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2中文网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探听实情

    从林春水电话中吞吞吐吐的态度,王学礼感觉到他是刻意在阻挠自己对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头脑中又浮现出那张神秘字条,暗下决心不查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又等了好一会儿,村会计钟祥瑞才踱着方步来到村部,进屋就说:“王书记,你这小屋烧得挺暖和呀!”

    王学礼说:“我一个大男人哪有这本事呀,是妇女主任刘如花上午过来帮着生起了炉子。”

    钟祥瑞不待相让,就一屁股坐在小屋的炕沿上,掏出七匹狼香烟,先递给王学礼一根。

    王学礼忙摆手说:“谢谢老钟大哥,我不会,没这口福。”

    钟祥瑞给自己点上,狠狠抽一口,吐出烟雾,说:“林支书让我下午陪王书记去贫困户看看,不知王书记都想去哪些家?”

    王学礼说:“我想全部走一遍,再逐一研究脱贫致富的办法。”

    钟祥瑞说:“咱村就这么个自然条件,以农业经济为主,几乎没啥第三产业,家家户户都差不多一个模式,种大田,扣蔬菜大棚,再外出打点零工,撑不着也饿不死,除了那三个五保老人需要特殊关照,其他所谓的贫困户,也是相对贫困,还没有哪一家吃不上穿不上的。”

    王学礼问:“那怎么弄出了31个贫困户呢?”

    钟祥瑞说:“上级对贫困户有待遇,咱能争取就多争取点儿名额呗,谁还怕钱多咬手啊!到了全面小康的时候,一宣布脱贫就是了。所以依我看,走不走也没啥大意思。”

    这个情况在王学礼意料之外,他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钟祥瑞又慢条斯理地说:“我有一个没出五服的本家弟弟,也在你们报社工作,叫钟山。”

    王学礼兴奋地说:“那是我结拜的七弟呀,原来你们是本家呀!来之前他还说过几天来看我呢。”

    闻听此言,钟祥瑞对王学礼表现出更加亲近的样子,说:“既然是我本家兄弟的好哥们儿,我也就拿你当自家兄弟,跟你多唠上几句。依老哥看,你这个驻村扶贫干部,就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最好,只要不出啥大纰漏,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就是了。村里的人际关系复杂得很,你一个城里来的干部,一时半会儿哪能摸得清楚。”

    王学礼说:“你既然是我七弟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哥哥,我也跟你说句实话吧,我听说咱村这贫困户认定有问题,所以想把这件事情首先弄清楚。”

    钟祥瑞又狠狠抽了口烟说:“按理说这份名单是村委会集体讨论通过的,程序上没啥毛病,可村委会这几个人,全是唯老林马首是瞻,所以这个名单,其实是老林一个人捏咕出来的。”又望了一眼窗外,小声说:“依我看,这31户,有三分之二算是相对贫困,三分之一根本够不上贫困户,都是老林的三亲六故外加相好。”

    王学礼说:“那咱今天下午就从这三分之一假冒的贫困户查起,你看好不好?”

    钟祥瑞说:“王兄弟你这又为难我了,老林见你专往这几户盯,一定猜得到是我说了什么,故意揭他的老底儿,你要是查,还就得从那些相对贫困的查起,迂回着再查这几户冒牌的。”

    王学礼说:“听钟大哥的,咱下午就掺乎着走几户。”

    达成一致意见,二人离开村部,又走在平坦的村路上。时而有行人打着招呼:“忙啥呢钟会计”“吃了吗钟会计”,钟祥瑞点头“哼哈”应答。

    两人首先走进村中间一户人家,三间瓦房,院落收拾得还算干净。迎他们进屋的是女主人,六十岁左右的年纪。进到屋里,王学礼环视一下屋内的摆设,一台平板电视机,一个老式冰箱,并不像他在电视中看到的偏远地区贫困户家徒四壁的凄惨景象。

    钟祥瑞向王学礼介绍说,“这家姓张”,又问女人,“你家大哥呢?”

    “你大哥下大棚给茄子浇水去了。”

    “这位是市里派咱村驻村扶贫的王书记,要来了解一下你们家里的情况。”钟祥瑞介绍说。

    女人捂起胸口,说:“本来俩姑娘都打发结婚了,我跟老头儿扣栋大棚,日子过得挺好的,哪里知道前年我就查出了胃癌,我说就不治了,啥时死啥时算,老头儿却坚持给治,三折腾两折腾,家里一下子就亏空了,还拉下了不少饥荒。”

    王学礼问:“咱村村民不都加入新农合了吗?”

    女人说:“新农合是报销了一部分,可自己承担那部分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啊!老头子年岁大了不能外出打工,扣了一栋茄子又卖不上个价儿,这不,就成了咱村上的拖累啦!我常说,啥时候我死了,咱家也就脱贫了。”边说,边抹起眼泪来。

    王学礼安慰道:“大嫂,你不要这么悲观,花点儿钱把病治好了,往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贫困总是暂时的,这不你家已经被列入扶贫对象了吗?有国家的好政策,要相信你们家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向全面小康的。”

    女人说:“那感情好了,到那时,我请王书记和钟会计来家里喝酒,吃杀猪炖菜。”

    离开这户人家,又走进另一户人家,这家的儿子已经成家搬出去另过了,有个叫小慧儿的十五六岁的唐氏综合症女儿需要父母照顾,两口子靠种田为生。

    女人说:“就怨小慧儿她爸,儿子都十多岁了,非得要再生一个,说给哥哥做个伴儿,结果就生出了这么个闺女。”

    男人说:“还怨我了,你看人家都要了二胎,不也跟着**儿刺挠嘛,哪知道就生出了这么个丫头。”

    小慧儿也跟着插嘴说:“叔叔好,小慧儿最听话。”

    钟祥瑞说:“你们两口子就别再互相埋怨啦,这不过是个意外嘛,如果知道尿炕就不睡觉了,摊啥事儿办啥事儿呗。这是市里派咱村的第一书记,来走访咱贫困户,就是帮助你们解决实际困难来的。”

    小慧儿爸说:“咱自己造的孽,倒成了国家的负担。也没啥,这丫头就跟着吃口饭,倒也省钱。我们就担心将来我跟她妈不在了,谁来管她。”

    王学礼说:“要相信,未来的社会福利会越来越好,总会有办法的。你们所要做的,就是保重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多陪伴照顾她。”

    离开这户人家,钟祥瑞说:“你看到了吧,这些贫困户,基本上都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王学礼感叹道:“别说是农村,即便在城市里,得一场大病也会消耗不少钱财,拉低一家人的生活标准的。”

    82中文网


………………………………

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相大白

    离开小慧儿家,两人又走在村路上。王学礼说:“老钟大哥,这次我想请你带我去一户伪贫困户家。上午去的两家都锁着门,这会儿再杀个回马枪,或许能摸到实情,老林如果问起来,就说是我坚持要去的,你也可以摆脱干系。”

    钟祥瑞点头称好。

    二人来到上午锁门的一户人家,这会儿果然铁大门上的锁头已经下了,院子里停放着两辆电动摩托。进到屋里,见炕上摆着一张小方桌,一家四口人正在吃饭,餐桌上是白面大馒头,酸菜大骨头汤,金黄的炒笨鸡蛋,拍黄瓜拌油炸花生米。

    钟祥瑞说:“德胜兄弟回来啦,上午林支书和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来家里走访,怎么是铁将军把门啊?”

    那个被称作“德胜兄弟”的男人垂着头,支支吾吾吭哧半天不知如何应答,他媳妇忙抢着说:“老钟大哥你不知道,你德胜兄弟肾病又犯啦,我带他去镇卫生院瞧了瞧病,两个孩子去镇上补习功课,才回来,这不刚端起饭碗吃中午饭嘛。你说现在孩子补个课,一小时30元,一上午俩小时,60元进去了,跟抢钱似的。”

    王学礼注意到,这个德胜看面相,是个典型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媳妇倒是与一般的农村妇女外观形象完全不一样,面皮白嫩,烫着短发,带着几分妖冶之气。

    钟祥瑞问:“查的结果咋样啊?”

    德胜媳妇说:“能咋样,开了几服汤药,继续吃呗。饶是这身体状况,开春儿还得出去打工,不出去干不行啊,两个小崽子一个上初一,另一个上初三,书费学费外加补课费,一个个大坑都敞着口儿等着钱往里头填呢。”

    王学礼说:“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困难只是暂时的,等小哥俩长大学成了,你们家的难题也就解决了。”

    德胜媳妇忙附和道:“第一书记到底是城里来的大干部,站得高看得远,一句话就说到褃节儿上了,哪像咱家德胜这个死脑瓜骨,就图眼前利益,竟然想让老大辍学去城里学厨子,说学好了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块。”

    王学礼说:“厨师也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关键要看孩子的志趣是什么。”

    德胜媳妇说:“孩子当然想考大学啦!咱老孔家,孔圣人的后代,哪能不读书识字,辱没先人呢!”

    王学礼心说,这个女人看着还真是个人物,大道理小道理整得门儿清,说话又伶牙利齿的,不是个善茬儿。

    离开德胜家,钟祥瑞说:“你看到这个德胜媳妇了吧?她叫石丽香,因为总爱涂脂抹粉儿,所以村里人送外号‘十里香’,年轻时在城里舞厅当过小姐,年纪大蹦跶不动了,不知怎么的就跟在城里饭店打工的德胜勾搭上了。回到乡下后恶习不改,还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儿,坚决不干地里的农活儿,鞋上一点泥儿都不肯沾,扬言宁愿再回城里去当小姐也不挨那份儿穷累。她与老林是相好儿,村里谁都知道,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德胜也是敢怒不敢言。几年前德胜赶牲口犁地,不小心让马把下身儿给踢坏了,这下可好,‘十里香’就更理直气壮地跟老林好起来,有时候大白天都不避讳个人。”

    王学礼说:“德胜家俩孩子念书,眼下负担是有些重,但如果两口子齐心协力挣钱养家,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更不至于吃国家救济。”

    “谁说不是呢!如果他家都能被列为贫困户,那就不叫扶贫帮困了,得改成扶懒帮馋。”钟祥瑞说。

    说着走着,就来到一户人家门前。

    钟祥瑞哀叹道:“这个老隋家不在我们的走访之列,但却是真的挺困难,隋方舟让媳妇推着轮椅去村上找了好几回,可是,老隋家与林支书家老一辈儿有冤仇,老林硬是别着没有给他家报上贫困户。”

    王学礼问:“是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念高中的那户人家吗?”

    钟祥瑞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王学礼说:“我听妇女主任刘如花中午说起了他们家的情况,大概是说走嘴了,我一问就不再深说了。咱进去看一看吧。”

    二人挪开柳木棒子绑成的院门进到院子里,有一条脖子上拴着绳子的黄狗“汪汪汪”地冲来人狂叫着。女主人从屋里出来,喝住黄狗。

    钟祥瑞说:“这位是市里派咱村的第一书记,来家里走访慰问。”

    女主人将来客让进屋里。房子是三间低矮的灰瓦房,屋子里的摆设极其简陋,最值钱的家电就是一台老式21寸彩电。男主人围着被子坐在炕上,头发胡须凌乱。女主人的两只黢黑的手满是皲裂,一张风吹日晒黑里透红的脸上刻满了生活的磨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