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填充。自从来了小子毓,大房子不空了,装满了三口之家的欢声笑语。

    钟山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中年得女,视若掌上明珠,更是有女万事足,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已经被拍在了沙滩上,如今他卸掉了社会新闻部主任的职务,担任记协秘书长,每月只负责《记者之家》刊物的审稿工作,余下的时间就用于开车接送女儿上幼儿园,送女儿去各种兴趣班,忙得不亦乐乎。

    开车行走在青山市虽已经多次拓宽但车辆川流不息仍显拥挤的大马路上,他常常回忆起老父亲当年骑自行车送自己上学时的情景,每次忆起都会感慨万千,觉得自己现在做的,正是一种爱的接力。

    小女儿淘气地问:“老爸,你怎么哭啦?”

    钟山说:“老爸没有哭,老爸是迷眼睛了。”

    小女儿说:“老爸你骗人,车里又没有沙尘暴,也没有雾霾,怎么会迷眼睛,你就是哭了。是妈妈骂爸爸了吗?”

    钟山笑了:“小机灵鬼儿,不是妈妈骂爸爸了,是爸爸想起小时候爸爸不听话,爷爷骂爸爸的事,所以伤心地哭了。”

    女儿想了想:“我知道啦,爸爸的爸爸是爷爷。”

    父女俩都笑起来。

    钟山把车开到青山师范学院门口,拨打邱月月的电话。他们早上已经约好,趁着这大好春光,三口人下午去公园划船。邱月月下午没有课,钟山提前去幼儿园接上子毓,再接邱月月。钟山又想起那一年答应林美惠带子星去公园划船的事,后来子星长大了,他们这个家却散了,三口之家公园划船成了无法兑现的约定。他忽然想,人生有些东西,抓住就抓住了,否则就有可能永远失去。

    邱月月款款地从校门口走出来,依旧是长发飘飘,穿一身漂亮的湖蓝色连衣裙。邱月月常跟同事说:“毕竟年龄不饶人,我得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点儿,这样才能与我们家的小公主相匹配。”

    三口之家驱车来到公园门口,在停车场停好车。爸爸妈妈一人扯着小女儿一只小手,小家伙穿一套纯白色的公主裙,蹦蹦跳跳的无比欢快。

    这是暮春一个晴好的天气,和风轻拂着绿柳,处处鸟语花香。鸭子造型的小船荡漾在碧波里,载着三口之家的歌声与欢笑。钟山还特意带来了吉他,先弹了一曲《童年》,又问子毓:“小毓儿,你想听什么?”

    小毓说:“老爸,我要唱数鸭子,你给我伴奏。”

    钟山跟着子毓的说唱,又弹起了数鸭子。

    邱月月这时正忙着用手机给父女两个拍照片,子毓会意,两只手臂搂住爸爸的脖子,用肉嘟嘟的小嘴亲爸爸的脸颊。爸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去的路上,子毓玩儿累了,躺在车后面的座椅上,枕着妈妈的腿睡着了。

    钟山说:“子毓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我想在她上小学之前,带她去一趟四川,访一访她的老家,给她父母扫一扫墓,顺便告诉她真相,让孩子从小就活在清醒之中。”

    邱月月半天无语。

    钟山说:“月月你不会像我妈当年那样,为了怕失去她,刻意隐瞒孩子的身世吧?”

    邱月月说:“你想哪里去了,我是那么自私的人吗?当然,你妈妈也不是个自私的人。我是想,她还这么弱小,这么单纯,她眼中和心中的世界这么美好。如果过早地把真相告诉子毓,是不是对她太残酷了?”

    钟山说:“我们还是争取主动为好,等她再长大一些自己怀疑身世时问起我们,就可能留下心理阴影。你想,有一些手术,比如割阑尾,割包皮,都是趁小时候做的。早做,疼痛感轻,长大就会忘记疼痛。”

    邱月月笑了,说:“钟大记者,你职业病又犯了,净瞎比喻,那能一样么?我想,即使告诉她,也要一点一点地透露,不能搞得太突然,吓着孩子。”

    钟山说:“这我明白。你也想想以什么方式为好。”

    告诉小女儿实情,带小女儿回四川为生身父母扫墓,是在两年后的5月11日,第二天是她父母六周年的祭日,那一年的夏天,她就要上小学了。

    三口人乘飞机到了天府之国,又转汽车到了子毓老家的县城,住进一家新建的快捷酒店里。

    讲这个悲惨故事之前,钟山和邱月月两个做了大量的铺垫,上网搜寻了许多关于那场大地震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小家伙年纪虽小,却听懂了爸爸妈妈讲述的与她有关的这个令人悲伤的故事。边听边哭,哭成了小泪人儿。那天晚上,钟子毓是偎在邱月月妈妈的怀中睡着的,睡梦中还偶尔抽泣一下。

    第二天早晨起来,钟子毓不再像过去在家里时那样调皮,祭奠父母的整个过程,她都没有再哭泣,仿佛一夜之间长成小大人。
………………………………

第十六章 九十大寿

    这一年,钟家迎来两件大喜事,一件是在北京工作的钟子星认认真真地交了女朋友,另一件是钟树林迎来九十大寿。

    钟子星从江城艺术学院本科毕业后,又去美国一家世界著名的音乐学院专门深造两年钢琴演奏。回国后,钟子星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与北京一家演出经纪公司签约,成为一名职业钢琴演奏者。在一次赈灾义演中,他与一名志愿者,北京一所高校的大四女学生水清圆擦出感情火花,并迅速建立起恋爱关系。从初中、高中到大学,钟子星身边从来都不缺少女粉丝,可是这次,他告诉继母邱月月,他是非常认真的,水清圆是他以前没有见过的这个时代少有的既热情奔放又端庄持重的女孩子。

    孙子学业日见精进、事业蒸蒸日上,90岁高龄的爷爷钟树林也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除了有一点眼花,身体其他器官没有明显的问题。他出门时手里爱提着个拐杖,用的时候少,基本上只起到一种装饰作用。老爷子高兴时,还会抱起手风琴拉上一小段儿。大家都说,钟老能有这样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老伴儿邹静之功不可没。

    算起来,两人已经共同走过了十个年头。这十年里,他们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在一起的最初几年,他们回忆起共同工作的那段短暂而快乐的时光,回忆起那次在河边的彻夜长谈,当年邹静之记的那本被警察拿去的日记已经找不回来了,但是,夜深无眠之时,与当时崇拜的偶像讲起写日记时的情绪,邹静之依然心潮起伏,像个初恋的少女。

    邹静之说:“我妈妈当年怀我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是给身边侍奉自己的那个少年郎准备的。”

    钟树林笑道:“那个少年郎也不知道月老早就已经把他与那个还没见世面的小生命牵上了红线。”

    两个人十指相扣,更加珍惜这份上天赐予的缘分,虽然已近黄昏,但是终究没有错过。他们互相鼓励要健健康康长长久久地幸福生活下去。

    钟山与邱月月商量,给老父亲办个隆重的寿宴,把他想请的人都请来,让老爷子高兴高兴。老父亲听说此事,表示欣然接受,又加上一条:同时给我和你邹阿姨办个结婚十年纪念,当年你跟月月两个人就包办了我们俩的婚姻大事,太草率了,得补办个隆重的庆典。钟山和邱月月都说这个创意好。

    钟山的同事和朋友们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请求参加,说要沾一沾老人家的福气喜气。于是,宾客的名单越拉越长,最后统计了下,竟需要安排十几桌。

    钟树林的生日是农历四月初九,正是青山市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寿宴安排在食为天大酒店,包了整整一个楼层。

    庆典定在中午11点开席,上午十点钟不到,钟树林和邹静之两个就穿戴整齐,站在酒店门口欢迎来宾。老爷子是红衬衫白色背带裤,戴一顶米白色礼帽。老伴儿是一身绛红色百合花刺绣真丝旗袍,银白色的头发烫了大波浪,宾客们都说邹台长模样有几分像一位著名的新闻发言人。

    大哥钟大年已经不在了,他的七个女儿一个儿子及他们的配偶子女悉数到齐,侄子钟祥虎已经当了爷爷,钟树林随之晋升为太爷爷。

    孙子钟子星携女友水清圆从北京回来了,祝愿爷爷和邹奶奶福寿绵长,幸福永远。

    柳春平、柳春望、柳春生三姐弟从南方赶来了,宝音和王丹宇从也内蒙古赶来了,一同祝福钟伯父好人一生平安,邹阿姨幸福安康。

    青山广播电视台台长田春明、副台长张磊来了,既为钟叔叔庆生,更表达对有知遇之恩的老台长邹静之美好晚年生活的祝福。

    “北派七侠”中的李宝生、崔大林、许继明、王学礼、于涛哥五个来了,带着他们各自的妻子,当年喝酒唱歌跳舞的女伴都已经烟消云散不知所踪。

    青山日报社的刘权威、李伟、靳明丽、朱晓彤、薛蔓妮等同事前来表达祝福,靳明丽是坐在轮椅上由薛蔓妮推着来的,她现在辞去了报社一切管理工作事务,只当一名文艺副刊编辑。

    吴尚全和梁家柱两个钟山的发小也来了,祝愿老爷子和老伴儿福寿安康……

    一张两位老人坐中间,小孙女站前面,儿子儿媳站两边,孙子、准孙媳站后面的全家福,定格了这个大家庭的枝繁叶茂、幸福美满。
………………………………

第十七章 天涯浪子

    江城大学中文系恢复高考后首届新闻专业的同学现在都在一个名为“天涯浪子”的微信群里,天南海北、国内国外的同学仿佛近在咫尺,群主是苏晓虹。苏晓虹建这个群,是奉了老公邓家国的旨意。

    邓家国说:“晓虹,我是这个班的班长,应该履行起把同学们组织起来的责任。可是你也看到了,我工作忙,应酬多,幸亏夫人就是老同学,这个重担就只好请你代劳了。”

    苏晓虹说:“老邓我发现你就是景德镇的茶壶,嘴儿好。这件事我代劳,家里的事你又管多少?只有一件事你做得最好,就是把我老爸老妈哄得挺开心,好像不通过我,就认识了你这个女婿似的。”

    口头官司不断,是这对同学夫妻半辈子的生活常态。

    今年是这个班同学毕业30周年,现在他们都已经是年过半百之人了。邓家国在群里倡议:在高校开学之时搞一个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同学们立即纷纷响应,可是聚会时间却一直难以统一,不是这个家里老人病重,就是那个赶上了孩子婚期,或者工作上有重要的事情脱不开身。

    最后还是邓家国坚决拍板:就定在9月15日,他们入校开学典礼的这一天,当天又是中秋节,正好有三天假期,同学们就算有天大的事也要在这一天赶来,哪怕是只见个面、吃顿饭、合个影也行。

    邓家国在群里不无伤感地说:“现在25名同学只剩下24个了,王忠恕同学上个月罹患肺癌离我们而去了。如果我们这次聚会早一些安排,他或许还有可能参加,我们就是个完整的大家庭。”

    邓家国这么一说,那些提出各种困难的声音都停息下来,大家又纷纷发祈福的表情包和彼此珍重的祝福语。

    得知王忠恕不在了,钟山的心狠狠地疼了一下。他听说,王忠恕七年前从体制内的传统媒体离职,在国内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任高管,据说年薪在七位数以上。这个当年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在酷热的暑假到码头打工的同寝室兄弟,这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