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第7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把猪肺这种上不得台面的食材做到这个地步,真没多少人能实现。
  喝着这美味的汤羹,许教授的夫人薛阿姨笑着说道:
  “古人好像对汤研究特别深,刚刚吃的海底松,还有银肺,一般人真琢磨不出这种做法,太费神了。”
  任崇墨笑了笑:
  “古代人时间多,资讯少,尤其是扬州那些盐商,把心思都用在了造园子和饮食上面,以此来打通文士圈子,手底下的厨师们,自然也就挖空心思讨好主家。”
  说完他看着耿立山问道:
  “立山先生应该对这种美食研究很深吧?”
  “研究过,之前看《金瓶梅》和《红楼梦》,也特意钻研过上面记录的一些美食,比如宋玉莲的冰糖炖猪头,我就怀疑是不是扒烧整猪头的前身。”
  《金瓶梅》中的冰糖炖猪头出场多次,作者每次还着重写了只需一根柴,便将猪头烧软烂。
  无数人都想知道,究竟怎么靠一根柴来炖煮。
  等吃了林旭做的扒烧整猪头,耿立山才觉得,应该就是林旭这种先脱骨再炖煮的方式,之所以强调一根柴,估计是因为要全程小火。
  而且《金瓶梅》的作者身为文人,应该不太懂下厨,所以就这么写了。
  田清澜喝了口银肺汤:
  “《金瓶梅》中确实有不少美食,各种大小宴席也描写得事无巨细,让后人研究明朝市井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不知道立山先生对里面哪道菜印象深刻?”
  耿立山笑了笑:
  “以前我感兴趣的是银丝鲊汤,很好奇为什么孙雪娥因为这道菜被挨打,让我对孙雪娥这个人物充满了同情……等尝到林小友做的银丝鲊汤,我又看了一遍《金瓶梅》,找到了另一道感兴趣的菜,也是让我扼腕长叹很久美食。”
  周大爷虽然是管理层,但平时对古代通俗文化研究颇深。
  一听这话就问道:
  “让孙雪娥丢了性命的鸡尖汤?”
  耿立山点了点头:
  “想想古代那个社会,孙雪娥空有一身顶尖厨艺,却不得施展,因为银丝鲊汤而挨打,还因为鸡尖汤而送命……真是个悲惨的女人,每次读到这里,都感觉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我面前死去。”
  文人比较容易悲春伤秋。
  虽然是他们情绪更加敏感的缘故,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文字哪怕历经几百年,依然能准确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意图。
  耿立山说完,其他人也心有戚戚,很认同这话。
  林旭见大家都在为孙雪娥扼腕长叹,导致气氛不太好,便问道:
  “你们……想不想尝尝鸡尖汤的味道?”
  崔清远立马来了精神:
  “你会做?”
  耿立山一扫刚刚的颓废:
  “既然这么问了,肯定能做……林小友,今天要是能让我尝到鸡尖汤,我家里所有的字画随便你挑!齐白石的、徐悲鸿的、张大千的……他们的字画我也收藏不少,能让我得偿所愿,我拱手相送。”
  林旭:“……”
  一碗汤而已,不至于吧?
  他赶紧说道:
  “不用不用,你这么说弄得我都不敢下手了,万一让你很失望,这不白占便宜嘛。”
  怪不得文化人不能做生意呢。
  一上头恨不得把家底送出去,再大的家业也没法这么造啊。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却满是急切。
  显然,大家都想尝尝鸡尖汤的味道。
  林旭起身说道:
  “你们稍坐,我去把这道汤品做出来,满足你们一下你们的好奇心!”


第五百六十七章 鸡尖汤越好喝,人物的悲剧性就越强!电视迷墩墩!
  “旭宝,你陪大家喝完酒了?”
  离开包房,林旭刚来到二楼,正在剪视频的沈佳悦就摘下耳机,好奇的问道。
  她不能喝酒,就没去包房,而是在二楼卡座前,剪辑着昨天拍摄的弹钢琴的视频。
  最近一段没练过琴,导致技术有些下滑。
  所以她就给墩墩简单弹奏了《碟中谍》的主题曲,弹奏的时候还在墩墩旁边放了个迈莎锐的汽车模型。
  林旭看了眼剪辑进度,笑着说道:
  “他们喝嗨了,想尝尝鸡尖汤的味道,我来做一下。”
  鸡尖汤?
  沈佳悦一脸的好奇:
  “鸡屁股也能做汤?”
  各地都有鸡尖这个说法,但每个地方对应的部位却不相同。
  有的地方把鸡翅尖称为鸡尖,有的地方把鸡屁股称为鸡尖,还有一些地方的鸡尖指的是鸡胗。
  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就是这样,名称、风俗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出入。
  林旭捏了捏这丫头的脸蛋:
  “不是鸡屁股,是鸡翅尖。”
  关于鸡尖汤到底用鸡屁股还是鸡翅尖,《金瓶梅》的研究者其实也有争论,不过书的作者详细说了一下做法,鸡尖指的是鸡翅尖,而且还得嫩鸡的鸡翅尖。
  做法倒是不难,鸡翅尖焯水去骨,切成细丝,用清鸡汤熬煮一下,加入胡椒粉和醋,做成酸辣味儿的汤。
  从味道上来说,应该就是北方常见的那种酸辣汤。
  书里面,春梅找的理由也是身体不舒服,想喝点鸡尖汤,这跟北方人不舒服了喝酸辣汤一个道理。
  多放点胡椒发发汗,病症自然消除。
  哪怕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纪,这种传统依然存在。
  “鸡翅尖还能做汤?”
  沈佳悦将耳机挂在脖子上,看着林旭嘻嘻一笑:
  “那我能尝尝咩?”
  “当然可以了,只要宝宝想吃,我就立马去做。”
  “谢谢旭宝,Mua~”
  沈佳悦起身亲了林旭一口,恰好这时候陈燕从楼梯口上来,见到这一幕,嘴里忍不住发出了“啧啧”声:
  “大白天,还是在店里,你俩就不能收着点?”
  沈佳悦一听,又搂着林旭的脖子亲了一口:
  “我的老公,我想在哪亲就在哪亲……房子搞定了燕宝?”
  今天是陈燕交房的日子,她在林旭的小区买的复式房,今天总算腾了出来,所以她迫不及待的带人去验收。
  “搞定了,但是现在还没法住进去。”
  陈燕放下包,脱掉身上的羽绒服,提着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吨吨吨的喝下去,这才说道:
  “里面的家具家电都是十年前的风格,我不喜欢,要全换掉,另外这些东西腾出来,还要简单做个装修,墙上重新刷点乳胶漆啥。”
  沈佳悦一听就忍不住吐槽道:
  “你这一折腾,不定到啥时候才能住进去呢。”
  陈燕又给自己灌了半杯茶水,一脸轻松的说道:
  “不急,大不了我住你们家。”
  哼哼,这次是我个人出资买的房子,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来装修布置,这期间任何长辈不能去,免得又提意见出主意的。
  林旭见姐妹俩聊得开心,便没有打扰,径自走进厨房,开始做鸡尖汤。
  陈燕坐在沈佳悦对面好奇的问道:
  “妹夫这是准备做吃的吗?”
  “对啊,他准备做鸡尖汤,你公公婆婆他们想吃来着。”
  “嚯,这是又在研究《金瓶梅》了啊,鸡尖汤作为孙雪娥被处死的道具,被很多人都研究过,不知道妹夫做的咋样。”
  沈佳悦愣了愣:
  “那不是小黄书吗?你们居然堂而皇之的看这种书?”
  “《金瓶梅》是一本世情小说,里面详细记录了明朝中期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市井文化、以及各种俗谚俚语,研究价值很高,没有这本书,就不可能有《红楼梦》。”
  沈佳悦眨了眨眼。
  年轻的我,根本听不懂这些中年人才懂的话题诶。
  她指了指楼上:
  “你说这些我盖特不到,不如去楼上,找你公公婆婆聊。”
  陈燕:???????
  哪个傻子才会跟公公婆婆聊这本书啊。
  臭悦悦你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她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
  “你姐夫今天下早班,我买了德云社的门票去听相声,才不去跟一群中老年人凑一块儿聊文学呢。”
  等会儿尝完鸡尖汤就走人。
  省得堵车误了时间。
  沈佳悦戴上耳机,继续剪辑视频。
  厨房里,林旭把鸡翅尖清洗一遍,又用食盐搓洗,从毛孔中洗出不少淤血。
  一切就绪,将鸡翅尖放进冷水锅里,再加入葱姜花椒八角香叶桂皮陈皮以及黄酒,大火把水烧开,撇去浮沫,再转小火煮三四分钟。
  捞出来,放进冷水中过凉。
  鸡翅尖上没什么肉,除了皮就是骨头。
  投凉后,林旭拿着一把小刀,顺着一边将鸡翅尖小心划开,把里面的骨头剔出来,让鸡翅变成无骨状态。
  这其实跟鸡爪脱骨一样,难度虽然也有,但并不大,而且这么煮一下再过凉,骨头和皮呈分离状态,更容易剔出来。
  剔好的鸡翅尖用菜刀片开,再细细切成丝。
  这一步其实挺危险的,煮过的鸡翅尖比较滑,而切的丝又相对细一些,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切到手上。
  不过林旭有刀工技法在,倒是不怕刀打滑。
  细丝切好,用热水淘洗一下,这不仅能去除杂质,同时也能洗掉多余的油脂,淘洗过后立马投入到冷水中,防止鸡皮在热水中变糟变烂。
  而且过了热水再用冷水浸泡一下,能让鸡翅切成的细丝更加筋道嫩滑,吃起来也更美味。
  趁着这个空档,林旭架上炒锅,里面加入清鸡汤,开大火烧。
  接着又用清水调了一点土豆淀粉,这是勾芡时用的。
  很快,鸡汤烧开,将鸡尖丝捞出来,控水后放到锅里,熬煮一下,接着放入食盐和胡椒粉,先入底味儿。
  然后淋入香醋,再次熬制后,勾入淀粉水。
  酸辣的味道一出来,林旭觉得还挺不错,起码闻起来是让人挺有食欲的。
  临出锅前,他又舀了一些鸡油淋在锅里。
  搅拌均匀,盛到汤盆里,最上面再点缀两片香菜叶,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清澈见底的汤汁,一根根半透明状态的鸡翅丝,再加上鲜香酸辣的味道,让人确实挺有食欲的。
  林旭盛了一汤盆后,又给沈佳悦和陈燕各自盛了大半碗。
  不确定两人爱不爱喝,没敢多盛。
  至于剩下的,就先放在锅里,谁想喝谁喝。
  他把两碗汤送出来,正拿着小镜子给自己补妆的陈燕立马被醋和胡椒的酸辣味儿给吸引住了:
  “这是啥?洛城水席吗?”
  林旭笑了笑:
  “这就是鸡尖汤,做法挺简单的,你俩尝尝咋样,厨房还有一盆,我去给楼上送过去。”
  这道汤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主要是小说赋予了悲剧特色,想想孙雪娥从出场就开始做各种美味菜肴,最后也死在美味上,实属悲怆。
  陈燕拿着调羹尝了尝,自言自语道:
  “这挺好喝呀,孙雪娥死得真冤,要搁现在,高低也得是个大饭店的行政总厨。”
  书中的孙雪娥在西门庆家里掌管着厨房,不管西门庆宴请御史还是跟狐朋狗友饮酒作乐,这位女厨娘都能把宴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而且全程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忙活,这种能力,哪怕大酒店的行政总厨也比不上。
  一想到这些,陈燕就忍不住嘟囔道:
  “封建制度害死人啊。”
  沈佳悦没有这么多愁善感,她捧着小碗吹了吹,小小的尝了一口:
  “哇,这个好喝,酸辣鲜美,这些细丝的口感也好,很有嚼劲,还滑嫩嫩的。”
  鸡皮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