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即使他想,这话也不能对魏王李泰直说。
  他说的这句话,看似是婉拒,实则是同意。
  说话的艺术就在此。
  他已为李泰之师,李世民作为李泰的皇父,即使想要刻意限制李泰,但也不会在这件事上大动手脚。更别说,李世民甚宠李泰这个皇子。
  这点要求,只要他这个老师不拒绝,李泰奏请李世民,李世民自然不会推辞。
  “老师放心,孤已经向父皇奏请过了。只需老师同意,开府之后,主簿官职就是老师你的了。”
  李泰面色一喜,说道。
  自白贵上疏,再到白贵请出郑道士。这一桩桩、一件件,可是皆落入他的眼中。他对白贵,亦是更加重视了起来。
  白贵现在的官职,尽管不如褚遂良这个起居郎,但他相信,有白贵助力,绝对胜过一个褚遂良的助力。
  “臣见过魏王殿下。”
  白贵稍怔了一下,认真看了一眼李泰,躬身施礼道。
  原先,他是门下省左拾遗,是李泰的老师,但不是李泰的臣下。所以不必对李泰自称臣。但他成了魏王府的主簿后,就是魏王的臣下,所以需向李泰自称为臣。
  不过又不是奴颜婢膝,仅是自称为臣罢了。
  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介意上心的。
  “孤乃是弟子,虽有君臣之别,但仍需执弟子礼侍师。”
  “老师不必客气,仍如以前即可。”
  李泰没有端起架子,急忙避开了白贵这一礼,等白贵起身之时,又对白贵躬身道。
  “殿下谦逊恭仁,有古君子之风。”
  白贵见之,一笑道。
  甭管李泰现在是出自真心还是虚意,但能以亲王之身对他这个老师极为谦恭,已经算是不错了。礼下于人,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同时,这般态度也入了他的眼。
  如果不影响他计划的话,他不介意帮扶李泰一把,让李泰这个弟子坐上皇位。


第465章 宝宝好可爱,好想抱抱……
  至于李治……。
  白贵虽和这唐高宗无怨,但也无恩。并不会刻意去遵循历史发展。如今李泰对他恭顺,于心而言,如无意外,他更会偏帮这个弟子。
  说话间。
  长孙皇后身边的女官前来传话,让李泰、李丽质,还有白贵这个老师,前往立政殿正殿用膳。
  做帝王家的老师,就是有这点好处。
  刚到立政殿正殿。
  就听到长孙皇后的训斥声,“雉奴,不准乱跑,快到母后怀里来,雉奴,小心点,别摔着了。。”
  殿内,一個三四岁大小的男孩,锦衣玉冠,长相白净,十分惹人怜爱,正光着脚,手持小号猎弓,在殿柱下嬉闹。
  刚想曹操,曹操就到。
  白贵入宫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李治。以往李治,都由宫婢在侧殿照顾,他一个外臣,很难见到。
  李治在跑,身后跟着一身华服的艳丽妇人,正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提着下裳,踮着脚,带着一群女官,在追逐着李治这个幼童。
  忽然。
  砰的一声。
  正在奔跑的李治撞到了入殿的白贵身上,反弹之下,一个屁股墩摔倒了地板上。
  “母后……”
  李治起身,跑进长孙皇后的怀里,哇哇大哭了起来。
  “雉奴;  你在白拾遗面前失礼了;  还不赶紧向白拾遗道歉。”
  说着话;  长孙皇后露出歉色,指责李治道。
  作为名门之后,世家大族;  长孙皇后自不是什么无知妇人,不会横加指责白贵撞了她的孩子;  而是反过来让李治向白贵道歉。
  李治止了哭声;  瘪了瘪嘴;  乖乖朝白贵揖礼,并道:“雉奴不慎撞了……撞了白拾遗;  还请白拾遗勿怪。”
  所行所止,规规矩矩。
  “晋王年幼,有此失礼实属正常。不必多礼。”
  白贵受了这一礼;  笑道。
  他说话间;  也打量了一眼李治。长相确实惹人怜爱;  难怪李世民对这个幼子十分宠爱。不过他想到了李治腹黑的心性;  又皱了皱眉,不知道这次长孙皇后强迫让李治道歉的事情;  是否入了李治的心中。
  不过这一点亦只是浮掠到他的心中,并未太过在意。
  一个李治而已,没什么好担忧的。
  “让白拾遗见笑了。是本后治子不严。”
  等李治道完歉后;  长孙皇后又表示了歉意。
  看到长孙皇后这般举止,白贵暗暗点头;  难怪长孙皇后能被称呼为“千古贤后”,如此作态;  他都难免为之动容。
  一个皇后,对一个低品官道歉;  绝对罕见至极。
  “晋王年幼,天性率真,能以此幼龄,对臣道歉,若是娘娘教子无方,那么整个大唐,也找不到几个比娘娘教子更好的人了。”
  白贵谦恭道。
  只不过他在说晋王可爱的时候;  不免想到后世的一句话。
  宝宝好可爱,好想抱抱妈妈……。
  当然,他对长孙皇后并无觊觎之心。
  长孙皇后闻言,秀靥略带笑意;  显然白贵这番话说到她心坎里去了,她螓首微点,“请白拾遗入殿用膳,过一会,陛下就会来到立政殿。”
  今日请白贵,是正式的谢师宴。
  同时,也是借此机会,让白贵担任魏王李泰王府的主簿。
  这些日子,魏王李泰随白贵学习书法,大有长进。虽不至于成为书中大家,但在一众皇子中,一骑绝尘。
  案上,十余种菜肴,但只有三种荤腥。
  略显寒酸。
  “老师,这是母后亲自烹饪的……”
  魏王李泰小声提醒道。
  白贵这才恍然。
  十余种菜肴;  对于皇宫庭筵,确实有些寒酸。可这要是长孙皇后亲自下厨烧的菜;  那么这菜就颇为珍贵了。
  贵在身份。
  虽说长孙皇后让白贵用膳,但白贵也不是个不知礼的;  用筷子浅尝了几口之后;  就耐心的跪坐在案侧,等候李世民帝驾前来立政殿。
  过了一刻钟左右,李世民来到了立政殿,身旁还跟随者一个黄衣少年,嘴唇上颌带着薄须,样貌儒雅随和。
  “臣见过陛下、太子。”
  白贵起身,施礼道。
  “爱卿安坐。”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白贵坐下。
  “承乾,这是泰儿的老师,你认识一下。日后他就会担任魏王府的主簿。白卿善书法,有实干之才,你可悉数尽知于心……”
  他对身后跟着的李承乾道。
  “是,父皇。”
  李承乾点头,回头看了一眼殿中左侧的白贵,看了一会,似乎是要将白贵的样貌记在心中。
  此刻,见到这一幕,白贵才明白。这次宴席的另一番含义。就是让李承乾见他一面,同时李世民的言下之意很明白,是在对李承乾说,白贵虽为魏王府主簿,但亦为今后你殿下之臣。
  宴罢。
  寝不语,食不言。
  宴席上并未发生什么事情,只是默默用餐。
  李世民当即宣旨,拔擢白贵为魏王府主簿,秩六百石。
  “臣谢陛下隆恩。”
  白贵领旨,道谢。
  “孤见白主簿手上戴着扳指,应是喜好游猎之辈,上次侥幸在西市得了一张雕弓,用的是犀角……,就赠予白主簿了,也算是我这个当大哥的,给泰弟谢谢白主簿你这个老师。”
  正在白贵入座之时,李承乾忽道。
  李泰面色微变,但转瞬不见。
  “谢太子殿下赠宝弓。”
  白贵下意识摩挲了一下拇指上戴的黄玉扳指,起身谢道。
  这黄玉扳指是冷龙所化。
  没曾想让李承乾看到了眼中。
  扳指,是一种射箭用的工具,戴于拇指,正下方有一个槽,用来扣住弓弦以便拉箭,作用是防止放箭时,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自古以来,不管是文人还是武夫,都需学射艺之道。所以白贵为了方便,就将冷龙化作了黄玉扳指。
  “白卿竟戴着扳指,可见是喜好游猎之辈。朕正打算前往禁苑打猎,白卿不如同往之。青雀,你也一同前去打猎。”
  李世民眼睛微亮,笑道。
  能习惯戴扳指的,十有八九,都是射艺不错之人。不然不会射艺,凭空带个扳指,在大唐士人阶层看来,是个很稀奇的事情。
  另外,他之所以捎带上了李泰,就是因为李泰只喜好文事,但对于武事并不喜。现在白贵这个老师既然有喜好武事的趋向,让李泰跟着白贵这个老师学学武艺,亦是不错。


第466章 长孙皇后的气疾,治疗法子
  崩!
  崩!
  崩!
  禁苑内,数声弦响。
  一只只野物被禁军捡拾,挂在了白贵马鞍的得胜钩上。
  “老师……”
  “没想到老师的射艺也是如此了得。”
  骑在马背上的李泰,眼里露出一丝喜色,夹紧马腹,凑到白贵边上,脸上堆满了笑意、
  文士虽懂射艺之道,毕竟是儒家六艺之一。但设在学泮的射圃,练习的多是步射。此刻白贵显露的射艺,可是马射。
  虽看似两者一字之差,但代表含义并不同。。
  学过马射,而且如此精通,可见对武事绝对了然于胸。文武双全的人才,到哪都会让人高看一眼。
  白贵的射艺如此精通,让李泰亦是大感吃惊,但他想到了白贵那个能祈雨的师父郑道士,对此事,也就见怪不怪了。道法,听起来,就比武艺高上一筹。有个会道法的师父,会点武艺,算不上什么令人惊讶的大事。
  “贵生长在凉州,凉州多兵事,遂多练习马射。”
  白贵策马而行,顺口解释道。
  他这一世;  是在凉州武威城长大。凉州,素来是边疆地。武威;  实则就是武威郡。是当年汉武帝为了纪念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  击败匈奴;  同时也是煊赫汉帝国的强盛,所以将武威城命为武威;  寓意“武功军威”。
  在边地,稍微富裕一点的富户,都会让子弟练习骑射。
  随行魏王李泰的众人;  听到此话,遂即了然。
  大唐文武全才的人并不少,几年前的渭水之盟,李世民率六骑出长安和颉利可汗盟约,这六骑包括房玄龄、高士廉等文官。
  现在再出一个;  也非不可思议的事情。
  禁苑设在长安北方;  内里包含一個小猎场。并不广大;  只是帝王和一些贵族偶尔起兴;  前来打猎的场所。真正的大型猎场;  并不在此处。
  故此,一行人并未在猎场中久驻。
  皆有所获后,就出了猎场。
  李世民和众勋贵亦兴尽而归;  各自的马鞍上,都挂满了獐子、野兔、野鹜等猎物。
  因白贵所获猎物不少,尽管在众多勋贵中排不上等次;  但在一众文官中,亦算出列;  所以李世民这个皇帝借此赏赐了他一匹绢和两坛酒水。
  赏赐并不丰厚;  此次打猎,只是君臣之间增进感情的一种游戏。
  营内,御厨烹饪了这些猎物,做成了一盘盘珍馐美食。
  众人正吃喝着。
  只见;  在上首的长孙皇后忽然气喘吁吁;  用宽袖掩着口鼻。
  空气静谧了一会。
  众人不敢再食,也不敢抬头去看帝后。
  在朝堂上的百官,都知道长孙皇后身患气疾。如今这一幕,只要是个有心人;  都知道应是长孙皇后不慎气疾又犯了。
  宫婢扶长孙皇后到别营就诊。
  御医随营。
  片刻后。
  李世民声音低沉,“诸位爱卿;  朕虽广有四海,九州在握,可……对皇后气疾之症,朕却束手无策,羞为人夫也。”
  他脸上流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