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第7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会儿严琳在国外,老沈也跑到羊城出差去了,罗珊和高大爷下午也准备飞到春城,暂时凑不齐。
昨天他们来到殷州,在景区住了一晚上。
去马场看了看,随即决定往飞马集团注资一千万,顺便跟沈国富和严琳在微信群里聊了聊。
林红旗原本觉得这位女老板投资一千万已经可以了,没想到又想投资景区。
要知道,之前严琳投资的钱还没花完呢,这再投资一千万,那整个景区确实需要好好建设建设了。
到时候得请专业的设计师过来,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瞎捣鼓。
看完山顶的景色,几人顺着后山的登山路往下走,顺便到山另一侧的山谷里看看。
钓鱼台八号楼。
袁德彪用打蛋器将蛋清打成了细腻的泡沫状,看起来跟奶油很相似。
这就是蛋清糊制作中的“打发”。
所谓的打发,指的就是将蛋清打成乳白色的泡沫状。
林旭好奇的问道:
“袁总厨,打发的程度怎么判断啊?”
蛋清糊的打发是有阶段性的,比如刚开始的起沫状,比如上面是泡沫下面是液体蛋清的半打发状态等等,不同的阶段针对着不同的菜品。
“插筷子不倒就行,这个阶段的蛋清炸出来绵软好吃,要是继续打,炸出来的蛋清发硬,口感就会差点意思。”
蛋清打好,将打蛋器放在一边。
接着开始准备蛋清糊中需要放的面粉和淀粉。
“雪绵豆沙这道甜品要求做出来洁白如雪,所以得用土豆淀粉,也就是太白粉,这种粉白净,不容易上色。”
袁德彪用筛子把太白粉过一下筛子,又取来等量的中筋面粉,同样过一遍筛子,让两种粉更加细腻。
过好筛子,把淀粉和面粉倒进打发的蛋清中,用筷子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拌。
“蛋清糊里加点淀粉和面粉,炸的时候才不会塌陷,但不能加太多,加多了会膨胀,得把握这之间的度。”
中餐比西餐难就在这里,烹制过程中需要灵活调整,而不是死板的死守一个数值。
这个灵活调整的度量,厨师们往往会用“适量”这个词来代替。
所谓的适量,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酌情添加,口味重就多放点盐,喜欢清淡就少用点油,不吃辣就把尖椒换成菜椒……
中餐变化多的原因也在这里,明明是同一道菜,但只要稍稍调整一下火候、调味以及配料的量,就成了两道菜。
比如肝尖,做的时候加汤汁少一些,就是爆肝尖,汤汁多点就是熘肝尖,再多点就是汤爆肝尖、红烩肝尖等等。
做法几乎一样的菜品,就因为汤汁不同,最终呈现出来的菜品也各不相同。
这就是中餐烹饪的神奇所在,也是中餐师傅们不断追求的。
袁德彪用筷子顺着同一个方向将淀粉和面粉搅到蛋清中,直到所有蛋清变得细腻顺滑,同时没任何面疙瘩为止。
一旁的戴建利看着这一幕,对林旭说道:
“用蛋清糊的时候,不管加不加调料,其实都应该这么搅一下,让蛋清糊里的细密的气泡,从无序变成有序的状态,这种状态的蛋清糊,入口才会有那种丝滑绵密的口感。”
从无序变成有序?
林旭明白了,打算以后做别的蛋清类菜品,也这么试一下。
蛋清糊搅拌好,接下来就可以炸制了。
不过炸也有要求,首先是油,不能用任何上色的油脂,比如上色第一号的菜籽油,第一个要排除出去。
植物油中,也就玉米油好一点。
但玉米油也有轻微上色的效果,最好的选择,依然是猪油。
熟猪油颜色雪白,低油温下不会有任何上色作用。
袁德彪往锅里放了半锅猪油,打开灶头,开大火。
接着他将蛋清糊和裹上淀粉的红豆沙馅料端过来,做好了炸制的准备。
这一步,是雪绵豆沙制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很多人尝试最终翻车的步骤。
打蛋清的步骤虽然也难,但只要付出时间和体力,基本上就能做到,但低温油炸的步骤,没有一定的经验和老师傅带着,大概率会翻车。
这可不是体力好精力旺盛就行了,从烧油的油温控制,到挂糊的手法,以及往锅里放的力道和抽筷子的手法等等,都很讲究。
好的雪绵豆沙讲究颜色雪白,体型饱满,个头圆润。
但在炸的过程中,一个不慎就会造成这三个要求翻车,甚至同时翻车。
锅里油温四成热的时候,袁德彪将火调小,开始炸制。
他拿了双长一点的筷子,夹起一颗红豆沙馅心,放到蛋清糊中蘸几下,让洁白的蛋清糊均匀挂在红豆沙表面。
蘸的时候还要在盆里转动几下,让红豆沙表面的蛋清尽可能的变成一个圆球。
接着将圆球轻轻放进油锅中。
放的时候不能用力,否则油脂表面的浮力会将蛋清挤压变形。
把圆球放在油面上,再小心松开筷子,并缓缓抽出来,让蛋清保持圆球的形状。
袁德彪对林旭说道:
“很多人前面都做得很好,但就这一步的时候,抽筷子没抽好,导致做好的圆球被筷子带出一个尖,影响卖相。”
林旭觉得自己贸然动手做的话,大概率也会这样。
毕竟蛋清轻飘飘的,又极为细腻,抽筷子的时候确实很容易将蛋清带出一个尖儿。
他好奇的问道:
“这具体有什么技巧吗?”
“技巧肯定是有的,比如用表面光滑的筷子,越光滑越容易抽出来,另外抽的时候,顺着筷子的方向往后拉,尽量减少接触面。”
对于会的人,这一步完全不用考虑,怎么做都非常简单。
林旭想了想,还是用烹饪学习卡学到手吧,单靠自己练习的话,虽然也能摸索出来,但太耗费时间。
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了。
袁德彪经验丰富,很快就下了一锅白色的圆球。
他抓着勺子,舀起锅里的热油缓缓淋在雪绵豆沙上,让豆沙表面的蛋清受热均匀,边忙活边说道:
“我看网上一些人用勺子做,先舀一平勺蛋清糊,中间放入馅心,再放一些蛋清,跟勺子里的蛋清组成圆球,这样一个个往油锅里下,好像也可以。”
这种手法跟蛋皮饺子一样,借助勺子来塑造外形。
做法自然是没问题的,就是效率低,而且显得手法很外行,一般情况下,厨师是不怎么选择的,也就那些没厨艺功底的网红有大把时间这么搞。
没多久,当锅里的蛋清糊已经凝固时,袁德彪用勺推着转动几下,感觉到轻飘飘的,便用漏勺盛出来。
炸好的雪绵豆沙依然保持着洁白的颜色,看起来像是孩童在大雪天滚的雪球。
袁德彪把这些洁白的圆球摆在盘子里,将糖粉拿过来,用筛子放在雪绵豆沙上面,将糖粉撒进筛子里。
用这种手法撒糖粉,能让糖粉更加细腻均匀,也更容易有那种雪花的蓬松感。
糖粉撒好,林旭也将完美级的雪绵豆沙学到了手。
跟别的东北菜馆一样,林旭也不会在店里上新这道甜品菜,原因跟那些饭店一样,效率太低,成本和利润不成正比。
不过可以加到包桌菜品中,反正包桌是一口价,利润定高点,还是可以让顾客们尝尝新的。
作为一个饭店老板,利润差的菜品不能上菜单,这是死规矩。
但身为一个厨师,该推广传统菜也得推广。
大家都不做,等下一代人成长起来,别说见过了,或许都不会再听说雪绵豆沙,对于味道和口感,也只能靠想象。
“尝尝吧林兄弟,看味道咋样,合不合你的胃口。”
袁德彪忙完,便继续开始炸下一锅。
林旭笑着拿出了手机:
“这是我第一次吃雪绵豆沙,得先拍张照片纪念一下。”
拍完照片,这才用筷子夹起一颗,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表面的糖粉细腻甜蜜,咬一口,外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焦壳,焦壳里面则是细腻润滑的蛋清了。
吃起来有点像是奶油,口感绵密、清鲜,还有红豆沙受热后的那种甜腻的香味。
没吃雪绵豆沙的时候,总觉得这道甜品被夸得言过其实了。
但真正吃到嘴里才发现,这道美味比夸的还好吃,尤其是吃到里面的甜豆沙馅儿时,甜腻起沙的红豆沙,配上奶油口感的蛋清糊,再加上外面的小焦壳。
三种不同的口感汇聚到口腔中,那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怪不得东北人吃饭,哪怕没有女士也要来一道女士菜呢,这种好吃又美味的菜品,不光女士喜欢,连爷们儿也会被征服的。
“太好吃了,简直比想象中还要美味,怪不得好多人去东北饭店厚着脸皮求师傅做这道菜呢,确实妙不可言。”
袁德彪边炸雪绵豆沙边说道:
“外地人去东北吃雪绵豆沙,是吃个新鲜……但东北人吃这道菜,吃的都是回忆。”
想想东北没落之前,随便一个宴席上就能吃到这种甜品菜,甚至去饭店吃饭,店老板见有女士一块儿吃,还会主动赠送一道女士菜。
这份甜蜜的菜,不仅是东北人甜蜜生活的象征,同时也是他们对当年的追忆和留恋。
想想现在好多东北人还拿着1995年那会儿的工资,甚至更多的人连这份工资也拿不到,只能背井离乡的南下去外地讨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吃雪绵豆沙,很多老东北人都会忍不住百感交集吧?
袁德彪将所有雪绵豆沙全都炸出来,盛到两个保温盒中,撒上糖粉,盖上盖子,一份递给了林旭,一份递给了戴建利。
老戴有些意外:
“你这也太敞亮了吧?好歹留几个啊。”
袁德彪笑了笑:
“不留了,味道越甜,心里就越苦,你们拿回去吃吧,林兄弟粉丝多,回头可以拍个教程出来,让大家见识一下,东北菜不是铁锅炖一切,也是有高端菜的。”
“会的,这两天我就拍。”
很多人提东北菜就是各种乱炖,要么就是大酱蘸一切,但事实上,当年东北物质丰富的时候,是有一大批高端菜品的。
只不过随着东北没落,也一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了而已。
林旭觉得有必要帮着宣传一下,让东北的高端菜走进世人的眼前,让大家记住东北曾经的辉煌。
正想着,脑海中突然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宿主立志宣传东北地区的高端菜品,触发支线任务【东北高端菜】:请宿主在一个月内,拍摄十道东北高端菜品,完成后奖励市级地方菜系抽奖一次。”
(市级地方菜:指的是市一级的地方菜系和风味小吃,具体情况请宿主自行摸索)
啧,又触发任务了啊。
新年过去,好像系统也上班了,这两天接连不断的触发新任务。
不过这样也好,新年过去,自然也得忙碌起来,这样年底才能继续享受新年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对着透支账单长吁短叹。
告别袁德彪,林旭开车将戴建利送到十八号楼,随即开车返回林记美食。
刚下车,他就看到陈燕和陈媛媛正在门口讨论着什么。
“外面这么冷,有啥不能在里面聊的?”
林旭提着保温饭盒推门下车,跟两位表姐打了个招呼,随即轻轻拍了一下手中的饭盒,笑着说道:
“从钓鱼台给你们带了点甜品小吃,想不想尝尝?”
一听说吃的,陈燕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