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初闻大灾在即,众人都是心急如焚。
如今解决之道,就在眼前,如何能不让众人欢喜。
“诸位爱卿,抗旱之道和治蝗之法,朕都已经看过了。”
“接下来,请诸位爱卿观摩查勘,有何不同见解,诸位爱卿,尽管开口道来!”
李世民将一沓抗旱之道,替给了房玄龄。
房相看完第一张,随即便传给了杜相。
杜相看着第一张的时候,房相的第二张也随之到来,杜相便将看完的传给了身边的长孙无忌。
如此循环下去,御书房里除了传递纸张的声音,便是众人急促的呼吸声!
“妙,实在是妙啊!”
看到精彩之处,房相忍不住使劲拍下大腿,开口称赞。
御书房里的一干重臣,终于全部观摩完毕。
“诸位爱卿,对这抗旱之道,意下如何?”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微笑着开口询问道。
………………………………
第四十二章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三省六部主政官员,纷纷表态同意!
这上面的诸多办法,很多绝对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从无先例可循!
可是,字里行间,他们越琢磨,越有道理。
越琢磨,越是妙不可言!
果然是出自得道高人之手啊!
一手字迹,也是写的潇潇洒洒,宛如行云流水一般!
“既然,诸位爱卿皆无异议,就按照这上面的方法做吧!”
“朕,思索良久,即便是咱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大旱过后便是蝗灾,今年只能保证春耕的粮食,秋耕是万万要不得的,否则百姓连种子都无法收回来。”
“朕以为,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存储粮食,大唐粮仓甚多,长安城更是人口聚集之地,诸位爱卿,朕打算,现在开始从江南道调拨粮食如何?”
李世民的话,让十几位重臣频频点头附和。
“陛下圣明,臣以为,若是干旱一旦发生,粮价势必会大幅上涨,有些人会趁机发灾难财!陛下手中握有大量粮食,可以让这些人的发财梦落空。”
听了房玄龄的话,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说道。
“诸位爱卿,朕不仅仅要平衡粮价,而且,朕,决定,夏收结束以后,免去关陇之地,所有百姓的赋税!”
李世民说这些话的时候。
耳畔回荡的是李根的声音!
爹,一定要做个好官,做个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只有走到田间地头,才能知道百姓们的辛苦,谁能让百姓填饱肚子,百姓就会拥戴谁,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李世民话音落地,御书房陷入短暂的安静。
“陛下,若是如此,户部压力很大。陛下,您也知道,户部一年的开支有多大,仅俸禄和军粮这一块,臣唯恐负担不起啊。”
户部尚书孤独彦云,非常无奈的开口说道。
孤独彦云说的乃是实情。
户部主管天下财政,同样也负担所有的俸禄和军费。
李世民闻言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口号喊的震天响,没钱也是空喊口号。
这段时间,李根赚的钱,全部交给自己了。
如今自己名义上,已经赴任泾阳,再想将钱据为己有,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了。
再说了,即将到来的灾难是李根告知的,解决灾难的诸多方法,也是李根献上的。
若是自己,再打他以后赚的钱的主意?
李世民自己都觉得脸颊滚烫。
当爹当到这份上!
何其可悲!
何其可叹啊!
“陛下,臣愿意减免一年俸禄,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宰相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瞬间感到心里暖暖的。
“玄龄,你府里可是有一大家子人啊!玄龄日夜为国事操劳,朕,怎么能委屈了你。”
李世民眼眶泛红,开口说道。
“陛下,您赏赐给臣的金银财宝,臣,尽数送来。陛下,房府还有不少余粮。眼下还是先度过难关再说其它!”
“陛下,臣,也愿意减免一年俸禄,将陛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尽数奉上!”
“陛下,臣,……”
杜如晦,长孙无忌,李孝恭,孤独彦云……
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全部都表态,愿意减免一年俸禄。
并且将陛下,曾经赏赐的金银财宝奉上。
“诸位爱卿,朕,朕要感谢你们,朕替大唐百万百姓感谢你们。”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李世民真正的被感动了。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他亲王府的嫡系。
玄武门事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跟随自己并肩战斗!
如今,大业已成!
在灾难即将到来的时候。
他们又要,将自己曾经赏赐的金银财宝尽数奉上。
而且还主动减免一年俸禄。
“陛下,兵部从即日起,开始缩减开支,原定的军饷和粮草,缩减五成!”
兵部尚书李孝恭的话,让李世民缓缓的摇了摇头。
“皇兄,兵部不能缩减五成开支,将士们已经够辛苦的了,朕,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受苦。”
行军打仗多年的李世民,最是知道将士们的辛苦。
“即日起,朕也开始节衣缩食,皇宫的经费能节省的都节省下来吧,至于后宫那里,朕会跟皇后商议。”
“诸位爱卿,你们看看这副画。”
李世民将李根绘制的一幅画,放在了御案上。
众人全部往画卷上看去。
一时之间有些疑惑不解。
明明是抗旱救灾的议事,陛下却拿出一副耕犁的画。
唯有工部尚书的表情,越来越是精彩。
“陛下,这耕犁,这耕犁简直是太巧妙了。”
“哦,爱卿能看出有何不同之处?”
李世民瞬间来了兴趣。
“陛下,此犁,曲柄较短,犁尖较长,左有曲柄各多出一道绳索。”
“臣以为,此犁曲柄较短易于调头转弯,犁尖较长可以深耕,左右两道绳索,莫非是可以用人力拉动!”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的微笑了起来。
看到陛下笑了。
工部尚书激动的开口说道。
“陛下,莫非都让臣说中了?如此,春耕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嗯,确实如此。不过想要春耕时间缩短,爱卿需要尽快让工匠们制造此物。对了,此犁,名为曲辕犁,也是出自那得道高人之手!”
李世民的话,让御书房众人,都面露喜色。
如此利国利民的工具,实在是一件至宝。
“陛下,臣会让工匠们,日夜抓紧制造曲辕犁,不负陛下所望!为抗击大旱,工部理应竭尽全力!”
“好!如此就辛苦爱卿了。”
对于工部尚书的回答,李世民甚是满意。
对于今日御书房内,所有重臣的表现,李世民更是非常满意。
“诸位爱卿,今日御书房所言,切记不可对外泄露。若是被有些人得知,他们会提前囤积粮食,若是传到百姓耳中,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朝堂之上,朕也闭口不提此事,很多人,毕竟是心怀叵测啊!”
十几位重臣齐齐点头附和。
陛下说的乃是实情。
朝堂之上,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至少占据了六成以上。
这也是当初关陇集团,拥立李渊称王登基的因果。
“深耕法,这也是治蝗之法的其中之一,按照这上面所言,将土地深耕,可以将蝗虫的幼崽,埋在土地深处,令其不得出土祸害庄稼。”
李世民又将治蝗之法,一一传给众人观阅。
………………………………
第四十三章啥玩意?这是锅?
立政殿里!
长孙皇后左顾右盼。
终于等到李世民的到来。
“二郎,根儿可拿出了解决之道?”
昨晚辗转反侧一宿的长孙皇后,此时也是满脸的焦急之色。
“观音婢,放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为此事一宿未眠,李世民甚是心疼。
“承乾,青雀和长乐呢?”
“二郎,臣妾无心用膳,让他们各自回宫用膳去了。”
李世民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
“观音婢,我们可能要过一段清苦的日子。”
接下来,李世民将今日在御书房,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长孙皇后。
“二郎,即日起后宫也开始节衣缩食,臣妾的用度,除了膳食减半以外,其它全部去掉。”
“观音婢,可真是苦了你了。”
李世民握紧长孙皇后的手,将心爱的女人,揽入怀中。
“二郎,一想到赤地千里,蝗虫蔽日的画面,臣妾就心如刀割!”
“如此灾难,最苦的莫过于百姓,和那些受苦受难,食不果腹的百姓相比,臣妾心里愧疚啊!”
晶莹的泪滴,从长孙皇后眼角滑落下来。
长孙皇后虽然出身世家,可是从小也是吃过不少苦的。
父亲去世以后,多亏舅舅高士廉收养。
她和兄长二人,才得知好好的活到了下来。
这是一位果断而勇敢的女子!
去年玄武门事件。
在没有后路可退的情况下。
身为秦王妃的她,亲自勉励将士们。
当时让众将士,纷纷动容!
“观音婢,莫要再难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朕,保证以后做一位好皇帝,一心为百姓着想,让所有人能吃饱饭,有衣穿。”
…………
李根一觉醒来,已经到了午后。
确切的说,李根是被饿醒的。
毕竟这具身体,正是长身体的最佳年纪。
红袖和添香两位丫鬟,赶紧给公子端来了膳食。
不得不说,最近两位丫鬟的进步很大,在李根的指点下,二人的厨艺飞速提升。
“公子,长孙公子他们六人来过了,看公子睡的正香,留下这些契约便离开了。”
看到公子用膳完毕。
红袖和添香,将六份契约递给了公子。
李根微笑着接过契约,仔细查勘了起来。
每份契约的主人,都已经变更为他的名字。
契约上,明确注释着商铺所在的位置。
干得漂亮!
李根看完契约,心里为几位拜把兄弟,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商铺的位置,都是极佳的位置。
从上面排列的序号,便可以窥见一斑。
对于东西市场的六间商铺,李根早已有了打算。
李根将契约收好。
便开始学习课业。
看到公子开始读书写字,红袖和添香赶紧去准备茶水。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如今,赵四和冯五,已经对豆芽的制作流程完全熟悉。
李根完全可以将闲暇时间,用在学习之上。
晚饭过后,李根继续读书写字。
长安城宵禁的鼓声响起,李根微笑着摇摇头。
住在城外,还是有好处的,最起码不用受宵禁的约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