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69章 老李的忠心
  “你有这个心很好。”
  “车行是你和虎妞的,你虽然是白家的长工,但这份产业的股权我不可能要,要了这算是什么事?若是你真有心的话,逢年过节多送点礼就行,不必这么见外。”
  白贵坐在车座上,顺口说道。
  以前,他没在燕京的时候,只有刘宝儿一个人操持白家,而老李尽管心底向着白家,心底更是亮堂通透,但这种事,若非主人家主动提及,做管家亦不好逾矩,至于惜珍胡同白府这边,在白太太和白雄起眼中,小小的车行着实算不上什么大生意,再加上不好越过白宅管辖此事,所以就搁置了下来。
  但等他来到燕京之后。
  管家老李不可能瞒着他,白府这边什么时候抽了空,兴许在闲谈中就会提起这件事,即使不说,以白贵的眼力劲,一些蛛丝马迹亦能看出来端倪。
  所以没等白贵回家,祥子就主动开口了。
  一些事还未做,但以白贵的威望,人一到,这些小事就迎刃而解了,都不用他亲自去开口去提及。
  不过亦是如白贵之前对刘宝儿说的那样,一个车行的生意,还是刚刚起步的车行,赚头并不多,白家还不至于觊觎这等小财。
  明面上不出一份“力”,要股份,确实会影响声誉。
  有些事,是潜规则。
  用了白家的名声和势力,交股份,这是规矩。
  但行业的潜规则,也不能拿到台面上去说,因为这也是规矩。
  所以白贵让祥子和虎妞逢年过节送点礼就行。
  懂规矩的人,知道送礼的礼不能轻、不能少。股份不收,但股份的收益却要折了当做送礼的钱款。
  不过总的来说,送礼,能送多少钱的礼?!
  比起送股份,要少得多!
  同样送礼,礼单张贴出来,亦是变着法罩着祥子和虎妞的车行生意。比起暗地里的股份来说,更好一些。
  有时候……,有钱都没有送礼的门路!
  “是,小的知道了。”
  祥子连忙答道。
  说完之后,他脸上满是疑惑之色,但他不敢多问,一直闷声拉着车。
  这其中道道,不是他能明白的事。
  见识,没这见识。
  哪里知道白贵这一番话,藏着这般的玄机。
  这次来,也是虎妞刻意催他,让他好好的在白爷面前献殷勤。
  没过多久,就到了落花胡同。
  白宅。
  “见过先生、太太。”
  听到门口传来人力车的拉车声,白家的帮工一个个赶着走了出来,到侧门处见礼。
  这倒不是白家规矩重,而是白贵和白秀珠许久未曾到白宅,见礼绝大部分用意是让家中的帮工认识先生和太太,以免日后不小心有了冲突。
  侧门处,稀稀拉拉站了七八个人。
  有专门收拾床铺的丫鬟,有专门伺候人的老妈子,有灶房的厨师等等。时局不利,民生多艰,京师是首善之地,跑到此处总有个活法。
  所以往往都会有牙行上门推销帮工。
  白家因为白贵的缘故,向来行善事、积德行。即使家中用不了这么多人,亦只能收留了下来,给个活路。
  毕竟白家才几口人,打扫庭院以前老李一个人就能大包大揽,用不着这么多人一起干事。
  “快到年关了,这是我和太太给大家的红包。”
  “钱不多,还请大家勿怪。”
  白贵和白秀珠早有心理准备,掏出一叠红包,发了下去。
  红包有厚有薄。
  按照白家帮工的等次,不能乱了序。
  以免家事不协。
  但每一封红包,里面包的金额都不少,薄的有三四枚银元,厚的,十枚银元。
  甭看这些人看起来孤孤单单的,但往往都是一个人领了月钱,然后帮衬一大家子,能找到在大户人家当帮工的活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谢先生、太太。”
  众人脸色一喜。
  他们刚接到红包。
  就能差不多感觉到钱多钱少了。
  想不到只是迎接一下先生和太太,就有这等好处。
  但他们稍想一下,也就明白了。
  自家先生是国民级的大作家、文豪,一篇稿子就能赚上他们一辈子的花销。而自家太太,亦是出身豪门。这点红包钱算不了什么。
  入门。
  叫月莲的小丫鬟引白贵和白秀珠进了主卧。
  其他帮工四散,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没过多久,管家老李敲门,走了进来,他率先给白贵禀告的事情就是祥子和虎妞开办的车行。
  “小姐性格烂漫,见到穷人命苦,就会施舍散钱。但老头子我是个知事的,呵!难道是个穷人就是心地善良吗?”
  老李比几年前苍老了、佝偻了一些,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们老李家这几年得了白家的福,日子有了盼头,故此神色精神矍铄,说话时,也掷地有声。
  “祥子的婆姨虎妞内里是个刁滑性子,和刘四爷闹翻了脸,到小姐这里求情,又到我眼前说项……”
  “我受了先生您的大恩,这心底啊,都记着事呢,一桩桩都记着。”
  老李说道。
  一些侵吞白家利益的小事,白贵不在意,但受了大恩的管家老李,虽不好管辖,但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在心里,等白贵这个真正能当家做主的人回来之后,这才吐露出来。
  “祥子在来的路上,给先生说了这件事。”
  “按照老李你说的,这应该是虎妞背后指使……,我啊,改明就辞了祥子,重新聘一个车夫。”
  白秀珠看到白贵神色,知道白贵不好开口。
  祥子是白贵雇佣的长工。
  遂唱了白脸。
  “这件事暂且搁置吧,老李你对此事上点心。”
  “祥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白家是有名有姓的人家,不能太过斤斤计较。”
  白贵沉吟片刻,说道。
  祥子和虎妞的事情,白贵不打算轻易处置,准备看日后表现如何。然而现在管家老李“横插一脚”,老李是出于忠心,他也不能让老李难办。
  老李说的没错,穷人不是各个善心,但与此同时,富人可不见得都是好人。
  就像现在,他处置此事的时候,是“富长良心”。
  但真正是富人家真就善良至此吗,不见得,只不过是因为富人家是有名有姓的人家,不太好对小利斤斤计较,以显得刻薄。而这些小利,在穷人眼中,或许能支撑数月的钱粮不绝。
  为生存如此,难免会让旁人觉得碍眼不少。
  白贵是苦出身,知道这一点,所以对祥子能多一些包容心。
  当然,若不是没有此番祥子知错表现,他亦不是滥好人,该如何就如何。
  “先生和太太知道这件事就行了。”
  “老李是管家,如何处事是先生和太太您的决断,我不敢多嘴。”
  管家老李见此,立刻回道。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门子、看房人,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
  他只要做好本分工作就行。
  若不是白贵对他有大恩,他断不会说到这地步上。祥子谋白家“私利”的这一件事,他只能记,却不能出手越过主人家进行处断。
  白贵点头,示意老李继续说别的事情。
  很快,老李将白家这几年积压的一些问题,一一告诉了白贵。
  得益于白贵的身份、地位,以及惜珍胡同白府的护持。老李说的问题,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有大问题,巡捕房基本上都会向着白府。所以基本上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祥子这件事,算是唯一的大事了。
  当然,这些所谓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于白贵而言,但在管家老李眼中,这些决不能称之为小事。
  白贵有宰执大唐多年的经验,处理政事十分老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大国已烹,何况小鲜。
  每一件事都得到了妥当的处理。
  像祥子这等事件,只要有悔过之心,白贵就不会太过计较。
  勿以善小而不为。
  红楼梦中,王熙凤一生机关算尽,做了许多坏事,但她做的一件小事,在她当时看来是一件小事,就是刘姥姥进贾府借钱的时候,允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到后来贾府一片白茫茫,王熙凤的女儿巧儿姐以致沦落到了烟花之地,刘姥姥偿还恩情,变卖家产,救了巧儿姐的性命……。
  虽然白家有白贵的诸多后手在,基本上贾家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先生善谋善断……”
  “我原先还苦苦思索这些事情怎么处置,但想不到先生立刻就想到了处置方法。”
  老李在听完白贵的处断之后,说道。
  这句话既是马屁,也是由衷的佩服之词。
  果断、狠辣,而又不失仁慈。
  这是他能感觉到的。
  三人正谈话间。
  屋外传来了女子的谈笑声,银铃般悦耳。
  “是隔壁冷宅的小姐……”
  “她和小姐一同上学、一同下学,早就是闺中密友了。”
  老李微躬了一下身子,解释道。
  他可是知道自家先生和隔壁冷宅小姐的“恩怨”,所以解释了一句。
  “难怪之前没有看到宝儿的身影,原来是到冷宅去了。”
  白贵点头,释然。
  “听说金府的公子……最近一直在追求冷小姐。”
  管家老李提醒了一句。
  他知道白家和白府、金府有一定的关系。而且金燕西这个金家的公子,是中枢首辅金铨的儿子,牵扯甚广,不可不注意一些。


第370章 赠学术书籍,赠戏票
  “金府的公子?”
  “应该是金老爷的小儿子……金燕西吧,也只有他现在未曾成婚,大公子金凤举、二公子金鹤荪、三公子金鹏举都已经成婚,现在只剩下金燕西一人了。”
  白贵听到这句话,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
  金府只有四个公子,三个公子都已经成婚。三姨太王玉芬就是白秀珠的表姐,所以追求冷清秋的金府公子,只剩金燕西了。
  “先生说的没错,名字……好像就叫做金燕西。”
  “上次他派了下人想要收购咱们白宅,知道白宅是白先生你的,这才回转了心意,送上了赔礼。”
  “但送上赔礼之后,就好死赖活的想要在白宅久住,被我推辞了,毕竟只有小姐一个人在家,会让人说闲话,影响名节……”
  管家老李回道。
  依照白贵和金府的关系,金燕西不知道白宅是白贵买的宅子,虽然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金燕西不过是一个纨绔公子,送拜帖、请柬什么的,都是金府下人、姨太操办,轮不到金燕西,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
  正说话间,门外的两女谈话声愈来愈近。
  于是打住了话茬。
  敲门。
  冷清秋和刘宝儿走了进来。
  “白先生,我……听说你从阿妹啃国留学回来,不知道可否有从阿妹啃国购买回国的书籍,我想抄录一些。”
  冷清秋对白贵福了一礼,玉颜微红,柔声道。
  从阿妹啃国,或者一些别的国家留学归来的学者,往往都会在异国大肆购买书籍,然后回国。
  一来,这些未曾翻译过来的书籍于国有大用,欧罗巴和阿妹啃国的科研水平、学术水平都是世界顶尖,远超国内。二来,这些书籍到了国内后,价格倍增,一下子翻了几番,稳赚不赔的生意。三来,留学的学生大多都是书香门第,购书充塞家中藏书,是自古以来维持家业不堕的一种手段。
  有一些有能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