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已经想到了,那些人再干什么。
因为李世民曾经跟二人提起过,秦王意欲五年内完成一项不得了的,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壮举。
那就是将轮台城到长安城的距离,数千里的距离啊,缩短到三日时间便可抵达。
这是一件,让人做梦都不敢梦想的事情。
如今看来,秦王殿下已经开始在行动了。
“青雀,皇叔以为,那些人,应该就是在修筑,那种交通模具的道路。”
“皇叔是说,可以用时三日时间,便可从轮台城抵达长安城的,交通工具的道路?”
听闻李泰的话,李孝恭和李道宗齐齐点点头。
诸皇子和公主,齐齐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李道宗身后的裴行俭和狄仁杰二人,更是满脸尽是不可思议之色。
这样的交通工具,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范畴。
简直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两匹骏马,奔腾而来。
马背上的少年郎,面相英俊神武。
李孝恭仔细望去。
这不就是当年在状元庄园里,跟随秦王殿下学习的二人吗。
“王玄策,席君买……”
李孝恭微笑着脱口而出。
“难得郡王爷,竟然还记得俺们二人。”
“王玄策,席君买……”
“参见河间郡王,郡王妃,参见江夏郡王,郡王妃!”
“参见诸皇子殿下,参见诸位公主!”
王玄策,席君买,翻身下马。
恭敬的施礼拜见!
“如此说来,秦王殿下知道我等就要到了?”
李孝恭颇为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回郡王爷的话,家师今早醒来,第一句话便坦言,今日是两位郡王爷和郡王妃,还有诸皇子和公主,抵达轮台城之日。”
“家师特命,我等二人,在轮台城南门迎接郡王爷一行。”
“家师和秦王妃,很快便会亲自前来相迎!”
“请郡王爷一行,跟随我等入城!”
王玄策和席君买,自从跟随秦王殿下以后,不管是在长安城还是轮台城,一直同住一院。
如今依然宛如家人一般,称呼家师,乃是最为贴切不过。
李孝恭和李道宗,手抚胡须,微笑着点点头。
秦王殿下,果然非同凡人。
他们几乎是日夜兼程,才能如此之快的抵达轮台城。
就这样,竟然也能被秦王殿下,给推算到。
不服气不行啊!
“劳烦二位将军带路!”
李孝恭自然知道,现在的王玄策和席君买,早已不是当年,跟随秦王身边学习的二位少年了。
这些年二人立下赫赫战功,早就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战将。
就连陛下,都多次开口盛赞二人。
王玄策和席君买,翻身上马。
带领车队一路前行。
李孝恭和李道宗,也不坐马车了,骑着骏马,跟着一起前行。
一路上,王玄策和席君买有问必答。
周边的诸多工厂,王玄策和席君买,也逐一仔细的介绍着。
轮台城南门,突然出现大批车队。
“郡王爷,家师他们来迎接郡王爷一行了。”
李道宗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一眼便看到怀抱婴儿的爱女李雪燕。
雪燕身边,那一身白袍,身高九尺的男子,想必便是薛仁贵吧!
毕竟,李世民曾经对他提起薛仁贵时,身高九尺,一身白袍,已经深深印在李道宗的脑海里。
轮台城南门。
李根率领轮台城所有官员,前来迎接自己的家人们。
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三位大将军也赫然在列。
“侄儿携家卷和轮台城所有官员,欢迎伯父和叔父,欢迎诸位弟弟和妹妹,光临轮台城。”
“秦王殿下客气了,真是太客气了……”
“我们此行,可是来麻烦秦王殿下的。”
李孝恭和李道宗,满脸都是灿烂的微笑。
“伯父,叔父,无需多言,都是自家人,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侄儿已经备好了酒宴,为大家接风洗尘。”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直奔都督府而去。
李道宗更是欣喜的抱着自己的小外孙。
近距离观察薛仁贵,李道宗心里,那叫一个满意他妈给满意开门,满意到家了。
如此好男儿,天下能有几个。
秦王为雪燕挑选的夫君,真是万中无一的好男儿。
“大哥,稚奴和兕子可好?父皇和母后甚是想念他们。”
李泰在李根身侧,开口询问道。
“甚好,甚好……”
“稚奴和兕子不但身体有所好转,如今学业也非常让人满意,年底考试,二人双双都是班级头名……”
李根微笑着开口回答道。
“大哥,实不相瞒,父皇和母后让我们前来,一是治疗顽疾,二来是让我们,也跟随大哥好生学习一番的。”
“父皇和母后,对太子哥哥的进步甚感欣慰,希望青雀等人,也能在大哥这里,有所收获和进步。”
听了李泰的话,李根微笑着点点头。
“善,大善……”
“青雀,只要你们肯学,大哥愿意倾囊相授……”
“这五部书籍,乃是大哥所撰写的《括地志》或许对青雀,能有所帮助。”
“因为大哥去过波斯和大食,也派人去过高句丽和吐蕃,这些地方的地势地貌,风土人情和地方特产,大哥已经尽数记录在册……”
李泰闻言,立即欣喜的双手接了过来。
如此厚礼,乃是求之不得之物,可以省去他诸多麻烦和精力。
有了这些,《括地志》可成也!
欣喜之下,李泰直接当场就翻开了书籍。
只是看了一眼。
李泰整个人,都傻了。
我嘞个去!
怎么会是这样?
怎么可能?
开篇和自己所撰写的《括地志》一模一样,根本没有,哪怕是一字之差。
问题是,自己所撰写的《括地志》,还未问世,也从未在外人面前展示过。
就连父皇和母后,也未曾一观。
而,大哥这部《括地志》,却已经拓印成书。
不信邪的李泰,继续往下翻去。
一样。
一样。
还是一模一样!
李泰整个人在春风中凌乱。
额头也开始,有点点滴滴的汗珠,被李泰逼出了体外。
李泰干脆直接翻阅第二本,毫无疑问,还是和自己所撰写的一模一样。
第三本,也是一模一样。
此时此刻,李泰浑身都快湿透了。
李泰越发感觉,自己遇到了灵异事件。
如此巧合之事,理论上,根本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文抄公,也有可能抄错。
怎么就会一字不差呢?
第三部的末尾,更是让李泰,眼睛瞪的熘熘圆。
因为那一段,乃是自己前日里,刚刚撰写出来的。
一路旅途奔波,一路上李泰也没有闲着。
前日里,在马车上匆匆写了草稿,竟然和大哥拓印的书籍,内容一模一样。
我嘞个去!
李泰快要哭了。
自己忙里忙外这些年,耗费了多少心血,外人不得而知,李泰自己确实最为清楚的。
为了这部《括地志》,李泰常常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结果,现在发现。
自己一切都是徒劳的。
因为大哥他,已经完成了。
而且完成的非常完美。
第四部和第五部的内容,详细记录了西域,波斯,大食,高句丽,吐谷浑,还有吐蕃之地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特色物产,着名景点,等等一切,和当地息息相关的事宜。
李泰擦擦额头的汗水。
李泰有点心慌,慌的一批的慌。
若是大哥将这五部书籍,献给父皇和母后的话。
自己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那全部都白费了。
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大……大哥……怎么会是这样?”
李泰说话都结巴了,嘴唇抖动着开口询问道。
“青雀,是不是觉得?大哥这括地志的前三部,和你所做的有些相同?”
“大哥,这,何止是有些相同啊,根本就是一模一样。”
李泰声音里,都带着哭腔。
“青雀,小点声,被别人听到就不好了。”
“至于缘何如此?”
“因为大哥是青雀的大哥呀……”
李泰闻言再次擦擦额头的汗水。
这话的信息量有点大,让聪慧过人的李泰,不得不好生斟酌一番。
李根见李泰沉默不语,于是决定给他加点勐料。
“青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啊……这……”
李泰瞬间再次满头大汗。
“大……大哥,莫非你一切都看到了?”
“嘘,小点声……”
“不然大哥,怎么会是青雀的大哥呢?”
“后面的两部书籍,大哥已经帮你续写好了,返回长安城以后,献给父皇和母后即可。”
“看把你紧张的,咱们是兄弟,仔细看看这五部书籍上的撰写人……”
李泰闻言,急忙仔细往书籍封面看去。
刚开始一时兴奋,只顾着翻书了。
翻书以后则震撼的无以复加,根本无心查看书籍封面。
仔细往书籍封面一看,李泰双眼再次瞪的熘圆。
《括地志:魏王泰着》
“大哥,这……”
李泰从大悲到大喜,不过是转瞬间的事情。
“青雀,你聪慧过人,即便大哥不帮你续写,就凭前面三部括地志,青雀之名,也足以流传千古,万古留芳。”
“青雀呀,这西域乃是大哥治理,吐谷浑,波斯,大食和吐蕃,乃是大哥所纳入大唐版图的。”
“大哥一个不小心,让青雀这括地志的难度和复杂度倍增,让青雀如此辛苦,大哥心有不安呀,所以为你续写下来,也算是大哥对你的一丝丝补偿……”
“大哥……”
李泰感动的双眼噙满泪水。
“青雀,莫要再说了。”
“身为父皇和母后的皇子,着书立传,不是我们皇子,年轻时应该做的事情,等到那一天,我们都老了,大哥陪你们一起,着书立传。”
“远方尽是星辰大海,何必为了一草一木,而驻足不前?”
李泰闻言,略加思索片刻,立即恭敬的开口说道。
“五弟,谨遵大哥教诲。”
李根微笑着点点头。
开局拿下李泰,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至于李恪和李佑等人,因为大家都是庶出,天然就比较容易沟通的多。
一行人来到都督府门口。
被李根和秦王妃,热情的邀请进府。
李渊已经在院落里,正襟危坐了。
来者都是他的子孙后代,即便是河间郡王李孝恭和江夏郡王李道宗,也都是他的侄子。
“侄儿,给伯父请安!”
“皇孙,给皇爷爷请安!”
乌拉拉,都督府内,直接跪倒一大片。
“善,大善……”
“没想到我李渊,这辈子还能亲眼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