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安的士林,就是以参加太学会约的士子们为主,他们将白贵视作党魁,同样他们的年龄最年轻,最容易接受白贵提出的新钱之策。
  除了长安之外的士林,偏远地方的士林,说不定就会选择支持这十几名支持废除新钱的朝臣……。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可皇帝明明已经兼听了整个长安的士林,并没有偏听一两个宠臣的话、谁……又能说白贵是错的,那十几名朝臣是对的呢?!
  即使偏听宠臣的话,但这些宠臣和白贵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会向李隆基进白贵的谗言。
  “现在所有朝官都同意新钱之策,开始准备让佛门的僧人们与太学会约的士子们进行论道……”
  白贵放下茶盏,笑道。
  “是!”
  “下官这就安排!”
  李林甫下意识应诺,但应诺完之后,就觉得是不是让士林学子和佛门高僧论道是不是太快了些。
  可他稍稍思索之后,就立刻对白贵佩服得五体投地。
  什么叫高明之策!
  白贵先是利用长安士林的沸议将反对新钱的十几名朝臣排挤出了朝堂,可接下来又以朝堂百官都同意新钱之策为机,再让太学会约士子与这些佛门高僧进行论道。
  这样一来,与佛门高僧论道的……可不仅仅是太学会约的士子们,而是整个大唐的士林。
  如果说谁最有资格代表大唐士林,那么无疑就是朝廷的百官。
  左右倒右手……,
  可怕至极!


第344章 佛门论道,封山避寺
  论道之日。
  就定在十日后。
  诸多佛寺高僧赴约。
  论道地点在太学文庙前的广场上。
  白贵作为太学会约的党魁,又是朝廷宰辅,新钱之策的提出者和践行人,一同观摩此次辩法论道。
  他勒马停在孔庙前的石制棂星门。
  门前有下马石。
  往里面一望,论道的两方人马对峙。
  太学会约的士子,他大多都熟悉,可是到了这些僧侣,他大部分都不怎么认识。
  “那是六祖慧能的五名弟子,为禅宗五派法流,分别为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
  李林甫指着盘坐在石阶上的五个披着袈裟、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对白贵说道。
  “那是一行禅师……”
  “这是玄奘法师的徒孙……”
  “……”
  他一一介绍道。
  “看来是来者不善啊。”
  白贵摇头轻语,一甩手上缰绳丢给亲卫,迈步入场。
  “见过白相……”
  他走进场中,左列的太学会约士子纷纷起身对他见礼。而右列的佛门高僧则是不理不睬,仍旧手捻佛珠,敲着木鱼,念着经文。
  毕竟是出世高人,已经出了俗世,所以不见礼,也说得过去。
  正庙前,台阶上,有一简陋蒲团。
  白贵盘腿坐在了蒲团之上。
  书吏宣告辩法开始。
  “佛门是否为大唐宗派?既然佛门是大唐的宗派,为什么道门制定法钱,而佛门没有参与?”
  青原行思开门见山,质问道。
  佛门不反对制定新钱,但反对的事情是,这件事只有道家参与,将佛门直接排除在外。
  新钱一经推出,谁都看到了佛门在此中的危机。
  如果让新钱继续推行下去,这第一步是普及道家法钱,下一步是不是全民修道,再下一步是不是要开辟地上道国!
  是可忍孰不可忍。
  “禅师说错了,朝廷推行的是新钱,而不是道家法钱,新钱只是恰好用了道家法钱的制式,就好比说在下今日准备前往西市吃饭,恰好吃了一碗汤面,汤面饱腹,请问是食物充饥,还是汤面充饥?”
  “佛门是大唐的宗派,但开辟新钱又与佛门有什么关系?难道在下今日没有前去西市另一家包子铺吃包子,包子铺的店家就要对在下心生怨愤。那么……这包子在下今后是万万不敢吃的!普通的凡俗市井小民尚且需要遵循道德,我听说佛门都是清心寡欲的高僧,没想到连一个包子铺的店家都不如!”
  对面的士子微微一笑,反唇相讥道。
  青原行思问的是质,是根本,佛门此次论道是为了争夺与道门相同的权力。但士子却讲的是表,认为佛门高僧不应该执着于物欲。
  “这位施主,贫僧曾经前往一贫家化缘,化得一清粥,只有三粒米。贫僧不觉饱腹,次日又前往一富家化缘,得一钵米饭,觉得肚圆……”
  “三粒米和一钵米,贫僧认为不管是贫家,还是富家,都是施了恩德,恩德相同,但贫僧化贫家腹饥,化富家饱腹,不知缘何?可否请施主回答否?”
  一行禅师闻言,微微一笑,回道。
  士子质问他们佛门物欲,他却将其诡辩,物欲就是这三粒米和一钵米,于佛门来说,心底感觉是相同的,但前者会挨饿,后者则会饱腹。
  故此,他们前来或者不前来,心底都是风轻云淡,坐看云卷云舒。
  如果他们不前来,佛门可能会衰亡,就如三粒米。如果他们前来,佛门就像一钵米一样,能够存续下去。
  简单来说,他们一直都不存在物欲,只是像化缘一样,今日贫家,明日富家,只是今日恰好化缘到了富家罢了,所以,他们来了。
  右列士子们议论纷纷,面露难色。
  论到诡辩,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不是释教的对手。
  “我觉得钱币就如我等的头发,佛门既然视其为阿堵物……”
  又有一士子起身,辩解道。
  这场论道从日中开始,一直持续到日暮,以太学会约的士子落败为主。前来的诸多佛寺高僧几乎没有落败之人。
  五日,在太学举行的论道辩法终于结束。
  佛门获胜!
  不过让这些诸多佛寺高僧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即使他们获胜了,也没有获得朝廷给他们释放的善意,将他们容纳到新钱的铸造之中,反而在长安越来越寸步难行。
  论到口舌,儒道两家确实都比不过佛门。
  但……,这场论道从头到尾都没有佛门胜利的余地,因为这场论道,它是在朝廷规定的秩序之下,而佛门论道辩法击败了太学会约士子,相当于挑衅制定秩序的朝廷百官和整个士林,除非跳出这个秩序圈之外,否则不可能有真正的胜利。
  “我禅宗从此封寺百年……”
  “白美和不死,禅宗永不出世。”
  六祖慧能的五个弟子面色沉重,宣称道。
  “我法相宗……也封寺百年……”
  “我三论宗也一样……”
  “净土宗从此不问世事。”
  “律宗封山……”
  各佛寺的高僧在长安逗留多日,也是终于了然,从头到尾他们都在白贵的算计之中。
  但他们又无可奈何。
  若是仅道家,他们或许还能拼一拼,但现在道家和朝廷绑在一起,李唐皇室又极为崇道,现在的宰辅白贵亦是一个道士,他们拼不了!
  真惹急了朝廷,道家各派高人随朝廷大军破山伐庙,佛门的哪门哪派能抵挡住如此摧折。
  与其如此,还不如暂时避退。
  反正现在道门还没到将他们赶尽杀绝的地步!
  封山封寺,他们又不是没经过。
  乱世封山避世,盛世开山迎香火。
  长安寺庙不少,在各派高僧决定封山封寺之后,这些寺庙也渐渐紧闭寺们,开始不问世事。
  这点也是白贵所预料到的。
  现在朝廷势大,且并非是什么乱世,仅凭各佛门的实力,还无法抵挡朝廷大军的讨伐。更何况有道门各派的助力,佛门只有暂时避退这一条路子可走。
  不过他也没赶尽杀绝。
  一旦这样做,可就彻底将佛门得罪死了。
  他可不是什么傻傻的愣头青,不会充当道家各派的急先锋。
  即使让仙剑世界的佛门绝迹,在其余世界还会有佛门的踪迹。现在他让佛门各派隐退百年,已经是数不尽的大功德,万事过犹不及。
  此界修道,像白贵、杨玉环这种,仅凭自己资质,紫金气运就能修道的人少之又少,不可避免的需要攀附权贵,依靠朝廷。
  现今佛门隐退,可以说清除了相当一部分资质低劣的弟子,势力大大萎缩,不仅是百年难振,在往后多年,才能慢慢恢复元气。


第345章 立幼帝,亚父视之!
  借行新钱之策,指鹿为马,一箭双雕,白贵成功在朝堂上竖立了自己的威信,虽然未曾将朝堂变为自己的一言堂,但庙堂之中,能够有实力反抗他的朝官寥寥无几。
  与此同时,宋璟手上的权力也过渡到了白贵这个“新任”实权宰相的手中。
  开元十年秋,宋璟被罢相。
  但宋璟功劳甚高,在朝野素有清望,同时李隆基也往往垂政问于宋璟,故此宋璟虽罢相,但却被赐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
  开府仪同三司是古代最高的文散官。
  散官是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隋朝的时候开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的职务,而统称官员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只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
  有了这个开府仪同三司的最高文散官头衔,宋璟亦算是光荣退休了。
  “美和,你心中的抱负比老夫更高,从此之后……,大唐就交到了你的手上,你作为宰辅,要时时谨记,凡事要多思而后行,切记不可毛躁……”
  宋璟在政事堂的衙署中给白贵交待政务,敦敦教诲道。
  说了一会,他有些嘴干。
  白贵在一旁侍奉,见状替宋璟端来茶水,躬身递到宋璟手上。
  他有些喝不惯唐朝的茶汤,所以闲暇的时候发明了炒茶法,一直喝的都是清茶,相比较茶汤的味道繁杂,清茶立刻遭到了政事堂宰相的追捧,甚至上行下效,在长安乃至全国,都在尝试新式的清茶。
  白瓷茶盏中浅褐色的茶水清澈透亮。
  宋璟眼底露出一丝满意之色,掀起茶盖,喝了一口茶水。
  尽管敛权是真,夺取宋璟的相权是真,但一码事归一码事,在私底下他们还是老师和学生的身份。
  就如同说相声一样,台上无大小!
  到了台下,必须尊师!
  “相比较先天时期(开元前一个年号)的吏治的混乱,百业凋敝,现在的开元十年,本相已经看到了开元盛世的征兆,这是我和姚相所希冀的事情,如今这担子落在你肩上,也好过落在别人身上……”
  虽然宋璟对罢相心底仍有少许不甘,不过皇帝不会允许一个宰相执政太长时间,现在他执政如此之久,也是时候该被罢相了。与其相位沦落到别人之手,还不如落入白贵的手上。
  至少在白贵的手上,开元这十年他和姚崇的努力才不会人亡政息。
  “学生省得,宋师这段时间,也教会了学生不少东西。”
  白贵回道,语气谦卑。
  虽说他已经拿到了实权宰相的位置,但他还不至于‘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再者这段时间宋璟在政事堂中,处理政事的时候,对他的教诲也有很多,让他在这两年之内,真正成长为一个可执宰一国的宰辅。
  “时间不早了,为师……走了!”
  教诲完白贵之后,宋璟看了一眼天色,从案牍上拿起幞头,戴在头上,他走到政事堂衙署的门口,顿了顿步,将围在腰上的带绔稍稍整理了一下,又将别在腰上的玉笏板取下重新别好,整饬仪容,这才迈过了门槛。
  (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