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
  这是于教育普及性和教师方便而言,对于受教的孩童,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一点错漏,后续可就要花费成倍的功夫才能弥补。
  闻言,徐秀才脸色和缓。
  这句话还是挺受用的,是个有孝心、知进取的好学生。
  “你随我过来。”
  徐秀才走到白贵的桌凳旁,拿起毛笔,蘸着清水,轻声说道:“凡学书字,必先执笔。今日我教你五指执笔法,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就是通过各个手指按、押、钩、格、抵运使毛笔……”
  但凡想要取得好功名,字是首要的。
  前世他参加高考的时候,因为写作文的时候,通篇潦草,所以专门下功夫练习一月硬笔书法,硬是在高考的时候,语文比平常分数多得了二十分,相当于一道半的数学大题。
  此世也应然如此。
  乾隆时期,有大臣上书说,顺天府乡试贡院大殿匾额的三个大字“至公堂”是严嵩所书。在贡院这样为国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怎么能能容忍严嵩的字迹挂在上面。但乾隆下令命满朝文武书写,以及自己书写,都比不上严嵩的字,最后只能叹口气,仍然让严嵩的字继续挂在上面。
  国朝重字,历来如此。
  今世前世都有卷面分,所以字如其人,不可不重!
  徐秀才将五指握笔法一一仔细讲解,并给白贵做了三四次示范,然后让他自己握笔,等运笔的时候,再加以指导。
  随后又讲解了书法的几个要领。
  指实——握笔要有力量,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向外凸起,虎口圆如马镫形状。这样五指一起用力,执笔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松紧适度。
  还有掌虚、掌竖、腕平、管直等一一讲述。
  “唔……,你学的不错,筋骨有力,很适合练习颜体,为师那里还有颜鲁公(颜真卿)的几幅临摹碑帖,你将这些字练熟了,为师可做主送给你。”
  徐秀才看了一眼白贵的手,赞叹道。
  练习书法也有合适与不合适一说,例如女子力气小,就学学蝇头小楷或者清秀的柳体,而类白贵这样手指关节骨骼粗壮有力的人,最适合的就是雄浑有力的颜体。
  临摹的碑帖也不贵,在西安城的碑林,就有历代书法大家的碑帖,品类最全。
  就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只需动动脚前去临摹即可。
  惠而不费的事情,也可给学生一个激励。
  “谢先生教!”白贵躬身送徐秀才起身离开。
  直到这时,一堂早学结束。
  背诵温书的学童都是长长舒了一口气,邀伴出去玩雪,或者出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也是极好。学堂里面搭着火盆,暖和,却也有些沉闷。
  “贵哥,随额们一起出去玩吧。”
  鹿氏兄弟也合上了书,笑道。
  以往他们是最晚出去玩耍的,但今日却有些不同,在课堂上鹿兆谦有些恶了白贵,他们和鹿兆谦关系不错,也不能偏帮,所以此次出去趁着这闲暇的休息时间缓和二人关系,也是不错。
  “不了,先生刚教额如何写字,额得学学,怕忘了。”
  白贵疏远的笑了笑。
  刚下课的时间用来温习知识,是最有效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一个小时内,知识的遗忘速度是最快的。
  其他时间再学,就会打了折扣。
  他练习毛笔字尚短,脑袋里想着徐秀才的敦敦教诲,这些经验知识可是极为宝贵,马虎不得,这一次他能借口以完成默写任务请徐秀才亲自教授书写,那下一次呢?
  如果还有下次,估计徐秀才就会推脱给其他学子,让他们教习。
  而且,这一次也是给徐秀才好印象的时候。
  有如第一桶金,不可轻易浪掷。
  另外鹿氏兄弟是他的主家,他和他们玩也是十分的拘谨,与半大少年玩弄又有什么意思。


第10章 警醒
  “那……我们就先出去了。”
  “走,兆海,黑娃跟额走,别杵在这,得是想当神像。”
  “贵哥,你慢慢练。”
  鹿兆鹏神色有些尴尬,拉着一脸的不快的鹿兆海和鹿兆谦匆匆走了不出。
  窗外,争吵的声音传了进来。
  刻意压低,
  却听得仔仔细细。
  “额这可是好心,想让他和黑娃和好,他这是,他这是……”鹿兆海有些气急败坏,这个主意是他提的。
  大家谁还没有个矛盾。
  玩弄嬉笑一场,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但是白贵没有给面子,纵使有着练字的理由,可还是让他颇为不满。
  “额也就把他说了一句,至于吗?”鹿兆谦撇了撇嘴。
  鹿兆鹏打着合场,“贵哥第一天来学堂上学,想给老师留下个好印象,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你们也就别置气了,消消气,这是冰糖。”
  他从棉袄里缝制的口袋里,拿出几块雪白的冰糖,散给了附近的蒙童。
  “甜!冰糖真甜!”
  “不给他吃,馋死他!”
  ……
  白贵听到窗外的声音,有些口馋的咽了咽口水。
  大多数人类是嗜糖的,他也不例外。
  觉醒前尘半年多,虽然身体比以前强健不少,可是肚子总共搜刮不出几滴油水,每天吃的不好不坏,没有什么副食相佐。
  很多人误以为乡下的农村,总有瓜果蔬菜,吃不完的鸟兽鱼肉。
  实则不然。
  没有现代农业杀虫技术和筛选菜种,种出来的蔬菜不仅品质低,产量也少。良田也更多是种植产量更高的粮食,而不是蔬菜。
  清末的乡下人食谱并不丰盛。
  “富兰克林说过,唯坚忍者,始能遂其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白贵默诵他记忆中一些警言名句,脑袋空明,将自己的欲望暂且压制下来。
  然后从怀里默默的掏出一颗冰糖,含在嘴里。
  幸福的满足感立刻充斥口腔和大脑,甜味愉悦着身心,也补充身体缺少的糖分。
  真甜!
  高强度的用脑,也是需要糖分补充的,不然容易低血糖昏厥。
  一枚龙洋银元在现代社会大概价值从两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他这枚龙洋银元是普通库平七钱二分的龙洋,价值一般在几千元上下,他的财产兑换之后,由一枚龙洋银元转变为三千五百元。
  如果是库平一两的龙洋银元,那么价值就贵了,大约在一万到几十万之间。
  而一包冰糖的价格也就五元钱上下。
  青铜古镜可以按照他的心愿将现代物品通过财产兑换(除了现代违禁品,枪械之类)。
  补充了糖分之后,先前使用“勤能补拙”事功天赋的后遗症有些减轻,精力重新有些充沛起来。他这时,才确定,这天赋就是消耗身体能量快些,让大脑运转的速度加快。
  如果可以的话,他倒是想兑换一瓶可乐,比单纯的吃冰糖畅快许多。
  但可乐体积太大,也太过骇然听闻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白贵用蘸着清水的毛笔在黑漆木板上将千字文的繁体字反复书写,按照徐秀才教的握笔方法。
  初时他还有些书写坎坷、艰难,可写了两刻钟左右,也就渐渐掌握诀窍,只是写下来的毛笔字歪歪扭扭,不得神韵。
  千字文的简体字他基本都能认识,待明白了读音之后,两相对照,也就明白的七七八八了。
  因此默写千字文,也是将脑海里的简体字一一转换为繁体字。
  简体字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和繁体字一脉相承,可以说简体字大多也是从一些书法家的行书、草书等作品中找到简体,然后推广传开的。
  和标点符号一样。
  少倾。
  三五成群的蒙童也从外边匆忙赶回学堂,小脸红扑扑的,进入课堂后,就喘着粗气。也有一些蒙童家教甚好,衣衫干净整洁,不慌不忙的入座。
  徐秀才不苟言笑的拿了一个黄铜铃铛,像是从哪个骡马颈脖卸下来的。
  目光扫视之下。
  所有蒙童有若鹌鹑一样的低下脑袋,拿起书卷,默默看书不语。
  很快,课堂上又重新响起了如同早学一样的朗朗读书声,嘈杂,但是稚嫩的童音诵读典籍,又是格外的悦耳。
  徐秀才又巡视一周,给不同阶段的蒙童各自布置了不同的命令,有轻有重,都是按照天赋和努力程度定下的学习任务,对于周元这个唯一开始治经的学童,则没有过多的管束,只有再向其询问的时候,才会前去解答。
  等逛完一周之后,走到了西北角这里。
  “兆鹏、兆海,今日怎么没有留堂省书,以往你们哥俩可是最晚出学堂的。”徐秀才戒尺拍打了一下两人的课桌,将正在看书的二人惊醒。
  “先生,额们错了。”
  鹿氏兄弟也没有解释,直接道歉。
  “无需介怀,易经为首的一句话为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徐秀才摇了摇头,“如果今日懈怠一次,那么明日就会再次懈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整个学堂里面,除了周元以外,就属鹿氏兄弟和白氏兄弟的成绩最好,也是最有可能成才的,所以他才会对鹿氏兄弟要求严格一些。
  当然,这也与鹿家送来的束脩最为丰盛有关,每年的节礼送的礼品也是不少。
  受人恩惠,就得尽心尽力。
  再说鹿氏兄弟也向来敬重师长,家风严谨,他尽心一点,自己也挺舒服。
  若是鹿兆谦……
  徐秀才斜睨了一眼鹿兆谦,没有多说话,他对鹿兆谦也是尽心尽力教授,但比起其他学童,则又有一些差别。
  至少他这时不会提醒鹿兆谦珍惜下课时间,进行温读。
  “谢先生警!”
  鹿氏兄弟脸色有些白了,恭敬道。
  徐秀才点了点头,踱着步缓缓离开,他走到白贵身旁,拍了拍白贵的肩膀,对他早学一下,没有出去,而是选择继续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希望他下次保持。


第11章 开小灶
  三日后,白贵已经将千字文的上半阙默写熟练,几百个繁体字也大致掌握,尽管写的毛笔字还是有些惨不忍睹,但总算是能看入眼了。
  于是,趁着早堂退堂的时候。
  白贵来到了东边厦屋,也就是徐秀才的寝室。
  这时学童们已经三三两两离去,以往吵闹的祠堂此刻只有徐秀才蹲下刷锅煮米的声音,硬柴噼里啪啦的响着,徐秀才从书箧里取出一个布包,十几颗大红枣,朝锅里下了三四颗。
  用手估摸着拿了几颗红枣,似是觉得拿的少了,又拿了几颗,递给了白贵,让他尝尝味道。
  等白贵嚼完一颗红枣,吐出枣核的时候。
  徐秀才这才出声,面露不快道:“午食了,你为何还不回去?在这里做什么?”
  他瞅见了白贵手上拿的书卷和黑漆木板,拇指和食指处夹着毛笔。不过下了早学之后,他并不是很乐意在这段时间替人解惑。
  有疑问是恰当的,不过理应在课堂上询问。
  于课后不解,再行追问也是可以,但此时放学已经过了好一会,才前来找他,有些不太合适。
  “回先生话,学生已经可以做到通篇默写千字文上半阙,所以前来向先生请教后半阙,如何学习。”
  白贵匆忙将红枣塞在怀里,然后躬身行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