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李根将自己心中的初步设想,和盘托出。
孙思邈双眼越发的火热起来。
“殿下英明,请受臣一拜。”
“真人,如此说来,您愿意留下来了?”
李根终于直奔主题。
“听闻殿下一席话,臣,焉能再推脱。”
“殿下,臣,敬您一樽酒。”
这一次,李根没有推脱。
君臣二人,对酒当歌。
开始对大唐医学院,初步探讨起来。
“殿下,天色已晚,您该回宫就寝了。”
内侍的话,让李根和孙思邈惊讶的发现。
二人已经从早上聊到了晚上。
“真人,您今晚先将就一宿,明日里上朝,本宫有要事宣布。”
孙思邈告退而去。
走出御书房,外面已经是皓月当空,繁星点点。
孙思邈的精神却非常之好。
终于有一位明君,真正的关心,底层百姓的疾苦了。
如此圣明之人,自己岂能不好生辅左。
他,便是自己当年推算出的圣人吧。
只是时间有所提前而已。
第二日一大早。
李根精神抖擞的直奔显德殿而去。
“来人,宣孙真人觐见。”
孙思邈踏足显德殿内。
今日里,孙思邈特意换上一身新衣,而没有身穿以往的道袍。
“众卿,昨日里孙真人云游归来,本宫和孙真人一直畅谈到深夜。”
“孙真人在医学界,乃是德高望重之人,其终年云游大唐各地,除了采药就是为百姓医治顽疾,多年以来,未曾间断过。”
“本宫钦佩真人的医德,更钦佩真人的医术。”
“为了将真人的医术发扬光大,让大唐百姓不再为身患顽疾,找不到医生诊治而苦恼。”
“本宫决定······”
“即日起,大唐三省六部,改为三省七部。”
“在六部的基础上增加医部。”
“孙思邈,任首任医部尚书。”
李根话音落地,显德殿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臣等,谨遵殿下口谕!”
这就是满堂文武百官,都是自己人的好处。
对于李根的任命和改变,百官根本毫无异议。
将三省六部改为三省七部。
即便是李世民上朝议事,也绝对不会如此顺利。
毕竟这样的改变,实打实的属于国之大事。
孙思邈也万万没有想到,太子竟然突然增设一个医部,而自己被任命为医部尚书。
而,文武百官们,竟然无一人出面反对。
昨日里,不是说好的,开办大唐医学院吗?
未等孙思邈反应过来,李根继续开口说道。
“孙尚书一身医术,乃是国之大幸,百姓之福。”
“鉴于此,本宫意欲开办大唐医学院,广招天下青年才俊,有志于从医之少年。”
“大唐十二省道,每年必须派送不低于五十人,前来太医院学医。”
“本宫可以,明确的表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未来在大唐,少年郎们的出路,不仅仅是只有科举一条道路可走···”
李根的话,再次,引得显德殿一片附和之声。
“退朝,孙尚书留下。”
孙思邈一愣,原本一个时辰左右的朝会,现在竟然连一刻钟时间都不用了吗?
不过这样的风格,他喜欢。
百官齐齐施礼告退。
“孙尚书,府邸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等下,本宫亲自送您过去,顺便看看咱们的大唐医学院,应该设在什么位置。”
李根带领孙思邈,坐上王驾,直奔永昌坊而去。
孙思邈万万没有想到,太子竟然将自己的府邸,安置在永昌坊。
永昌坊,距离皇宫仅仅一街之隔。
来到府邸门前,孙思邈更是一愣。
药王府。
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殿下厚爱,臣,受之有愧啊!”
孙思邈也是性情之人,彻底被太子的厚待给感动了。
“孙尚书,本宫知道你不喜奢靡,府里只安排了一位老管家和两位侍女,照顾孙尚书的饮食起居。”
“待孙夫人来到长安城以后,再做安排。”
孙思邈微笑着点点头。
“好,殿下如此厚爱,臣,以后就安家在长安城了。”
二人踏足府邸之内,一脸和善的老管家,立即迎接上来。
两位侍女,则利落的开始冲茶泡水。
不管是管家还是侍女,都让孙思邈感到非常满意。
说起大唐医学院的事情。
孙思邈微笑着手抚胡须,开口说道。
“殿下,无需为医学院的选址而烦心。”
“臣,心中已然有了最佳之地。”
………………………………
第二百四十二章小兕子的决定,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很难赞同···
就在李根和孙思邈,在药王府,聊得火热的时候。
立政殿里。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得知三省六部改为三省七部。
孙思邈被任命为首任医部尚书之事。
“观音婢,此事,你怎么看?”
要说李世民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让太子监国,可是这么大的国之大事,他竟然事先未曾跟自己提及半句。
长孙皇后多聪慧一人啊,在李世民语气里,已经听出了李世民的不悦之意。
“二郎,你没有发现,最近龙体越发强健了吗?”
李世民没想到,观音婢竟然答非所问。
“朕的龙体,确实比以前强健了许多。”
李世民想起昨晚在立政殿之事,嘴角带着一抹,满足的笑意。
以前盏茶时间便解决的战斗,昨晚竟然持续了一刻钟左右。
这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非常满意和满足。
“二郎,你龙体为何会如此强健?”
长孙皇后面颊绯红,开口追问道。
“观音婢,自然是因为朕,好生调理,再也无需挂问朝堂之事。”
李世民的回答,让长孙皇后莞尔一笑,开口说道。
“二郎既然知道,那就不要再烦心朝堂之事了。”
“上元节过后,根儿对朝堂大刀阔斧的换血,二郎既然能够放心。”
“这次他将六部改为七部,臣妾以为也符合他的性格,以后说不定还有八部,九部甚至是十部。”
“让太子,放手去干吧!”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
“观音婢说的甚有道理,管他八部还是九部,只要是李唐江山就行。”
“朕,欣慰的是,孙真人竟然会接受了太子的任命。”
“这小子有本事啊,老子想要干的事情,没有实现,竟然让他把孙真人说服了。”
李世民言语里颇有一股子,酸熘熘的味道。
长孙皇后自然能听得出来,李世民为何会酸熘熘的。
这是真吃醋了。
“二郎,太子再有本事,他也是你的皇长子,大唐的监国太子,未来大唐的帝王。”
“他本事再大,也是二郎的儿子啊。”
“说起来,还是二郎的本事大,不然怎么会有这样一位,文治武功盖世无双的皇子呢。”
长孙皇后话音落地,李世民笑了。
笑得非常的开心。
确实。
自己的好大儿,本事再大,也是他的皇子啊。
自己终究是他爹。
至此一条,也就足够了。
······
药王府。
孙思邈说出大唐医学院的选址之地。
让李根瞬间眼前一亮。
终南山下的状元学院。
自己怎么就给忘记了呢。
“好,就在终南山下的状元学院。”
“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终南山还有多味草药,最适合初学医术的学子们。”
孙思邈和李根一拍即合,二人愉快的解决了学院选址的问题。
“孙尚书,午膳时间,配本宫去立政殿一趟吧。”
孙思邈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殿下,臣,知道该如何和陛下和皇后娘娘解释。”
李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和聪明人打交道,果然是一件让人心情非常愉快的事情。
二人,坐上王驾,直奔皇宫而去。
“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孙真人来了。”
“哦···”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来人,吩咐御膳房,准备最好的酒宴,今日朕和皇后娘娘,要好好款待孙真人。”
李根携孙思邈踏足立政殿内。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开口说道。
“陛下厚爱,臣,受宠若惊。”
孙思邈从未对李世民说过这样的话,李世民闻言,心情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观音婢说的没错。
太子能说服孙真人留下,他这位做父皇的,脸上也跟着有光。
“陛下,当年您多次挽留臣留在长安城,臣之所以婉拒,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相比于,留在长安城,为达官权贵诊治顽疾,臣,更想云游四方,为大唐各地百姓,化解病痛之苦。”
“长安城的名医已经足够多了,而,大唐许多地方,连个像样的郎中都遍寻不得。”
“这次臣返回长安城,得见太子殿下,方知陛下之本意。”
“太子坦言,陛下一想到民间各地,尚有诸多百姓,有病得不到及时诊治,往往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太子让臣留在长安城,言称只是为了完成陛下的心愿。”
“任命臣为医部尚书,也是陛下多年心中的盘算。”
“陛下还要,开办大唐医学院,培养更多的医术人才,以解决各地百姓,有病不能诊治之苦。”
“陛下如此圣明,臣,一定将医学院好生开办下去,绝不让陛下失望。”
呼!
李世民激动的胡子眉毛一起跳。
感情,孙思邈留下来,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自己的好大儿,真会做人和做事啊。
自己刚刚还差点误会与他。
长孙皇后也是一双美目,闪闪发光。
聪慧如长孙皇后,也没有想到。
事情,竟然是这样的走向。
远远比自己预想的,还要精彩的多。
不管孙思邈所言虚实。
看李世民的表情,长孙皇后便知道。
李世民心中的些许不悦,此刻,早就烟消云散的无影无踪了。
“善,大善···”
“听闻孙真人一席话,朕,算是完全放心了。”
“有了孙真人授课解惑,传播医道。”
“用不了几年,大唐医师缺少的局面,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一排内侍和宫女将美酒佳肴端来。
立政殿里的气氛,也越发的融洽起来。
“太子,今日,父皇可否浅饮一樽酒。”
“父皇,当饮酒时且饮酒。”
“善,大善···”
酒宴持续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方才作罢。
最终,任命孙思邈为医部尚书,开办大唐医学院之事,获得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李世民再无任何不悦之意。
而且,还非常的高兴和满意。
刚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