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殿下能够坦言自己曾经有过的过失,这本身就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更何况,擅自操控科举一事,说起来臣等也有责任,臣等竟然毫无察觉,以至于让太子殿下得逞。”
“万幸的是,此举未造成严重的后果,那届科举录取进士,尽数被陛下派往东突厥之地,陛下又举行了秋季科举,录取了诸多有才华的年轻才俊。”
“至于隐瞒未报阵亡将士名单,臣以为,绝不是太子殿下的本心,太子殿下本性善良,此事还有待商榷和调查。”
“刚刚臣等看到太子殿下泪如雨下,悔恨交加,臣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臣以为,不能让阵亡将士九泉之下不能瞑目,也不能让阵亡将士家属寒心。”
“陛下,皇后娘娘。经此一事,臣以为,太子殿下已经能堪大任了,君子坦荡荡,臣,恭喜陛下和皇后娘娘,有此坦荡荡的太子,实乃大唐之幸,百姓之福也!”
魏征的声音铿将有力,在立政殿里余音绕梁。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连长孙无忌也发现,自己不认识这个杠子头魏征了。
难道这个魏征是假魏征?
李世民双眼如炬,直奔魏征而去。
不愧是铁杆亲家啊,关键时刻,知道挺身而出了。
而且也知道了,维护皇家颜面,李世民属实非常欣慰。
唯一让李世民疑惑不解的是,魏征可是秦王的岳父大人啊,他为何如此维护太子?
难道,魏征真的大公无私到,没有一点点私心吗?
不过,眼下不是李世民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魏征的表态,足以让李世民瞬间龙颜大悦起来。
“玄龄,克明,药师。你们怎么看?”
“陛下,皇后娘娘。玄成言之有理,太子殿下能够坦言自己的过失,实在是足够坦荡。”
《日月风华》
“臣等,恭喜陛下和皇后娘娘。”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微笑着点点头。
原本以为会是一片指责之声,没曾想,却换来一阵赞誉之词。
“善,大善……”
“承乾,快快起来!”
李世民亲手扶起,还在地上泪流满面的太子。
“承乾,父皇和母后很欣慰,正如几位重臣所言,你确实有担当了,有错并不可怕,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阵亡将士的事情,父皇会派人,好生安抚阵亡将士家属,承乾就莫要再自责了,行军打仗,伤亡乃是在所难免的……”
“儿臣,多谢父皇和母后原谅儿臣。”
“儿臣还有一事,请求父皇成全!”
“哦,承乾还有何事?但说无妨!”
李世民和颜悦色的看着李承乾。
“父皇,杜荷,魏叔玉和李德奖三人,随同儿臣一同返回长安城。”
“大哥坦言,三人皆是文武双全之人,在大破吐谷浑和阻击大食和波斯联军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魏叔玉在轮台城状元学院,已经担任学院院长一职,杜荷更是轮台城的守城统领,李德奖则全面负责学院的管理工作。”
“儿臣,受大哥所托,将三人带回长安城,大哥的意思,恳请父皇重用他们。”
李承乾话音落地,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承乾有心了,此事父皇自然会有打算,父皇眼下依然是求贤若渴,他们三人若不是文武双全之人,父皇也不会将豫章,兰陵和清河,嫁给他们。”
“重用,重用,父皇肯定会重用他们三人的,具体如何重用,还要仔细商榷一番。”
“儿臣,多谢父皇成全!”
此时,天色已然不早了,房相杜相和魏征李靖,携夫人起身告退。
他们各自的儿子和儿媳,自然也一起起身告退。
“承乾一路远道而来,也回去先,好生歇息歇息吧!”
“儿臣,多谢父皇和母后关爱。”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起身,亲自送到立政殿外,微笑着目送众人离开。
外面的雪越来越大,众人心里却是非常温暖的。
唯一心拔凉拔凉的,非长孙无忌莫属了。
长孙无忌并没有走远,待看到房相杜相和魏征等人的身影消失不见后,长孙无忌再次独自返回立政殿而去。
“辅机,朕就知道你会回来。”
李世民一开口,长孙无忌便羞愧难当,被人看穿的感觉,实在是不太好受。
“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刚刚坦言的两件过失,都是臣的过错……”
长孙无忌话音落地,长孙皇后惊愕的捂住了嘴巴。
良久没有开口说话。
李世民则惬意的,自己给自己斟茶一杯,美汁汁的浅饮一口。
………………………………
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越来越奇怪……(国庆节快乐)
看着李世民风轻云澹的饮茶。
长孙无忌的心里,越发显得慌乱起来。
“辅机,其实朕早就知道了……”
“朕之所以没有将科举,和隐瞒阵亡将士未报的事情,彻底追究下去。因为承乾是朕的太子,辅机是朕和皇后的兄长。”
“朕也知道,辅机之所以如此为承乾建言献策,自然是为了保全他的太子之位。”
“辅机,可是有些事情,不要做的太过了,不要做的太过了……”
“朕心甚慰啊……轮台城一行,让承乾的心性有了这么大的转变,轮台城的英雄纪念碑,让承乾能够感到悔恨,以至于泪如雨下……”
“承乾,眼下已经开始有了责任感和担当,这是他最大的成长和收获。”
“辅机,以前的事情,朕可以既往不咎。以后莫要再出那些馊主意了!”
李世民话音落地,长孙无忌如释重负的使劲点点头,开口说道。
“臣,多谢陛下宽恕!以后辅机再也不敢了。”
没想到,李世民宽恕了长孙无忌,长孙皇后却开口说话了。
刚刚被长孙无忌所言,震惊的捂住嘴巴的长孙皇后,实在没有想到,承乾坦言的两次过失,竟然是他的亲舅舅在背后出谋划策。
长孙皇后此时感觉的愤怒,兄长此举,看起来是在帮助承乾,实则是在害他。
如此下去,只会让承乾变的更加冷漠和不仁。
万幸的是,轮台城一行,不但根治了承乾的足疾,而且改变了承乾的心性。
“兄长,你还是辞官吧!”
“承乾以后,不需要兄长的教诲,观音婢万万没有想到,兄长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长孙皇后的话,让长孙无忌宛如五雷轰顶。
他目光呆滞的看着自己的亲妹妹,良久以后长叹一口气,开口说道。
“好,一人做事一人当……”
长孙无忌也知道,经此一事,自己即便是不辞官,朝堂之上,也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了。
看到长孙皇后坚定的表情,李世民自然知道,她是为了承乾考虑和着想。
“也罢,辅机兄还是好生歇息一段时间吧。”
“明日里,朕会告诉百官,辅机兄身体欠佳,需要静养一段时日。”
“你可是朕的股肱之臣,朕还会再次重用与你的……”
长孙无忌施礼退下,满腹忧伤的往长孙府邸而去。
长孙无忌,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今日这个局面。
自己的亲妹妹,从小和他相依为命的观音婢,竟然勒令他辞官回家。
何其可悲!
何其可叹啊!冷冽刺骨的寒风,配合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让长孙无忌整个人,都觉得哇凉哇凉的。
立政殿里,待长孙无忌离开以后。
长孙皇后眼眶噙满泪水。
“二郎,对不起!”
“臣妾没有约束好兄长,差点让承乾走上不该走的道路……”
李世民紧握长孙皇后的手,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没事的,承乾现在能够明辨是非,咱们都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兄长本意也是为了帮助承乾,奈何有些事情,确实是做的有些过分了。”
“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莫要再提了,来,咱们看看,根儿让承乾捎来的书信……”
李世民掏出手帕,亲自为长孙皇后擦拭眼泪。
如此温馨一幕,羡煞旁人,可惜现在立政殿里,没有旁人。
几位宫女,谁也不敢正眼观看啊。
长孙皇后依偎在李世民怀中。
李世民将书信拆开,然后拿在手中,二人一起定睛看去。
父皇,母后。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是承乾平安返回长安城之日。
承乾的足疾已经彻底痊愈,日后只需要按时服用,儿臣为其配好的草药即可。
松赞干布派使者入长安城求亲,父皇将江夏郡王府的雪燕册封文成公主,赐婚松赞干布一事,实在非明智之举。
看到这里,李世民面颊滚烫,自己又一次,被这个臭小子给教训了。
父皇,母后。
我大唐乃天选之国,大唐的公主,岂能外嫁蛮荒苦寒之地的异族。
遥想当年,昭君出塞!
昭君的境遇,何其可悲,何其可叹!
吐蕃本就包藏祸心,对我大唐一直虎视眈眈。
为了永除后患,儿臣已经派兵占领了吐蕃,因为路途遥远,喜报抵达长安城,尚需一些时日。
父皇,母后。
承乾暴揍吐蕃使者,乃是儿臣委托其所为,这口恶气不出,儿臣实在是意难平!
承乾返回长安城时,儿臣让杜荷,魏叔玉和李德奖,一起陪同承乾返回长安城。
父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他们三人可堪大用。
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朝中有些老臣,该休息的,也时候让他们休息休息了。
如此也彰显父皇,乃是千古仁君。
房相杜相等人年事已高,杜相更是曾经身患顽疾,马周此人可为相,相信父皇这些年,也已经彻底了解了马周的为人。
还有中书侍郎岑文本,此人颇有文采和治国理政之能,父皇也可重用为相。
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臭小子,竟然又在教老子做事。
李世民奇怪的是,马周和李根是有一番交集的,正是因为他和马周,在科举考场的相遇,才让李世民最终决定,派魏征去中郎将常何府上,特意考察马周的文采,结果让李世民大喜过望。
而,岑文本?
李根和他素无交集,为何会举荐此人?
更何况,根据李世民掌握的信息,岑文本现在是支持魏王李泰的。
李世民暂时放弃思考这些问题,继续往下面看去。
接下来的内容,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瞪大眼睛仔细看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字眼。
父皇,母后。
儿臣,万万没有想到,承乾的足疾会来的如此之快,可想而知,父皇的龙体也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候……
…………
父皇,母后。
此顽疾俗称三高,具有很高的遗传性。
承乾之所以在贞观三年和贞观七年,两次重兵缠身,只因他体质原因,所以早早显现出来,足疾发作更是顽疾恶化的前奏。
为此,儿臣不得不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