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离行不行-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那腐败的朝廷,压根不必她们操心,早晚都会毁在内忧外患之下。
沈望舒闻言失笑,问她:“那你现在后悔了吗?”
想想西凉城中堆积着等她回去处理的公务,再想想卫家军此番回去后将要面临的局面,路以卿顿时心有戚戚。可看着沈望舒含笑的模样,她当然不能认怂,果断正色道:“那倒不必,总归脑子迷糊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既然选都选了,那便要做到最好。”
沈望舒看着她挺直脊背,故作可靠的模样,心中柔软,眸中眼底尽是笑意。
****************************************************************************
卫家军回程时行军很快。一来众人归心似箭,二来草原到底是秦国人的地盘,他们也怕途中再生波折。但好在并没有,经此一役秦国确实是元气大伤,又花费了许多钱财才使得卫家军退兵,自然没有立马再招惹的意思。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边境大概都会很太平。
对于卫家军而言,此一战练了兵,得了财,还除去了秦国这后顾之忧,可谓大获全胜。
回程时整支队伍的情绪都很高涨,路以卿和沈望舒骑马走在队伍里,卫景荣时不时也会凑上来。他凑上前不过说几句话,又会受不了两人间黏糊的气氛,然后自觉离开。
如此行军十余日,大军终于离开了征战数月的草原,遥遥可见西凉城。
卫景荣望着远处西凉城池,一扯缰绳又来到了路以卿二人身旁,而后抬手摇指着西凉城问道:“小路你说,如今这西凉城里等着咱们的,会是什么?”
从秦使抵达长安起,西凉城对于朝廷就再不是个秘密。饶是这城池不大又以行商多过住户,可瞒下这新建城池,又自作主张发兵秦国,卫家军也少不得要受朝廷诘难——这在卫家军的管理层中是早有的共识,所以众人所关注的重点也只是这问责的严厉程度罢了。
路以卿想了想,便答道:“若是长安消息得的快,知道咱们一句从秦国讨走了好处,只怕城中等着的便是向大将军问罪的钦差。不过我想消息应该没那么快,所以情况或许好些。”
卫景荣听了却摇头,说道:“早晚罢了。而且如今西北已平,咱们卫家军可就没什么用了。”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也不知有多少将军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在边境玩起了养寇自重的把戏。若非卫家军如今另有所图,这一战简直就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路以卿闻言不置可否,回过头看了卫景荣一眼,便在他眼中看到了些异样高涨的情绪。不用猜也知道,那是他搞事的灼灼之心。恐怕此刻的他恨不得西凉城里等着的就是要将他们父子拿下问罪的钦差,如此他便能顺理成章的反抗,然后带着携胜归来的卫家军一口气打到长安去。
前些年路家在长安受尽了算计,卫家军在边关又何尝不是受尽了憋屈。少年人总是气盛,路以卿嘴上说着之前脑子糊了才选择造反,可她接受起这事来也并不慢,就更何况是卫景荣了。
一眼看穿了卫景荣的想法,路以卿摇头劝道:“别急,现在还不是时机。”
卫景荣皱眉,不太高兴:“我都等了四年了,如今咱们兵强马壮,又还要等什么时机?”
这时旁边的沈望舒终于听不下去了,便插话了一句:“自然是名正言顺的时机。”说完不等卫景荣说什么,便又道:“君君臣臣。卫家军私自用兵,朝廷问责是应该的,你若因此兴兵反抗便是不臣,不义之师难得长久。君不见古来兴兵,总要打个大义的旗号吗?”
这道理卫景荣自然明白,可他憋屈了太久,因此仍旧皱紧了眉头:“我知道,有大义的旗号固然是好,可咱们哪里等得到这样的时机?”
沈望舒闻言便与路以卿对视一眼,两人眸中具是彼此才知的默契——路以卿没与沈望舒说起穿书的事,可早在之前一场梦境,便已将未来透露了个明白。她们都知道襄王有不臣之心,哪怕这回没有路家的钱财相助,可这么几年过去,他谋反的准备也早做了个七七八八。
长安城中迟早一乱,襄王大抵是这场权利争夺中的赢家。可即便是输了,延康帝也是占据正统与大义的那个,襄王便是杀了他登上帝位,那也是窃国。
等到了那时,卫家军只需拿出一封“勤王诏书”,那么挥兵前往长安便是应有之义。
小两口心照不宣的有着这样的默契,也早在长安城里做好了准备。只是这些却不足为外人道矣,当下只能口头安抚着卫景荣稍安勿躁。
然而谁都没想到,等卫家军顺利凯旋回到西凉城时,城中确实已等着朝廷的钦差。可那钦差拿出的圣旨却并不是问罪的,相反倒对卫家军大肆褒扬了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卫景荣(一脸懵逼):不是,说好的问罪呢,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心这么大的吗?!
路以卿(心情复杂):行吧,有这封圣旨,等襄王将来篡位了,咱们会记得给皇帝报仇的。
延康帝(……):???!!!
感谢在2020…04…04 23:56:07~2020…04…05 23:33: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浮云是我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2779107、随遇而安君 5瓶;不羡江中仙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琉璃如何
回来前所有人都想到了此番没法善了,但任谁也想不到会接到这样一封圣旨。
不说卫景荣和路以卿这些小辈了; 就是见多了大风大浪的卫大将军; 在接到那封圣旨之后都懵了一下。不过他到底清醒; 也并没有因为这一道圣旨就真正放松了下来。
接下圣旨,扭过头卫大将军就冲儿子说道:“这圣旨上虽是褒扬,但咱们也得尽快商量个章程了; 不然等秦国那边的消息传回长安,只怕麻烦就大了。”
延康帝什么德行; 原本前首辅健在的时候,臣子们或许还不清楚。可如今他真正接手朝政也有几年了; 虽然因襄王的缘故依旧大权旁落; 可从那偶尔发出的政令也能窥见一二——他就是个懦弱短视又贪财的人。四年前西北一场大战,襄王手下的人因贪墨卫家军粮饷导致战败; 落马不少。彼时延康帝便趁机收揽了不少权柄; 然而户部兵部的人换了; 卫家军却依旧没能得到足够的粮饷。
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之前落马官员流出的血还不够红吗?自然不是的; 不过是因为卫家军在那样的情况下依旧击退了秦国来犯; 因此让某些人心中生出了侥幸罢了。
这个某些人所指便是延康帝; 换句话说如今贪墨了卫家军粮饷的人早已从襄王党变成了皇帝。
卫大将军镇守边关多年,但能做到他这个官位的; 哪怕常年不在长安也多少是有些耳目在的。因此长安城中的风风雨雨他都知道得清楚,看清了朝廷的腐败之后,也才彻底走上了如今这条路。
这些卫景荣作为少将军自然也都知道,因此他一听卫大将军说完; 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眉头微微皱了下,他脸上露出两分不悦,到底忍耐下说道:“父亲稍待,我这就去着急众人议事。”
不多时,将军府的议事厅里便聚集了不少人,都是刚回家就又被召回的卫家军将领。
唯一一个军营之外的人物,大概就是路以卿了。不过她对于这场议事是早有准备,卫家军一干将领见她到来也没露出什么意外神色,反倒纷纷冲她问好——没办法,在此之前整个卫家军都是靠她养着的,军中哪怕脾气最坏的将领,也不敢得罪了这个财神爷。
一张长桌摆在议事厅里,左右两侧放着十余张椅子,落坐的也都是卫大将军的心腹人物。他见众人到齐也没寒暄,只将那刚领到手的圣旨往桌上一放,便开门见山道:“这是长安城里送来的圣旨,陛下没有对咱们私自出兵问罪,反倒在圣旨中多有褒扬。”
这话一出,座下众人神色各异。
有平淡,有不屑,也有摸不清状况傻乐的。
平淡与不屑自然是源自于这许多年来对皇帝和朝廷的失望,更有聪明人早看穿了皇帝的贪婪,因此并不将这一张除了口头褒扬什么都没有的圣旨放在眼中。
然而最先开口的却还是摸不清状况傻乐的,便听一道憨厚的声音说道:“这不挺好的吗,我还以为咱们打了胜仗还要回来吃挂落呢。”
这话一出,不少人无语的视线望了过来,生生将那说话的将军吓得闭上了嘴。
卫大将军也是懒得理他,指尖在摊开的圣旨上轻点了两下,问道:“各位对这圣旨都有什么看法,不妨都说出来听听,咱们也好为今后做准备。”
隐隐约约,众人都从这话中听出了些许异样,聪明人面面相觑,感觉某些心照不宣的事似乎就要被彻底揭破了……有人紧张,有人兴奋,有人迟疑,但却没有人主动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接话的人自然还是卫景荣,他当下站起身道:“既然众位将军都没话说,不妨便让小侄先说两句。这道圣旨来得意外,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陛下是什么样的人,在座恐怕都有了解。咱们打去秦都,秦使入长安求和,该是许出了不少条件的。可咱们发兵没等朝廷允许,退兵也没等朝廷诏令,这道圣旨之所以能送来,恐怕也是长安消息迟缓的缘故。”
众人沉默,但看神色多半也是认同的,毕竟延康帝的貔貅脾气谁都清楚。
卫景荣扫视众人一眼,便又接着道:“父亲请众位前来议事,议的便是接下来如何应对朝廷诘难。毕竟等咱们撤兵的消息传回长安,朝廷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怕就不会是如今这态度了。”
说到后来,他声音特地压沉了两分,好似重锤一般重重砸落在众人心间。过了一会儿便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既然如此,那不知少将军有何打算?”
卫景荣垂眸抿唇,却是一副不想再开口的意思。
这时候卫大将军也不好主动说什么,于是能帮卫景荣说下去的,似乎也只有路以卿了。只听她清清朗朗的声音响起:“皇帝贪婪,所求也不过是钱财。西北这地方如此偏僻,秦国更是只有大片的沙漠戈壁草原,梁国也不需要这样的国土。”
话说得这般明白,众人自然不会听不懂——要想与朝廷继续相安无事,他们需要付出的自然是此行所得的战利品。可那是众人真刀真枪拼来的,又有谁舍得就这样舍弃呢?!
将军们心中大抵都是不满的,更有脾气不好的当即拍了桌子:“凭什么?!咱们卫家军都多少年没吃过朝廷的军粮了,这回好不容易打去秦国捞一笔,也没向朝廷要过一针一线。凭什么现在打了胜仗,兄弟们好不容易得了些好处,还要给那昏君送去?!”
这话也算是说到众人心坎上了,然而这人的下一句却又将路以卿推上了风口浪尖,只听他道:“咱们如今都是路郎君养着,这回出征的军需也是路郎君给的,就算真要上缴什么,我宁愿路郎君也不愿给那昏聩的朝廷,养着一帮蠹虫。”
路以卿闻言心下一凛,忙站起来推拒道:“将军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