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华娱1997-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曹轩在三首歌中犹豫了几番,率先剔除了《两只蝴蝶》。
  这首歌虽然是千禧年后火的,但印象中早在96年还是97年就写出来了,为防翻车,曹轩还是决定弃用。
  剩下的两首,曹轩最终选择了纸面成绩更好的《一万个理由》。
  《秋天不回来》列入备选,可以留着下首单曲或者发专辑时用。
  到时曹轩再找几首彩铃神曲,弄个【彩铃十大经典】专辑,搞不好以后他还能混个“彩铃天王”的名号。
  确定了单曲,曹轩马上开始行动。
  在录音棚录了两首歌,他也算是个半个行家了,又托了刘唤的关系,找了一家相对质优价廉的录音棚。
  花了几天时间,曹轩将《一万个理由》录了出来,身上的钱几乎全搭了进去,
  这还是人家录音棚老板看刘唤的面子收的友情价,否则曹轩真得往家里打电话求援了。
  拿着《一万个理由》的成品,曹轩并没有急匆匆的寻找合作公司发行单曲,而是先到歌厅卖了几天唱,赚点吃饭钱。
  托这些日子天天泡在录音棚的福,曹轩的唱功提升了不少,加上造型时尚帅气,歌厅老板还给他涨了工资。
  从日薪50涨到60,并有让曹轩长期驻场的意思,不过曹轩志不在此,只能婉拒了。
  1997年7月1日,香江正式回归。
  曹轩当时在歌厅蹭的电视,看到中国国旗和紫荆花旗一同升起的那一刻,在场众人发出震天的欢呼。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l a
  自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江岛算起,整整一百五十五年,香江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外面有京城民众自发的在街上开始欢庆游行,歌厅内也开始高歌痛饮,曹轩带头唱起了《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第017章 唱片公司,达成合作
  庆祝完了香江回归,曹轩就一头扎进了寻找唱片公司合作的奔波当中。
  1997年,数字音乐还未兴起,唱片正由磁带慢慢向光盘过渡。
  华语乐坛基本是宝丽金、华纳、贝塔斯曼、百代、索尼、滚石等几大唱片公司的天下。
  这些大型唱片公司,在华总部多设在台省和香江,公司的签约歌手主要以港台歌手为主。
  但随着近两年内地歌坛兴起,他们也瞄上了大陆的音乐市场,开始陆续向大陆进军,和不少内地知名歌手签约,抢占地盘。
  比如和曹轩相熟的刘唤,目前就在和索尼积极接洽,宝丽金和华纳也向其投过橄榄枝。
  其他大陆知名歌手,基本都被挖过墙角,很多人都颇为心动。
  毕竟大型唱片公司的渠道资源是非常优厚的,甚至可以让内地歌手杀向如今娱乐圈的中心——港台地区,乃至扩展到整个东亚。
  宝丽金一手挖掘出来的天后王非,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时间,内地众多唱片公司风声鹤唳。
  97年,内地本土唱片公司并不算少,零零散散加起来差不多6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京城、魔都、广市等大城市,特别以京、广尤甚。
  抛开一些皮包公司和不成气候的工作室,真正能正规运营发售专辑唱片的大概在35~40家左右。
  其中,京城有14家。
  风头最劲的唱片公司是【正大国际】,他们在前两年推出了唱《祝你平安》的孙悦,今年又和在青歌赛火的一塌糊涂的满文军签约。
  去年由“矮大紧”牵头成立的【麦田音乐】也声势不小,推出来的朴树和叶蓓,目前都是歌坛比较人注目的新星。
  正大和麦田之外,还有几家唱片公司实力不弱,旗下基本都有几个一二线歌手坐镇,算是大中型唱片公司。
  而这些唱片公司下面,就是小型唱片公司。
  小型唱片公司大多都没有独立包装歌手的实力,顶多签几个新人刮彩票。
  他们的主营业务,更多的是和独立歌手合作,制作歌曲、宣发销售、版权管理等等。
  曹轩主要找的就是这种小型唱片公司。
  当然,那些大中型唱片公司他也去了,结果毫不意外,对方不是予以拒绝,就是想和曹轩签经纪约,而且条款非常苛刻。
  在网络还未兴起的年代,歌手要红,一般都要依托电台、电视以及媒杂志媒体这几个宣传渠道。
  而这些渠道资源,大多都是被那些大中型唱片公司垄断瓜分。
  唱片公司手里捏住命脉,在与歌手之间关系中,自然而然的占据主导地位。
  成名歌手还好,而未成名和新人歌手,因为要完全依托唱片公司的资源,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任唱片公司随意摆布差遣。
  拿曹轩从那些大中型唱片公司得到的合同举例,差不多等同于卖身契。
  合同年限没有一份是低于5年的,10年以上是比比皆是,专辑、商演以及其他各类收入,歌手能拿到的占比只有5~10%,极少数才是10~20%
  甚至还有的唱片公司,直接不给歌手任何分成,光发工资。
  底薪每月500,包吃住,并且没有其他任何附加条款,比如工资逐年增加,奖金绩效,作出成绩更换优厚合同等等。
  换言之,万一有歌手红了,只要唱片公司不给加薪,就是红到一线,照样每月拿500。
  得亏时代变了,不然通通都得挂路灯………
  ………
  对于这种卖身契式的压榨合同,曹轩是绝不会签的。
  所以他只剩下一条路,找小型唱片公司合作,自己出单曲。
  经过几天的明察暗访,以及多方打听到的情报,曹轩最终圈定了一家合适的唱片公司——【蓝启唱片】。
  这家唱片公司规模不大,但成立时间很早,在九十年代初,内地流行乐还没形成气候时就已经创立。
  起初老板有两个,【蓝启唱片】这个公司名,就是从两个老板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的。
  不过后来因为蓝启一直不温不火,甚至算是赔本赚吆喝,就有一位创始人退出,仅剩下现在的老板韩启独立支撑。
  曹轩打听过这个韩启的情况,资料不多,只听说是大院子弟,曾在京城市政府工作。
  后来在崔大师的感召下,韩启痴迷上了摇滚,辞职下海经商,和另一位创始人一起开办了【蓝启唱片】。
  蓝启综合实力不算多好,甚至在一众小型唱片公司中都只能排名中下。
  公司成立好几年,发行销售的专辑数量才将将突破六位数,现在还没倒闭,全靠老板韩启咬牙撑着。
  不过,蓝启也不是一无所长,否则曹轩也不会找这家公司合作。
  蓝启的优势是,他们和京城几家电台走的很近。
  据说是韩启的门路,具体什么情况不清楚,但是韩启曾运作过多首歌登陆京城广播电台和中央广播电台旗下的频道和节目。
  乃至冀省和津市的电台好像也出现过韩启运作的痕迹。
  以至于蓝启现在的主要营收,就来源于承包其他唱片公司的电台宣传业务。
  曹轩看中的就是蓝启的电台资源。
  诚然,现在电视已经晋升为第一主流媒体,但并不代表电台退出历史舞台。
  在农村、城镇,乃至三四线小城市,收音机依旧是很多家庭的娱乐中心,很多电台主持人的名气,并不弱于一些明星。
  曹轩当然更想上电视,但是电视资源太激烈了,很多大腕都得排队抢,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转战电台。
  ………
  【蓝启唱片】的公司驻地并不大,只有几间办公室,公司职员算上老板韩启都不到10人。
  说是唱片公司,但规模还不如曹轩待过的高档录音棚。
  曹轩之前非常疑惑,蓝启明明坐拥电台便利,不敢说成为业内大公司,,但混个中等问题不大,为啥偏偏沦落成这个惨样。
  不过,等他见到了韩启本人,就有些理解了。
  “《一万个理由》,情歌啊。”
  拿着曹轩递过的小样和资料,韩启简单翻了一下,圆润的脸上马上露出嫌弃,直接开门见山。
  “你找别家吧,我们蓝启只接摇滚,暂不开展其他歌曲类型的业务。”
  曹轩被韩启这句话弄得有点发懵。
  他之前就听说韩启是个铁杆摇滚迷,但没想到会到这个地步。
  怪不得蓝启不景气,这买卖干好就出奇了。
  眼下摇滚圈正处于巅峰过后的衰落期,因为某些歌手的不良嗜好,以及其他的各种糟心事,摇滚被官方不喜,几乎打入冷宫。
  除了那些已经成名的乐队,剩下的摇滚歌手很难出头,要么转型,要么在温饱线苦苦挣扎。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知名乐队发专辑,看不上蓝启这个小公司,普通摇滚歌手倒是看的上,但都是小打小闹,蓝启也赚不到什么钱。
  加上这两年风声紧,哪怕韩启走关系都未必能让摇滚歌登陆电台宣传,公司最大依仗也废去大半。
  曹轩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该敬佩韩启的坚守,还是无语韩启的头铁。
  在意识到无法和蓝启达成合作,曹轩也没有啰嗦,韩启死磕摇滚几年,他不认为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说服对方。
  反正他手上还有备选公司,大不了换一家合作就是。
  然而就在曹轩刚走出韩启的办公室,他就被一个穿裙子的时髦少妇拦住了。
  “同志,您这是?”
  “您好,我是【蓝启唱片】的副总经理蒋月。”
  少妇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又热情询问:“我刚才问前台,说您来找我们公司合作,请问您是什么业务?”
  对方态度热情亲切,曹轩也不好冷脸相待,另外他看到蒋月的言行,隐约也产生了一个猜测,实言告知。
  “是这样,我这有一首单曲,想找贵公司合作发行,不过你们韩总说歌不符合条件,这事八成算是泡汤了。”
  “这个死胖子!”
  听罢曹轩的话,蒋月脸色一变,强忍着温言细语让曹轩稍待,然后恶狠狠地冲向韩启的办公室。
  可能是进去的急,办公室门没关严,曹轩扫了几耳朵,全都是蒋副总的河东狮吼。
  “姓韩的,老娘跟你算是瞎了眼,你是怎么答应我的,现在给我背地里耍花招。”
  “情怀?情怀能TM当饭吃,公司都揭不开锅了,你丫还装什么清高。”
  “单曲怎么了,蚊子再小也是肉,比你天天在办公室闲着发愣强,还TM浪费老娘的电费。”
  “我告诉你韩启,你要是不想干就给我滚回家看孩子去,老娘当总经理,反正这公司一半都是拿我嫁妆投的钱。”
  “呜呜呜,我好好的大学老师都不当了,跟着你来这破公司创业,你还整天由着性子来,我们家姊妹几个就属我嫁的男人最没出息,每次回娘家我都抬不起头。”
  “……”
  大约十几分钟后,蒋月从办公室出来,风淡云轻的对曹轩招呼道。
  “曹先生是吧,咱们可以聊聊合作的事了。”
  曹轩冲蒋月高高竖起大拇指,满脸佩服:“姐姐,牛!”
  “见笑了。”
  蒋副总谦虚一笑,带着曹轩进了办公室。
  一进门,曹轩就看到韩启垂头丧气的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脸上依稀有几道可疑的红痕,见曹轩进来,赶忙侧脸躲避。
  蒋月没理他,径直坐到办公桌上的老板椅,显然接掌了谈判大权,曹轩二番取出小样和资料,递给了蒋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