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没想混娱乐圈啊-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想要让一个人开心起来,可能没有比现场观看《欢乐喜剧人》更有效了。
所以,等到《欢乐喜剧人》正式开始录制,徐开便给范玲珑和苏醉,包括徐开的其她想观看《欢乐喜剧人》的女人,也包括时佳慧、沈鹤鹤、司佩芝、古琳琳和赵丽丽等徐开相熟的人弄了些观众票……
《欢乐喜剧人》徐开前前后后一共筹备了三个多月,比徐开拍《十里洋场2》花得时间差不多多了一倍。
而《欢乐喜剧人》第一季,一共才不到9000万的广告赞助——其中最大头的独家冠名费,被老方瓶酒以5000万拿下,其余所有广告费一共才卖了不到4000万。
一档节目,赞助商名目繁多,许多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点,都可以细分到三级,每一级都有不等的广告数量,以及不同的价位。
如果是一档火爆的综艺节目,像上一世的《极限挑战》,单是一季的独家冠名费就高达4个亿,所有广告赞助加到一起,就算不到10个亿,7、8个亿也肯定有了。
对于徐开来说,如果是因为钱,《极限挑战》那样的综艺,做一做还行。
至于《欢乐喜剧人》?
徐开以前没有做过综艺节目,这不免让人怀疑徐开的能力。
而且,《欢乐喜剧人》搞得还是吃力不讨好的喜剧比拼,谁知道徐开会将它给做成什么鬼样子?
好在——
徐开找来了赵老根的徒弟,又找来了如今正火的福云社,除了开心麦子以外的几组参赛选手也都挺有名气,再加上徐开毕竟是最卖座的电影导演。
这样,魔都电视台才能将《欢乐喜剧人》的广告赞助卖到近9000万,否则这个数的广告赞助都拿不到。
而开心麦子和魔都电视台签的第一季《欢乐喜剧人》的广告赞助分成是五五分。
也就是说,开心麦子只能拿到不到4500万的广告赞助。
关键,六组参赛选手的通告费、竞演选手及其团队人员的交通住宿、饮食费用全部都得由开心麦子负责。
将这些费用全都刨除了,开心麦子连两千万都剩不下。
如果再将徐开组建开心麦子喜剧演员的费用算上去,徐开还得倒赔好几千万。
可以说,徐开搞《欢乐喜剧人》费钱、费力、费时,很多人都想不通,徐开干嘛要搞《欢乐喜剧人》,有这时间,徐开随便干点什么,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谁都看不懂徐开的这波操作。
经过两个多月的广告宣传。
11月中旬,《欢乐喜剧人》正式开始录制!
魔都电视台三号门的大门外,临时摆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是欢乐喜剧人节目的logo和宣传画,旁边站立着一个镀金的人像雕像,雕像最显著的特点出了金灿灿之外,它是面带笑容弯着腰的,虽然不帅,但能看出它笑容中的真诚和欢乐。
长长的红地毯铺在通道上,一直延伸到停车平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守候眺望,他们身上别着的对讲机里时不时传出指示声音。
“各单位注意,1号团队东北民间艺术团已经到场,工作人员准备接车。”
步话机里传来命令,工作人员和摄影师迎接上去,副导演代表节目组接车,与艺人们简单说了几句,然后示意这群人踩着红地毯,向大门方向走。
赵老根真的很给徐开面子,这次他可以说是把他最好的徒弟全都给派来了,而领头的赫然就是现在最火的沈洋和最有演小品天赋的宋宝。
“哇哦!这么大的金人!这不会是真金子吧?”宋宝小跑到雕像前,不顾形象地抱住它,还故意将脸贴在雕像的脸上。
“诶,诶!注意点自己的形象!你张嘴干啥?你该不会是想咬一口,看是不是纯金打造的?”沈洋连忙拉住宋宝。
这当然是沈洋和宋宝故意排的段子,目的当然是博人眼球。
摄影师跟着沈洋和宋宝等人进门,一张很大广告牌随即映入东北民间艺术团的一众人等的眼中。
而这张广告牌最上面写着“参演选手”四个大字,最左边的1号已经撕开了,正是沈阳和宋宝的头像。
外景主持人在后面问道:“你们想知道其他几组竞演选手都是谁吗?”
“想想想!”
“导演我能自个儿撕吗?”
外景主持人毫不留情的说:“不能。”
东北民间艺术团是国内最老牌的喜剧团队之一,成名二十多年,上了十几次春晚,培养出来数十位喜剧笑星,给华国普通老百姓带来无数的欢乐,其核心人物赵老根,就算不能被凭为华第喜剧第一人,也肯定能进入三甲之列。
毫无疑问,东北民间艺术团绝对是这次最大的咖,哪怕赵老根没有亲自过来。
等沈阳和宋宝等人进场后不久,步话机通知2号团队也到了。
2号团队是福云社的曹锦和刘添。
郭福还是没有听徐开的,而是选择了他更钟爱的三徒弟和其搭档。
3号团队是张晓苏和甄小玲。
4号团队是王健和他的脱口秀团队。
5号团队是杨天赐。
6号团队是徐立所率领的开心麦子的喜剧演员。
六组竞演选手依次闪亮登场……
ps:
月票加更全部还完了。
从现在开始,为上个月增加的那100个均订加更。
顺便说一句,这十章如果加完了,我就没有什么加更的理由了——好像还有几个打赏的,不过肯定不多,最多三五章。
我想多写点,快点写完,也想多挣两个钱。
所以求大家多支持。
嗯……还是细说一下吧。
求大家能全订就全订一下——这个最便宜,就算您一章都没订过,十块钱都不到就能给我增加一个均订,就能给我很大的支持,这个也是最容易加更的,增加100均就能加十更。
再求打赏,打赏100元加更一章,童叟无欺!
第274章 高手过招
山南海北,各路喜剧界的好汉,汇聚在同一个舞台上,全都是顶尖的人才,我知道这里边旳艰辛,喜剧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诱导,它诱导激发你,把你内心的这些个开心的东西挖掘出来,所以从这点来说,喜剧人功德无量,造福观众,造福社会。
第一,认准自己是怎么回事。
第二,踏实住了。
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希望各组竞演选手能拿出最好的作品,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
伴随着提前录制好的郭福的话,徐开拿出步话机,沉稳的说道:“三,二,一,开始录制!”
在现场的500名大众评委的热情欢呼下,郭福登上了舞台。
不得不说,郭福不愧是相声大师,台下观众不论说什么,他都能接得住,现场砸挂的水平真是无敌了。
“这个伟大的节目叫《欢乐喜剧人》,今晚的首发阵容,是我能想到的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喜剧人和喜剧团队,他们面对的是十二周的艰苦创作,七十二个全新的喜剧作品,以及现场五百位观众,你们在这个场上有绝对的话语权,我说了不算,你们说好看就是好看,说不好看,那说出大天来也不管用,现在,我郑重宣布,《欢乐喜剧人》正式开始。”
接着,郭福直奔主题:“今晚登台的第一组喜剧人是东北民间艺术团,他们表演的小品名叫《我是演员之偶像团》。”
以东北民间艺术团为主的东北喜剧,这些年来一直被观众所关注和讨论。
在答应徐开来参加《欢乐喜剧人》了之后,赵老根很重视这次的事。
赵老根认为观众是带着一个包袱来看沈洋、宋宝等他的徒弟在喜剧综艺节目中会表现出什么样子,是不是很好玩。
也就是说,这是沈洋、宋宝等赵老根的徒弟的一场大考,东北民间艺术团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来和各路喜剧高手过招。
因为有赵老根定下的基调,沈洋、宋宝等人顶着很巨大的压力,他们怕自己的表演不合观众的口味,给观众一种“也就这样,也不过如此”的感觉,再者,沈洋和宋宝也要证明东北民间艺术团在喜剧领域的定位,输了的话,面子上过不去就算了,还丢了师父的人。
好在,实力就是硬道理,东北民间艺术团叱诧喜剧江湖几十年了,他们的底蕴也不是白来的。
可以说,他们一亮相,台下的观众们就开始发出笑声。
尤其宋宝一张嘴,大部分观众就绷不住了。
而等最近都红透了的沈洋一出场,便掀起了全场的第一个高潮。
在表演过程中,沈洋频曝经典段子,更是演技大爆发和女主上演了一出“蓝色生死恋”。
有沈洋的卖力表演,宋宝也不甘示弱,身着红色外套头戴大红帽子的宋宝,从出场就展示出的夸张表情,和不时爆出的经典段子,简直像一个核武器一样迅速感染了现场观众。
沈洋、宋宝在舞台上一静一动的默契配合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磨合出来的,他们不愧是舞台上当之无愧的天生笑匠。
东北民间艺术团的节目效果非常好,完全达到了徐开想要的一鸣惊人的目的。
说老实话,东北民间艺术团的本子,是徐开改动得最少的一个本子,由此不难看出,其底蕴确实深厚。
第二个登台的是杨天赐,他表演得是《别惹蜜蜂》。
红色幕布缓缓升起,舞台上是公园常见的场景,一张双人椅,一块请勿践踏小草的提示牌,画面精美的超大液晶屏公园背景画,仅此而已。
欢快的音乐响起,一个面带笑容的年轻人踩着轻快的舞步走出来。
杨天赐行动轻盈,表情丰富,动作有趣又不浮夸,刚走几步,就撞上了一只在空中飞舞的蜜蜂,他挥了挥手,想要赶走它,眼珠子还不停转动着,追逐蜜蜂飞舞的踪迹。
与其余几组喜剧人都有强大的团队支持不同,杨天赐就他自己——从创作到表演,他的作品本来全都得由他自己来完成。
还好,徐开在看过杨天赐的表演了之后,根据上一世的经验为他提供了大量默剧表演的主意。
这使得杨天赐的默剧上升了一个非常大的高度。
杨天赐本人也很争气,他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生动的肢体语言演绎了一个孤独的倒霉蛋,这段无声的“行为喜剧”表演,体现出了精准的速度与控制,赢得了满堂彩。
第三个登场的是张晓苏和甄小玲团队。
原本张晓苏和甄小玲想表演的小品是一部诠释女人多面性的作品。
但徐开看过了之后,觉得不好,于是亲自帮张晓苏和甄小玲创作了小品《你好,李焕英》。
张晓苏和甄小玲一看这个剧本就喜欢上了,然后毫不犹豫的就换上了徐开给她们创作的《你好,李焕英》。
为了让张晓苏和甄小玲诠释好《你好,李焕英》这个作品,徐开还借给张晓苏和甄小玲不少开心麦子的喜剧演员。
这不是一部剧情逻辑能够自洽的作品,戏剧冲突的设计过于直接简单甚至鲁莽,但最终故事的情感浓度、笑与泪相加的观看效果,使得观众忽略了作品的缺憾,沉浸在了情绪当中。
张晓苏和甄小玲也将《你好,李焕英》这个小品诠释得极好,她们用精湛的表演穿透了“大众化”这堵疏密有致的“围墙”,使观众无意识间过滤掉了小品这一大众产品自身所携带的文化噪声,愿意被创作者至纯的情感所打动。
张晓苏和甄小玲表演完,竟然收获到了不亚于东北民间艺术团的掌声和叫喊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