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求求你出道吧-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灵对她招招手:“凡静过来陪姐姐一起吃!剧组没给你准备小炒吗?”
    孙凡静走过来,眼睛一亮:“阿姨你也看红白的啊?”
    红白是红伞伞白杆杆的另一个别称,主要流行于《哈!李波特》书友之间,他们可不嫌金针菇短小,因为,《哈!李波特》字数最多,更新最快。
    杨灵忍了忍,这孩子太不会说话了。
    孙凡静又说道:“《鬼吹灯》才36万字,我们《哈!李波特》已经63万字了!哈哈哈……”
    杨灵:“……”


第120章 挖墙脚
    孙凡静今年九岁,长得很可爱,就是性格古灵精怪过于跳脱,蛋蛋后都这样。
    她最开始看《哈!李波特》是大人在书店买的实体书,插图版的《哈!李波特》是摆在儿童文学区域出售的。
    看了一本之后,孙凡静又去买了第二本,后来在剧组发现有些大朋友也在读这本书,她才知道这是一本网络。
    所以,她也拿平板开始追书,还加了书友群,可以说是李波特的忠实小粉丝。
    书友群是网友们自发建立的,一群书友在里面各种讨论剧情,偶尔有人骂作者,还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哈!李波特》的书友们坚持认为我们不一样,这是红白大神第一本著作,而且也是更新最勤快的书,他一定也是偏爱这一本的。
    大多数《哈!李波特》的书友们都很年轻,看不懂《三体》,害怕看《鬼吹灯》,读不下《夏洛克探案集》,也就勉强还能读一点《魔戒》,所以他们死忠李波特,对作者也爱屋及乌。
    在微博上看到红白大神停更三个月的消息后,孙凡静跟其他书友一样不开心,听说《三体》那边爆更了五万字,就更不开心了。
    但是……一想到杨灵姐追的《鬼吹灯》才36万字,孙凡静立刻就心情愉悦起来,吧啦吧啦地跟杨灵聊《哈!李波特》。
    杨灵后悔叫这小孩儿一起吃饭了,脑仁儿疼,她又不看少儿读物,完全不知道孙凡静说的仙术学院、分院帽、空中蹴鞠是什么,而且这丫头说话总是那么气人。
    “你们《鬼吹灯》还出有声版了?我们不一样,我们出漫画,下下个月发售。你们没漫画吧?”
    “鬼吹灯可以拍成鬼片吧?李波特可以拍系列电影,哈哈!”
    “这个读书的大叔好傻,一点都不可怕,好好笑。”
    “阿姨!挖坟的感觉没啥意思呢……”
    越吃越没胃口,杨灵搁下了筷子,心想,童言无忌童言无忌……跟她一起吃饭,还真减肥啊。
    她想起了苏野的性子,说道:“凡静啊,你期末考试多少分?暑假作业做完了吗?”
    孙凡静果然老实了,支支吾吾了两句,开始埋头吃饭。
    小丫头刚上完小学三年级,成绩比较差,暑假作业更是带都没带来剧组,出发前被她悄悄丢在了家里。她妈妈之所以没在剧组陪她,就是回去拿作业去了。
    一会儿,孙凡静又问道:“阿姨,听说你要演红白的《仙剑奇侠传》?”
    “是姐姐。”
    “姐姐?”
    “对,叫姐姐。”
    “阿姨,听说你要演姐姐的《仙剑奇侠传》?”
    “啧~叫得太老了,再叫年轻点。”
    “阿姨,那……你要演那个胎盘的《仙剑奇侠传》?”
    “……”
    “阿姨你怎么了?生病了吗?”
    “呼~我很好,我很好!我演仙剑女二号,你问这个干什么?”
    “嘻!我想去跑龙套,认识一下红白大神。想问问他李波特啥时候拍电影,我要演赫敏。”
    “我帮你问问吧。”
    杨灵拿起手机给苏野打电话,她当然没有那么好心了,只是被孙凡静怼得有点难受,想让她接受一下稳少的制裁。
    要是孙凡静对上苏野,会是什么样的精彩画面呢?
    放下电话,杨灵满怀期待地道:“还真有一个幼年女主角的角色,到时候你可以去试镜。”
    孙凡静:“啊?还要试镜?
    杨灵:“剧组挑演员都要试镜的啊,尤其是重要角色。”
    孙凡静叼着一根青菜:“阿姨没牌面啊!你亲自推荐的演员,还要试镜。”
    杨灵:“……”
    她能预料到,这丫头以后的星路必定坎坷,性格决定命运。
    ……
    一周后,苏野把震元二中的扩建安排好,交给王麟亲自监督,然后坐车去了蜀都。
    林秀娟特意从深川赶来,包了一个火锅店包间,请西川台采购部李主任商谈合作事宜。
    说是合作,其实就是谈新电视剧拍摄问题。
    从去年开始,网络视频媒体开始撒币购买剧集,导致电视剧价格猛涨,各大电视台震惊之余,纷纷跟进。
    湘南台、蓝江台、东海台等电视台能跟企鹅、PP、奇艺、酷优等网络平台争夺好剧,但西川台这种没有钞能力的电视台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实际上,西川台已经好久没有首播或独播过新剧了,电视剧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朝网络媒体端转移。
    由于网络平台的强势崛起,电视剧单集价格从十来万涨到了一百多万,今年的《长恨歌》和《秦宫楚后》价格据说铁定突破两百万。
    李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儒雅男子,戴着厚厚的无框眼镜,开门见山道:“小野啊,台里当然是支持你的,毕竟是自己人。但,你找我也没得用,川台已经买不起电视剧了。”
    他以为苏野来商量《仙剑奇侠传》的首播,毕竟这个电视剧最近在网上很火。
    某些大台和网络平台的采购部负责人,几乎可以在圈子里横着走,漂亮的女演员男演员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谓权势滔天。
    但,川台这种小电视台的采购部,则没什么权力,因为根本没有采购的计划和资本。
    苏野说:“李主任误会了,我是想问问峨影厂的现状。”
    李主任不明就里,说:“现在,峨影员工平均年龄达到50岁以上,员工人数多达1000多人,其中离退休编制就超过500,占到一大半;另一方面,员工的岗位配置……哎,连两三个配置完整的剧组都难维系,现在都是亏损状态。你问这个干啥子?”
    苏野:“我准备跟川台和峨影厂合作,我这边出剧本、导演和部分演员,剧组由峨影厂组建,片子由川台独播,三赢。”
    很简单,苏野否决了林秀娟说将拍摄制作环节外包的提议。
    找成熟的团队来打造剧集确实不错,但苏野的野心不仅仅是电视剧,所以,他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团队。
    挖峨影厂的墙角再合适不过了,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蒸蒸日上,几家老牌电影厂都穷得揭不开锅了。
    二十年来,长影、北影、东影等大厂都被娱乐圈挖墙脚挖到崩溃了,国营大厂入不敷出,东海圈、京都圈的大佬们却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啊,留给苏野的只有峨影厂了。


第121章 落魄的峨影厂
    上辈子苏野是北方人,曾跟风挖过北影厂的墙角,这倒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他们都乐意被挖,毕竟厂里不景气。
    苏野的想法很简单,邀请峨影厂的导演、摄像师、灯光师、服化道等等专业人员,自由报名组建一个剧组,待遇按圈内价格给,来去自由。
    先搭好一个剧组骨架,不够的再去外面招人,总比从零开始要轻松些。
    演员要麻烦一些,需要试镜和挑选。
    实际上,厉害的演员早已经跳出去了,如今依然活跃在影视圈,但跟峨影厂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了,剩下的……
    苏野把这个想法跟李主任说了,李主任点头认可,却犹豫。
    “峨影厂肯定是愿意跟你合作的,但川台这边有点难,还是那句话,买不起大制作的新剧了,你不能亏本卖给台里吧?”
    “哦,我说的不是《仙剑奇侠传》,是一部西川方言剧,只有十二集。”
    “啥类型?”
    “弘扬抗日精神,传承西川民俗,讲的是一位传奇川军将领的成长经历,歌颂抗日英雄的大无畏精神!正所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川台对正剧不感兴趣。”
    “啊……这是一部沙雕喜剧,就是开局被活埋,然后卖牛粪剃眉毛,上山当棒老二,最后接受招安拉起壮丁出川抗日的喜剧。”
    “开局被活埋……嘿!有点儿意思哦,有剧本没得?”
    “有!”
    苏野把打印好的《傻儿军长》剧本前三集和大纲推给李主任,心想,哼,我就晓得……西川人只对沙雕喜剧感兴趣,而且,沙雕演员特别丰富。
    所以,写《仙剑奇侠传》的时候,他顺便把《傻儿军长》也写了出来。
    拉起一个草莽队伍就去拍仙剑是肯定不行的,先拍个喜剧磨炼一下,找出缺陷和短板,砸钱去请高手,这样比外包稳很多,谁知道那些外面的团队是什么水准?
    李主任拿着剧本看起来,不时发出笑声,火锅也不吃了。
    苏野喝着鲜橙多,烫着毛肚,非常惬意。
    他根本不怕川台不合作,因为,他还可以找双庆台合作,那边比这边有钱一些。
    倒是林秀娟对峨影厂有点看不上,觉得他们观念落后设备陈旧,技术也不怎么行,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如找成熟团队合适。
    不过,苏野不想为《傻儿军长》花太多钱,找峨影厂也行,她个人是欣赏不来这部剧。
    林秀娟想着,让苏老板碰碰壁栽栽跟头,他就知道这一行水多深了,到《仙剑奇侠传》的时候,还是要找成熟团队合作。
    所以,她今天根本没怎么说话,饭局也是何明亮何主任拉关系攒的。
    苏野知道林秀娟的想法,给她烫了两根鹅肠,说:“娟姐,相信我,峨影厂卧虎藏龙,这波绝不会亏。”
    林秀娟一笑,不置可否,你是老板你开心就好。
    “好,好,好!”
    李主任看完剧本和大纲,连说三个好字,大纲最后附带了这部剧的成本构成。
    是一部低成本电视剧,总投资才三百万元,低到离谱,不请任何大牌演员,但编剧是红伞伞白杆杆,导演是苏野。
    光着两个名字,就能有收视率,肯定不会亏。
    他当然不相信苏野会导戏,肯定还是峨影厂的导演干活,苏野挂名镀金。
    吃完火锅,李主任拿着剧本大纲走了,让苏野等消息。
    ……
    第二天下午,苏野就跟李主任来到了清江东路峨影厂旧址,川台已经答应合作了。
    其实,在投资成本这么低的情况下,川台根本没可能拒绝合作,如果不是为了在峨影厂组剧组,苏野根本不会找川台合作。
    苏野跟川台签的独播合同是20万一集,十二集一共240万,还抵不上三百万的拍摄成本。
    这是正常的,因为除了电视台的独播收益,之后还有首播、轮播和网络平台播出权收益等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广告植入。
    反正苏野是不会亏本的,反响好的话再拍续集《傻儿司令》大赚一波。
    当然,亏本的电视剧很多,十部有九部半都是血亏,但大家还是很热火朝天地在拍,演员片酬一个比一个高,各中缘由懂的都懂。
    在灯光师罗叔的带领下,苏野和李主任参观峨影厂内部,只能说……在盛夏的烈日下看到了深秋时节的肃杀。
    千禧年之后,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入侵和国内影视公司的强势崛起,国内制片厂们被内外夹击输得丢盔卸甲,全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