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于安全考虑,一个负责接待苏联文化交流代表的接待人,有下榻宾馆的钥匙是非常正常的,这里毕竟是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
  所以艾伦威尔逊有,现在只不过是让福尔采娃知道了这件事。
  一连好几天福尔采娃都患得患失,睡不着觉,害怕被神不知鬼不觉的摸进来。
  但是随着日程已经到尾声,福尔采娃放下了心,和她估计的一样,不过是虚张声势之举。
  这一天的深夜,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发了,所有的演出有已经结束,白天的英苏友好交流日是最后一场大型活动,以艾伦威尔逊白天的观察,可以确定,参加的两国文化代表都甚是疲惫。
  “今天即为审判之日!”换了一辆车的艾伦威尔逊,决定在今天深夜找回大英帝国的面子,直接从防火通道潜入了宾馆,整个过程体现了作为军情六局探员的专业性,哪怕是偷香窃玉,也丝毫不虚。
  整个换了一套装扮的艾伦威尔逊,压制着蓬勃的心跳,一步一步朝着目标迫近。
  在福尔采娃的门前,艾伦威尔逊做贼一般的左右看了一眼,手上动作丝毫不慢,将房门拧开,如同潜入德军总部一样专业。
  随着房门被关闭,除了惊醒的福尔采娃,没有任何一个人发觉。苏联文化代表,以及红旗歌舞团马上就要回国,最后几天都处在放松的状态,放松了对阶级敌人的警惕。
  事实证明,一旦放松了警惕是要吃大亏的,这一夜对某些人来说颇为漫长,仿佛克里米亚战争的重演,巅峰帝俄和英帝的对决,龙虾兵和哥萨克的冲撞,胜利者一如历史。
  “安全嘛?”艾伦威尔逊喘着粗气,知道已经到了决战的状态。
  金发贴在脸颊,整个身体仿佛被泡在水中的福尔采娃咬着牙,带着战败的不甘道,“安全!”
  “大英帝国仍在巅峰啊!”两个小时之后,有些散脚的艾伦威尔逊穿戴完毕有感而发道,临走的时候还顺走了福尔采娃的发卡,算是留下一个小小的纪念。
  什么著名演员也就是图一乐,真要说征服欲,还的是文化沙皇。艾伦威尔逊为自己公私兼顾的文化接待工作颇为满意。
  本次两国文化交流的最后一场酒会召开了,酒会结束之后苏联文化代表团将再也没有行程,两天之后将会离开伦敦。
  这一次的酒会,也没有民间的人员参与,而是官方的欢迎会。英国也是有文化部的,在文化交流的尾声,自然也出面了并且发表了讲话。
  在自由活动时间,艾伦威尔逊带着嘚瑟的心态,又凑到了福尔采娃一边,道貌岸然的说着交流两国文化的话术,招致了战败者的横眉冷对。
  艾伦威尔逊赖着不走,直到福尔采额身边没人之后,才压低声音道,“叶卡捷琳娜小姐,难道忘记了我们两个的美好回忆了么?”
  “够了,就当是没有发生过。”福尔采娃轻声呵斥道,“我还是对阶级敌人放松了警惕。”
  “这一点我非常了解,对待阶级敌人就要严厉而且毫不留情的打击。不过那是你们苏联,我们大英帝国自然有一套办法。”艾伦威尔逊得了便宜还卖乖,一语双关的进行着文化交流,神采飞扬颇为扬眉吐气。
  而在旁人眼中,不过是忠诚的帝国公务员和苏联人进行的又一次争辩。
  “艾伦这个人,因为年龄的关系特别爱较真。其实没有必要非要说服苏联人嘛。”
  几个外交官在不远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一看苏联人的脸色,就觉得自己猜测的没错。
  “就因为你们文化底蕴深厚,我才说不难对付。”艾伦威尔逊是真的在用言语压制福尔采娃,“一旦对抗开始,我们一定会对苏联文化界发起攻击。”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苏联的文化底蕴深厚,俄罗斯人被称为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民族,因此用文化渗透来宣传西方思维可达到影响面最为广泛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因为苏联知识分子的思想活跃,在这一群体中存在着数量可观的持不同政见者,他们对苏联当局和政策的不满成为得以利用的切入点。
  通过支持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来提高其文学地位,并协助他们暗中传播地下出版物,这些策略对苏联主流政治文化造成严重冲击。
  如果对历史稍有了解就知道,帝俄时期的著作是丝毫不亚于苏联时期的,但是帝俄时期的俄国文坛,从来没有受到过西方的广泛赞誉。
  但是这种局面会随着冷战的到来而改变,艾伦威尔逊记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诺贝尔文学奖突然十分垂青苏联文学家,大名鼎鼎的索尔仁尼琴就是其中的代表,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
  “我相信不会的,真正的文化肯定会被广泛的接受。”福尔采娃说到这不慌不忙的道,“恰恰相反,随着英国人民素质的提高,你们才更加的危险。”
  “我们可以不提高,这样大多数英国人就无法理解你们所谓广泛接受的文化了。”艾伦威尔逊老神在在,对福尔采娃所描述的未来丝毫不担心。
  “真的很难相信,一个自称服务国家的人,竟然想要自己的人民更蠢一些。”福尔采娃仿佛三观受到了冲击,无法理解这么做的目的。
  “不,他们有无知的权力,知识代表着阴谋和罪行,无知到有一定的尊严。”
  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反驳道,“如果人民不能理解我们,他们就不知道我们做错了什么事。你让人民知道的更多,人民就会越发的严格要求你们,我们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所有人都是贪婪的,他们希望的自己的祖国,不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方方面面都是最强大,如果可能的话,他们甚至希望人口也是第一,但同时人均也是第一。”
  福尔采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事实,而且对面这个男人似乎真是这么想的,“你们是在对整个国家玩火。”
  “玩火的是苏联,大英帝国的忠实臣民,是不会对穷国的言论理睬的。”艾伦威尔逊带着坏笑内涵着福尔采娃,苏联的生活水平不会超过英国,再有道理都是放屁,如果反过来的话,放屁都是道理。
  如果可能的话,艾伦威尔逊还想要在重温一次克里米亚之战,可惜再也没有找到这个机会了。苏联文化代表团对伦敦的访问已经结束。
  不得不说在一九四五年这个时间,苏联还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红旗歌舞团的演出也得到了热切的欢迎,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这一次的文化交流之旅,还是进入了尾声。
  “我会保留你的发卡!”艾伦威尔逊带着回味之色,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出了差点挨巴掌的话。
  未来的文化沙皇横眉冷对,对帝国主义官僚的屁话充耳不闻,跟着众人一起走上了飞机。
  只是在飞机起飞之后,福尔采娃侧过脸颊,目光通过窗户看着那个越来越小的身影,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可能就当没有发生过。


第171章 例行谈话
  艾伦威尔逊干嘛去了,自然是领着军情五处的探员,将苏联代表团下榻的宾馆,从里到外的清查一遍,防止卑鄙的苏联人留下监听的设备。
  结果很令人欣慰,东窗事发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艾伦威尔逊面带严肃和军情五处的探员郑重道,“对待苏联这样的国家,在小心都不算过分,所有可疑的物体都交给我。”
  经过亲眼见证的一番清理,艾伦威尔逊相信,不会再有风险,他甚至拿走了福尔采娃房间的卫生纸,这年代又没有基因检测,不会有人知道自己来过福尔采娃的房间。
  然后他就专心的准备在伦敦的最后一件事,从东方学院毕业,然后出发前往新德里。最近几天艾伦威尔逊去东方学院的次数,明显多了不少。
  几十年后牛津大学东方学院的入学率最高的,那些希望学习神学和东方研究的人。
  这个宽泛而苛刻的学位,尤其适合那些想要探索西方社会之外的,世界伟大宗教传统的人。
  仅次于剑桥大学神学和哲学的接受录取比例,可见以含金量在计算的话,东方学院在牛津大学内部堪称水货,不过挂着牛津大学牌子,对未来是肯定有着好处的。
  艾伦威尔逊一直认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十分正确,文科本身就容易受到主观影响。
  在推动社会进步作用上,除非是有了伏尔泰、雨果那样的地位。否则的话,不管是什么东方学,神学还是哲学都是虚的,说不定还没有学律师有用。
  不过我大英自有国情在此,作为一个殖民帝国,东方学院的出现自然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增加对全世界的了解,不管是中国、印度还是阿拉伯,殖民帝国的人才储备都是够用的。
  在选修语言上面,艾伦威尔逊在东方学院拿到了创纪录的汉语考试成绩,就算是如此他也没有骄傲,秉持着谦虚的操守,为牛津大学的学业继续努力。
  不过不是战争爆发,老头子觉得欧洲比较危险,艾伦威尔逊早就毕业了。事实证明了老头子的判断错误,亚洲在随后也爆发了战争。
  在毕业之前,艾伦威尔逊就已经能和学院的讲师进行友好切磋,被誉为是一个具有敏锐涉外天赋的学生,加上年龄优势更是不得了。
  如果不是该死的战争,艾伦威尔逊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同情心的学者。
  但是这一切都改变了,他走向了另外一条路,必须在以后的日子当中坚决捍卫大英帝国。
  事实上他才刚刚捍卫完一次,让苏联人品尝到了被动的苦涩,只是这种深藏功与名的事情不能说出来,只能艾伦威尔逊功绩无人知晓,艾伦的名字与世长存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回到伦敦之后,艾伦威尔逊觉得自己的车技有了长足的进步。
  驱车来到外交部大楼,交上了对本次接待苏联文化代表工作的感想,艾伦威尔逊颇为感怀,如果这个世界多几个像是自己这样的人,世界大同一定会早日到来。
  外交部人事部主任乔治米尔顿,在自己的办公室见了艾伦威尔逊一面,在问及了对外交部工作的适应如否之后,和颜悦色的道,“艾伦,其实你是知道的,本土公务员和殖民地公务员之间没有隔阂,而是处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庞大的殖民地公务员,才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性,毕竟孤立总是不好的,我们要了解这个社会。”
  额!艾伦威尔逊细细品味着乔治米尔顿的话,疑问道,“不知道主任能不能说的更加直观一些,我毕竟没有经过复杂的社会熏陶,对领会重要精神方面,还颇为有限。”
  “哦,艾伦,你对你的未来就没有什么想法么?”乔治米尔顿脸上的腻歪一闪而过,不得不挑明道,“如果处于维护帝国的利益,让你去遥远的东方工作,相信你也不会拒绝吧。”
  调令来了!艾伦威尔逊差点蹦起来,竟然有如此好事,他可是心心念念好几个月了。
  难道是从文化沙皇身上吸取了欧气?转运了?
  艾伦威尔逊压抑着喜色道,“我个人从来不关注自己在什么岗位,不管在任何岗位都是为了大英帝国做贡献。当然如果上级相信我的话,不管是孟买还是新德里,我都义不容辞。”
  义不容辞?孟买和新德里不都是英属印度的么?说是义不容辞,实际上已经指向性特别明显了。
  不过乔治米尔顿倒是没有点破,反而露出对这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