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这有何难?不过是二十三只鸡,十二只兔子吗!”
长乐公主话音落地。
立政殿里一片安静。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惊愕的看着自己的小公主。
脸上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李承乾和李泰,更不用说了。
他俩按照长乐的答桉,进行仔细核算!
我滴天呐!
竟然是真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是这伤害值,属实有点太厉害了啊!
“长乐,你是如何这么快计算出来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短暂的震惊过后,异口同声的开口询问道。
“父皇,母后。自然是跟皇兄学的啊!这道题目简直是不要太简单,就连武曌妹妹,都可以很快算出来。”
“鸡兔同笼三十五头,九十四足,先不管它们多少足,三十五头全部按照鸡来算,那就是七十足。”
“那多余的二十四足,自然便是兔子的,兔子有四足,七十足里还要再分给兔子二十四足。”
“答桉就出来了,二十三只鸡有四十六足,十二只兔子有四十八足!”
“不正好是三十五头,九十四足吗!”
长乐昂起小脑袋,非常自信和骄傲的开口说道。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和李泰,原本想呵斥一顿。
看到长孙皇后再给自己使眼色,终于叹口气,开口说道。
“高明,青雀,回去好好读书去吧!”
“父皇,希望下次你们能有所进步!”
李承乾和李泰,起身恭敬的施礼说道。
“父皇,母后。儿臣告退!”
李承乾在前,李泰在后,二人依次离开了立政殿。
“皇兄,都怪那个还未入宫的皇长子,若非是他,你我今日怎会惹父皇不高兴?”
“皇兄,青雀就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聪慧之人呢?现在还未入宫,风头都被他抢光了!”
“若是一旦入宫,那还了得?”
离开立政殿以后,李泰在李承乾身边轻声开口说道。
李承乾脸色通红,自然还是因为,刚刚试题没有回答出来的原因。
李泰的话,更是让李承乾心里,五味杂陈!
李承乾看了李泰一眼,大踏步的往自己的东宫而去。
………
今日里,整个长安城周边的红薯地都非常热闹。
百姓们开心的采摘嫩绿的红薯叶,因为地头上诸多等待购买之人。
当红薯叶可以食用的消息传开以后,百姓们纷纷往自家田地里而去。
意外的收获,让百姓们惊喜!
红薯叶的味道,也让长安城品尝过的人感到惊喜!
半月后。
国子监算学博士和助教,终于在状元学院学成归来。
二人,本就是算学之道的泰斗级人物,学起唐数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显德殿里。
二人侃侃而谈,直到正午时分!
“陛下,唐数简单易学,变化多端,奥妙无穷。”
“臣等,恳请陛下,尽快普及唐数,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也!”
国子监算学博士一开口,群臣纷纷附和!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传朕旨意,普及唐数!”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没几日功夫,一本本刻印成册的唐数教材,被分发到大唐各地。
这唐数教材,虽然李根没有亲自参与,可是在首页的编撰名单上。
李根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
………
这一日,天空突然刮起了北风。
李根知道,今年的第一场寒流,即将抵达长安城。
走到红薯地,李根蹲下身子,用力拔一株红薯秧。
嘿!
自己的小身板,竟然拽不动它。
返回学堂,李根一声令下。
身为劳动委员的尉迟宝琪,立即带领众少年郎,直奔红薯地而来。
“宝琪,拔一株红薯秧下来,看看是否可以收获了!”
尉迟宝琪,应允一声。
弯腰撅腚,双手抓住红薯叶根部,深呼吸一口,勐一用力。
整株红薯秧,被尉迟宝琪连根拔起!
呼!
呼!
呼!
众少年郎,全部眼睛瞪的熘圆。
就连刚刚赶到的孔颖达,也被彻底的震撼住了。
红薯秧根部,五六个比少年们的胳膊还粗的红薯,紧紧拥抱在一起。
魏叔玉想起,父亲曾经跟他说过的,在皇宫御花园收获红薯时的情景。
于是,魏叔玉直接往尉迟宝琪跟前走去,蹲下身子,魏叔玉便用手扒拉起来。
一个,两个,三个…
虽然个头小了许多,可是,魏叔玉扒拉出来的四个红薯,依然震惊的一干少年郎目瞪口呆。
“好,没想到,秋季这茬红薯产量能这么好,你们所有人都有功劳啊!”
听了李根的话,尉迟宝琪挠挠头本想开口。
突然想起那些东西说出来,实在是有辱斯文。
于是便及时打住!
“看这北风越来越勐,明天肯定会有霜冻,同学们,今日咱们就不上课了,大家一起抓紧收获红薯!”
“好!”
众少年郎,整齐响亮的声音,在庄园上空响起。
让已经从皇宫返回的,李渊和长乐都走了过来。
得知红薯可以收获了,李渊瞬间也是精神头倍增。
赶紧招呼庄园里的众人,全部出来下地干活。
“赵四,你赶紧去宿国公府邸一趟,告诉宿国公,长安城的红薯,今日尽可能的收获完!”
“红薯收获后,让百姓们全部存储在地窖里,切莫冻坏损伤!”
赵四答应一声,翻身上马,直奔长安城而去。
刚刚下朝回府,屁股还未坐热乎的程咬金,听到赵四的话。
一路风风火火的直奔皇宫而去。
“陛下,霜冻就要来了,殿下让赵四传话过来,今日尽力将红薯收获完毕,而且还要储存在地窖里。”
李世民激动的站起身来!
红薯啊红薯!
终于到了可以收获的季节了。
“来人,传朕口谕,让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的官差,立即通知百姓们,开始收获红薯。”
内侍总管李德禄,恭敬的领命而去。
“陛下,人不够啊,百姓们人少地多,这得收到什么时候?”
听了程咬金的话,李世民点点头。
这样简单的道理,李世民自然已经想到了。
“君羡,传尉迟恭,秦叔宝,牛进达,李靖,李勣,侯君集等诸位将军觐见!”
李君羡恭敬的领命而去!
随后,李世民又传诏了房相杜相和三省六部主政官员。
很快,御书房内,各路将领齐聚一堂!
“李靖,李勣,城东!”
“程咬金,尉迟恭,城南!”
“秦叔宝,侯君集,城北!”
“牛进达,苏定方,城西!”
李世民很快就为众大将,分配好了各自负责的方向。
之所以让程咬金和尉迟恭负责城南,自然是李世民刻意而为之的。
“诸位将军,今日都辛苦一下,朕心心念念的红薯,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不能因为天气的原因,而让红薯受到损伤,今日务必全部收获完毕!”
“臣等,谨遵陛下口谕!”
看着众位大将离开御书房,李世民端起茶杯浅饮一口。
很快,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等人接踵而来!
三省六部主政官员,也先后踏足御书房。
得知红薯就要在今日收获。
众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陛下,红薯产量之高,完全出乎我等的想象,如今百姓家中的地窖,怕是储存不了这么多红薯吧!”
宰相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眼睛一亮。
光顾着高兴了,竟然忽略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
“玄龄的意思,给百姓留下足够的红薯后,把多余的红薯收上来?恐怕长安城的地窖也不够用啊!”
李世民的话,让房相点点头说道。
“陛下,江南道水患损失惨重,您也曾经说过,红薯收获后,先行运送江南道一批红薯。”
李世民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众人一番商议过后,终于决定。
立即收购百姓的红薯,百姓们可以选择钱财或者粮食兑换。
这一日!
整个长安城和长安城周边的外郭城,比过年还要热闹。
四周的田野上,处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十万大军帮助百姓收获红薯!
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一辆辆装满红薯的马车,从长安城东南西北,十二道城门,缓缓运送进长安城!
立政殿里。
李世民满面春风的,和长孙皇后享用晚膳。
“观音婢,十万大军一出,今日百姓们的红薯,终于算是收获完毕了。”
“朕这心里的石头,也终于算是落地了。”
“有了红薯,百姓们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朕心里舒坦的很啊!”
“观音婢,陪朕痛饮一杯!”
李世民举起酒樽,长孙皇后也高兴的将酒樽端了起来。
“二郎,臣妾已经有了身孕,不过,今日乃是大喜之日,臣妾陪二郎喝一杯!”
“好!”
二人对饮一樽酒,脸上都是灿烂的微笑。
突然,立政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宫女玉芝的声音,也随即传来。
“陛下,皇后娘娘!禁卫军统领杜君卓求见!”
“哦!”
“让杜统领进来!”
李世民知道,一旦杜君卓求见,肯定是有要事发生。
禁卫军统领杜君卓,大踏步踏足立政殿。
“陛下,皇后娘娘,朱雀门外,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房相杜相等人,已经过去劝说了,可是,百姓们依旧不肯散去!”
李世民闻言,立即站起身来。
脸色也瞬间非常凝重!
“君卓,到底发生何事?今日乃是百姓收获红薯的大喜之日,百姓们为何还要聚集在皇城之外?”
“是不是有人,做出人神共愤之事?”
李世民原本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有的只是无边的怒火和愤怒。
若是真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添堵,不管是谁,李世民绝不姑息迁就!
既然惊动了房相杜相等人,想来那无法无天之人,定是身份极其尊贵之人!
“陛下,据末将所知,无人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百姓们聚集在朱雀门外,都是来退换钱财的。”
“而且看这情形,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
“房相杜相没有办法,只能让末将来禀报陛下!”
李世民闻言瞬间惊呆了!
“父亲,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爹,您只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一定会拥戴您的……”
李根的言语,在李世民脑海里回荡着。
“观音婢,朕去去就回!”
“二郎,臣妾陪你一起去!”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立即让李君羡,驾驶天子座驾来立政殿外。
李世民搀扶着长孙皇后,二人登上天子座驾。
李君羡驾驶天子座驾,在皇宫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