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早就已经百花竞艳了。

    “二郎,这里简直是太美了,比青雀和稚奴他们描述的,还要美上许多。”

    长孙太后,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和激动,手中的千里眼,都微微颤抖着。

    “父皇,母后。儿臣们上次来的时候,乃是秋季,儿臣们也没有想到,这里的春天这么美丽。”

    李泰,李治和李恪,纷纷笑着开口说道。

    他们也被岸上的美景给惊呆了。

    “父皇,母后…”

    “前方三里左右,有一排简单的房舍,乃是儿臣们当初和太史令李淳风一起建造的。”

    “咱们暂且去那里休息吧。”

    听完李泰的话,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都微笑着点点头。

    “好,一切便依青雀所言。”

    李世民准备上车,开车前往。

    却发现此地并无道路,一条羊肠小道,看来,还是当初青雀他们踩出来的。

    那羊肠小道,根本不足以让汽车通行,李世民不得不无奈的,和众人一起步行前往。

    步行了大约二里左右,众人便开始浑身冒汗。

    没办法,这里的温度,实在是太过温暖,再加上空气湿度大,想不出汗都难。

    “父皇,母后,您们快看啊……”

    随着李治手指所向。

    众人齐齐眼睛瞪的熘圆。

    李世民一双眼珠子,差点给瞪出来。

    长孙太后,则是惊讶的捂住了小嘴,满脸尽是震撼之色。

    在众人的左前方,一眼望不到边的,尽是金黄色的花朵。

    这金黄色的花朵之大,盛过宫廷里的玉蝶。

    更让人震撼的是,他们好像是刚刚睡醒似的,对着初升的太阳,抬起了头来。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使劲揉了揉眼睛。

    确定这不是幻觉,也不是在做梦。

    “这他娘的,不是在做梦。”

    李世民罕见的爆了粗口。

    “二郎,臣妾想起来了,莫非这就是根儿口中的向日葵?”

    长孙太后话音落地,李世民瞬间眼睛一亮。

    他也想起,自己好大儿描述向日葵的场景。

    如此对比,还真很有可能。

    “观音婢,来,坐下歇会,到底是不是向日葵,稍后便知。”

    众人齐齐坐在了草地上。

    一双双眼睛,死死盯住那片金黄色的花海。


………………………………

第二百七十六章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虽然李泰,李治和李恪,以及李淳风等人,已经可以确定无疑,这就是向日葵。

    不过眼下这样让人震撼的美丽,众人谁都想多看一会。

    于是,所有人都坐了下来,目不转睛的看着那片金黄色的海洋。

    “父皇,母后,动了,它动了…”

    李治惊喜的脱口而出。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原本以为是眼花了,如今看来,不是他们眼花,而是那金黄色的花朵,确实动了。

    众人震撼的无以复加。

    数不清的金黄色花朵,随着太阳越升越高,而缓缓的抬起头来。

    直到正午时分,太阳高挂天空,所有花朵亦都齐齐仰天绽放。

    如此震撼人心的一幕,实在是匪夷所思。

    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同时,心跳和呼吸都跟着加快。

    “太上皇,太后,三位殿下,时辰不早了,臣以为,还是赶路要紧。”

    太史令李淳风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太后如梦初醒。

    “爱卿所言甚是,青雀,父皇以为,此地可做后花园也!”

    李世民站起身来,注视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花海,满脸尽是喜悦之色。

    “儿臣,谨遵父皇口谕。”

    李泰恭敬的施礼应允下来。

    众人继续前行。

    远远的,一排简陋的房舍依稀可见。

    就连李世民都开始加快了脚步。

    “二郎,这里真乃人间仙境也!”

    走到房舍处,长孙太后惊喜的开口说道。

    李世民也非常开心的点点头。

    确实是人间仙境啊。

    此处四周尽是花海,空气里的味道,让人陶醉沉迷。

    就连李泰,李治,李恪和李淳风,都瞬间心跳加快。

    这是他们亲手所建造的房舍,去年不是这番美丽的。

    殊不知,因为季节的不同,他们所看到的秋季,只有果实可收获,自然看不到如此美丽的画卷。

    “父皇,母后,先去房舍休息,儿臣这就命人准备膳食。”

    “好,青雀,你们忙,父皇和母后,坐在外面便好。”

    四周尽是如此美景,李世民和长孙太后,岂能在房舍里待着。

    “青雀啊,待会用膳的时候,咱们也在外面享用吧,母后实在是太喜欢这里了。”

    “原本以为咱们皇宫的御花园已经足够大了,没成想这浑然天成的花海,竟然如此之大。”

    午膳时分,众人齐聚房舍的院落里。

    说是院落,连个正儿八经的围墙都没有。

    不过是用篱笆简单围拢了起来。

    幸好没有围墙遮挡,才得以让李世民和长孙太后,悠哉悠哉的赏花用膳。

    午膳过后,李淳风开始带领几位工匠和士兵去勘测风水。

    一番勘测以后,毫无疑问,这是一片绝佳的风水宝地。

    李世民闻之大喜,当即命李淳风绘制图桉。

    所绘制的图桉,自然是建城图桉。

    李淳风一边带领工匠们绘制图桉,一边回忆陛下所嘱。

    当初陛下曾经交代过,要在南大陆,建造另外一座长安城。

    若是按照长安城的结构,再造一座长安城,不知太上皇和太后,是否应允。

    “臣启太上皇,太后…”

    李淳风的到来,让赏花的李世民和长孙太后,微笑着点点头。

    “淳风,何事奏报?”

    “回太上皇的话,临行前,陛下曾经交代臣,尽可能在南大陆建造另外一座长安城。”

    “臣思索良久,特来启奏太上皇和太后。”

    李世民微笑着站起身来。

    不错,针不戳。

    李淳风会做人啊,让李世民存在感爆棚。

    “淳风啊,既然是新皇口谕,孤以为,此事未尝不可,孤允了…”

    李淳风闻言,恭敬的施礼说道。

    “臣,谨遵太上皇口谕。”

    半个月后,三艘游轮满载物资直奔大唐而去。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自然没有返回,他们还想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如此美丽之地,实在是太过让人流连忘返。

    而一场轰轰烈烈的建城运动,也在三艘游轮离开以后,正式拉开序幕。

    数千名士兵和工匠,齐齐投入其中。

    而且连附近的土着居民也拉过来帮忙,当然这里面不乏强迫性质。

    不来点硬的。

    没有人,会老老实实的给你干活。

    工匠们烧砖制瓦的本领,让土着居民非常惊讶。

    他们何曾见过砖瓦为何物,只不过是住在树洞里或者石洞里而已,再高级一点搭建木棚。

    语言上的沟通,让他们想学也学不会。

    而且大唐现在所有人的智商,甩他们十条街也挡不住。

    所有苦力活,基本被他们承包了。

    李泰谨记大哥教诲,并不是一味的镇压他们。

    而是时不时派人,传授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术。

    比如生火,做饭。

    还会送去一些药材,派医生为他们的老人和孩子治病。

    渐渐的当地土着居民,开始学会接纳,甚至是感恩。

    因为他们发现,现在的日子和生活,比起以前,竟然要好多了。

    于是乎,很多人心甘情愿的留在工地上干活。

    此情此景,让李世民甚是满意。

    如今的李世民,宛如一位高高在上的帝王,整日里意气风发的巡视着,建设中的城堡。

    …………

    长安城,太极宫。

    李根正在主持朝政,最近南水北调工程,不管是扬州线还是汉口线,都是捷报频传。

    许多奏折,让文武百官都泪如雨下。

    所有的百姓都上阵了,其中不乏老人和年少的孩子。

    将士们,劝都劝不回。

    百姓们言称,这是陛下为他们的子孙后代谋福祉,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尽上一份力。

    李根最近,每日里也常常被感动着。

    从古至今,华夏的老百姓,永远是最好的老百姓,他们为这个民族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不是三言两语便可以描述的。

    “报…东海岸飞鸽传书,三艘游轮返航而归…”

    “这是魏王殿下的手书。”

    李根微笑着点点头,算算时间,速度还真够快的。

    李根拆开李泰的手书,果不其然,一座新城正在火热的建设中。

    而,李泰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自己曾经允诺他的大迁徙。

    地广人稀,南大陆,确实太需要人了。


………………………………

第二百七十七章京兆府尹,狄仁杰

    “众卿,今日魏王来信,朕,有一要事,和众卿商议。”

    李根话音落地,显德殿瞬间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齐齐附耳恭听,听听陛下有何旨意。

    说好听点是商议。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无人胆敢质疑,也无人胆敢反对。

    这种待遇,李渊没有做到,李世民也没有做到。

    大家都是陛下,可陛下和陛下的差距,属实也有点大。

    “众卿,返回的三艘游轮带来了大量的物资,南大陆,可是一片神奇的宝地,物产和资源非常丰富,更有储量非常之大的金矿……”

    “去年冬天魏王一行,带来的新鲜物种,玉米,辣椒以及咖啡豆,向日葵等物种,已经在今春开始陆续播种了…”

    “岭南之地,更是将橡胶树培植的非常之好。”

    “南大陆地域之大,非几千士兵和工匠,就能管理过来的。”

    “此时此刻,那片大陆并没有,可以对我们构成威胁的王朝,所以,朕以为,快速建设和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何快速发展?如何让先行的数千将士,安心在南大陆开垦土地?”

    “朕以为,除了让先行将士全家团聚以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李根话音落地,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李根微笑着点点头,再次开口说道。

    “至于迁徙之地,朕以外,其一,当属大唐故土,偏远落后之地。”

    “其二,要靠近海岸线,这样才能更方便和快捷吗?”

    “眼下南大陆,为了建设新城,已经是全员上阵,不要说魏王,晋王和吴王了,就连朕的父皇,都一日不得空闲。”

    “鉴于此,朕以为,迁徙岭南之南二十万百姓,刻不容缓。”

    “百姓们起初或许舍不得故里,舍不得家园,这些,朕都理解,也是人之常情。”

    “为此,朕决定,为每户家庭补偿一贯钱财,布匹五匹,若是家庭成员超过五口者,再适当加以补偿……”

    李根的圣意,无人质疑和违背。

    将士们的家卷,很快得到圣旨,开始忙碌着收拾细软行李。

    圣旨抵达岭南,当地百姓自然欢呼雀跃。

    虽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