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贵皱了皱眉,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攒下钱,盖一间大酒楼,是大多数做餐饮的想法,有酒楼,这就是高档。谁不想做生意做的高档些。
  但他在后世,可是见过不盖酒楼,大量开设分店的成功模式。
  这样本钱少,见效快。
  当然盖酒楼后,也有好处。
  两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只不过白贵更倾向于沙县小吃这种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对他的好处更多,可以大量让同乡开设分店,有益于传播他的名声,也能让同乡赚到更多的钱。
  而开设大酒楼,就是让他家、白家、鹿家把最多的钱赚了。白鹿村的人,还是受困于土地,走不出去。
  不过这种想法他没有直说。
  “叔,照额看,咱卖的葫芦鸡能取得成功,依靠的是这白雉鸡的祥瑞名气,要是开酒楼,至少要有几十种菜,还要请其他厨师,与其这样,还不如开分店,咱村这么多勺勺客,哪家不会做饭……”
  “只主卖葫芦鸡,这样也稳妥些,不容易赔本。”
  白贵建议道。
  开设小店模式,只需要主打几种菜甚至只有一种菜,就能卖好。
  “行!你见识高,那咱就听你的,借钱给乡亲开分店。”
  白嘉轩几人也在徘徊犹豫的当头,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模式,开大酒楼这是无数前人验证的法子,而且说出去也有面子,但是开大酒楼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说是勺勺客,这些人做的饭菜好吃是好吃,但还比不上专业的酒楼厨子。
  开了酒楼,谁知道能不能将本钱赚回来。
  而开专卖葫芦鸡的小店,按照葫芦鸡这火爆程度,应该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比起开设酒楼,小店模式反倒更为保守稳妥些。
  “叔,照额说,这借钱给乡亲开分店,借出去的钱利息绝对要比外面的低,还有咱也要弄个葫芦鸡的统一标准,等乡亲学完后,再出去卖,不然就是砸了咱们的招牌!”
  白贵接下来将一些后世快餐店的经验告诉了几人,装修不一定要精修,却可以大气、上档次,定价也不能太高,能让一些平民攒几天前就能吃一顿,但定价也不能太低,太低的话顾客良莠不齐,增加管理成本,同时利润太薄,做到定向筛选顾客,细致化分。
  “这读了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额听说师范学堂里面也有洋人教东西,贵哥儿这入了师范学堂之后,说话有理有据,不一样了……”
  白嘉轩几人也是叹服。
  白贵说的条理分明,句句有理,也不难听懂。他们也是乡下的财东家,够不上诗书传家,却也是读过几本书的人,听懂这些道理不是什么难题。
  很快,得到白贵秘传的经验,白嘉轩回村开始组织乡亲传播开店的经验,没过十几天,就在省城新开了三四家分店。
  店面小,租金便宜,味道好,价格合适,白雉鸡做成的葫芦鸡热度不减。
  白鹿村的勺勺客也很快借着自己走南闯北的经验,将这些葫芦鸡分店开到了秦省各地。
  ……
  定下葫芦鸡大致的发展路线,下面日子,就是白贵在师范学堂、府衙来回跑了。
  而时间也到了府试即将来临的日子。
  四月十九日凌晨。
  府试。
  白贵一早在宿舍起来,提好已经准备好的考篮。在师范学堂读书的好处,就是在于他距离府试考试的考场也不远,府试实际上也是在省城府衙附近。
  “白兄这是去考试了?”
  看着白贵即将赴考,同寝的两人也有些羡慕,他们此次在学堂的考试中,可是位列中下等名次,是没有资格前往府试就考的。
  虽然他们也已经确定了留日的名额,但不是公费留日,而是私费,这比较之间的差距可就大了。
  取个功名,前去留学也是有一定好处的,至少享受的津贴就比常人高些。
  “是的,明达兄,怀先兄。”
  白贵熟络的对两人打着招呼,他打交道的本事可是远超同龄人,短短一月的功夫,虽然三人之间没有成为知己至交,但也算是好友了。
  除了刘明达,另一人的姓名他也知道了,是吴怀先,是秦省女首富周莹的养子。刘明达和吴怀先两人的家中有生意关系,所以住在一起,联络感情。
  葫芦鸡的生意,两人也对其多有照顾。家中的商铺也是经常订购,并且推荐给了学堂的同窗,订单络绎不绝。
  这也是做生意的常态了。
  价格优势不一定是采购的标准,人脉关系才是。
  等走到府衙门口,就已经有不少马车、驴车堵在了过往的街道,考生从四处汇聚而来,逐渐拥挤。
  一盏盏灯笼照亮。
  “咸宁县学的考生到了吗?到了的话,朝这边走!”
  有人大着嗓门喊道。
  “长安县学的?来了没有。”
  “户县县学的,有没有,赶紧过来,就差你们了。”
  吵嚷声不断。
  府试是西安府下辖各县通过县试的考生,还有一些高等学堂、书院的优等学生一同参考,所以在府衙门前就开始分批进入。
  白贵正打算朝着滋水县的队伍中走去。
  他是中途入了师范学堂的,在师范学堂那里没名额,再说他是滋水县县试案首,不可能缺席。
  衙役望见了他。
  白贵在府衙可是三日一小跑,也十分会做人,来时也会给衙役们带些吃食,一来二去,相互之间都认识。
  “张缮写已经吩咐好了,让我照顾你一点。尹府尊说过了,提坐堂号在别处等候开考,请少爷随我到这里来……”
  提着高脚灯笼的衙役十分热情道。


第65章 策试试题
  随着衙役走到考场的另外一角,这里已经有不少的考生在候着了,都是各县的县试的前十名,也乌泱泱的占了一片。
  但是相较于其他的地界,此处略显空阔。虽然都是应考的考生,但还未开考,地位待遇就已经有了差别。
  “这是白雉祥瑞?”
  “快沾沾喜气……”
  几名滋水县的考生见到白贵走了过来,也打趣道。
  这是在取笑他因为祥瑞获得了案首。
  他的试卷内容纵使不错,但文无第一,居于他后面十几名的县试考生或许不会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反正和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对于同榜前十来说,他们可不会认为自己差了白贵一筹,虽不认为白贵的才学是虚的,但也认为他们自己和白贵不相上下……
  原本有机会获得县案首,但因为祥瑞缘故,失之交臂,又怎么可能看白贵顺眼。
  白贵走了过来,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冷淡了少许,随意拱了拱手,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反唇相讥,是他失了颜面。
  反正案首身份是府试必当录取的,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这县前十指不定能通过府试的有几人,犯不着动怒。
  再说府衙前争吵,也是违例,说不定会禁止应考。
  卯时一刻,府衙的几条街道,已经陆陆续续汇聚了近一千五百多人。
  清代西安府下辖十五县、一个散州、两个厅,每个县通过县试的只有五十人,这就是接近千人了,再加上府内的一些高等学堂,应试的考生还真的是不少。
  滋水县虽然是文教不盛,可省城这可是故都所在地,文教在全国也不算差了。哪怕落寞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是一般的城市所能比拟的。
  龙门缓缓打开。
  率先进场的自然是每县的县前十,这些都是提坐堂号。
  虽然人数少了一些,可也足有一二百人,还需要慢慢等候排查。对待他们这些县前十,搜检的力度也是丝毫不差,十分严格。
  比县试还要严厉一些。
  搜子也是手段专业,待排查了十几人后,轮到一个老年儒生的时候,他打散了老年儒生的发辫,待看到里面夹杂着一叠细密小抄时,脸色徒然一冷,“真有你的,将发辫掏空,小抄夹杂在里面……”
  “来人,将他抓了,先扔进大牢,等府尊听候发落。”
  这名老年儒生涕泗横流,被人从考场拖走。
  白贵瞧见了,他眼睛比一般人锐利许多,看到上面写的是英吉利文,这老年儒生应该是年纪大了,学不了西文,所以冒险入考场夹带,不然一般人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夹带。
  很快又查抄了几名考生,大多都是年龄稍大一些的,有的将纸藏到了谷道里,被搜子往裤裆里面一扣弄,就弄了出来。
  “求求你们,饶了我吧,老朽十一岁过县试,府试考来考去考了二十多回,每一次都被罢落,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府试内容又变了……”
  搜子们也不管这些老年儒生的凄凉求饶声,一个个动作麻利,一左一右将其架走,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当下,就有不少后面的考生暗地里将准备好的小抄偷偷扔到地面上。
  排队等候也是有次序的,滋水县在府上算不上大县,所以白贵排名靠后,等检查了七八十人之后,这才轮到他入场。
  他正待算解开衣裳,将发辫松开,随知搜子笑了笑,随意搜查几下,就让他过去了。
  白贵稍稍一愣,想起刚才衙役说的张缮写让他们照顾自己,这应该就是对他的优待了,朝中有人好做官,换到地方上,也是这么一回事。
  同时,他也清楚,这或许也是这些衙役知道他的真才实学,他现在日文水平不算差了,又有县案首的身份,怎么也不算有作弊的动机……
  人脉是一回事,但没有匹配的实力,也不会让别人高看一眼。同样有实力,但没有人脉,这次搜检也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过。
  人脉和实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又经过廪保问人的程序,府试的廪保需要两名廪生,不过他认识的人着实不算少,廪保也是不缺,这次是王儒钦师兄和另一名师兄赶来,特意为他作保。
  被衙役领到公堂上的桌案,白贵也拿上了自己的卷子,卷子上除了写明自己的座号之外,在卷首位置也盖了一个堂字的红戳。
  所谓的提坐堂号,就是在府尊眼皮底子下作答。
  坐在座位上,白贵偷偷打量了尹府尊一眼,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盯着堂下的考生,似乎看到白贵望向的目光,又朝着他望去,白贵立马低头,将目光放在试卷上。
  他去府衙多次,可是从未见过尹府尊,这还是头一次见。
  考篮中的笔墨纸砚一一摆放整齐,等候开考。
  这时候只有公堂县前十的考生入座,其余的考生还在龙门处等候。随着考生依次入座完毕,带着枷号、镣铐的作弊考生也披头散发被衙役押解过来,被尹府尊狠狠训斥。
  古代科举考试中,对待作弊考生,就属清代最为严苛。一是枷号,凡临场枪手、冒籍、顶替、夹带、抄袭、传递、不坐本号者立即由监考官吏带上枷锁在考棚外公示。二是革除功名,这是针对有功名的儒生。三是刑责,严重者是会充军,流放到宁古塔这种地方的……
  众人吓得有如鹌鹑一样,不敢抬头多看。
  紧接着,尹府尊命令衙役将这些作弊者押解到考棚附近,四处展览巡视,然后惊堂木一拍,几名官差就立刻举着牌灯走了过来。
  三道策论题。
  第一道:‘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第二道:“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