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代有才人出综艺篇-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叶生菜并非完全从头到脚都是红的。
它叶子上是红的,底端却是绿色的。整体色调看上去有些危险,如同被红色钢笔墨水染红。这种生菜含水量超过了一般生菜,松脆的同时能给人补充大量水分。这种充足的是国外很多宇航员更偏向种植红叶生菜的原因。
弹幕里因为绿色生菜好吃还是红色生菜好吃,已经开启了仿佛“甜汤圆和肉汤圆”的战争。
节目里两组成员也一本正经比斗起来。
“绿色看起来就更好吃啊。绿叶菜绿叶菜,没有绿叶能叫菜吗?”
“谁说的,我们红叶的怎么了?也沾了绿。在绿中还有一点红。”
“你这个红看上去丑死了。”
“你怎么还带菜身攻击?”
“行了,比产量吧,别的也不多说,比产量。”
弹幕专业就因为“菜身攻击”笑裂开,只顾着哈哈哈了。
种植蔬菜总得上称,并对比蔬菜里的营养成分是如何,从而来分析生菜的价值。而当四份生菜一起送去称重检测后,贺君和邱丰也很专业讲解着。
贺君的记忆力一直以来都算嘉宾中不错的:“这段时间在种植生菜,我们也看了很多资料。其实太空里长的蔬菜基本上不会受到污染。它们和地面上的蔬菜最大的区别主要是在变异上。宇宙的微重力等环境,更容易导致植物的基因变异,变异程度超越在地球上正常生长。”
邱丰跟着解释:“从达尔文理论来说,变异的方向是怎么都有可能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各种有利于人类食用的各种变异性状想办法保留下来,稳定性状后就可以在地球上常年种植。”
负责称重检测的实验人员用剪刀剪下生菜放入透明的储存袋,送去检测。最后镜头上出现了四份检测报告。四份报告之外,还有真正宇航员在太空中种植出的生菜实验报告。
事实上太空种植和地球种植变量很多,对比需要考量的东西多。好在节目并没有刻意非要地球上几个人种植出什么特殊效果,只是单纯为了体现太空蔬菜在各种营养价值上,和地球生菜并没有太大不同。
报告上显示最大的差别,也就是太空蔬菜确确实实重量更大。用贺君的话来说,产量最高。
诸一正的绿色生菜很意外是四人组里产量最高的,但他的生菜重量依旧比不过同样品种的太空蔬菜。
研究员拿着四份报告,郑重交给四人:“各位种植能力稍有欠缺,最终生菜的涨势和产量都比我们曾经在太空中种植的生菜产量要低。”
节目组在右下角放起了贺君当时口出的狂言:“我们Vacation这么热衷于种田,要是输了会很丢脸。”
结果一下来,贺君沉默了一下,再次抬头时很肯定:“这个生菜别的地方哪里变异了我不确定,但重量大小上肯定变异了!”
雷叁更是胡乱猜测:“是不是因为没重力所以乱长就可以长很大。宇航员毕竟到太空上待一个月也会长高的。”
这话一出,另外三个人齐刷刷看向雷叁,忍不住为他鼓掌:“好思路啊!”
研究员脑袋上冒出一串省略号。蔬菜和人类物种差别未免有点大了。人是长高,蔬菜那是变异!太空里蔬菜能正常朝上生长也是因为向光性,而不是因为微重力导致了什么奇怪后果。
节目组后期加上了正确解释:大体型是变异的情况之一,市面上的大体型太空蔬菜是人工选育的结果。
弹幕看到眼熟的节目组后期科普打脸,又笑成一堆。
这个时候,节目的画面放起了太空宇航员们,一次又一次在太空里种植的场景。有的是在太空舱内,有的是在空间站内。
他们细心专注,漂浮着又好似在太空中脚踏在地球的土壤上。
第92章 最后一期节目
失重的太空环境中; 一张张大众颇为眼熟的脸出现。他们手下有着一样样大众更为熟悉的植物,还有对大多数人较为陌生的科学化种植方法。原本较为模糊粗糙的纪录片被专门加工过,补色增加分辨率和帧数,最终形成如今高清晰度的画面。
人类未来一步步探索太空的希望如同在太空舱中破“土”而出的植物一般充满生机。
领风者的BGM响着:“岁月易逝; 我只活一次。为美好生活准备; 我想要有所作为。”
奋斗的人血液滚烫; 永远不留遗憾奔赴前方; 勇敢去飞。
这一期的结束切入视角非常神奇。
以前的宣传多是从太空技术和宇航员的每一点太空探索来宣传的。节目这一回却是另辟蹊径; 从太空种植来表现出近些年仅“种田”这一块的进步。
事实上这种方式给大众的接受度更高。
不少接地气年纪大的人看到航天事业进步; 感动归感动,触动到底是少一些。他们对航天进步的意识都保持在“以后我国外太空资源会很厉害”,至于怎么厉害,哪里厉害,大多是不知道的。
现在却不同。老一辈大多都种过田。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了解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可最直白了解的东西; 他们最能懂的,最大众的就是种田相关。
什么米什么菜好吃; 几块几斤,天天买菜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种田可以高科技”“种田能上外太空”这种相关的观念灌输到意识中; 从而很容易影响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而言,对种田的认知也不会落到“别的工作干不了,所以才回家种田”。
虽说工作不分三六九,可人对于工作的要求; 总会希望这项工作能“赚钱”或者“体面”。不少人觉得小孩去学航天航空相关的内容,距这块很是遥远,可看了节目后又意识到; 也未必真那么遥远。
各大平台关于这块的议论声起,不少小家里关于小孩未来工作方向的探讨也多起来。
网上不少人:“我爸一看节目,跟我说让我以后哪怕是要种田,也出息点,去太空里种。笑死,是我不想上太空吗?”
“笑死,我家里知道我体质差,让我在地球研究太空蔬菜就行,不用上外太空。是我不想考清北吗?”
议论纷纷的众人日常探讨的同时,还有不少人悲伤发现,节目好像只剩下最后一期了!尤其是Vacation的死忠粉以及一群综艺粉,意识到这点后嗷嗷嚎着,非常舍不得节目的倒计时。
结果不管是节目组还是Vacation都异常低调,根本不凑网上的热闹。各个公共平台的消息全是节目组和Vacation公司专人负责定时发的日常节目宣传。
第二天,节目最后一期开播。
“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就不能搞?”
上一期的片头是火箭发射的进步史,这一期的片头就是当火箭成功发射后,航天行业一次次探索月球、火星、再到建立空间站的序章拉开以及几乎可以说接近完成了空间站建立任务。
宇航服中是有摄像机的。人类不管是登月还是探索外太空,都能拍摄到不少事物。
人类在探索的道路上,真正一点点一步步,走在了国际前沿,做到了所谓的用科技震撼人心。
“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看地球的时候,它真的很美丽。”
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后期是真正的剪刀手。纪录片是属于每一位航天人的,而剪刀手将纪录片中最热血的部分最关键的部分剪辑到一起。
宇航员在太空中向大众问好的时候,也是所有观看者最为自豪的时候。
当片头播放到最近在天上的航天员时,片头又一次推出了标题。
观众尚且沉浸在片头中,根本没有抽出心神去顾及现在参与节目的贺君和邱丰。
节目组大概也预料到了这种场景,所以刚开始并没有让贺君和邱丰闹腾。镜头反而放在了模拟太空站种菜和两个嘉宾吃东西上。
两人穿着航天员日常衣服,一个吃的是他们那天制作的绿色生菜,一个吃的是红叶生菜。无声无息安静觅食。
不远处还有各种高科技种植设备。
比他们之前模拟太空种植更夸张的,更完整的“太空种植环境”。
吃完菜,两人忙碌起来。贺君负责观察并记录各种植物数据,另一头邱丰则负责采摘蔬菜。
等观众意识到正片开始,节目正片已经播了五分钟。
这一次两位演员雷叁和诸一正没再出现,而是仅有贺君和邱丰两人。他们处理完手头工作后,从太空站里出门,一个将数据储存并传输走,另一个将蔬菜塑封好放入库存中。
屏幕上虚化,挂上几个大字:准备返航。
当背景变成虚化的星空,再变成虚化的飞船,再变成虚化的正常实验室研究所背景。文字又变成了:已到达地球。
观众们反应过来,刚才那段演示的是太空中承上启下的一部分内容。承接了下一期的结尾,并进行了这一期的延续。
贺君和邱丰回到地球上,宇航服也脱掉了。两人换上研究员的衣服,主动研究起了太空蔬菜。
邱丰餐厅是需要进货的。他进货可选择的余地很多,如果碰上合适的,或者如果说他自己研发出来的蔬菜,那肯定是他更乐意放入餐厅,并提供给大众的。
贺君作为节目组最早接触过水稻种植的人,现在了解起蔬菜基因这一块,比邱丰更快捷一些。两个人很快成立了两人专属研究小姐,并在其他技术人员的辅助下进行太空蔬菜的后续育种,以及优质基因的选取并稳定性状后的合理育种。
这一次和第一次贺君的研究有些像,不过更具体。
贺君和童文乐当时节目中主要便是给水稻研究所打配合。水稻研究项目归属于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贺君他们两个人只能算搭把手。
这回他们不一样了。他们有幸获得了一小袋来自太空的绿色生菜种子。
这袋生菜种子将由他们自己在地面上种植,并和地面上原先的生菜进行对比。非常巧的是,对照组的数据他们已经拥有了,也就是他们上一期种植的生菜。
贺君打开了一个文档,写起了标题,很是高兴:“我们这次种植就自己写论文。最后如果说种植成功,可以尝试让最终目标生菜市场化。以后这就是独属于我们Vacation的生菜。”
邱丰在边上将生菜种子展示给镜头看:“我们平时种生菜,基本上很少有人会关注生菜种子。太空中种植的种子有绿豆大小,但实际上的生菜种子只有那么细小一点点。”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邱丰手上展示出的生菜种子非常小,还有一点点的细长。和上一次种植时看到的太空版本生菜种植完全不同。
“不要小看这一次的生菜种子。”邱丰告诉镜头,他平时乖巧安分,这会儿碰上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东西,话都变多了不少,“它外形上和我们常见的生菜种子差不多,可真的种植出来就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性状。”
“生菜成长过程中会长出一根长苔。”邱丰把之前他种植的生菜拿出来比划,“就是这个。我们看上去它好像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菜杆子,就在菜心里。生菜长大,它也长大。我们会采摘下成熟的生菜吃掉,但如果不采摘,这生菜就会继续长,到秋天种子成熟,我们采集下来就能种了。”
他在大致明白育种要求后,也很清楚他们接下去要做的工作。
“我们要研究这个生菜,就得养出这个种子。种子再种下去,再长出新生菜。选出一部分再种。大概总共要种植四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