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人们总是习惯于撒谎,但一般都希望后辈子弟如实奉告。就如同二十四孝一样,完全杜绝了孩子因为父辈一些不慈原因,导致任何不孝的可能。
写假的,就相当于有了污点。
斋夫仔仔细细盯了白贵几眼,深吸一口气,也就压抑了内心的不平静,他也是耳濡目染,熟读诗书之辈,知道从古到今,不乏有一些天才,一日之功就胜过他人一年之劳。
只不过他看待白贵的神色却也热贴了许多,这也算不上前倨后恭,只是对待一些有出息后辈时特意的照顾,“走,我先带你去用饭,待会再给你挑一间房间让你住下。”
两人循着走廊,去了师范学堂的西圃,这是学生憩息的场所。
至于东廊,则是讲学先生的寓所。
这时也恰好到了饭点,上学的学生还没有下课,或是正在赶来饭堂的路子。
斋夫替两人打好了饭,寻着饭堂的桌上就坐着了。
没有什么好客气的,白贵一大早从客栈赶来,也饿得急了,早上没来得及吃早饭,看着蒸的雪白馒头,和一叠炒土豆丝,就大口嚼咽,吃一口菜和馒头,就压了一口米粥。
桌上还有一小碟红烧肉,他也只是适时的夹了两筷子。
“吃慢点,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年轻时不知道注意肠胃,等到了老的时候,就知道痛了!”
斋夫细嚼慢咽。
吃饭的当头,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饭堂也陆陆续续坐满了人。
“藤野先生,这是新入日文速成班的学生,请问一下,你们班上的学生采办教材是什么教材?”斋夫正吃着饭,忽然看到一个穿着笔直粗呢西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就起了身,邀他同桌,询问了起来。
第59章 歧视链
等藤野先生过来之后,斋夫也帮白贵引荐了一下他,这才知道他是东瀛人,名叫做八平治,来自关东的水户,鼻梁上也和大多知识分子一样带着挺着眼镜,是时务斋日语速成班的老师。
“藤野先生?”
白贵听到这熟悉的称呼,诧异了一下。
不过很快就转为平静了,这应该不是迅哥儿笔下的那个藤野先生。仙台的藤野先生可是学医的,这时应该还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
1870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东瀛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后来又在1875年,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让所有东瀛人必须拥有姓氏。但文化不高的东瀛平民只能采取他们熟悉的名称取名,所以东瀛姓氏多见川、田、山、野等的字眼。
藤野,顾名思义,就是有藤的野外。
这也是东营人的大姓,类似于赵钱孙李一样。
至于日文速成班的教师是东瀛人,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正如现在大部分的西文讲师,也是西洋人一样。很少有哪个留洋回来的留学生回国后,会“堕落”仅成为一个外语讲师。
此时东瀛也只是堪堪挤入了列强的行列,国内平民生活不见得比清廷治下的百姓生活的好,平民时饿死也是常有的事情。然而学会中文的东瀛人只需远渡到清国,就能寻得一件不错的日文讲师差事,得到丰厚的报酬。
“白桑,很欢迎你来我的班上学习,我这里有讲义,你可以先借用学习。”
听到白贵是新加入他们日文速成班的成员,藤野八平治也很是高兴。每多一人,他获得的报酬也就相应多上一些。
他的汉语说的不错,可一字一顿,像是卡住了的磁带,拥有着东瀛人特殊的发音,和粤省人说普通话一样,一听就能听出来,字正腔圆,但就是古怪。
藤野八平治补了一句,“教材都是特殊定制的,是没有多余的”
“多谢藤野先生。”
他起身鞠躬道谢,师道重礼,不能因为他是东瀛人就有偏见。
很快,这一顿饭吃完。
白贵先去藤野八平治居住的东廊寓所,借了一套讲义,厚厚的一本书,两三寸厚,牛皮封面,教材扉页上的出版社是写的日文,应该是东瀛出版的教材。
他出了师范学堂,买上了几件点心,再去了讲堂耳房,寻了斋夫,将点心送给斋夫,道谢今日的一饭之恩。
斋夫也很高兴,他将白贵引到西圃的宿舍,寻了件人少的宿舍。
宿舍是大通铺,可能是几人一间,也可能是几十人一间。本来按例,白贵这种免除学费的学生,是会睡到人多的宿舍。但斋夫在看到白贵投桃报李,就徇了私情,动用他手上的权力,调到了一件上等的宿舍之中。
说是上等,也只是人少了一些,采光好了一些。想要住单间,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的学生也是日语速成班的,你和他们是同班,也好多请教学问。”
斋夫说道。
师范学堂分为致道斋、求志斋、学古斋、兴艺斋、时务斋等数个斋,斋内有数个学科。和后世大学中以学院专业划分类似。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宋朝胡瑷的分斋教学法,也叫苏湖教法,被后世地方学院所沿用。
进入宿舍,里面正有一十七八岁的少年半躺在床铺上,翘着两条腿,叠在围栏上,手上捧着一本杂志津津有味的看着。
斋夫和他说了几句,他也下了床铺,很热情的和白贵打起了招呼。
“有劳指教!”
两人相互作揖,也通报了姓名。
这十七八岁的少年叫做刘明达,家里是秦省的富商,做生丝生意的,其父在南方包了桑园,专门运回来卖给吴氏纱厂。
“白兄要是想买布,尽管可以告诉我,我去拿是有优惠的。”
刘明达将书册夹在肋下,对白贵笑着说道,就径直走出了宿舍,朝着讲堂的方向走去。也快了要开课的时间了。
这时的商贾的地位可与几十年不同了,一点也不轻贱。在西洋的影响下,大多数人的眼睛也向金钱看齐了,毕竟堂堂状元都能办厂做生意。
等刘明达和斋夫走后,他仔细一看,这间宿舍加上他,竟然只有两人。
另外一人的床铺,价值也不菲,粗蓝洋布,棉花被子是丝绸缝的,里里外外,显示着主人的阔绰。
“这应该是斋夫为了照顾我,特意挑的富户子弟。”
白贵暗道。
师范学堂进来读书的,虽然学生基本都不差钱,比普通老百姓有钱不少,但他们之间也是分档次的。档次不同,住的宿舍也不同。
他估计也是有赖于自己的案首身份,住在这里,是不会有人置喙的。
……
白贵刚刚登记入学,监院给他放了两天假。
他回到客栈。
周元等人已经在等候他了。
“教授我们英吉利文的教师,竟然是个红头发的洋人,真是奇怪。”入了咸宁县学的三人谈着入学的趣事。
如藤野八平治一样,教授英吉利文的也是个西洋人。
“红发人,会英吉利文,应该是苏格兰人!”
白贵吃着菜,说道。苏格兰人应该也是在国内混不下去了,来到清国当西文老师。这确实是个挺好的出路。上流的英伦绅士才不会跑到秦省这么偏僻的地方,委屈在县学中教授西文。
他们特意在酒楼中叫了一桌子菜,这次吃完之后,再有时间见面,就得到高等学堂放假的时候了。
“苏格兰人,不是英吉利人吗?”
几人饶有兴致的听着说话。
“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还在的时候,黑头发才是最高贵的种族,现在的意大利人就是多黑头发的,他们是罗马人的后裔,而现在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是入侵西罗马帝国的蛮族……”
“红头发的苏格兰人最早是英伦三岛的原住民。英吉利的本土是英伦三岛……”
白贵本想以突厥和匈奴举例,但突然想起现在还在大清,就打住了这处的话茬。
文化自信这种事情在后世看样子是司空见惯的,谁也不会认为西洋人高了自个一头,可在这个民族危亡的时候,鼓吹西洋化是极为常见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不会有崇洋媚外的倾向?
他可不想看到同窗变成这幅模样。
“在《后汉书·西域传》有过记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白贵见几人不信,举起史书中的记载。
第60章 女学
“大秦?”
白孝文忍不住重复了这一句话,对于秦这个字,生活在秦省的他们,哪里不会熟悉,不一定是对两千年前那个朝代感兴趣,但是秦这个符号已经烙印在了血脉之中。
所以听到这一句话,反应才这么大。
“不错,就是大秦!古代汉朝派出使节,开辟西域,知道了遥远的西方,竟然生活着和我们相似的人,所以称之为大秦,它也就是现在洋人说的神圣罗马帝国。”
白贵看到众人目光看着他,略一思索,就将这些联系起来的史实告诉了他们。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历史上史书的一些关于西方的记载,但如他一样以后世观览史学大貌,站在一个宏观维度叙事的人,寥寥无几。
后世每一个凝练的普通知识,都是无数学者前仆后继得来的。
另外清末的信息茧房,也不是一般人能打破的。
白贵想到这点,说话时也注意了不少,不过还是和几人普及了一下基本的史学和外国风俗文化知识,这些在浩如烟海的书册中都有,但如他一样提炼而出,联系到整个世界这个角度宏观叙事,还是在少数……
几人听的如痴如醉,这种鞭辟入里的解说,可比一般的评书都好听。
甚至邻桌的一些食客也忍不住侧耳。
但白贵也是格外谨慎,涉及到官府的一些言辞,绝不轻易吐出,只是一些科普文化知识,旁人知道了也没有什么。
“白兄可以将这些话整理下来,写成一本外国文化风俗考,说不定也能大卖。”
周元有着商业头脑,建议道。
他觉得这是白贵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看的书多了,有了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将这些“心得”写下来,贩卖也是一件生意。
现在书肆上贩卖的书籍,都是对某一国的文化研究,罕见这种科普读物。
后世给小学生看的十万个为什么,要是放到现在,就是大杀器,绝对会成为畅销作品,保证赚得盆满钵满。
“我考虑考虑。”
白贵皱了皱眉,却是没有了下文。
此刻他要是在南方,这科普读书写出来发行还是好的。可他读了圣谕广训,知道清廷对思想控制有多么严苛,万一被打为乱党,就没地方哭去了。
钱财,现在还不缺。
名声,等到有一定地位时,再写也不迟。
周元等人也不疑有他,现在正在研习西文,已经是费劲脑力了,再说写书也是旷日时久的事情,没有一两个月,可能都不会有初稿。
一顿餐食,几人很快吃完。
到马厩后面,将各自的马都牵上,结算余钱,出了客栈。
“走,咱们对雅阁女学,接一下我妹妹……”
周元牵着一匹枣红马,挤眉弄眼说道。
他前些天送周三姑娘去雅阁女学,可是在女学看到了不少青春靓丽的姑娘,都是皮肤白皙,养尊处优的闺房小姐,和在乡间看到的姑娘大相径庭,极为养眼。
“走吧!”
除了白贵之外,另外两个男的也是心中萌动,催促道。
男人至死是少年。
从小到大,好色这个毛病是改不掉的。
孔夫子也说,食色性也。
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