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是刘先生让我前来的,七天前,我就写了信件,你们也回了信。”
  白贵随口回道。
  他在来东瀛一高后,就给民进报报社回了信。
  说话间,他也趁机打量眼前报社的景象,收拾的挺整洁。
  整洁?
  他眉宇忍不住微微皱起,这时候报社大多采用的是铅活字排版、平台式凸印记印报,所以一家销量不错的报社,是不会多么干净的,至少不会这么干净的离谱,身上沾染墨迹是常有的事。
  这时,他信了刘学裕的话,这真的是一家刚刚创办的报社。
  报纸销量,估计很惨淡。
  “这是您的办公室。”
  中岛信夫将白贵引到一个偏僻的小间。
  报社的总体结构是东瀛传统的和氏住宅,办公室使用纸隔扇隔着客厅,大约有二十平左右,墙边靠着木柜,应该是有被褥的,地板是榻榻米,矮长桌,上面堆积着一些往年报纸。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
  “这是白主编您这个月的薪酬,总共三十五日円。”
  中岛信夫说道,眼里闪过一丝羡慕。
  还没工作,就领了这么高的薪酬,看这人的年龄,也只不过十七八岁。他一个月的薪酬,也才二十日円。
  “多谢……”
  白贵微微一怔,想不到他还没工作,就领了薪酬。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估计是自家长辈对他的照顾。
  他也没有推拒,收了下来。
  中岛信夫又说了一些报社的事情,和主编的职责,就鞠躬告退离开,合上了纸隔扇。
  将信封中的日円取出,白贵塞到西装的内衬袋里,然后打开自己从一高携带来的大号硬皮黑漆书包,从里面取出早就写好的稿件。
  他是不太会经营报社的,给了主编的职责也不会弄。
  但前人也有成功经验,比如明报。
  写小说,是出名的最快方法。他在来东瀛之前,就已经有所筹备了。
  只见在最左侧的竖格上,写着《大秦帝国》四个大字。
  抄大国崛起这类著作也不是不可,但凡是得有源头,知识更是亦然。他才到东洋不久,怎么可能对各国有所见识,但今日之国不同,可旧日之国却可。
  明人冯梦龙早就对东周列国写过小说,文言文,名叫《东周列国志》。
  而他本经是治春秋,又是秦省人,写一本《大秦帝国》不过分吧?


第102章 文抄公
  白贵没有贸然而动,而是先熟悉报社事务。
  民进报报社虽然初创不久,却已经有了完整的架构。这点倒是不难理解,在秦省省城的时候,刘学裕就已经同雅阁女学的校长闫培堂创办过《广通报》,又出了《半哭半笑楼诗草》这等杂志,可以说对报社的结构基本门清。
  所以民进报看似只有十多名员工,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除了刘社长之外,有专职新闻的新闻部,有专司评论的评论部,有负责内容创造收稿的编辑部,也有印刷的印刷部,负责宣传报纸的宣传部……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一人兼任数职。
  例如他这个主编,不仅负责内容收稿,还负责评论部对新闻的评论等等。
  权力部门的话,本来是一个叫长野主编的人负责,这是一个东瀛人,和刘长辈素来交好。现在他担任主编,按理来说,报社他也可以代管。
  砰砰砰!
  想了想,白贵敲开了长野主编的办公室。
  “请进!”
  “美和见过长野主编,还望多多照料。”
  长野主编看见白贵进来,稍稍愣了一会,不过在看到白贵胸前的铭牌时,脸上就挂上了和蔼的笑容,微微颔首。
  “你既然是社长推荐的高才,必有过人之处。”
  “在报社很快就会崭露头角,不用我多加照顾……”
  这句话很谦虚,配合长野主编的神态,也不像是作伪,白贵也就不以为意,跪坐在矮长桌旁,与长野主编相对而坐。
  “我德薄才疏,初来报社,想着能为报社增添一些微薄之力……”
  “这是我近来写的稿件,还请长野前辈能鉴赏一二。”
  白贵谈了几句话后,就开门见山,将稿件递给了长野主编。
  这批稿件有三万多字。
  从庞涓的六国谋秦,写到了卫鞅入秦。是《大秦帝国·黑色裂变》最精彩的一个小高潮,讲述庞涓会和六国之兵,准备攻伐秦国,而秦国经历河西之败,秦献公病死,其次子嬴渠梁,即秦孝公继位,颁布《招贤令》,魏国丞相公羊痤的弟子卫鞅被迫入秦……
  “好,美和兄是秀才出身,必定见识不凡,所写稿件也会令人耳目一新。”
  长野主编恭维几句,就呷了口茶水,接过稿件,细细看了起来。
  他看着稿件,刚开始时有些漫不经心,可看到对六国的叙述,大将军庞涓的志在必得,也不禁认真的继续看了下去。
  东瀛在春秋战国时是没有历史记载的,所以基本学自华夏的春秋战国。秦始皇派遣的徐福,也有不少东瀛人认为是他们的神武天皇,因为《史记》记载说徐福到了“平原广泽”之地,自立为王,皇室供奉的剑、镜、玉都介于秦汉年间……
  明治维新以前,东瀛建国纪念日就是吴太伯的诞生日。
  例如明治前,就有东瀛学者松下见林在《异称东瀛传》书中说:“吴之时,其国王姬姓亡命东瀛,是东瀛开国之始。”
  因此,在东瀛的史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历史,也是有讲述的。所以,长野主编对庞涓这个“围魏救赵”典故出处人,一点也不陌生。
  “白君书中所写的五行德行说是来自阴阳家?”
  长野主编看到小说稿件,也忍不住对白贵使用了敬称,称呼为君。
  “阴阳家来源于齐人邹衍……”
  白贵微微皱眉,和长野主编说起这些始末。在华夏,阴阳家已经有些落寞,融入了道家,但在东瀛,关于阴阳家的传说可是屡见不鲜,安培清明这个大阴阳师更是家喻户晓,他创造的五芒桔梗印,也是在东瀛广为流传,几乎到处可见。
  “我对白君的学识也很是佩服呢。”
  长野主编不以为意,含笑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份稿件更加重视起来。同时在交谈中,他也是恍然,原来白贵是治春秋的,又是长安人士,难怪能写出这篇大作。
  “我会让校对编辑先校对一遍,初次刊印一千份,看售卖成果如何。”
  “按照报社规定,这篇小说三万字,润笔料按照市价最高,可以开到千字二円,毕竟你这是长篇小说……”
  “若是卖的好,后续报社和出版社联系,印花税可以高达三成。”
  长野主编淡淡说道。
  白贵是报社的主编,也有一定的权力,自然这价码是往最高的开,反正是社长的后辈。再说,这稿子的质量他也拜读过,也值这个价格。
  润笔料,是对稿酬的雅称。
  印花税,作家出书时和出版商写上,以印税结算费用。印税,就相当于印花税,著作人在每本书上加印私章,出版社按照检印数乘以书价的税率百分比结算稿酬。
  润笔料是一次性付清,类似工资。而后续的印花税就相当于奖金了。
  “这个价格不算低了,毕竟尾崎红叶一篇小说才30日円。”
  见到白贵没回答,长野主编忍不住说道。
  此时明治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就是尾崎红叶,他的一篇短篇润笔料是三十日円。现在名气不低的夏目漱石在朝日新闻社上连载杂志,一年的年薪也才三千日円。
  “很高的价格,多谢长野主编的赏识……”
  白贵笑了笑。
  他拿了三万多字的稿件,两日円一千字,那么就是六十日円。虽然比不上短篇小说家几千字就能二三十的日円,却也不少了。
  长篇小说,定价肯定是比短篇低的。
  这也是得益于他是主编,在报社有一定的地位,不然到一家陌生报社,是不可能开这么高的润笔料。
  “不过白君也需要保持稿子的质量,如果销售不顺,这稿子恐怕……”
  长野主编又忍不住说了一句。
  虽然他看这幅稿子很喜欢,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前,谁也不能保证这篇小说就能大卖。所以他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卖的不好,这润笔料就开不了这么高了。
  “这是肯定的!”
  白贵点头,现在东瀛平民一个月的收入,大抵在三四日円左右。
  此时的女作家樋口一叶出身东京小吏家庭,父亲早丧,上有母、下有妹,而女人也不能应聘工作,只能靠给报刊写小说为生,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六日円,这才勉强支撑一家老小的营生。在《一叶》日记中,可以看到她奔波在借钱和典当途中。


第103章 艺町
  要是小说卖的不好,他也没脸继续拿高稿酬。
  不过……,对于大秦帝国这本小说,他还是有着一定的信心。
  说着话,长野主编想了想,觉得这稿子是真的不错,他看了一会,这会竟然感觉有些回味无穷的感觉,于是起身,说道:“白君,你等一下。”
  紧接着他打开门,门外就是客厅。
  不过片刻,长野主编和中岛信夫一起进来,边倒着茶水,边说道:“中岛,你看一下这份稿子,有什么错疏之处,如果没有,今天就加紧铅字排版,争取这两天发行第一刊。”
  “你也知道,最近报社的生意实在不堪,入不敷出,虽然有社长接济,可也不能就这样下去。”
  长野主编将白贵这篇小说,当做可能是挽救报社生意的救星。
  这并非是大话。
  新闻编辑部刊登的新闻,除非能够挖掘到大料,否则一般而言,登报的消息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评论部的评论有些差别罢了。
  所以新闻一般不是报社的卖点。不,不是小报的卖点……
  人都是有习惯性的,买大报社的新闻会更准确,评论也会更客观,消息来源也更丰富。大家凭什么去买一般的小报……
  因此小报往往会登上一些连载小说,或者涩情花边故事,来吸引读者购买。
  民进报社现在能维持住,主要还是靠大多数留日生的支持。
  一期报纸销量也才五六百多份,算是很低了!
  “哦,这稿子是白主编写的吗?”
  中岛信夫看到稿子上的署名时,神色稍稍有些诧异,他没想到白贵上班的第一天就准备好了准备在报社刊登的小说稿子。
  他说话很和气,但心底里却是闪过轻蔑,‘又是一个依靠长辈余荫的家伙!’
  报社这行当他工作也有四五年了,和许多新兴产业一样,有依靠时代兴起的报社,由默默无闻,变成拍得上号的报社,也有一些发展势头不错的报社因为经营不当,草草倒闭。
  经营不当的各种行为之中,贿赂报社发行小说还好,至少还有赚头,最可怕的是利用职权关系,来滥发小说……
  种种心思,中岛信夫都没有表现在脸上。
  他捧着稿纸,一个字一个字的准确校对,争取无误。校对编辑,这拼的就是一个耐心。
  白贵的稿子写的是日文,在东瀛发行小说,虽说写中文是可,但发行的范围就局限在了留学生之中,留学生总数才一万出头,即使全部购买报纸,也只能算是销量不错,达不到大卖的程度……
  等日后有机会了,肯定会有出版社联系他,翻译成中文出版。
  “咦……”
  看了几分钟,中岛信夫忍不住惊讶出声。
  写作看似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