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凡之路2010-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有一批核心用户是嘟嘟很难撬得走的,不说是无坚不摧,至少要花费更多的心血和成本。
这是林一在申城保留这个品牌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嘟嘟在申城的偷袭并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快嘟除了继续跟进避免掉队之外,还在别的地方开辟了新的战场。
第394章 快嘟的北伐
万里出行收购大黄峰打车这件事,相比于嘟嘟,其实快嘟是更难接受的。
因为如果没有林一的插手,黎勇进本来已经答应要卖给他们了,大黄峰应该成为快嘟的囊中之物。
现在木已成舟,再纠结也无济于事,但嘟嘟都要趁机在申城搅风搅雨,快嘟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
李莫言在电话里面告诉林一:“据一线运营反应,在京城很多推广地点发现了快嘟打车的宣传位,暂时人手还不是很多但正在陆续补充。”
“我已经验证过了,招聘市场上确实看到了快嘟打车在京城放出了大量的运营岗位,而且是急招。”
林一说了一句风凉话:“快嘟有点着急了,不知道错失了大黄峰的机会,吕传卫和陈卫星有没有大吵一架。”
这话当然是无凭无据的,不如说是他对竞争对手的“美好祝愿”吧。
万里出行吞并大黄峰之后,现在打车市场的格局是这样的:
嘟嘟和快嘟自然还是稳居前两位,其中嘟嘟仍然牢牢掌控京城市场,而快嘟则主要在临安为代表的南方城市占优。
万里出行虽然总体规模上不及前两位,但是单独拎出来看的话,它在第一重要的京城市场排第二名,第二重要的申城市场排第一名。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了?
有时候名次就是很重要,光凭这两点林一就可以底气十足地说,万里出行已经是前两家等量齐观的对手了。
快嘟打车当然不能吃这个哑巴亏,嘟嘟在申城偷袭的时候,不光是林一在反应,快嘟也立马就拿出措施了,而且力度不在嘟嘟之下。
但申城这个地方,嘟嘟、快嘟跟大黄峰都打了半年了,眼看大黄峰差点撑不住,结果被林一给收购了。
有了资金的注入之后,大黄峰立马又生龙活虎了,短时间之内是不太可能有什么大变化的。
那他们还能去哪儿呢?
只有京城!
“因为没能收购大黄峰的关系,快嘟9月份拿到的那笔1000万美元融资还没怎么花出去,也就是说他们的资金储备大概率还在我们之上,难怪要找机会四处点火了。”
“京申两地都要打成一锅粥,而且注定永无宁日。”
李莫言问道:“京城又有一场大仗要打,我们新的开城计划是否暂缓?”
“不能缓。”
林一审时度势,立刻表示:“快嘟想要跟我们争一城一池,我们就趁机去壮大自己的整体规模。”
“我们在市场份额上越接近于嘟嘟和快嘟两家,我的下一步计划才更有机会去实现。”
“10月份,加上收购来的大黄峰我们已经进入了之前随便布局过的9座城市,下个月底要进入20座城市,12月底的目标则是40座。”
“万里出行是2013年9月成立的,比嘟嘟和快嘟都晚了一年,现在收购了今年4月份成立的大黄峰,算是把时间赶上了半年,我们还要继续往前赶。”
其实林一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反向收购大黄峰,也不是因为他比黎勇进厉害到哪里去,他依靠的无非是两点。
一是“先知先觉”。
二是他比大黄峰有钱。
这些都是他们在上线之前就商量过的,哪些城市作为第一个批次,哪些作为第二个批次,早有预案。
李莫言又问:“那京城这边呢?”
“京城那边也不能丢。”
林一虽然态度很坚决,但是分析还是很冷静的:“快嘟现在才进京,其实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京城市场,机场火车站那些地方在嘟嘟手里,而出租车交接点则在我们手里,好的推广位置全都被占住了。”
“只要我们跟嘟嘟都毫不相让,就算快嘟能够拼命挤进来,也不得不花费比我们更高的成本。”
“当然,跟嘟嘟相比我们在京城的根基更浅,所以更应该提防快嘟的大力冲击,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能把第二名的位置让给他。”
李莫言早就猜到林一的态度,只是向他再次提示了公司的资金状况:“我们拿出的1000万美元第一个月就花掉了100多万。”
“第二个月新进七座城市开支变大了很多,然后又一次性付出大半并购了大黄峰打车。”
“按照之前算的账,本来合并之后可以支撑到12月底,现在有了快嘟的加入预计流出速度还会更快,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新的融资进来,我们会在年底之前面临资金链断裂。”
林一个人手上倒是还有两三百万美元的现金,但到了动用这笔钱的时候万里出行就要面临生死存亡了。
“用不着到12月,应付过嘟嘟和快嘟的这一轮反扑之后,我就会回京落实下一步计划。”
“成功成仁,在此一举。”
“如果说我能够拿到钱,那眼下花的这点根本不算什么;如果说拿不到钱,那么多留个一两百万也毫无意义。”
“所以这段时间也用不着畏手畏脚,放手去做吧,我们必须要适应随时面临下个月开不出工资的情况。”
这种窘迫不是万里出行特有的,嘟嘟、快嘟都曾经面对过,大黄峰打车之前也是如此,所以林一收购它之后第一件事是给员工补发了工资。
大米的雷老板曾经说过,公司账上必须留足能发18个月的工资现金,这是大公司的财务管理方式。
但林一现在是创业,玩儿的是生死时速,而且又是打车软件这个金钱坟场。工资上的支出只是小头,各种推广和补贴的费用才是大头。
林一每一笔融资都只打算而且也只能用六个月。
李莫言并未反对他的激进,而且有过随便外卖网当初的经验,两个人都能坦然面对这种情况了。
她刚才的话只是提醒,两人计议已定就各自落实。
“快嘟进京城市场的决心很大,据说准备的预算是2000万人民币。”
这个消息是刘简妮告诉他的,但只能算是附赠的,这位老朋友带来的最主要的通知是:
“风投圈里面流传,鹅厂和A厂正打算在打车市场加注,下一轮投资规模可能在5000万到1亿美金,这才是大黄峰打车融不到资的直接原因。”
“不管你要做什么,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第395章 老子要见李罗宾
在申城这段时间,林一并没有去跟顾采薇见面。
不全是因为他要忙于工作,主要还是顾采薇经过“五千年一遇美少女”炒作之后开始汇聚了一定的人气,事业已经有了起色,彭宇琛当然要趁热打铁,安排了她们到处跑通告。
申城这边原大黄峰的团队和业务全都稳定下来之后,他立刻返回了京城。
林一下飞机之后去的是西二旗,但并不是回自家公司,而是位于上地十街10号的熊厂大厦。
早在林一被鹅厂和A厂先后拒绝的时候,他就知道要想和嘟嘟、快嘟在打车市场鼎足而立,必须要有一个旗鼓相当的靠山,而在收购大黄峰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人都一再地提醒了这一点。
林一从随便外卖网那段创业经历中如果说得到了什么教训,那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
打仗是需要钱的。
有钱当然很重要,拿谁的钱也同样重要,或者说根本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一体两面。
在2013年,能够与鹅厂和A厂并驾齐驱的当然有且仅有一个答案,那就是BAT三巨头中的熊厂。
林一今天约见的是熊厂LBS事业部的负责人。
LBS是指Location Based Services,也就是基于位置的服务,这个事业部是去年从熊厂地图升级而来。
改名只是个表象,其实际意义代表着熊厂准备把地图作为移动化转型的战略方向之一,所以LBS事业部在熊厂内部现在的地位很高。
对方很客气地接待了他,并且对于林一提出的万里出行接入熊厂地图数据的合作方案很感兴趣。
实际上熊厂之前就跟嘟嘟打车有过这样的合作,只是嘟嘟拿了鹅厂的钱之后,自然只用鹅厂的地图了。
模式是很成熟的,在林一的刻意努力下两人相谈甚欢,直到林一提出了不一样的合作方案:
“我们希望能够在熊厂地图直接嵌入万里出行的打车功能,也就是当用户搜索从某地到某地的路线的时候,可以自动推荐万里出行来叫车,而且在不切换APP的情况下直接使用。”
作为目前市场份额最高的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这么做相当于用熊厂地图来为万里出行引流了,而且可预计的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对方很感兴趣,本来打车软件和地图软件就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契机,在数据上应该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林一的提议似乎打开了地图软件新的使用方式。
然而这位负责人非常谨慎地表示,这个决策非常重大他没办法立刻答应,必须回去继续研究然后内部请示。
此时林一就适时地提了一个要求:“能不能让我见一下李罗宾先生,当面阐述我的建议?”
到这里林一才算是图穷匕见,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找机会面见李罗宾,然后亲口告诉他自己准备投奔熊厂,LBS事业部只是个跳板。
这么处心积虑,为什么不走战略投资那条线呢?
因为战投那边已经被程惟忽悠过了!
大黄峰打车其实早就接触过熊厂,当时程惟打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找到战投负责人游说:
与其投资一个行业第三名,不如直接投嘟嘟打车这个第一名,他可以说服天使投资人让出一些股权把熊厂吸纳进去。
这他妈当然是扯淡!
事实是嘟嘟打车根本没有让熊厂进去,以至于熊厂错过了打车行业稍纵即逝的机会,一年之后又不甘心地花了6亿美元投资了跨海而来的Uber。
林一都能想象到,程惟肯定不会说自己一开始就是虚情假意,最后无非是推脱为说服不了投资人。
万里出行刚刚收购大黄峰,现在的行业地位跟它当初有些类似,林一不想走了黎勇进他们的老路。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林一反省自己去鹅厂和A厂两次,都只见到了刘赤平和谢世皇这个级别的负责人,并没有见到小马哥和马杰克本人。
不是说那两个人是小咖,以林一目前的身份能见到刘赤平和谢世皇不算是亏待他。
但每个人想法不同,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手上决定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熊厂跟另外两大厂还不一样,鹅厂有大名鼎鼎的五虎将和刘赤平,A厂马杰克的十八罗汉更是流传甚广,但人们提起熊厂的时候能想起谁呢?
李罗宾。
然后没了。
熊厂一度大力宣传过的,从硅谷挖回来的顶级人工智能专家,还有从微软回国的职业经理人天花板,都是合作了没多久就分道扬镳。
以至于多年以后熊厂想要重整旗鼓,能拿出手的人选居然是李罗宾隐退多年的太太重新出山。
夫妻店在企业界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熊厂当然不是没有人才,林一和程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熊厂出身的CTO,说明大家对于他们的技术实力还是很认可的。
也有人说是熊厂在三大厂中行事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