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吾即是虫群-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位于头部的喷气孔开始朝外剧烈喷射能量,孢子囊的速度开始减缓。
对接小组的智体和刀锋紧张忙碌,起源星距离A7行星的距离毕竟太远,变量太多,导致先期的测算不是那么准确。
他们根据实时共享的视野画面,重新计算着孢子囊的轨道。
时不时的,孢子囊两边的喷气孔,就会喷射出一些能量,轻微改变它的航向。
随着孢子囊与A7B25的持续接近,孢子囊的速度也逐渐降至了5kms。
在未来两分钟,它的速度会继续降至s的速度与A7B25发生撞击。
A7B25上,也是极寒环境,从它表面覆盖的寒霜就能看出来。
不过,这里比A6还要远离恒星,A7B25是个大冰坨也在情理之中。
登陆过程无惊无险,虫群有了A4和A6行星体系的登陆经验,对此已经驾轻就熟。
除了登陆冰面星球,要将速度降得很低意外,没什么其它需要注意的。
一片冰屑和石块纷飞,孢子囊前半部的地衣结构炸得粉碎,但内里却没有受到太多伤害。
一会儿后,菌毯种子被吐出并唤醒,随后菌毯种子联通虫群网络,代表着这次登陆已经成功。
一座虫群基地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其发展扩张。
不久后,另一枚携带喷气制动装置的孢子囊,在距此200公里外着陆。
片刻后,其携带的菌毯种子也上线成功。
对接小组的智体成员集体松了一口气,他们的感情要更加丰富,而刀锋们则毫无波澜。
接下来的时间里,A7B3、A7B7、A7B9、A7B15、A7B21和A7B23,都陆续成功登陆。
也许是因为A7是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有几枚卫星上,竟然存在着稀薄的大气层。
但也由于太过稀薄,并没有对登陆造成什么影响。
神奇的是,登陆的这些卫星上,竟然都含有异常丰富的水资源。
甚至A7B15上,菌毯的根系向下扎了不足10米的岩层,便发现了丰富的液态水。
丰富的水资源让菌毯建立。
几个卫星的着陆工作已经搞定,接下来就是上正菜了,足足十五个孢子囊,将在一个小时内,陆续接触A7行星。
罗文将几个已经完成任务的小组,重新分配了一下,将他们补充入十五个负责孢子囊登陆A7的小组。
登陆气态行星,而且还是如此之大的,虫群也是头一回,相信届时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收集,人手必须充足才行。
第170章 突降A7
因为A7行星是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所以它有着厚度超乎想象的大气层。
而且由于它自转的速度非常快,赤道周围的物质被巨大的离心力甩出。但又被A7行星的强大引力牢牢束缚。
这就使它呈现出一种,在星体中比较少有的扁圆形。
A7行星散发出的磁场非常强大,大气层中常年密布着大量的超级风暴。
这种超级风暴如果放在起源星上,那是可以灭绝整个生态体系的巨大灾难,可放在A7行星上,只能算是日常。
因为对气态行星了解太少,别说不知道上面有没有水资源,就连它是否具有岩石内核都不清楚。
所以,罗文对于是否能够成功登陆A7行星,心里非常没谱。
孢子囊陨石群中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与A7行星接触,原本已经降至1kms的速度,在其巨大引力的拉扯下,速度又略微有一些的提升。
冲在最前面的那枚孢子囊陨石,安装了最新的动力装置,可刚冲入A7行星的大气层就翻了车。
A7行星大气层中竟然蕴含着大量的氢气,孢子囊刚接触它们,气孔中喷出极高温度的能量就点燃了它们。
好在不知因为何种原因,爆炸的规模并不大。只是在原地留下一捧水气后,将孢子囊陨石炸得略微偏离了航道。
不过被这么一炸,孢子囊陨石的速度倒是降低了不少,罗文顺势下令它停掉动力系统,仅靠惯性继续前进。
一群智体根据刚才反馈的信息,紧急分析爆炸的原因。
人多力量大,被拉过来参加这次登陆行动的,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虽然信息不多,但随着交流,还是猜测出了一条比较靠谱的原因。
那就是A7行星大气层中,虽然含有大量氢气,但是却没有氧气。
可是孢子囊喷射出的能量中,带有一些在反应室中,未完全反应的氧气。
这些氧气刚被喷出来,就再次与周围的氢气发生了反应,随之产生了爆炸。
但是因为氧气的量不多,瞬间就被消耗殆尽,当时在原处留下的那捧水气,就是反应后的产物。
所以,失去了氧气的供应,爆炸也随之停止,这也是为何孢子囊陨石周围。虽然蕴含大量氢气,但却没有发生大规模爆炸的原因。
云层仿佛无边无际,孢子囊陨石花费了数分钟时间,艰难的深入云层二百多公里,这里的环境已经变得恶劣无比。
虽然孢子囊陨石与A7行星的接触位置面朝太阳。但此时厚厚的云层,已经将射过来的阳光全部遮挡。
这里的温度已经低于零下100多度。但由于缺少氧气,孢子囊的陨石外壳连冰霜都没有出现。
孢子囊内部的菌毯种子和虫后等虫卵,依靠休眠可以抵抗这样的低温。但是这里还充满了前所未见的强烈辐射。
能够抵抗太空辐射的陨石外壳,在这里竟然在被逐渐渗透。
孢子囊没有磁场防护装置,若是陨石外壳防护失效,用不了多久,其内里的种子和虫卵就会失去活性。
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找地方把菌毯种子种下,让它产生磁场防护装置才行。
可这无边无际云层,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菌毯可没办法在云层中生长。
因为A7行星自转速度非常快,导致其上的风速非常高,孢子囊周围的风速已经高达500公里小时,四周遍布各种漩涡。
高速运动的云层互相摩擦,产生了极为壮观的闪电风暴,直径数十米的闪电随处可见,“瘦成一道闪电”在这种闪电面前,成了一个笑话。
爆闪的电流也成了这里唯一的照明,将周围厚厚的云层,映照着忽明忽暗。
其中透露出一种诡异的深空恐惧,让贡献视野的众人脊背发凉。
强大的风暴已经将孢子囊的速度降到了极致。同时,还在撕裂着它的陨石外壳。
在风暴中,孢子囊陨石又艰难下降了一百多公里,这里的大气压力已经极高。
刚才就被风暴撕扯出裂纹的陨石外壳,在这种压力下开始崩碎。
好在孢子囊的结构,对抵抗这种压强倒是非常在行,随着继续坠落,压强持续提升,已经接近了起源星深海最深处的大气压了。
但是诡异的,这里的温度反而开始上升,已经到达了零度以上。
但是这没有什么作用,靠着闪电的照明,视野中。除了云层还是云层,依然没有陆地的影子。
随着时间流逝,高度继续下降,周围的温度开始急剧上升,不大功夫已经到达上百度高温,周围的空气也在压力的作用下更加稠密,犹如水流一般。
渐渐的,在超级风暴和致密空气的双重作用下,孢子囊陨石竟然渐渐停止了下坠。
这里的大气压已经远超起源星深海的压力,致密的空气如同沼泽一般,阻止着孢子囊的继续下降。
最终,陨石外壳被撕扯压碎,不知所踪。
孢子囊又坚持了十多分钟后,被强大的辐射所彻底毁灭,信号中断。
群组内一片沉默,随后,陆续到达的剩余14枚孢子囊陨石,也在近似高度相继失去联系。
虽然对这种结果有所预料,但真当现实摆在面前,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虫群也只是刚踏入星辰大海的初级玩家,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这次失败,也意味着气态行星,暂时不适合虫群登陆。
罗文整理心情,这点失败不算什么。
各群组忙碌了这么多天,暂时休息,顺便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帮助攻克A7这种气态形体。
不过群组却没有解散,接下来还有数十枚陨石将抵达A7的众多卫星群。不过接触时间,不会像这几天这么密集,时间周期会拉长至一年。
到时候先在A7行星周围的卫星上,建立数量众多的观察点,收集数据,毕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就算是到最后依然找不到办法,实在不行他就把一个母巢射过去。然后在那不断的重生本体,再不断将本体投送到A7行星上,就不信攻克不了它。
第171章 未知生物
时光荏苒,虽然在A7行星的登陆失败了,但是在其众多的卫星群上。
除了A7B5卫星,其余所有的登陆行动,都顺风顺水得获得了成功。
数十座虫群基地被建立,很多小一点的卫星已经被紫灰色覆盖。
而A7B5卫星的登陆行动,其实也是成功的。只不过在登陆过程及随后的发展中,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孢子囊陨石在降落过程中,竟然受到了未知生物的攻击。
这可给好久没更新过基因库的罗文,一个巨大的惊喜。
A7B5卫星,它的体型很大,质量也很大。虽然只是A7行星的第五个小弟,但它是A7行星卫星群中最大的一颗。
如果按照总质量来算,单单是它自己,就占了卫星群总质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以至于让它看起来,仅比起源星小一些而已。
而且从它的轨道上看,就能看到它的球体之外笼罩着厚厚的大气层,球体表面的陆地、海洋清晰可见。
如果不是它的大气成分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气温也比较低。说不定也能孕育出类似起源星上的那些生命。
不过,生命的演化是神奇的,特殊的环境。虽然没有孕育出类似起源星的生命,却也孕育出了另外一种奇特的生命。
当孢子囊穿过A7B5的轨道,进入它的大气层后,与起源星非常相似的大气成分,让孢子囊的陨石外壳摩擦的通红发热,如同一枚火球一般撞向大地。
A7B5的大气层成分虽然与起源星非常相似。但是它除了多了一些有毒气体之外,还要更加致密、粘稠一些。
孢子囊的制动系统,仅用了很少的出力,就将坠落的速度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
以至于前端刚才被摩擦通红的部位,温度都降了下来,恢复了陨石外壳正常的颜色。
可就在此时,旁边的一朵白云突然活了过来。
它这一动,犹如活物,它真正的样子也显露了出来。
它既像一只抽象派的巨大章鱼,又像是一只水母,体长足有三四十米。
它有着一个巨大的脑袋,看不清楚口鼻,身体后面有着数十条长长的云彩腕足。
孢子囊在它面前都成了一个小不点。
活过来的白云似乎将孢子囊当成了食物,它的体型虽然庞大,但是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要知道孢子囊虽然速度降到了极致,但那是相对于它在太空中的速度。
它此时可依然有着2000公里左右的时速,白云生物敢追它,自然是对自身的速度有着自信。
白云生物的身体柔软无比,它的身体收缩,腕足拱起,突然用力向后一推。
然后,在某种反冲力的作用下,它的身体就真的如同一只章鱼在海里游动一般,朝前方冲去。
只不过,除了它是在空气中游动之外,它的白云状身体在行动时,还在规律性的闪烁蓝色的弧状电花。
通过共享视野看到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