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1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男人之间的快乐,不要用个人的偏见来形容。”阿诺德一副好大儿的乖巧,“只有我们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个国家的奔波。稍微体谅一下一家之主的辛苦,做到这一点不过分吧。”
  “你真知道男人之间的快乐么?”帕梅拉蒙巴顿白了一眼胳膊肘向外拐的小儿子,心说你爸爸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你爸爸连公主你都……
  “要是你姐姐在就好了,自从帕米拉去纽芬兰,你是不是感觉解放了?”
  “帕米拉?以她的思维,确实很难做需要耐心的产业,博彩业可能确实适合她。把赚到的钱用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协会,大概也就是这样。”
  阿诺德摇着头,“我还以为作为大姐,她怎么也会去一趟罗德西亚,帮着分担一下粮食矿产上的工作,毕竟现在铜矿价格出现了短暂上涨。如果石油危机持续的话,一旦欧美工业受到波及,某些原材料可能会下跌,可能不会出现万物齐涨的场景。”
  “这一点不一定,或者说铜矿价格不一定。铜矿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取决于美国的恐慌。拉美很多事情不能和世界其他地方同等看待。欧洲有很多社会党人,美国为了苏联也都容忍了。但对拉美的社会党,美国看他们就和看到苏联要扔核弹一样。”
  艾伦威尔逊教导道,“还不能确定只是石油上涨还是所有大宗物品都会上涨。”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历史上阿连德被推翻之后,铜价确实马上恢复到了原价,可见阿连德执政时期的铜价确实是被美国打下来的。
  但是从石油禁运之后的一九七五年开始,因为欧美各国的工业被石油危机波及到,导致出现了经济危机,很多大宗物品的价格又下跌了。
  “经济困难的话,有一个东西从来都不会免于上涨,那就是粮食。”
  阿诺德想了一会儿道,“苏联总是这么采购粮食的话,会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苏联购买的多了,其他国家购买粮食就困难了。而苏联在去年接受了美国的五年期贷款,和英国的贷款,又会免于受到粮食价格波动影响。”
  “阿诺德,苏联吃不饱饭的问题,比其他国家吃不饱问题更加严重。世界边缘角落吃不饱饭,顶多就是,游行抗议?推翻政府?了不起就是一场内战,打上个一两天?三四个月?五六年。死伤个七八千、百十万人。”艾伦威尔逊孜孜教导道,“那也不算大事,但苏联人吃不饱可是会生气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阿诺德也像是广恍然大悟一般点头,“帕米拉要是在家一定会同意的,她就认为保护珍惜动物迫在眉睫。”
  以色列宣布控制大部分约旦河西岸地区,以及粉碎了叙利亚从北方的进攻。
  可能是阿拉伯联盟宣布石油禁运的消息,造成了全世界的震动,以色列紧接着宣布了在战场上的优势,表明自己仍然是占据主动的一方。
  外交部判断这个消息是否真实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认为没有必要,“这就和埃及有一百万平方公里领土,但只有百分之三能住人一样。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土地就是空地,约旦军队都缩到城市当中防守,以色列占据大部分约旦河西岸土地有什么奇怪的?”
  别说占领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土地,以色列说还占领着大半个西奈半岛也可以,因为西奈半岛的情况和约旦河西岸差不多,埃及的装甲力量损失之后更加不会出城了。
  听以色列怎么说,还不如关注一下地中海对峙到什么规模了,还是关心欧共体会议,英国毕竟也参加这一次的应对会议了。
  在经过欧共体各国的激烈讨论之后,各国取得一致意见,希望英国代表欧洲发挥外交影响力,能够促成欧洲和阿拉伯联盟的直接对话。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能够让阿拉伯各国派出代表和欧共体谈。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已经做好了准备,将要在欧洲各国期盼的目光中开始中东之行,艾伦威尔逊仿佛看到外交大臣骄傲的挺起胸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欧洲国家对英国的期盼,主要还是因为英国在波斯湾保留了军事存在,而且在阿拉伯和以色列的问题上,并没有糊涂。”艾伦威尔逊现实认可英国在中东问题上不和阿拉伯国家敌对的正确,然后话锋一转,“大臣做出努力的样子就可以了,就算最后能谈成功石油禁运的事,石油涨价也不可避免。”
  “法国似乎也避重就轻,只关心石油禁运的事。”外交大臣帕特里克也注意到了巴黎政府的暧昧态度,“要以国家利益为准绳。”
  二战之后,从来没有一个英国外交大臣的出访,被如此多的欧洲国家所重视,虽然外交大臣出访的不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帕特里克的中东之行首访之地是开罗,埃及是阿拉伯的领袖国家,英国也是一直这么塑造的,第二个目的地就是沙特,伊拉克则排在第三,紧张的行程甚至还包括了伊朗,最终在科威特和没正式独立的阿联酋为止。
  法国当然不希望让英国独美,法国外长的出访国家主要是北非,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虽然不如中东国家分量这么足,法国也尽力了,法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在大叙利亚地区,叙利亚现在是苏联的盟国,黎巴嫩影响力太小。
  在英法两国开启外交工作的同时,欧共体就决定发表一项声明,表示在中东问题上“欧洲观点一致”。它们还呼吁在欧洲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开展直接对话, 以此作为英法两国外交工作的支持。
  沙特国王费萨尔在接待造访的英国外交大臣时候,十分郑重的表达欢迎,“说实话,阿拉伯联盟一直郑重的等待着欧洲国家的邀请。”
  当中东产油国纷纷表示同意和欧洲国家进行直接对话,让英法两国发挥外交影响力的时候,让处在交战方的以色列坐立不安,以色列高层充满了悲观,欧洲中立总比欧洲敌对好,但看来欧洲似乎准备对阿拉伯国家妥协了。
  “事到如今,我们不能看着辛苦建立的祖国走向灭亡,为此使用一切办法也在所不惜。”经历过二战惨痛经历的梅厄夫人开口道,“空军做好准备,必要的时候开启核打击。”
  这一天的以色列对外的公报当中,公开了以色列手中有核武器的事实,面对着灭国威胁的以色列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终于在这个时候,以色列亮出了自己的核武器。
  总理梅厄夫人命令沙漠中的战斗机和近程导弹装上核弹待命,足以导致核战争的扳机已经扣紧!


第1476章 欧洲投降了
  白厅七十号,艾伦威尔逊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听完了关于中东战争的最新讯息,也就是以色列亮出核武器的消息,然后点了点头道,“接待阿拉伯各国代表的事情一定要办妥,但不能把话说的太满,就说阿拉伯各国已经是独立的国家,英国可以提供欧洲和阿拉伯各国见面的机会,但能谈出来什么,还要欧洲自己争取,殖民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嘛。谁都不能用武力逼迫其他国家。”
  “秘书长,以色列表示自己有核武器了。”威克张了张嘴,难道以色列宣布有核武器的事不重要么?什么时候连核武器都不重要了。
  “它敢扔再说吧,派人在双边对话的时候安抚一下阿拉伯各国。”
  艾伦威尔逊不耐烦的摆手,“真以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一个了不得的角色么?宣称有核武器是一回事,敢扔出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以色列最大的保护根本不是核武器,而是欧洲发生过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导致在一定意义上,以色列受到了这种偏向舆论的照顾。”
  “可实际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和当初德国人对待犹太人有区别么?以色列做到的那些事,只要英国高频率报道一个月,比阿拉伯世界增加多少飞机多少坦克都有用的多。”
  “这事我们给予一个正式的外交公函表示知道了,其他也帮不上忙,但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会围绕以色列核武器的问题在暗中交锋。而英国现在能管的是什么呢?石油禁运。”
  英国不该关心的事,在艾伦威尔逊这里就一点都不重要,巴勒斯坦问题还有其他衍生问题,以现在的战争进度来说,以色列和参战的国家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那就是一个尼布楚条约,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尼布楚条约的本质是什么呢?大清,“这个条约还算公平,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又有点亏。”
  帝俄,“这个条约似乎还算公平,但是总感觉好像有点亏。”
  至于蒙古人,按照雨果的话来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我们的家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哪儿不仅仅有广阔的土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羊,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手挽手,笑嘻嘻的握手言和,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帝俄、一个叫大清。”
  当大清和帝俄最终握手言和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当地是蒙古人传统的活动范围,就如同现在,有一个真关心巴勒斯坦的国家么?
  约旦其实是想要把约旦河西岸纳入自己的管辖,而不是让巴勒斯坦建国,在这一点上约旦和以色列的追求没有区别。
  至于加沙地带,埃及王国差不多也是这么想的,阿拉伯要消灭以色列并不是因为那是巴勒斯坦的土地,而是因为土地是阿拉伯人的土地。
  具体一点就是埃及的土地、约旦的土地、叙利亚的土地。
  消灭以色列的胆子大家没有,但以消灭以色列的名义,把巴勒斯坦消灭,这个胆子不但有而且很大。
  以色列的核武器用来进行威慑,说不定就是一个中东版尼布楚条约的契机,但要是敢扔出来,比如给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一国首都一个,那就要看三百万以色列公民跑的是不是够快了。
  要说犹太人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些危言耸听,毕竟美国也有不少犹太人,但以色列境内的犹太人估计很难保留下来。
  而且不会在有人说什么二战受害者,名声估计和已经盖棺定论的第三帝国一致。
  中东战场出现了为期两天的诡异平静,上午在开罗,下午就到了利雅得,三天时间已经把中东转了一遍的英国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带了一堆阿拉伯国家的特使,迈着矫健的步伐,到达了这一次欧共体首脑会议的主办国首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温莎城堡酒店,帕梅拉蒙巴顿接待了阿拉伯国家的特使们,向着伊拉克王国的特使,也是王室的重量级成员阿卜杜拉亲王问好,“亲王这一次远道而来,处于地主之谊,我怎么也要照顾一下。”
  “帕梅拉好久不见,感谢你的安排。”阿卜杜拉亲王马上点头致意,向代表了无尽金钱的帕梅拉蒙巴顿问好,“公主殿下的酒店很好,是一个很好的下榻地点,不过不知道您的目的是?”
  帕梅拉蒙巴顿扫视了一眼身着阿拉伯长袍的特使们,微微一笑解释道,“就是单纯的招待,我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回澳大利亚的间隙,见一见老朋友们,我之前也和道达尔公司谈了一下,我们双方对当前局势都谅解。绝对没有任何施加压力的意思,伊丽莎白从个人角度来说,也希望双方的私人关系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自然知道,女王陛下对双方关系的看中。”阿卜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