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话音落地。
众人面面相觑起来!
虽然说太史令是主管天象的部门。
可是,真正懂得天象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啊。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混日子的。
毕竟太史局是个清水部门,几乎连一点油水都捞不着。
面对陛下的询问,太史令张达康也懵圈了。
这问题该如何回答?
弄不好就是个欺君之罪啊!
就在御书房一片安静的时候,一道身影站立起来!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李世民顺着声音看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
这个人他认识,因为他曾在秦王府效力多年。
当初李世民征战天下的时候,此人还曾任记室参军!
“淳风,说来给朕听听!”
李世民想起六年前的一幕,当时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只是闷热异常。
记室参军李淳风,极力阻止李世民继续行军。
李世民不解,询问为何阻止大军前行。
“殿下,不出一个时辰,将会有大风和雷雨来袭,若是此时大军前行,会有诸多危险。”
李世民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接受了李淳风的建议。
大军在空旷的高坡地带扎营,暂做休整。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升起朵朵黑云。
紧接着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巨大的惊雷声,在头顶不远处响起!
战马,都吓的惊慌失措!
紧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李世民在营帐里,看着这突然间骤变的天气。
庆幸自己听从了李淳风的建议。
否则的话,肯定会造成士兵和战马的损伤。
粮草也会尽毁,损失不可估量。
事后,李世民重赏了李淳风。
李世民登基以后,特意将李淳风安排到了太史局。
正所谓关心则乱!
刚刚忧心忡忡的李世民,竟然将李淳风在太史局的事情,给忘记了!
“陛下,微臣发现立春以来,至今滴雨未落,昼夜温差也高于常年。”
“往年此时应该是西南风尽吹的季节,而此时依然是西北风强势。”
“陛下,以上种种,乃是大旱之兆!”
李世民闻言心里咯噔一下。
看来,根儿所言非虚。
今年这大旱,怕是躲不过了。
大旱之年,伴随着蝗灾。
真是雪上加霜,让李世民头疼的很。
太史局一干人等离开以后,李世民直奔立政殿而去。
“观音婢,有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啊!”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面色骤然一变。
她紧张的握住李世民的手,开口询问道。
“二郎,发生何事?”
李世民将李根和李淳风的话,都仔细说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赤地千里!
蝗虫蔽日!
想一想都让人触目惊心。
“二郎,最苦的莫过于百姓了。”
“观音婢,朕和你的想法一样。如此天灾,让朕的百姓怎么办啊?”
“眼下,只有一个办法,只能等明日一早了。”
李世民将自己谎称,去泾阳任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长孙皇后。
“二郎,根儿他,真的有解决知道。”
长孙皇后一双美目,瞬间闪亮了起来。
“观音婢,那孩子夸下海口,说我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想必不会有假!”
………
今夜,李世民几乎一夜未眠!
长孙皇后,也是在床榻上辗转反侧。
长安城外的一处庄园里。
李根整夜都在奋笔疾书。
李根面前是一沓纸张,尽数被他的笔墨所渲染。
“公子,还有不到半个时辰,晨钟就要敲响了。”
红袖和添香,心疼的给李根捶着肩膀。
两位丫鬟的关心和照顾,让李根心里深感温暖。
“走吧,陪本公子去送送老爷!”
李根将纸张仔细的卷起以后,塞进了袖筒里。
春明门!
长安城东面三处城门的,居中城门。
李根抵达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头攒动。
随着咚咚咚咚的晨钟响起。
春明门的城门缓缓打开。
“爹,我在这儿!”
李根看到老爹的马车出来,使劲挥舞着胳膊。
此时城外的百姓已经进城。
李世民从马车上跳下,快步往李根走去。
“爹,这些您全部带上,有些难以看懂之处,孩儿都做了详细解释。”
李根从袖筒掏出,自己写了一夜的纸张,尽数交给了老爹。
看着满眼都是血丝的李根,李世民心里莫名的疼痛的厉害。
“老爷,公子一宿未眠,一直在写写画画。”
红袖和添香的话,让李世民眼睛瞬间湿润。
“爹,赶紧走吧,一个大老爷们,还哭哭凄凄的成何体统!”
李世民伸手拍拍李根的肩膀,转身往马车上走去。
“爹,若是一个人太过寂寞,遇到合适的,就再找一个!”
………………………………
第四十一章御书房里,众臣惊!
李世民闻言,一个踉跄,差点立足不稳!
臭小子。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子何止找了一个?
“公子,带给老爷的茶叶,还未送上您。”
眼看陛下登上马车。
红袖和添香,赶紧提醒道。
李根闻言恍然大悟,差点把这事给忘记了。
红袖和添香各将两罐茶叶,放在李根兜起来的衣衫里。
李根一路小跑往马车而去。
“爹,带上这几罐茶叶,喝完了捎个信过来,俺在给您捎过去。”
李世民收下茶叶,伸手抚摸李根的秀发。
“好孩子,好好保重,爹走了!”
李根一直目送马车,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
仍然在原地傻傻的站着。
“公子,咱们回吧,老爷的马车已经不见了。”
“嗯!”
李根点点头,他也确实需要回去,好好补补觉了。
李君羡驾驶马车,还未抵达通化门。
两匹骏马便奔驰而来。
“大统领,那少年郎已经离开了。按照大统领的吩咐,属下派人在暗中跟随保护!”
“好!”
李君羡闻言点点头说道。
马车里的李世民,自然听到了外面的对话。
“君羡,立即回宫!”
李君羡闻言,驾驶马车进入通化门,一路往西而去。
从通化门一路往西,进入延禧门,便进入了皇宫之内。
李世民在马车里换上龙袍。
直奔显德殿而去。
此时,显德殿内。
文武百官们齐聚殿内,面面相觑起来!
自从李世民登基以来,这是第一次发生,李世民无辜旷朝的事件。
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等人,也是眉头紧皱!
陛下今日这是怎么了?
没理由,到现在还未起床啊?
即便是昨晚太过操劳。
那侍寝的妃嫔,也得提醒陛下早朝啊!
此时此刻,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不同的猜想。
就在众人脑洞大开,浮想联翩的时候。
李世民迈步踏入显德殿。
“陛下驾到!”
内侍总管李德禄,尖细的嗓音响起。
群臣齐齐施礼参拜!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群臣万万没有想到。
李世民竟然开口说出这样一句话。
别说其他官员了,房相和杜相二人都傻了。
陛下今日不对劲啊!
太不对劲了!
房相和杜相,二人互视一眼,刚要出班开口启奏。
李世民已经不给任何人机会了。
“退朝!”
群臣齐齐俯首施礼。
李世民一甩衣袖,大踏步的离开了显德殿。
“陛下口谕:三省六部主政官员留下,请去御书房议事!”
内侍总管李德禄的声音,在显德殿响起。
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在房相和杜相的带领下,直奔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里!
李世民的御案上,摆放着一沓纸张。
这上面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副画,都出自李根之手。
李世民是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欢喜!
大旱虽然严重,可是人定胜天!
蝗灾虽然可怕,可是也有解决之道!
在这些纸张上,李世民不仅仅得到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还有不可思议的收获。
有几样工具图纸,让李世民如获至宝。
“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爱卿,请坐!”
李世民看到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到来,伸手邀请众人入座。
“陛下,您龙体无恙吧?”
兵部尚书李孝恭的话,让李世民微笑着开口说道。
“世民不好,让皇兄担忧了。”
河间王,李孝恭,乃是李世民的堂兄。
如今朝堂之上,唯一和李世民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属。
时任兵部尚书一职,权利甚大!
“今日,之所以早早结束早朝,将诸位爱卿传诏御书房,因为有要事和诸位爱卿相商!”
“今明两年,关陇之地将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更会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蝗灾!”
“关陇之地,赤地千里!蝗虫蔽日!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李世民一开口!
所有人都惊呆了!
房相杜相嘴唇蠕动,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这话得亏是从陛下口中说出。
若是换成其他人等,绝对会被胖揍一顿。
“诸位爱卿,朕绝非虚言,朕,正元节后,曾和房相一起离开长安城,微服私访!”
“返回途中,偶遇一得道高人。”
“实不相瞒,那李艺造反一案,全拜那得道高人相告。”
御书房里,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众人眼睛瞪的溜圆,更有甚者,浑身汗毛都竖立了起来!
如此高人所言!
不能不信,也不可不信啊!
房玄龄点头开口说道。
“诸位同僚,陛下所言句句属实,玄龄和陛下偶遇那位得道高人,还有幸得到那位得道高人的款待。”
“高人的世界,吾等望尘莫及啊!”
嘶!
宰相房玄龄话音落地,御书房再次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房相为人正直,绝不是那种出口说慌之人。
对于房相的这番话,李世民相当相当的满意。
“诸位爱卿,今日朕之所以早朝迟迟未到,因为那得道高人带来不好消息的同时,给朕送来了这些纸张。”
“这些纸张,讲述的是抗旱之道!”
“这些纸张,描述的是治蝗之法!”
“这些纸张,绘制的是新型工具!”
呼!
御书房一片急促的呼吸声。
即便是沉稳如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激动的心砰砰砰直跳。
刚刚初闻大灾在即,众人都是心急如焚。
如今解决之道,就在眼前,如何能不让众人欢喜。
“诸位爱卿,抗旱之道和治蝗之法,朕都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