要穿着丧服。
  赤德祖赞不懂这些中原礼仪,但是金城公主可是大唐公主,唐中宗的养女,自幼深受皇家教育,对春秋的这套礼仪,还是耳熟能详的。
  有了这套出城投降的礼仪,白贵不管心底怎么想,明面上第一时间就要善待赤德祖赞,以示大唐是礼仪之邦。
  同样他也有不得不善待的理由,因为此人不仅是吐博的赞普,还是金城公主的夫婿,如果按照大唐这边来看,也是一个五品的驸马都尉。
  处置也需要拉到长安,由李隆基亲自处置,他不能越俎代庖。
  闻言,赤德祖赞先是面色稍缓,内心松了一口气、
  命算是保住了。
  不过他听到了后面一句话,心底却隐有愤怒。什么叫长安朝贡晚了?
  吐博又不是大唐的仆从国,想什么时候朝贡就什么时候朝贡!
  这都能算是大唐攻打吐博的理由?!
  “圣人乃是天子,大唐和吐博有舅甥之盟,意为吐博乃是四方之诸侯,诸侯晚贡于天子,此乃诸侯失礼!”
  见赤德祖赞不服,白贵轻描淡写的随口解释了一句。
  等说完之后,他又斟酌用词,开口道:“此次吐博晚贡于唐,本帅查明缘由,是吐博大相欺上瞒下,意图破坏大唐和吐博之间的盟约,扰乱天下。”
  “来人!即刻拿下吐博大相,押送长安由刑部定罚。”
  “还请赞普和金城公主也随吐博大相一同入长安解释清楚,不要破坏了大唐和吐博之间的关系。”
  “在解释清楚前……”
  “我们大唐有句话,是再亲也亲不过娘舅,现在赞普入京自证清白,吐博国由我们大唐接管,应该是合情合理吧?”
  白贵看向坦膊、背缚双手、衔玉的赤德祖赞,然后笑了笑,说道。
  打归打,大唐和吐博还是姻亲,现在赞普犯了错,大唐这个姻亲接管吐博国合情合理。
  他话音一落,脸色变得肃冷。
  周围的近卫见状,上前将吐博大相五花大绑,一脚踢在膝盖,强迫令吐博大相下跪在他面前。
  吐博赞普不好处理,但吐博大相就是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
  用来立威。
  “这是吐博赞普的金印……”
  “还请上使收下。”
  赤德祖赞脸色微微一变,不过人为刀殂我为鱼肉,他对此也早就做了准备,从身旁近臣手捧着的木案上拿起金印,半跪在地,向前递去。
  这次白贵没有虚扶,因为这是受降仪式。
  他收下金印,点头之后,一队唐军近卫带走了赤德祖赞,将其软禁了起来。
  “妾身见过林邑县公。”
  金城公主上前施礼,俏脸略显紧张和不安,但又刻意维持镇定的表情。
  “公主免礼。”
  “此事圣人也曾密诏于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