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猪八戒哼哼了几声,“师父,应是咱们走的快了些,金刚之意,是让我们在这里停歇一会。”
  他驾云比唐僧还累一些。唐僧是阴灵,趁着风力,就会腾挪不知多少里。而他是猪胎,仅是元灵为仙,托着这累赘之躯,反倒吃力不少。不过纵然是猪胎,可到底也是肉身,他亦不肯轻易舍了去。
  有了肉身,今后成道才会多了几分把握,他出身名门,断不会如此短见。
  “八大金刚,应另有深意。”
  白贵知道唐僧仍剩下一劫,故此以钟馗之事点醒唐僧,此刻八大金刚所为,亦是此故。
  之所以不直接道明,则是因为一旦道明,这一劫,也不算是劫了。
  佛门的渐悟派和顿悟派,都讲究一个“悟”字。
  这非是没有缘由的事。
  “师父,你听此地的水响,估计左近应有大河。”沙僧到底是在流沙河待过不少时间,水声入耳,比他人灵敏不少。
  “水响,是想起你的流沙河了吧。”
  孙悟空难得调笑了一声。
  这十万八千里总算走完了,他也有机会回花果山水帘洞去见见他的徒子徒孙了。说沙僧想起了流沙河,实则他心底是自己想起了花果山水帘洞。
  “大师兄,这各处的水脉水响皆是不同。我那流沙河携带泥沙,质沉,水声如闷雷暮鼓,可这水声清脆又势大不少,可见应是咱们上一次来过的通天河。”
  沙僧摇头,谈道。
  山河之间的水声,并不类同。小溪小河之水潺潺,泉流之水汩汩。黄河、长江之水亦是不一。而通天河非是等闲之河,在西牛贺洲也是极富盛名。他乃“水妖”,听过通天河的水声,就再难忘怀了。
  此刻甫一听到这水声,就知是来到了通天河侧畔。
  孙悟空也不迟疑,纵深一跃,上了云头,打眼一望,又到了地陆,“沙师弟说的没错,这里是通天河的西岸。”
  通天河?
  唐僧沉吟数语,“通天河曾有个陈家庄,那年到此,是你和八戒变化法术救了他们的儿女,乡人感怀,要造船相送我等,是一只老白鼋伏渡,才使我们到了对岸。”
  “不过这通天河西岸荒无人烟,又该如何是好?”
  空中,狂风劲号,孙悟空等人受得,他受不得,所以只能搭船去往东岸。可他来过通天河,知道西岸四处无人,也无船家。
  “唐僧是真的不记得此事了?”
  白贵纳闷。
  不谈现在唐僧已成正果,仅是凡人之时的唐僧,能成为取经人,并且在水陆法会担任主讲和尚。唐僧对经卷的记忆,觉得超出常人不少。简而言之,唐僧的记性之好,常人难及。
  正如他在凡俗时一样,过目不忘,仅是那些中举进士不值称颂的一些小天赋。从古至今,过目成诵并不罕见。
  更别提唐僧先前也曾言明,陈光蕊是他第十世的一个壳……。
  陈光蕊能中状元,天资定在顶尖之列。
  一件事,若说唐僧忘记了,还尚有可能。然而他一次提醒,再加上到了事情发生地点,唐僧仍旧不知,这就是咄咄怪事了。
  “陈家庄,江流儿……”
  “陈光蕊……”
  白贵念叨了几句,恍然大悟。
  通天河东岸的陈家庄,事实上并非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地方,而是江流儿,或者陈光蕊真正的出身地方。那灵感大王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定然也知道一些取经秘事。
  第十世唐僧转生到通天河陈家庄,灵感大王若是吃了,必定能修成正果,且不用受什么因果牵连。十世终了,金蝉子的取经人身份也就废了。故此,这也是灵感大王要让陈家庄隔上一段时间献上童男童女的原因……。
  再者,这灵感大王让陈家庄献上童男童女,却不让陈家庄的百姓另行购买童男童女送予他吃,只吃陈家庄百姓的亲生儿女。要说增加修为,陈家庄的童男童女也不见得比别处的童男童女更优异,灵性更足。
  唯一的解释,灵感大王就是为了吃唐僧的转世之躯。
  至于为何唐僧取经到了通天河处,灵感大王仍旧如此,倒也不难猜。妖物、仙神闭关一岁一年,和凡人的一天相差不多。
  唐僧是江流儿,也是第十世的金蝉子,知道此事,连忙逃脱杀劫,所以使了大法力脱了困,流落到了东土大唐……。
  而关于此处的记忆,也刻意抹去了。
  出家人,出了家,也就不必在记起前尘过往。同样,若凡人记起此事,如灵感大王这等的大妖亦能冥冥之中感应到,从而追杀。信仰能感应到,这仇恨也是一样的道理。
  以致于……唐僧临到通天河,纵有过目不忘的好记性,却也因幼年被抹去记忆的缘故,想不起老白鼋的托付。
  ……
  “话毕说了家火桌席子,三藏拱身,谢了斋供,才问:‘老施主,高姓。’老者曰:‘姓陈。’三藏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华宗了。’老者道:“老爷也姓陈?”三藏道:‘是,俗家也姓陈……’”——《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
  “早有人报于二老……,八戒道:‘不叫做三藏了,改命叫做陈到底了’。”——《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


第四十八回 的时候,唐僧被灵感大王弄到了江底,猪八戒戏称唐僧为陈(沉)到底了。而唐僧曾也叫做江流儿……。
  ……
  白贵虽大致猜到了这等秘事,不过他也不必急着提,等唐僧度过此劫再说。
  “这八部金刚金刚也是,为好好端端的使了狂风……”
  猪八戒碎嘴抱怨。
  “二师兄你也别恼,现在师父得了正道,不用再一步步走去灵山了。你我使了法术,以壶天之术将师父带过去就是了。”
  沙僧提建议道。
  “不可,不可。八部金刚此行,必有深意,你我不可违逆了世尊如来的禅机。”孙悟空知九九八十一难还少一难,故意言道。
  他是灵明石猴,又得了天仙造化,乃是两个师弟能比的。只不过这番话他藏在心里,不好言明,与白贵一样。只不过白贵想的更深层了些,他只能看到浅层……。
  正吵嚷着,通天河水面上便浮现了一只巨鼋。
  “唐圣僧,唐圣僧,到这里来,我带你到对岸去。”老白鼋走到岸边,探出脑袋,他问道:“唐长老,我在这里等你了数年,你怎么这时才回来了。”
  一行人谈笑着,上了老白鼋的龟背。
  老白鼋蹬开四足,履水若平地,等到行至水中央时,他这才好整以暇的问道:“唐长老,上次老朽央求唐长老你去西天如来,问我可有多少年寿……,不知唐长老可曾问了?”
  他心底大概知道,唐僧没问。
  要是问了,唐僧见了他的面,估计就会道出。
  可唐僧只搭了他的话,一句话也没提到灵山去问如来他阳寿的事情。他龟老成精,知道唐僧违了诺。既然上次送了唐僧等人一程,这次……心气,也就让唐僧等人吃一个亏。
  唐僧讷讷不敢言,沉吟数息无声。
  “好你个唐长老,不曾想也是个出口无信之人。”
  老白鼋气急,翻身一晃,就将唐僧等人晃了下去,连带着行李等一众也坠落到了河中。
  白贵早知此故,迅疾升空,踏空而行。
  孙悟空倒也知道,只不过一劫未满,他也甘愿受了这一落。
  四人一马坠落河中,不到一时三刻,就被孙悟空使了法术,带到了通天河的东岸。
  众人行至通天河东岸,连忙将经文从箱子中拿出晾晒。
  “先前多谢白道长提醒了。”
  唐僧叹息一声,走到白贵面前,道了声谢。
  他经历此劫,倒也明了,先前白贵谈及钟馗之事,就已暗中有所提点。后来八部金刚的目的,也是与此相同。
  只不过他在道谢的同时,也纳闷了起来。
  以他记性,断不会忘记老白鼋的托付,事到临头了,也未曾想起。这让他心头蒙上了一层阴翳,迟迟未解。
  “玄奘法师,你的心结,贫道或可知道一二。”
  此次唐僧已经取经成功,等回到长安见了李世民之后,功德圆满,就可到灵山封佛。他提及唐僧过往,倒也不至于犯了什么忌讳,反倒会借此施恩、交好于唐僧。
  白贵将刚才猜测之事,说了出来,“玄奘法师曾在凌云渡和贫道提及过一些前尘往事,玄奘法师生父为陈光蕊,又名江流儿,或可曾是这陈家庄之人,灵感大王吃童男童女,亦可能与此有关。”
  他只将合理的猜测对唐僧讲了,并未斩钉截铁的肯定这事就是如此。
  只是一种可能。
  先前唐僧在凌云渡和他交谈过,他和殷温娇是故人,唐僧也说了一些陈光蕊、江流儿的事情,所以他结合于此,提出这等猜测,也在可以预料之内。
  “陈光蕊?江流儿?”
  唐僧恍惚刹那,他觉得前尘往事似乎要从记忆中喷涌而出,可再去回想之时,又是一片空白。他去想陈家庄之事,虽略有记忆,可明显不如在其他地方的记忆那么清晰。
  “白道长,你是说……师父是陈家庄之人?”
  孙悟空也生出了好奇之心。
  “只是有可能。”
  白贵笑了笑。
  孙悟空悟性可称上等,但到底只是个猴儿,没在世俗历练过。悟性好,只能证明脑子转得快,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哪能管中窥豹,联想到一些秘事。
  “师父,这也简单,我去地府生死簿查探一番,就能知道。”
  见唐僧怔然不语,孙悟空自告奋勇道。
  生死簿之中,留有阳间生人的阳寿、籍贯、生辰等等。唐僧记不起来,不打紧,去地府查探一番就行了。
  “取经人乃是仙佛护佑,并不载于生死簿。”
  白贵到底是天庭官员,知道的秘事远比孙悟空这个游离秩序之外的妖猴知道得多,他沉吟片刻道:“与其去问阎王,还不如去问观音菩萨,这灵感大王被菩萨所豢养,菩萨应知一二。”
  “现今赶往东土要紧,贫僧身世无须着急。”
  唐僧摇了摇头。
  他是出家人,不会太在意前尘过往。这件事他虽则想要弄清楚,却也并不急迫,等到闲暇时,再去解决就可,没必要非要再一时三刻内解决。
  “也好,咱们去陈家庄坐坐,也好打听一二。”
  “经文还需晾晒。”
  孙悟空道。
  正说话间,路过一个渔夫,他见这几人,上前询问,“长老可曾是前些年经过陈家庄的取经之人?”
  唐僧回了一个“是”。
  “长老帮助我等许多,如今长老取经回返,途径陈家庄,我等也需尽尽地主之谊,这经文不如到庄上去酿,我等准备素斋款待长老……”
  渔夫建议道。


第533章 入陈家庄
  经文之上的字迹,乃是特殊法门所写。一旦遇到法力,就会消融。所以需用日光晾晒,以法力烘干并不现实。
  当然倒也不是不可,只不过经文数百卷,精准控制法力烘干,耗时耗力;  还不若直接晾晒来的简单。
  唐僧本欲推辞,但转念一想自己的身世,也就答允了下来。
  师徒四人开始揭起晾晒在岸边青石上的经文。
  白贵见此,也上前帮忙。
  然而未曾想到的是,青石黏住了几卷佛经,轻轻一扯;  竟将其扯破了。几页经文上的梵文立刻消失无形,化作无字经。
  青石上反倒留下了一些经文。
  唐僧懊悔;  念经忏悔。
  这佛经先不说是世尊如来所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