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晓琪走到林旭身边小声问道:
  “刚刚我见你偷偷吃了苹果馅,味道好吗?”
  “超级棒!”
  “早知道我中午少吃点米了,这会儿想吃都不一定能吃得下,好苦恼……”
  休息一会儿之后,继续录制。
  谢保民将面盆上蒙着的保鲜膜取下来,把准备好的澄面倒进盆里,小心的揉到面团中。
  这一步相对有难度,因为澄面比较干,往发酵好的面团中揉的时候,会让面团发硬变干。
  不过这一步千万不能加水,继续用力揉搓就是了,只要再稍稍揉一会儿,澄面就会完全揉到面团中,面团能够重新变软。
  “立山先生,里面放澄面是什么意思啊?”
  甄文生看得好奇,觉得明明白面发好了,又费劲的往里面揉澄面,给人一种多此一举的感觉。
  耿立山笑着说道:
  “澄面比较方便塑形,同时也能将面的筋性澥掉,让面团膨胀得更到位,等会儿捏外形的时候更有把握。”
  把澄面完全揉到面团中后,谢保民放在案板上,先按压成片,接着叠在一起,继续按压。
  最后左手摁着面团,右手的虎口用力向前搓。
  把面团全部搓开,接着重新揉在一起。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面团更加光亮。
  “面团揉得越透,蒸出来就越光亮,要是揉搓的功夫不到位,蒸出来的面团有麻点,就不美观了。”
  面团揉好后搓成长条,然后按照20克的重量揪成一个个小剂子。
  揪好的面剂子要立即放在保鲜膜下面盖着,防止表面的水分流失导致开裂。
  林旭看到这里,也下手开始帮忙。
  他把谢保民分好的面剂子揉搓成小球。
  接着把冰箱里冷藏降温的馅料拿过来,开始包馅。
  先把面团压扁成面片,再把馅料放进去,用虎口的位置慢慢收拢面片,让面片牢牢将馅料包裹起来。
  全部包好后谢保民直接开始做苹果造型。
  他用手把包好的面胚拿过来,搓几下,接着揉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再用小拇指把大头部位按一个坑进去。
  最后拿着尖头的擀面杖摁一个小坑。
  这是苹果的果柄位置,需要摁得稍稍狠一点,否则蒸制后一膨胀,这个坑就鼓起来,就不像苹果了。
  林旭看得有些发呆了,很想问问师兄,这就是你说的不擅长白案?
  另一边,钓鱼台六号楼。
  邱振华正在忙着准备做面果要用的食材:
  “廖主任说要让我好好展示一下高端烹饪手法,那就先做面果中的苹果吧,这个做法相对简单,但又足够震撼,适合在节目拍出来。”
  旁边帮忙的厨师长好奇的问道:
  “除了苹果你还准备做什么?万一有人做你前面,不得准备个B计划?”
  “除了我谁还能做苹……”
  邱振华脸上的笑容突然凝住了:
  “记得上周我在这里做面果,谢保民突然来串门,那狗东西从头到尾看了个遍……不行,我得去电视台一趟,看看老谢今天做的到底是什么菜!”


第三百章 妈耶,比真苹果还像苹果呢!邱邱,我给你一个真挚的建议!
  电视台摄制间,节目的录制还在继续。
  谢保民正给小苹果塑形,见林旭已经包完苹果馅,便说道:
  “师弟,去切几个胡萝卜墩,中间插一小截筷子,苹果成型后就不能往案板上放了,得用筷子挑起来,这样蒸的时候,苹果涨发得更圆润美观。”
  还能这样?
  林旭感觉自己又学到一招。
  没想到胡萝卜还能这么用,也没想到圆形的点心的蒸制会这么简单。
  以后再蒸类似的东西,就可以用胡萝卜加筷子这种简易方式进行了。
  不过以后要是在店里经常做,还是买个特制的蒸笼比较好。
  之前林旭见过那种特制蒸笼,上面焊着一根根防滑的不锈钢棍,可以把需要蒸制的点心插在上面蒸制,甚至还可以蒸馒头。
  曾经在中原地区挺有名气的高桩馒头,就是用这种笼蒸出来的。
  林旭拿着几根胡萝卜,间隔五厘米左右切开。
  这样的厚度能让筷子扎得足够牢靠,同时也有一定分量,不会让面果在蒸制的时候倾斜翻倒。
  切好后拿一把竹制的一次性筷子过来,从筷子头部的十厘米处砍断。
  接着把断口处略微削几下,削出一个尖,随即插进胡萝卜中,留筷子头在上面。
  做这种临时支墩,需要把完整的筷子头部朝上,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筷子断口处的毛刺遗留在面果中,给口腔造成伤害。
  当然了,最好还是用专业的蒸品撑架,否则蒸一次就损失好几根胡萝卜和一把一次性筷子,实在过于浪费了。
  林旭这边刚做好,谢保民就将一个白色的面点苹果大头朝上插到了筷子上。
  苹果捏得惟妙惟肖的,甚至连苹果花蒂部位的褶皱都做了出来。
  这就很考验白案的功底了,因为这种褶皱不光需要像,最关键的是,得让面果蒸好后,同样有类似的痕迹才行。
  否则做出来的面果就形似而神不似,影响最终的卖相。
  “这部位是咋做的师兄?”
  “用竹签的尖摁出来的,苹果一般都是五条楞,所以摁五下就行了。”
  谢保民一边做一边说着这一步的技巧。
  他把苹果大头的果柄部位捏好后,然后把面果翻转过来,小头朝上,先用擀面杖的尖头摁一下,摁个深一点的直坑。
  接着拿起一根穿烤肠用的那种竹签,放平,让竹签和擀面杖摁出来的直坑成九十度的直角。
  用竹签的尖顺着直坑平着摁下去,把坑周围的面也摁下去,然后轻轻转动几十度,再摁一下。
  这样转一圈,一共摁五次,苹果花蒂部位的棱角也就出来了。
  把面果托在手中再捏几下,捏出苹果的造型,上下的坑要明显一些,苹果中间的腰身部位稍稍捏细一点。
  这样蒸好后一膨胀,正好能把苹果的造型完美展现出来。
  发面点心的塑形难度不在于捏,而是能够准确预判出蒸好涨发后的样子。
  能做到这一点,才堪称大师。
  谢保民认真捏了一遍后,将面果再次插到了筷子头上。
  整个过程简单快捷,给人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但林旭却很清楚,这玩意儿每一步都不简单,非常吃经验。
  贸然上手,绝对会翻车。
  要是私底下练习,翻车就翻车吧,这会儿可是在录制节目,万一后期小哥调皮把翻车的镜头剪进去,那乐子就大了。
  “林老板,你不试一个?”
  曾晓琪见林旭背着手站在一边当看客,好奇的问了一句。
  两个人做不更节省时间吗?
  为什么林老板没动手呢?
  林旭笑着说道:
  “今天我师兄主厨,我就打个下手。”
  听师弟这么一说,谢保民也没客气,他将刚刚特意留下的一块面剂子递给林旭:
  “那不是有可可粉吗?揉到面里,做成深咖啡色。”
  哦?
  这一步是做什么?
  林旭拿着面剂子捏了几下,经过刚刚的松弛后,面剂子再次膨胀了一些,加了糖之后,酵母菌真是异常活跃啊。
  他刚要问,谢保民便主动说了出来:
  “光有苹果还不算完整,还得有果柄才行,而花蒂部位也得塞一点进去,这样看起来黑黑的,更接近真苹果。”
  啧啧啧,师兄这次真是要开大了啊。
  居然连果柄和花蒂都想到了,这样做出来的苹果,跟真苹果就完全没区别了吧?
  他拿着那个面剂子,用手捏了点可可粉掺进去,反复捏了起来。
  可可粉稍稍有些干,不太容易能捏进面团中,得一点点加,一点点把面团揉成咖啡色。
  这种可可粉也叫巧克力面,虽然是西式食材,但在中餐中的应用挺广泛的,比如常见的花卷,只要没有特别说明,用的都是可可粉,而不是传统的高粱面。
  原因就是,可可粉上色更漂亮,取一点掺在面团中就能完美上色,而高粱面得掺很多,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高粱面粗糙,小孩子不喜欢吃,价格也高。
  可可粉价格虽然也高,但用量小,口感细腻,小孩子喜欢。
  现在的家庭真是一切都围着孩子打转啊……林旭心里感慨一声,突然想到自家沈宝宝也像个小孩儿一样。
  那抽空也给她蒸点花卷尝尝吧。
  别人家有的,咱家的乖宝宝也得有。
  正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浏览秋季情侣装的沈宝宝还不知道,她的旭宝又偷偷打算给她做好吃的了。
  加了三次可可粉之后,林旭终于做出了师兄想要的效果。
  谢保民把所有面果全都塑形完毕,把笼屉端过来,将面果一个个放进去,再在笼屉上蒙一层保鲜膜,松弛十分钟再蒸。
  不管做馒头还是包子,成型后不要第一时间就上锅蒸制。
  松弛一下,面团涨发得将会更彻底,也更喧软。
  趁着这个时间,谢保民开始做苹果的果柄。
  从面剂子上取一点咖啡色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一搓,搓成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条,大概两三厘米左右。
  “呦喂,这可比牙签还细呢。”
  林旭赞叹一声,过去师兄一直说他白案不精通,当时还以为是完全不行呢,现在看来,这所谓的不精通,是对比红案水平而言的吧?
  两个电视台的摄像师凑过来,举着相机用长焦镜头拍摄。
  这果柄搓得太细,用台里平时拍视频的摄像机拍不清楚,相对来说,还是相机+长焦拍得更清晰一些。
  按照面果的量把果柄做够,然后架上蒸锅,开始烧水。
  水开后先不用急着下面果,而是将搓好的果柄放在烘焙纸上,接着放在蒸锅的篦子上,开始蒸制。
  果柄提前蒸出来,可以放在外面稍稍风干一下,让果柄的表面发硬,这能更方便的插到面果中。
  而且风干得稍稍发硬,也更接近真实果柄的样子。
  果柄的蒸制很简单,三分钟左右就行。
  从锅里取出来后,果柄明显变粗了一些,现在大概有牙签大小。
  拿出来放在一边晾着,接着将摆满面果的蒸笼端到蒸锅上方,开始蒸制。
  “蒸几分钟?”
  “八分钟,蒸八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蒸的时候谢保民也没闲着,他拿着带过来的红菜头,麻利的削掉外皮,接着切成细丝放进盆里。
  刚放进去,盆底就逐渐有红色的汁水慢慢渗出。
  “师兄这是干嘛用的?上色吗?”
  “对,给面果上色用的,高端面点是禁止使用人工色素的,得用天然色素,这样做出来的颜色才更漂亮。”
  拍到这里,大家总算可以暂停歇口气了。
  甄文生端着两杯茶送了过来:
  “之前看林老板做菜看多了,让我们有种自己也是烹饪高手的错觉,谁知今天谢总厨一来,直接将我们打回了原形。”
  林旭拍的视频比较偏重家常,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做法也相对简化。
  这会儿谢保民一做面果,差距就立马凸显了出来。
  其实刚开始看着还行,跟家里做饺子一样。
  但从包馅的步骤开始,他看到谢保民用虎口部位,一点点将20克的面皮把20克的馅料包起来时,就觉得这不是自己能够挑战的美食。
  而且做这一步的时候,一直饶有兴趣盯着看的耿立山,还给甄文生科普了一下谢保民包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