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0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北约话语权首当其冲是美国,在次是英国,法国就相当于樱木军团除了樱木花道和水户洋平之外的等等……
戴高乐涉及的欧洲一体化甚至包括了苏联,法国人眼中苏联一直就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可和很多欧洲国家薛定谔眼中的苏联不是一回事。
这一次的氢弹坠落,可能真和戴高乐决心退出北约有关,但肯定是一个在合适不过的借口,出一个外交大臣,肯定是劝不回来的,历史上就没劝回来,现在估计也够呛。
回家之后,帕梅拉蒙巴顿已经换上了家居装,做好饭等着丈夫回来,听了艾伦威尔逊的叙述,“法国人还真是难以搞定呢。”
“当然了,他们瞧不起我们,就和我们瞧不起他们一样。”艾伦威尔逊含含糊糊的回答,但没有停止自己干饭人的操作,“法俄同盟可是有历史了,说实话,最不希望欧洲接近的恰恰是我们,不论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和苏联都没有深仇大恨。”
法国除了拿破仑时期之外,和帝俄打过一场之外,剩下的时间井水不犯河水,相反在遏制德国的时候,法国仰仗帝俄许久。
至于德国除了元首自认为优势在我那段时间,其他时间好像和斯拉夫人的关系也可以。
但英国不同,一旦欧洲其乐融融,英国一个岛国就彻底没得玩了,所以冷战格局对英国不是什么坏事。
“苏联这么强大,法国人还敢接近。”帕梅拉蒙巴顿摇头表示不解,“法国人就认识不到危险么?”
“苏联确实是太强大了,不过太弱小也不好。”艾伦威尔逊可是见过史上最弱的俄罗斯,就在几十年后。在他看来太弱的俄罗斯也不是好事,就像是现在的某大国一样,反正啥也没有,就和美国对抗又能怎么样?
评估了斯拉夫人的三个时期,艾伦威尔逊还是认为帝俄时期,算是可以接受的时候,不像是苏联这么强,也不像是几十年后的俄罗斯这么弱。
当然艾伦威尔逊也不认为所谓的史上最弱是俄罗斯的实力,俄罗斯之所以落到那副田地,一个是因为是冷战的戰败國,胜利者自然是美國。
在单极世界当中,相当于战败过一次的俄罗斯,其实是没有位置的,研发不需要、生产不需要、连做血汗工厂都没俄罗斯的位置。
而在俄罗斯变成一个原材料提供者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国家的角色很重要就是德国,德国人利用欧盟东扩,软刀子杀人威力一点都不比北约东扩小,甚至对俄罗斯的危害更大。因为欧盟在后世本身就相当于德国的经济殖民地,尤其是东欧。
德国自己在欧盟裡面打垮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就开始主导欧盟的下一轮扩大,为了防止俄罗斯反弹就用能源捆绑俄罗斯。 但本质上抢夺的都是俄罗斯原本的市场,俄罗斯被金元攻势弄的工业衰败,有德国很大一部分功劳。
要不是德国本身是战败国,国土还有不少英美驻军,这个战败国早就失控,说不定还会反咬英美一口。
古今征战,猪的战术一再为人们成功运用着,遇有攻击便把屁股偎依着墙壁,让你抓不着尾巴,终于把它无可奈何,弄不好尖牙利齿给你一口,咬住了就不放,这被德国人在经济层面运用的很好。
“我听说一件事,不会是真的吧?尼雷尔访问东亚?他还没独立呢。”帕梅拉蒙巴顿询问自己的男人,这是不是真的。
“我让他去的。”艾伦威尔逊干脆的承认道,“那个东非殖民地马上就要独立了,最多就是明年。”
“亲爱的,能给一个解释么?”帕梅拉蒙巴顿有些疑惑,“那个国家可是现在支持北越和美国人对抗呢。”
“有一条铁路尼雷尔想要修建,但我们不能帮忙,难度太大投入太高。”艾伦威尔逊平淡的回答,“我让他去碰碰运气。”
第1323章 中国光刻机
“他们有这个能力么?就算是有,亲爱的,你也说了,不论是投入还是难度都很大,以我对华人的了解,他们可聪明着呢。”帕梅拉蒙巴顿脸上带着茫然之色,女总裁口中的聪明着呢,自然是从那些大买办身上得到的认识。
“这和国际局势有关,你不太明白。”艾伦威尔逊面对妻子神秘一笑道,“他们也要突破封锁不是么?苏联集团的老大是苏联,没有一个国家听他们的,就算是朝鲜和北越,也只是两头拿好处罢了。”
按照时间来说,这个时间应该是阿尔巴尼亚过来求包养的时候,不过这个世界不太一样。
历史上阿尔巴尼亚和铁托的南斯拉夫关系不好。是借由苏联平衡南斯拉夫对阿尔巴尼亚的威胁,这个东西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南斯拉夫敢对苏联不满,阿尔巴尼亚也可以找老大哥平衡身边的南斯拉夫。
但是阿尔巴尼亚呢,国力又太低,全境都被南斯拉夫包围,比起阿尔巴尼亚,苏联显然更加看重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后来也尝试和苏联改善关系,阿尔巴尼亚重新感受到了孤立,就找到了某大国。
而现在,南斯拉夫经过格雷斯那批人在海外站稳脚跟,导致了时时刻刻都有帝国主义傀儡想要回来反攻倒算的威胁,铁托就此和莫斯科谈,只是要求在华约之中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但会服从整个华约的安排,类似于北约当中法国的角色,并没有变成那个不结盟运动发起国。
东南欧的局势一环套一环,从刚开始就没有阿尔巴尼亚用苏联平衡南斯拉夫的环境,这就导致了某大国和苏联吵了半天,没一个兄弟国家出来说句公道话,就连之前声援的印尼共,也在干掉了印尼军方之后,随着吸收的成员增多,冲散了原来亲华的声音。
这也是正常的,某大国你再能惠,惠的过勃列日涅夫么?
尼雷尔其实明面上像是一个工党的人,但其实和尼赫鲁差不多,属于更加倾向于苏联集团的思想。对于现在立志于打破孤立环境的某大国来说,属于雪中送炭,别以为一条铁路就很亏,非洲战略也不是一条铁路拿多少钱就能衡量出来的。
“这条铁路也对罗德西亚有好处,不用我们出一英镑就能赚钱,那不是好事么?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好。”艾伦威尔逊打了一个饱嗝,嘴角的牙签随着嘴唇蠕动,显然对此还十分得意,“桑给巴尔还在我们和埃及海军的手上,就算是独立了,尼雷尔应该也不至于对大英帝国有所不敬。”
“听着还不错!”帕梅拉蒙巴顿听着丈夫大喊键来,最终点了点头道,“如果有一条铁路把罗德西亚铜矿运出来,我们收益又增加。关键是这条铁路还不用英国花钱。”
“就是如此。”艾伦威尔逊一个战术后仰道,“尼雷尔携带的礼物都是我挑的,看我对即将要独立的殖民地多好。”
其实就是一些咖啡种子,咖啡是埃塞俄比亚原产,这个时代应该在某大国还不存在。
如果不是怕抢了巴基斯坦的戏份,他就直接送芒果了。芒果原产地是南印度,对某大国来说长期都是奢侈品,是巴基斯坦人访问某大国的时候携带的。
某大国把巴基斯坦送的芒果给了一线工人,造成了巨大的轰动,帝都针织总厂收到一个芒果,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然后把芒果用蜡封起来保存,以便传给后世子孙。芒果被供奉在大厅的坛上。但没过几天,被蜡封的芒果开始腐烂。
后来工厂将蜡弄掉,剥皮,然后用一大锅水煮芒果肉。随后举行了一个仪式,每个工人都喝上了一口用那神圣的芒果煮出来的水。
巴基斯坦还带了一百颗芒果树苗送给某大国,从此某大国境内开始出现了芒果的身影。
所以帕梅拉蒙巴顿一脸用咖啡种子换铁路,你怎么想的怀疑脸色,艾伦威尔逊是坚决反对的,贸易的精髓无非就是你有我没有的交换,货币只不过是这种交换让其方便的载体,要是本末倒置,就会出现金融核武被当成放屁的尴尬。
开战之前美元卢布一换八十,动用金融核武一换一百三,八十天之后一换六十五,如果要是打一年变成克里米亚之前的一比三十就搞笑了。用美元算的话俄罗斯将会一年之内在经济总量上和欧盟火车头德国平起平坐,把英法两国甩在后面。
俄罗斯要专心捣乱的话,可比越南战争时期的某大国难对付的多,俄罗斯是真可以做到内循环的。
金融核武一出啥效果没有,连共和党都开始质疑制裁的有效性,地大物博有时候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受人尊敬的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已经启程前往巴黎,他就不像是内阁秘书长,现在和法国那边的人交流都在伦敦,哪像是外交大臣主动去巴黎,简直是有损于大英帝国的权威。
在外交大臣出访的同时,出访中印的尼雷尔总督,抵达了这一次访问的最后一站伦敦,和英国政府商讨独立的具体日程。这一次尼雷尔以总督身份出访几个重要国家,某大国绝对不是唯一,其目的自然是铁路上的事。
甚至也包括了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当然现在印度正在全国同心协力抵抗旱灾和鼠疫,可能帮不上尼雷尔什么忙。
艾伦威尔逊在迎接尼雷尔的时候,表现出来极大的礼遇,“尼雷尔总督,不知道这一次的收获如何?”
“太令人惊讶了,秘书长。”尼雷尔给与了正面回应,压低声音道,“我已经把它带过来了,他们还很惊讶,没想到我们还有这样的需求?”
“很好!”艾伦威尔逊听了之后很满意,社会主义国家不注重专利,他拜托尼雷尔发展中非关系的同时,也希望尼雷尔能够帮助英国。
这一次尼雷尔就带回来了一个某大国的光刻机,这个时代光刻机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半导体公司的科学家们,基本上都算是半个手工艺人,需要什么工具和工装都得自己画图设计,再去求师傅给自己做一个,当时光刻机的主力公司,英特尔和川崎公司、铂金埃尔默、卡斯帕、仙童,这几家公司都是研究人员自己动手做设备。英特尔更是拉跨。直接购买摄像机镜头拆了用的,而且镜头还是尼康的。
艾露威尔逊记得今年某大国已经出产光刻机了。一零九厂和魔都光学仪器厂共同合作,成功研制出了国内历史上第一台六五型接触式光刻机,研制成功后由魔都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投入量产。
接触式光刻机是最早一代的光刻机,此后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共经历有接近式光刻、分步重复式等倍投影光刻、步进式缩小投影光刻、步进扫描式投影光刻机。
英国现在也正在半导体上发力,毕竟能够开得起高薪的产业就这么几个,英国总不能依靠金融混饭吃,碰到不吃这套的对手怎么办?金融更强的美国要割韭菜怎么办?所以还是留一点产业在本土比较好。
但和美日相比英国不占优势,艾伦威尔逊不得不另辟蹊径,把目光放在敌对阵营当中,他相信苏联要是发展半导体也不会差的,但苏联应对世界大战的思路,导致苏联把力道放在电子管上面,挤压了晶体管的发展。
再者说,英国如果主动找苏联的话,会不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苏联之前发现了美国询问自己,直接把美国在西班牙核泄漏的事抖落出来。
虽然在某个无上权威下,得到了纠正,并不是核泄漏,而是差点核爆了西班牙,核泄漏的原因只不过是氢弹没爆炸的微小后遗症,西班牙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