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介绍一个人,你俩还挺有渊源,她你可能不认识,我说起她姐姐你肯定认识,是咱中心医院的眼科主任邱明明,你当年还采访过她。我介绍的是她的妹妹,青山师范学院的钢琴老师邱月月。30岁,还是个大姑娘,钢琴弹得好,那气质,全青山市找不到第二个。”
哥几个都说,这个钢琴老师条件不错,配得上咱七弟,可以考虑。见二哥这么热情,钟山答应可以见上一面。
………………………………
第四十三章 坠入爱河
星期五晚上,青山师范学院为音乐系讲师邱月月举行钢琴音乐会。李宝生从邱明明那里拿到了邀请票,让钟山晚上务必前去观看,如果有感觉,两人就可以认识一下继续发展感情,如果没感觉,就权当去接受一次艺术熏陶。
钢琴,音乐会,这些都是钟山上大学时的兴趣所在,这些年俗务缠身,已经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星期五下午,钟山特意去理发馆理了头发,换上了好久不穿的黑色西装,打上一条蓝色条纹领带,俨然出席盛大晚会的绅士。
他提前十五分钟来到青山师范学院礼堂,按照座号在第二排指定位置坐好。
观众陆续坐满了礼堂,礼堂灯光暗下来,大幕徐徐拉开,一位身材高挑着一袭白色曳地长裙的女士向观众深鞠一躬,又转过身,向乐队深鞠一躬,然后,坐到三角钢琴前,手指落下,一曲《秋日丝语》如行云流水弥漫了整个礼堂,乐队配合更是珠联璧合。钟山眼里的邱月月,像极了他的大学同学、他这些年心心念念的恋人方静,特别是她的侧影。只是直发变成了一头大波浪卷发。接下来是《致爱丽丝》《梦中的婚礼》《少女的祈祷》《蓝色多瑙河》等名曲。
中场十分钟休息后,邱月月换上了黑色丝绒长裙,又令钟山想起了大学离校前夜篝火晚会上与他共舞的方静。邱月月又弹奏了《命运》《罗密欧与朱丽叶》《蓝色的爱》《悲怆奏鸣曲》《梁祝》等曲目。
钟山完全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或柔情蜜意或忧伤悲怆的情境中,这个在舞台上用十只纤指营造出如此曼妙世界的美丽女人,正是钟山盼望多年,让他在虽过了而立之年仍能像懵懂少年一样怦然心动的女神。
演奏会结束后,观众陆续离去,钟山却迟迟没有离开座位,而是深深地陶醉在那个音乐的世界里。礼堂里的人完全走空了,他才猛然回过神儿来,掏出手机,按照李宝生提供的号码拨响了邱月月的手机,《少女的祈祷》彩铃声响了半天,仍无人接听。他猜想她一定在换装卸妆,林美惠以前演出就是这样的,便坐在位置上耐心地等待。果然,过了十分钟不到,对方的电话就拨回来了。钟山有些小激动,说话就有些语无伦次:“邱老师,祝贺你今晚的钢琴演奏会获得圆满成功!噢,忘了自我介绍,我是青山日报社的钟山。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是说如果你没有其他安排的话,可不可以请你喝个咖啡?”
邱月月竟然愉快地答应了。
钟山在礼堂门口等到邱月月,已经换上了一套牛仔装,头发也束起了马尾巴,与方静风格迥异。
秋风乍起,空气中散发着甜甜的果香,正是这个城市的特产南果梨上市时节。
二人来到校门口的上岛咖啡厅坐下,各点了一杯咖啡。钟山问邱月月有没有吃晚饭,邱月月说吃是吃了,可是一场演奏会下来,又有些饿了。钟山又为她点了一套煎牛排和三明治。邱月月吃饭不像方静那样慢悠悠的,有些矜持,而如她弹钢琴一样,十指灵动,如行云流水,是另外一种情致。
离开咖啡厅,邱月月说有些吃撑了,可以在外面走一走。二人又并肩来到青山师范学院校园的大操场上。浩月当空,钟山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大学校园。
当晚,二人谈话的主题就是钢琴音乐,从贝多芬到莫扎特,从舒伯特到巴赫、肖邦、门德尔松……当然还有时下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钟山说到了自己小时候学过吉他弹唱,已经好多年不摸了。邱月月高兴地说,哪天你拿来,咱们来个吉他钢琴协奏,一定别具风味。
二人最后也谈到了各自的家事。邱月月很简单,父亲是儿科医生,母亲是中学音乐老师,她们姐妹两个,一个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一个实现了母亲的夙愿。
又谈到了各自的情事。钟山说到了高中时与林美惠的初恋,大学毕业时与方静的分手,以及林美惠的移情。钟山说邱月月在舞台上一亮相就让他想到了大学时的女朋友方静,她们两个的侧影真是太像了。他当时就想,这个邱月月是上帝派来拯救自己的吗?邱月月说她在读研究生时爱上了自己的钢琴老师,爱得疯狂爱得无法自拔,是要命的单相思,跟老师毫无关系,她甚至觉得没有老师的日子了无生趣,想到过为他切腕自杀。因为这些年心里只装着老师,所以,她对其他男孩子从未侧目过,更遑论动心。这回,她姐姐拿出了钟山采写的报道,她忽然对记者这个职业产生了好奇心,所以答应与他见上一面,没想到竟然一见如故。
初次见面,竟说了这么多埋藏在心底许多年不轻易与外人谈及的旧事,两个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好像他们原本就是一对过去无话不谈只是分别多年的老朋友。他们越谈越多,越谈越投缘,走累了,就坐到操场的看台上继续谈。后半夜,夜深露重,有些冷了,他们的四只手紧紧地相握在一起,两个身体紧紧地依偎在了一起,直到启明星升起,东方破晓。
这个晚上,两个曾经因溺水而心有余悸,原本站在岸边观望等待不敢轻易下水的人,一不小心双双坠入爱河。
………………………………
第四十四章 明丽双收
钟山离开安台记者站那一年的年底,靳明丽也向报社提出申请,希望调回本部工作。因为那一年的国庆节,她结婚了,丈夫张鹏是青山冶金建筑设计院的一名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毕业,比靳明丽大一岁,人长得高高瘦瘦的,除了眼睛小些,戴着眼镜也就不显得怎么小了,其他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报社同事们暗地里都说,这个靳明丽还真有手段,神不知鬼不觉地找了这么个文弱书生做丈夫。婚礼酒席上,王学礼小声在钟山耳边说:“可惜一棵好白菜让老母猪给拱了。”
王学礼对靳明丽表示不满,是因为他听钟山说之所以急着离开安台记者站,全是因为靳明丽的死缠烂打。他想像不到世界上还有这样厚颜无耻的女人,竟然追得男人无路可逃,把七弟的好前程给毁了,回过头自己倒很快就嫁了。他的情人李雨田也曾缠磨过他,希望他与妻子离婚把她扶正,可是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自己的妻儿不该无辜受伤害,说一个抛妻弃子的男人你还敢嫁吗?李雨田也就只好消气儿再不提此事了。
因为年初刚做了人员调整,没有闲置下来的岗位,靳明丽回来后只得分到群工部,负责“民生热线”栏目接听电话和临时采访工作。
第二年“五一”不到,靳明丽就诞下了一个八斤重的女儿。同事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靳明丽是珠胎暗结,奉子成婚,靠这个拴住了那个白面书生。
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靳明丽就提前上班了。仍然回群工部接热线电话和采访。一年多的时间里,“民生热线”栏目为百姓解决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在青山市已经小有影响。市长一年内三次在报纸版面的留白处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解决“民生热线”提出的暖气不热问题、井盖缺失问题、水泡区雨季道路难行问题、城乡接合部路灯不亮问题。并建议让“民生热线”栏目与“市长信箱”联动,“市长信箱”中反映的一些事关民生的问题也可以请青山日报热线记者帮助协调解决,并跟踪报道解决结果。
第二年年底,青山市首次设立新闻贡献奖,靳明丽凭借在“民生热线”栏目中的出色表现,被评为青山市十佳记者,得到了水晶奖杯和2000元奖励。
靳明丽生活中发生的另一个变化,是她和孟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报社里好多细心的人都发现,孟总看小靳的眼神与看旁人不一样,不是一贯的严肃认真而是少有的温情脉脉。特别是那些私底下关系比较要好的男同事在一起喝酒时,常常议论此事。
有人说:“靳明丽一定已经是老孟的小蜜了,两个人对眼儿时直放电。”
又有人说:“不能吧?孟总口味得多重,能看上这一位。老孟不过是爱才吧。”
把孟凡野与靳明丽关系拉近的媒介,是小小的乒乓球。中美乒乓外交,小球都能推动大球,更何况是一个报社总编辑和小记者的男女私情。
孟总唯一的爱好是打乒乓球,恰好靳明丽从小在少年宫练过,打得一手好球。一次孟总与人事部贾主任正玩得兴起,忽然贾主任手机响了,电话里说他的老母亲在家里摔伤了,让他赶紧回去。恰巧靳明丽从乒乓球室门口走过,接过贾主任的球拍,陪孟总连打了三局,结果是孟总三比二获胜。其实是靳明丽故意让孟总的,又让得巧妙,使孟总感觉赢得不是那么轻松,一场球打下来,已经大汗淋漓,直呼畅快。
以后,每天同一时间,靳明丽都去孟总办公室门口喊他打球。后来,已经形成了默契,到时间两人就准时出现在乒乓球室。孟总打得热汗淋漓的时候,就脱下毛衣、衬衣,只穿一件跨栏背心。靳明丽打得满头大汗时也开始脱外套,穿的是一件凸凹毕现的豆绿色紧身小衫。
再后来,孟总有时晚上出去跟同学朋友聚会会带上才女靳明丽,吃吃喝喝唱唱跳跳中,一种超越同事的新型领导与下属关系便建立起来了。
一次,钟山有个紧急采访任务,车队派不出车,临时征用孟总的专车,司机老赵因为送过一段时间钟山去安台记者站,所以见到钟山就比较近乎,话也格外多,唠着唠着就说漏了嘴,说昨晚送孟总和靳主任回家,到家都半夜了,才起来就接了拉钟大记者采访的任务。
现在,靳明丽已经由群工部记者提任为群工部副主任了,是全报社副主任中最年轻的一个。
………………………………
第四十五章 人事变动
时政新闻部葛主任下个月就要退了,孟凡野组织编委会讨论新的人事安排,拿出两套方案:一是提任时政新闻部副主任钟山为时政新闻部主任,提任时政新闻部记者朱晓彤为时政新闻部副主任兼时政记者;二是调群众工作部主任刘长江任时政新闻部主任,提任时政新闻部记者朱晓彤为时政新闻部副主任兼时政记者,提任钟山为群众工作部主任。讨论的结果是,大部分人倾向第一个意见,因为时政记者换了新人朱晓彤,钟山提主任,正好可以发挥把关作用,保证时政报道的可持续性。
钟山不再担任时政记者,要由副主任提为一把主任,风声很快就透露出去了。
市里新近换了一把手,办公厅主任给孟凡野打来电话,提出要由干净利落的女记者专门负责该一把手的报道。虽然办公厅主任没有明说,但是傻子都能猜出这一定是老大的旨意。
该一把手在一次春节前走访慰问贫困户时见到过跟随采访的报社记者朱晓彤,暗示这个女同志就不错嘛。那一次恰好钟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