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0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联邦德国现在使用的豹1主战坦克,也仅仅就是比法国陆军的装备加强一点点罢了,欧洲地面武装的希望还真就是在英国这个传统海洋强权身上,英国的酋长撑起了欧洲自由的天空,至于德法这一对难兄难弟,不提也罢。
欧洲这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至于自由世界的霸主美国,还在用巴顿改改改,曾几何时,谁能想到大英帝国会在坦克这个领域,在自由世界当中骄傲的挺起胸膛呢,现在乔巴姆装甲已经出炉,那更加应该挺起胸膛了。
身负重任的马金斯,马上答应下来,表示国防部会立刻跟进,拿出来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我还希望我们的盾舰建造能够更快一些,尤其是船体建造方面。作为一个传统造船大国,我们不要和几乎没有民用造船业的美国相比效率。”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又提到了造舰计划。
等到马金斯走后,无上权威一动不动,一副思考的神态,心里盘算着,当前英国陆海军三军的装备更迭。
空军的台风战斗机建造已经开始,海军的盾舰也正在建造当中,如果新一代主战坦克的建造顺利,至少二十年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英国可以在军事上等一等人民了。
台风战斗机的原型美国鹰服役到二十一世纪一点问题都没有,虎式武装直升机的原型阿帕奇也是如此,坦克这个平台在第三代主战坦克之后,也到了瓶颈期,唯一可能需要更迭的就只有皇家海军,不得不说,百年海军的另外一个意思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真的烧钱。
理论上军舰是可以在现有技术当中做到继续放大的,就像是美国的航空母舰也不是理论上的最大,那是为了通过巴拿马运河做出的牺牲。
航空母舰甚至可以做到二十万吨,事实上美国就曾经论证过十五万吨的重型航空母舰。
正是因为这种可以持续放大的可能性,海军才是一个需要持续性投入的军种,盾舰反而是未来英国陆海空三军当中首先要更迭的武器系统。
因为女首富正在召开船厂的会议,艾伦威尔逊趁机来梦露这里批斗美国的水门事件,揭露美国的虚伪政治生态。
“你这是批判美国的政治生态么?要不是看你对孟加拉那些可怜人都这么上心,我都怀疑你也和那些政客差不多。”梦露半躺在男人的身边,感受着胸前摩擦的温暖手掌,嘴上还不服输的嘀咕。
“这个世界上苦难的人太多了,我总感觉自己能力有限,能够做的太少了。”艾伦威尔逊倒是一没见外,一副为了广大第三世界殚精竭虑的口吻道,在梦露面前就要说这些内容,三天前在赫本那,他就完全不是这种口吻,谈的都是诗和远方……
无上权威完全的问心无愧,就孟加拉国那种状况,有人关心就是上帝显灵了,还管什么目的到底是高尚还是卑劣?
如果不是他处于短时间的重建需求拉一把,孟加拉因为这一场战争就要缓个二十年。
拉赫曼现在回到达卡之后,口口声声要建立工党模式的社会主义,也算是没有白费他造福孟加拉社会的辛苦付出。
“知道你费了不少心。”梦露主动吻上了无上权威的嘴,算是给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一点甜头,“这下你满意了?”
“好像还差一点。”艾伦威尔逊感受了一下,拐弯抹角的表示再多一点,我还挺得住的初衷。
艾伦威尔逊又开始了自己管理,是代替首相管理国家的生活,关注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罗德西亚内战、葡属非洲的游击战,马来亚的经济指标、孟加拉国的重建、英联邦的团结等等。
顺便在水门事件中吃吃瓜,目前美国舆论平稳,也许也只是没到发酵的时候,尼克松得到了共和党的信任,并没有那一次孤立事件影响。
从过去的两个月的舆论可以看出来,美国民众还是保持着对尼克松的信任,连美国人都不关心,那么其他国家更加不会关心了。就连苏联那边热炒了一段时间也觉得没意思,渐渐降低了热度。
一天造福社会和造福和妻子同等地位女士们的艾伦威尔逊,此时正在听着威克汇报,关于巴黎统筹委员会上的交锋。
“出一点成果真是千难万难,涉及成员国多的组织就是这样,各说各话,一盘散沙。”艾伦威尔逊叹了一口气,“其实这几年不少国家都偷偷违反里面的规定,当我们不知道?苏联的机床进口哪个国家干净?”
正在被提及的苏联,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对话,卢比扬卡广场克格勃总部,阿列克谢耶夫拿着国内防谍总局的情报评估,关于今年粮食产量可能减产的报告,“这真是一个大问题。我之前还在外交部挂职,购买粮食这件事可能还能够起一点作用。”
“几年前的粮食购买,我们是通过英国方面进行操作的。”安德罗波夫点头应允道,“现在全球的几个大粮商,美国三个、英法各一个。不是到了最为要紧的时候,最好不要惊动美国人。”
“我坚决完成任务。”阿列克谢耶夫点头,这准备就去十二部拿回身份,对外情报总局的十二部是专门制造身份用于出国的,他之前去英国挂职就是使用的假身份,既然又要去英国,那自然是应该把身份拿回来。
这又是涉及到了几百吨黄金的交易,阿列克谢耶夫当然是不愿意这么干,但两亿多的苏联人吃饭问题在这,他不愿意也不行。
艾伦威尔逊也没想到,他的好大儿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好像也才过去大半年。
第1438章 我是你爸爸
艾伦威尔逊正好从唐宁街十号出来,汇报了关于北爱尔兰的诉求对话、南罗德西亚内战、孟加拉重建、巴黎统筹委员会讨论的若干问题。
最近他来唐宁街十号的次数频繁了不少,但这都没关系,不怕事情多,就怕没有事,首相一旦闲下来就容易多想,虽然工党首相时不时就想国有化,并不危及到白厅的地位和利益,但万一清闲的时间长了,总是有可能出现意外的。
“关乎欧共体会议上,英国的立场,我们还是不希望芬兰的地位有任何改变,如果巴黎坚持认为欧共体需要一个观察员国,也最好得到莫斯科的默认,但就算是莫斯科默认了,芬兰最好也永远止于观察员国的阶段。至于爱尔兰,希望欧共体成员国,一如既往给予英国坚决的支持。在边界争议的的现实条件下,爱尔兰不适合成为欧共体成员。”
把威克招呼过来吩咐了几句,艾伦威尔逊便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今天没有要喝一杯的想法,被酒色所伤竟然如此憔悴,就必须戒酒。
“关于格拉斯哥的案件,现在让大法官们比较为难。”威克下小声开口,他在外交部工作,这其实和他的工作不相关,不过这不是和无上权威拉近关系的机会么,他知道这位无上权威其实也很八卦。
“那件案件是吧,格拉斯哥坠楼案。争议之处是不是是否判罚死刑?”艾伦威尔逊开怀大笑,“死刑没有废除,但已经很多年没有执行了。其实这起案件发生在苏格兰恰到好处,有些判决如果在英格兰这边,反而阻力会更大一些。在苏格兰境内就没问题了,我们需要一个判例,但最好不要自己做,表明死刑还存在,所以,要通过不跳明显的指导,告诉苏格兰最高法院大胆去做。”
格拉斯哥出现了一起坠楼案,其实案件并不复杂,市政人员正在进行住宅楼维护,吊装的绳子被一把剪刀剪断了。
这就是全过程,光天化日之下人证物证俱全,换做其他国家不会有什么争议,不过自由世界这边么?
艾伦威尔逊坚决将各种废除死刑的呼吁束之高阁,根本就没有让这种呼吁走上议会,为此在前几年拉德维奇还找了出狱的杀人犯再次杀人,竟然血洗了印度裔社区,这种残暴行径自然是要批判,当然白厅宽宏大量,哪怕是再次杀人,也没有判处极刑。
但这一次不同,市政人员是公务员,五十万人的光荣集体,这一次少了一个栋梁之材,就算现在还不是,以后也可能会是,这怎么可以?
作为立志于造福社会的群体,就面临这种待遇?简直是不把白厅放在眼里。
“秘书长,还有苏联大使馆的一份公函,苏联大使希望最近可以见一面。”威克把手中的文件递给无上权威,显然这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嗯,我回去会看的。布雷斯特会管好这件事的,不要让舆论过于关心这个孤立事件,到时候就顺理成章了。”艾伦威尔逊接过文件,抬起手腕刚好下班,便和威克打了招呼走出白厅,拉德维奇已经在外边等着,很快银魂启动扬长而去。
既然是正式的会面,就按照正常的程序来,然而艾伦威尔逊翻阅公函的时候,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大半年还不至于让他忘记好大儿的身份。
“好像他归国还没多长时间。”艾伦威尔逊眨眨眼,能有什么事?难道是为同父异母的弟弟正式参军,加入驻德莱茵军团表达恭喜?
这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不过艾伦威尔逊还真的猜不出来目的是什么,这一年来杂事比较多,虽然把首相弄的焦头烂额是好事,但不代表艾伦威尔逊就能够做旁观者,他的时间也是二十四小时,不比其他人多。
“粮食?”知道了苏联大使的来意,艾伦威尔逊没见到好大儿的面,就知道这只是一次接洽,只起到了表明来意的作用,当然也不会给出什么承诺,“我只是一个内阁秘书长,过两天我们会给予回复。”
这一次不长时间的见面,为之后的暗箱操作带来了机会,艾伦威尔逊决定暂时不把事情告知首相,而是等待和阿列克谢耶夫的见面。
第二次见面马上就来了,一别大半年,好大儿其实没什么变化,这一次单独见面艾伦威尔逊直接开启嘲讽模式,“又缺粮了?你看你们一个好好的超级大国,竟然因为粮食问题过来求你们口中的帝国主义国家?”
“我们需要英国的帮助,最好不和美国接触。”阿列克谢耶夫听到老父亲的冷嘲热讽,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听着,形势比人强。
“呵,这是不现实的。要看你们的粮食缺口是多少。”艾伦威尔逊轻哼一声,要是平常年份的两三百万吨的进口量,那么肯定一点不困难,光是一个罗德西亚王室领地就能解决,但要是缺口过大的话?怎么绕过美国?
世界上农业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其实苏联要是不方方面面都和美国别苗头,放弃一些产业集中解决农业问题,苏联就算做不成农业帝国,做到农产品的自给自足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苏联撑着世界第一纺织大国的名头有什么用?嗯?把你们的纺织业转移出去,空出来的人力用在种地上,少干点拿粮食喂牲口的事,改革一下运输问题,用得着像是现在这样么?”也看出来好大儿不愿意低声下气的求人,艾伦威尔逊不客气的开口教训,“人为压制粮食价格,导致价格倒挂,谁还去种地?我就不提苏联对外援助的大手笔了。”
好歹有十几年的中苏蜜月期,就没从东方同志那边听过谷贱伤农这句话?
某大国那是没办法人口太多,必须保证粮食人人都能负担的起来。苏联也有人口压力?虽然苏联的人口也是世界前三,但和人口压力绝对没有关系。
“我们倒也想过转移,人家不愿意,觉得苏联是在剥削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