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歌迷-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随着国家的发展、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代的90后、00后音乐人都已经表现出了比他们前辈们还要出色的音乐天赋、音乐创造力。

    除了写歌的人、会乐器的人更多了以外,现在的短视频音乐也呈现出了“文化自信”的一种新趋势。

    他们不再眼巴巴地想着向日韩欧美看齐,而是愿意深耕中国的传统音乐,像樊汀这样的,将古风的诗词和音乐结合起来,还有像戏曲歌曲一样,将戏曲唱腔、戏曲旋律活用,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歌曲,更是激发了更多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可以说,这些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华语乐坛也并不缺乏新生代的音乐人才。

    只是,现在流量的模式让他们都变得急躁起来,如果没能一炮而红,心态也很容易逐渐失衡,就算一炮而红,后面也很难有持续发展,最终都是像樊汀一样,一点点地忘记自己的理想、初衷,在流量和利益的拉扯中滑入深渊。

    当然,杨谦不会在直播间里说这些,因为他在直播间里当头棒喝,大多数听众并不会像樊汀一样陷入反思,他们只会嘻嘻哈哈,然后不放在心上。

    大道理没人爱听,有些错误需要自己犯了,刻骨铭心地痛了,才会有所醒悟。

    所以,杨谦只会聊音乐创作,只会聊如何才能做到“更美”,让听得懂的人找到自己的方向,让听不懂的人也能有所领悟。

    就好像青春期的孩子们,很少能把父母的话听进去一样,但终有一天,他们会懂的!

    那也不算太迟!

    人生么,不都是一个又一个循环?

    谁的年少不轻狂?

    谁的青春不迷茫?

    。。。。。。

    樊汀没有将杨谦给自己的站内信在社交平台里宣扬起来,因为不知道从几年前开始,短视频的热闹,让他更愿意隐藏在屏幕后面,而不是出现在众人的焦点中。

    但杨谦的直播,他还是早早地等在了电脑前面,期待着杨谦的开播。

    ------题外话------

    感谢fatfox911、秋之神光的打赏!!(づ ̄  3 ̄)づ

    7017k


………………………………

第884章 歌与诗(二合一章节)

    “怎么还不讲?”

    星期六晚上,樊汀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看着杨谦的音乐直播课。

    从七点半开始,到现在的十点多,他都听杨谦讲了快三个小时的课,却迟迟没能听到杨谦说起他们约定的内容,甚至,音乐创作相关的话题都没见杨谦提及!

    随着十点半的临近,算着杨谦今天三个小时的直播课也快到尾声了,樊汀心里越发的着急。

    “不会是杨老师贵人多忘事,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吧?”

    樊汀忍不住暗自揣测起来。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杨谦给他回站内信是星期一的事了,现在都过去了五天时间,像他这样的大明星,应该忙得不可开交吧?忘记这件“小事”再正常不过了。。。。。。

    樊汀忍不住拿出手机,翻看了一下谦语传媒的官方微播。

    谦语传媒的官方微播上有昨天发的直播预告,上面除了公布时间比上一次提前半个小时以外,还罗列了杨谦这次直播课的内容大纲——就好像真正的学校上课一样,老师叫同学们提前预习呢!

    但樊汀并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内容。

    而且,他还看到了谦语传媒另一条微博——杨谦在星期五的时候,还去了晋阳开演唱会!

    好吧,杨谦肯定是因为演唱会,把答应他的事情给忘了。

    樊汀心情复杂着的时候,忽然耳朵一竖,他惊喜地看向了电脑屏幕。

    “好的,这次音乐直播课的全部内容已经讲完了,不过,现在还没到下播的时候。今天的开播提前了半个小时,是因为有一位观众朋友。。。。。。”

    是在说自己,虽然没提及自己的名字,可能是因为要保护自己隐私,但杨谦简单的介绍,还是让樊汀听出了他就是在说自己!

    “杨老师没忘记!”

    樊汀一边激动地振奋起精神来看直播,一边又暗自为刚才自己的胡乱猜测感到惭愧。

    杨谦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樊汀的经历,也没有说出樊汀在短视频音乐这个行业里经受到的困惑——因为这个他已经在回信中简单地帮樊汀分析过了,多说的话,或许还容易让别人猜到樊汀的身份,给他的工作带来不便。

    樊汀需不需要杨谦这个曝光呢?

    杨谦尚且未知,他只是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所以,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算是拖堂了,我想额外讲一些课外的内容,跟大家聊一下我对音乐创作的浅见,不一定准确,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只是抛砖引玉,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杨谦介绍完之后,便开始说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唐代,有唐诗,宋代,有宋词,元朝,有元曲,当然,诗词、曲艺,其实也不是唐代、宋代、元朝才有的特产。就拿诗来说,我们都知道诗经,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们古代诗歌的开端,三国也有很多诗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曹操,《短歌行》,是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这些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有名,甚至能被后人冠以朝代为前缀?”

    杨谦说这是在跟大家讨论,他当然也是有注意到弹幕里观众们的回答,尤其在这需要互动的时候。

    “唐诗对格律有严格的要求。对,但不太准确,因为唐诗的形式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在它后面发展成对音韵格律非常严格的近体诗,或者说格律之前,它还有有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对以前朝代,比如汉魏民歌、乐府民歌的传统形式的继承。

    然后还有一个在唐朝非常盛行,非常独特的,可以用于叙事言情的长篇歌行体,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刚刚高考完的同学,才过去一个月,都还会背吧?”

    虽然杨谦是一个人对着摄像头、显示屏讲课,没有真正的课堂给人的那种热闹的气氛,但看着弹幕里,那些观众们一句句像接龙一样的背诗“样子”,他也是欣慰地笑了笑。

    “看来还是不错的,很多同学都会被,我看到有人说自己都已经毕业十几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真的,太棒了!说明大家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繁忙,以及杂乱的信息,就忘记了这些曾经给我们带来非常美好的体验的唐诗。

    唐诗之所以能传诵千年,之所以能被大家认为是那个朝代的印记,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很美。我们在这里不谈唐朝的经济条件、政治氛围、科举改革等等对唐诗的促进,就单纯从它跨越了一千多年,依然还能被我们喜爱和诵读的情况来看,它肯定是拥有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因素的。

    甚至,我们拿现在大家都比较爱看的短视频来对比,也不难发现,唐诗并不逊色与短视频,它同样有着非常紧凑的结构,有着非常特殊的镜头语言,有着格外细腻的情感表达!”(注1)

    杨谦从古风音乐的创作,说到唐诗,再对比起短视频,这样的思维跳跃程度让很多观众们都猝不及防。

    樊汀同样也没想到杨谦会“偏题”这么多。

    但听起来很有意思啊!

    樊汀都快忘记自己的目的了,他津津有味地继续看下去。

    “举个例子来说会比较好理解,杜甫的《登高》,应该很多同学的课本上也学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确实是出现过在很多省份的教材中,虽然不见得谁都能背诵下来,但杨谦这么一念,回忆就出现在了脑海里。

    “杨老师念诗的声音也好好听啊!”

    “听着有一种萧瑟悲凉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念诗的情感调度,是不是以前拿过奖的?”

    “难怪唱歌这么好听,这个情绪变化得好快好准!”

    “话说,杨谦有准备课件吗?怎么感觉他背这些诗都是随口就来?”

    “如果有课件,我们能看得到的,杨老师后面有投影。”

    “绝对是背的,读,不熟的话,给你看着读都读不顺!”

    观众们议论纷纷,但更多人还是全神贯注地听着杨谦讲。

    因为杨谦这会儿可没有板书,如果不仔细听,一走神就错过了很精彩的内容!

    “风急天高,寒风呼啸、天空高远,这是一个比较空洞开阔的长镜头,就好像有些视频或者电影的开头一样,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画面里什么也没有,就是秋高气清的感觉,但耳边却传来呼啸的风声,以及让人心生哀意的猿啼。

    下一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就有了景象,水清沙白的河州上,有鸟在来回盘旋。同样是动静结合,但这样的画面是有滤镜的。它两句下来没有其他的色彩,就只是天空的灰和沙洲的白,通过这种色调,构造出了冷淡惨白的氛围感!

    是不是?我们只是读这两句诗,就已经仿佛看诗人想要向我们描绘的画面感,它的直接,并不亚于我们现在内容丰富多彩的电影、短视频!”

    杨谦的简单分析,便让樊汀和很多观众一样,都在屏幕背后不住地点头。

    真的是太有画面感了!

    樊汀心中更是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佩服油然而生。

    以前,他可没觉得古人有多厉害,好像他们接触的信息没有现代人多,自己就有一种优越感一样。但现在看来,古人一点也不差,他们甚至还如此超前!短短几句诗,就能写得跟一千多年以后的短视频一样,让人见字如见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落叶、草木,因为首联中提到的寒风萧萧地飘落而下,而沙洲旁边的长江也是汹涌澎湃地奔流不停。这里镜头推进,从刚才的大全景,推进到叶子纷纷飞落,推进到长江浪涛翻滚,显然是用了近景甚至是特写。

    它同时也在快速地切换景色,加快节奏,从而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落叶的窸窣、长江的汹涌,代表的是杜甫先生对自己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悲怆!

    这还只是对景物的描写,拍景物的画面,后面才是写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将自己拖着年迈的身躯漂泊他乡、独登高台的画面呈现给了大家,再给一个鬓发俱白、苦难刻满脸庞的老态一个特写,最后镜头停在了他本应重阳登高喝酒,却又因为年纪、病痛无奈搁停酒杯的动作上。

    字里行间、镜头语言,都没有说到他的遭遇,但每个景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