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这个时候,方才恍然大悟。
当年报案之人,真是把简单的案件复杂化了。
任谁也没有想到,真正的大盗,竟然就是自己人。
李世民笑了,笑的非常开心。
长孙太后此时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他们之前,还为小兕子看中狄仁杰而烦恼。
现在看来,兕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个未来的驸马,他们非常之满意。
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驸马更比一个驸马强啊。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笑的如此开心,薛仁贵则更加迷糊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
狄仁杰破获俩案子,把岳父和岳母开心成这般模样?
………………………………
第二百八十八章你他娘的,再说一遍试试
李世民端起酒杯,微笑着开口说道。
“仁贵,贤婿,来,陪岳父痛饮一杯。”
看到薛仁贵端起酒杯,李世民爽快的仰头一饮而尽。
比美酒更让人陶醉的,莫过于狄仁杰破案如神的事迹。
李世民都一饮而尽了,薛仁贵自然也是麻溜的一饮而尽。
薛仁贵刚刚放下酒杯,李世民便微笑着开口询问道。
“仁贵,继续往下说,那狄仁杰第三日,又破获了什么大案要案?”
“回岳父大人的话,狄仁杰第三日,既没有破获什么大案,也没有破获什么要案……”
薛仁贵话没说完,李世民便不开心了。
这尼玛?
刚刚还言辞凿凿的声称,狄仁杰上任三日,每日都侦破大案和要案呢。
现在竟然告诉老子,第三日没有大案和要案。
若不是看在薛仁贵,刚刚透露出这么多给力的信息的话,李世民绝对要给薛仁贵点脸色看看了。
“这狄仁杰第三日,乃是亲自审理了,轰动京城长安的一起聚众械斗案。”
薛仁贵话音落地,李世民刚刚绷紧的脸,瞬间又精彩了起来。
“京城长安,聚众械斗?定是那些达官权贵,五姓七望的子弟,简直是岂有其理…”
李世民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肯定是这些人。
当年的长孙冲,房遗爱,杜荷,还有程处默,尉迟宝琳,秦怀道等人,都他娘的没少干这事。
三日一小打,五日一大打。
仗着各自老爹的威风,整日里在长安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横行霸道。
好在,这些小子现在都成为了国之栋梁,个个都堪当大任。
这一切,还得拜自己的好大儿所赐啊。
“岳父大人明鉴,确实都是权贵子弟。”
薛仁贵话音落地,李世民便注视着薛仁贵开口说道。
“面对权贵,年纪最小的京兆府尹狄仁杰,他如何断案的?”
“回岳父大人的话,狄仁杰他不畏强权,也不给权贵上门求情的机会,彻夜审案到天明,天一亮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之内,便尽皆贴满了布告。”
“两位首犯被判处徒十年,其余人等,也尽皆判处两年到七年不等的徒刑。”
“就连案发地平康坊,也被处以重金罚款,而且封停整顿七日……”
薛仁贵话音落地,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根据大唐律法,致人重伤者,确实可以判处徒十年。
可是在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当年柴令武,高履行,都曾经将人打成过重伤。
最后都是花钱了事,息事宁人。
李世民最后即便听闻了,也只能当做没有发生过。
一個是姐姐的儿子,一个是观音婢舅舅的儿子。
李世民总不能再传旨下去,严加查办吧。
狄仁杰不畏权贵,属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可是,他封停平康坊,实在是让李世民和长孙太后,不得不感到震惊。
“仁贵,狄仁杰真的封停了平康坊?陛下他,没有反对?”
李世民之所以有此疑问,因为平康坊乃是纳税大户。
当年李世民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平康坊就是他的一颗摇钱树。
“真的封停了平康坊,对此事,陛下并未反对,据小婿所知,陛下还私底下褒奖过狄仁杰,说什么干得漂亮……”
薛仁贵郑重其事的模样,让李世民和长孙太后深信不疑。
“仁贵,那三日后,狄仁杰又有何等表现?”
李世民浅饮一口酒,静等薛仁贵的回答。
“岳父大人,狄仁杰用三日时间,让所有当初质疑陛下用人唯亲的人,紧紧的闭住了嘴巴,却让京城长安的百姓欢呼雀跃,有此断案如神,公正严明的京兆府尹,京城风气何愁不好,京城治安何足为虑!”
“就在第四日,狄仁杰命差役,在京兆府外挂起了一面鼓。”
薛仁贵说到这里,李世民和长孙太后,几乎同时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一面鼓?为何要在京兆府外挂起一面鼓?”
说起这面鼓,薛仁贵也是来了精神,铿锵有力的开口说道。
“此鼓名为鸣冤鼓,但凡是京城百姓,只要有冤情,尽可击鼓鸣冤。”
“而且是十二时辰不限时间……”
呼!
呼!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被深深震撼到了。
十二时辰,皆可击鼓鸣冤的鸣冤鼓。
这可是古未有之的创举啊。
“后来呢?后来如何?”
李世民难掩内心的震撼,颇为激动的开口询问道。
“后来,后来狄仁杰确实是说到做到了,鸣冤鼓一出,京城长安连同京城长安周边的府县,诸多陈年冤案的家属前来击鼓鸣冤,诸多案件涉及达官权贵。”
“狄仁杰每案必接,冤案必破,安抚了民心,震慑了权贵,京城长安的治安和风气,得到根本性改变。”
“京兆府外,每日里都有百姓跪谢,狄仁杰之名,如今俨然已经名扬天下,传遍大唐南北。”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闻言,尽皆高兴的点点头,对于狄仁杰的表现,二人真是越来越满意。
“仁贵,若是你犯案的话,岳父做个比喻啊,若是你犯案,狄仁杰会秉公断案,依法处置你吗?”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观音婢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不过,转念一想,李世民便恍然大悟,观音婢这个问题,问的实在是太好了。
李世民倒要看看,薛仁贵如何回答。
刚刚把狄仁杰说的如此神乎其神,老子,倒要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这个,这个……”
薛仁贵挠挠头,颇为不好意思的模样。
让李世民和长孙太后,竟然感到一丝丝失望和遗憾。
这狄仁杰,终究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一个京兆府尹而已,如果犯案的真是薛仁贵的话,他也真是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不过,薛仁贵接下来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齐齐眼睛瞪的溜圆。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小婿可不敢造次啊,狄仁杰手中,有陛下亲赐的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何谓尚方宝剑?”
李世民瞪大眼睛开口追问道。
“岳父,这尚方宝剑乃是陛下亲赐,一旦案犯乃是皇亲国戚,达官权贵时,狄仁杰持尚方宝剑,便如朕亲临,更有先斩后奏之权。”
“岳父,岳母,您们说,小婿在尚方宝剑面前,还敢造次吗?”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互视一眼,二人眼中尽是震撼之色。
如朕亲临,先斩后奏。
这八个字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
薛仁贵虽然位高权重,可是,也确实不敢造次。
“仁贵,既然如此,狄仁杰手中有了陛下亲赐的尚方宝剑,可曾斩过皇亲国戚或达官权贵?”
“回岳父的话,小婿奉命前来南大陆前,未曾有过。”
“现如今心中有鬼的,躲都躲不及,正常人谁也不敢造次啊,陛下乃是说一不二之人,狄仁杰又是敢作敢为,谁敢触那尚方宝剑试剑?”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满意的点点头。
薛仁贵此番乃是人之常情,李世民和长孙太后也相信,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仁贵,趁着菜肴还热,抓紧时间用膳吧,等下,岳父还有事情问你。”
李世民热情的邀请薛仁贵用膳。
从薛仁贵口中得知的狄仁杰,让李世民非常之满意。
有此驸马,岳父何求!
长孙太后此时,也是为兕子感到开心和幸福的。
书房之内,暂时无话。
在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面前,薛仁贵不敢风残云卷般的大朵快颐。
可是,做为大唐第一大胃王。
薛仁贵的饭量,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都是知道的。
遥想当年,在轮台城的营房里。
薛仁贵展示过射术,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猛之力后。
一口气干掉整整两笼大肉包子,震惊了当场的所有人。
就这……
薛仁贵还言称,没吃饱。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那俩饭桶,简直是侮辱饭桶。
在薛仁贵面前,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跟薛仁贵比能吃,吃屁都吃不到热乎的。
眼看餐桌之上,所有菜肴已经所剩无几,李世民正要开口传唤亲卫。
李泰出现在书房门口,手里还端着一大盘烤肉。
“父皇,母后。儿臣知道姐夫食量颇大,特意送来些烤肉过来。”
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都满意的点点头。
“青雀有心了,王玄策和席君买二人,可安置妥当?”
“回父皇的话,两位将军有些不胜酒力,用膳过后,已经去儿臣安排的房舍休息了。”
李世民闻听李泰的话,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好,青雀,来,坐下来。”
李泰闻言大喜,自己亲自端着烤肉而来,目的就是想能留下来,听听父皇和母后,在问薛仁贵何事。
时间如此之久,若非大事要事,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泰仔细的将烤肉放在桌子上,然后手持酒壶,为父皇和母后斟酒,连薛仁贵的酒杯,李泰也一同斟满了。
做完这一切,李泰坐在了李世民身边。
对此,李世民非常满意和高兴。
李泰虽贵为魏王,可是,给薛仁贵斟酒并不失身份。
李世民自己还给房玄龄,杜如晦甚至是程咬金斟过酒呢。
整整一大盘烤肉,没有十斤,也有八斤。
尽数让薛仁贵给消灭干净了。
“姐夫,若是不够,青雀再去让人去烤。”
李泰微笑着开口说道。
“多谢魏王殿下,不必了,末将感觉,差不多已经饱了。”
李世民真是哭笑不得,你他娘的真能吃头牛犊子不成?
还,差不多已经饱了。
你这一顿,何止是十个人的饭量。
四人举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为薛仁贵设的接风宴,就算是完美圆满的结束了。
李泰命亲卫,将桌子上的盘碟收拾干净,桌面用抹布擦拭干净后,李泰亲自冲泡茶水。
“姐夫,青雀离开长安城,已经有些时日了。”
“姐夫,最近长安城,可有新鲜之事?大哥他,是否又有新的决策?”
李泰话音落地,李世民和长孙太后,都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