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泰闻言,表情立即精彩了起来。
“多谢先生提醒,学生这就亲自去城外等候,希望还能来得及。”
李泰起身告辞,岑文本自然一直送出府外。
………
朱雀大道上。
一辆马车缓缓而行。
车厢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满脸都是落寞之色。
马车驶出明德门,老者从马车上下来,回头看了一眼长安城。
满眼尽是不舍和不甘之色。
自己终生的夙愿,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完成了。
夕阳将老者的背影拉的很长很长。
“唉………罢了,罢了……”
老者叹息一声,最后注视了一眼长安城,回头往马车而去。
“学生李泰,见过李太师。”
就在老者,即将抬脚登上马车的时候,一道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不错,此老者,正是太子太师李纲。
后世鼎鼎有名的,有太子杀手美誉的李纲。
一生担任三位太子的太师,终究是没有一位成功登基大宝。
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壮举。
听到李泰的话,李纲勐然转身,抬起头来来。
“魏王殿下,您怎么来了?”
“学生来为先生送行,虽然先生乃是太子太师,学生也是有幸听过先生授课的,先生大才,青雀一直心怀敬佩……”
李泰一番话,彻底把李纲给感动了。
人啊!
在最为失意的时候,是最容易被感动,也是最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的时候。
李纲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殿下只是把自己送出了宫外。
而魏王李泰,却在长安城外,等候着为自己送行。
“殿下,昨日刚刚下过大雪,外面如此严寒,李纲何德何能,让殿下在城外等候。”
“先生言重了,在学生心里,先生永远是最有才华的大师,得知父皇让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辅左太子之后,学生便知道,今日或许是先生的离开之日……”
“如此说来,殿下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听了李纲的话,李泰郑重的开口说道。
“能有幸得见先生一面,即便是等上三日三夜又如何?”
李泰的话,让李纲激动的热泪盈眶。
暖心,实在是太暖心了。
原本心里面已经哇凉哇凉的李纲,瞬间感受到一股暖流,从心头流过。
“殿下的心意,李纲铭记在心。”
“今日之事,足以慰籍李纲余生,殿下,天就要黑了,李纲告辞……”
李纲话音落地,转身就要往马车而去。
“先生一定要走吗?先生一定要离开长安城吗?”
李泰的话,让李纲瞬间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开口说道。
“殿下,不走我又能去哪里呢?长安城乃是天下最为繁华之地,没人会舍得轻易离开。”
李泰闻言,微笑着开口说道。
“先生可否愿意随学生前往魏王府?”
“学生以前无缘日日聆听先生教诲,今日还请先生给学生这个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跟随先生好好学习。”
不得不说,李泰这番话说的实在是太有水平了。
完全没有一点看低,刚刚被卸去太子太师这一荣耀光环,跌入人生失意低谷的李纲。
而且言语里面,满是恳求之意。
李纲闻言,注视着李泰,开口询问道。
“殿下的一片盛情,李纲铭记在心,若是李纲留下的话,怕是陛下哪里,殿下不好交代啊!”
李泰听完李纲的话,知道,此事成了。
“先生无需多虑,快快随学生回魏王府,这外面天寒地冻的,可真是冷啊……”
“父皇那里,学生自有解释,先生完全可以放心。”
“请先生与学生同行!”
李泰搀扶着李纲,往自己的座驾而去。
李纲的马车,自然有魏王带来的下人驾驶。
回到魏王府,李泰将李纲好生安顿在文学馆内。
并且安排两位丫鬟,专门服侍李纲。
李泰一番思索过后,乘坐座驾,直奔皇宫而去。
自己留下李纲的事情,若是不告知父皇的话,一旦被父皇得知,心里肯定会有所芥蒂。
李泰抵达皇宫的时候,天都黑下来了。
眼看宵禁将至,李泰却赶了过来,李世民知道他肯定是有要事奏报。
“父皇,母后。昨日都是青雀不好,青雀一时口快,再加上大哥一直不在我们身边,青雀一直以来都是称呼太子哥哥为大哥……”
李泰宛如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般,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前,委屈的耷拉着脑袋。
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发现长孙皇后也恰巧看向自己。
二人相视一笑。
“行了,父皇和母后,不希望再有下次了。”
“用心去着书立传,父皇和母后还等着你那《括地志》早日问世呢!”
“儿臣,谨遵父皇和母后教诲。”
“儿臣有一事,不得不禀报父皇和母后。”
“有事但说无妨。”
听完李泰的话,李世民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父皇,母后。儿臣刚刚在来皇宫的路上,偶遇李纲李太师,方知,现在他已经卸任太子太师一职。”
“儿臣素闻李纲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刚刚见他神色落魄,颇有几分失意之色,儿臣起了恻隐之心,告知他先莫要离开长安城……”
李世民闻言,双眼如炬,直奔李泰而去,开口询问道。
“青雀,你的意思,想留李纲在魏王府?”
“父皇,您一向仁慈执政,对待有功之臣向来是欣赏有加,李纲辛苦教导太子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如此离开长安城,怕是寒了天下文人志士的心……”
嘶!
李泰的话,让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就连长孙皇后也双眼闪亮起来。
“二郎,青雀所言,不无道理。”
“李太师可谓是三朝太子太师,民间声望甚大,就这样离去,怕是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啊……”
李世民闻言眉头紧皱起来,思索片刻后,李世民注视着李泰,开口说道。
“善,大善……”
“青雀言之有理,父皇很是欣慰啊,青雀眼下眼光看的很长远,知道为父皇着想了。”
“若非是青雀提醒,差点毁了朕的一世英名。”
“青雀,好生安抚李纲,若是他愿意留在魏王府,就让他留下吧,过几日,父皇抽时间,专门过去看他……”
“父皇圣明,儿臣谨遵父皇口谕。”
李泰离开以后,李世民也离开了立政殿。
今晚他要好好询问,跟随太子前往西域之地的两名侍卫。
那二人乃是百骑司的暗探,此行名为,为太子保驾护航,实际上是带着圣谕而去的。
御书房里,李世民正襟危坐。
百骑司统领李君羡,将两名百骑司暗探带来。
二人施礼参拜后,得到李世民的赐座。
满怀希望的李世民,一番询问过后,满脸尽是失望之色。
重要的信息,所有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二人全部没有打探出来。
“陛下,属下实在是没有办法,除太子殿下被秦王殿下请走以外,我们百名侍卫,一直吃住在一起,周边全是士兵守卫,根本没有外出的机会。”
李世民闻言站起身来,臭小子,给老子玩这一套?
李世民问了一个寂寞,不得不让两人退下。
“君羡,你怎么看?”
“陛下,属下以为,秦王殿下应该在轮台城,又有了新的发明,为了保守秘密,所以才限制太子殿下侍卫的自由出行。”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开口说道。
“君羡,言之有理。”
“君羡,你还记不记得,昨日里太子言称唐军接管吐蕃时,说的一句话。”
听了李世民的询问,李君羡也是眉头紧皱起来。
昨日里太子殿下,在吐蕃使者居住之地,说的话有点多,这让李君羡有点脑壳疼痛。
突然,李君羡眼睛一亮,开口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言称,在他离开轮台城前,秦王殿下刚刚得到飞鸽传书……”
从李君羡口中确认无疑,李世民当时并没有听错。
“君羡,飞鸽能做到传书吗?”
“回陛下的话,属下闻听江南道偶有飞鸽传书的传言,并未亲眼目睹过。”
李世民眉头紧皱,在御书房来回踱步。
李君羡知道,每每这个时候,就是陛下认真思索问题的时候。
所以,李君羡便安静的站立在一旁。
“君羡,长安城内的飞鸽多不多?”
片刻过后,李世民停止了踱步,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的话,长安城内飞鸽属实不少,不仅仅达官权贵,就连百姓人家,也有喂养的。”
李世民点点头,突然开口说道。
“君羡,可曾注意到,魏征府内,是否有飞鸽飞出?”
李君羡闻言,明显一愣,然后如实回答道。
“陛下,属下未曾注意过。”
李世民再次来回踱步起来,事出反常必有妖,魏征最近的反常,让李世民甚是疑惑不解。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传令下去,严密监视魏府四周,一旦有飞鸽飞出务必射杀。若是有飞鸽降落在魏府之内,立即将消息告知朕。”
李君羡立即恭敬的领命而去。
………………………………
(感谢听闻远方有个你和历史不及格的两次万赏)
刚刚抵达青岛的外婆家。
因为疫情的原因,已经三年没有看望外婆了。
今早外婆打电话来,说想我们了。
然后,我们一家人吃过午饭,便开车前往青岛。
今天风大,雨也大!
从聊城到青岛,耗时八个多小时,相当于从山东最西端,直达山东最东端。
原本带着笔记本电脑来的,还打算忙里偷闲码码字。
到了外婆家,才发现,是我想多了。
我舅舅,还有表哥,表妹都在。
今晚舅舅已经订好了酒席。
也不知道大人们,喝到什么时候结束。
明天带着外婆,一起去海边,然后开车去东营看黄河入海口。
听说黄河入海口处的场景非常令人震撼。
一半是黄色的黄河水,一半是碧蓝的渤海湾。
两者泾渭分明,宛如上天一剑噼开的分界线。
若无意外,6号我们全家会开始返回,毕竟,7号是最后一天假期了。
这两天我尽量吧,若是有时间,就偷偷用手机码字。
估计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我业余时间写的事情,表哥和表妹他们都不知道。
本人也不想当场社死!
因为这本书里有表哥和表妹的名字,他俩知道绝对会跟我没完……
请各位读者大大们,多多包涵。
估计会欠更三天左右。
回来后,努力把欠的给补上。
感谢书友,听闻远方有个你,10000点打赏。
感谢书友,历史不及格,10000点打赏。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也祝愿大家,都度过一个开心愉快的国庆假期。
另外,苹果端的打赏,大老们就不要用苹果手机打赏了,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