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能不能抢在苏联之前恢复,这就要看团结的英国公务员群体,能够从英属印度榨出来多少油水了。
对此艾伦威尔逊其实也有一定的信心,大建这种东西一旦开始,短时间内不但不会对国家造成拖累,反而会造成需求增加导致经济过热。
长期来看肯定会步子太大扯到蛋,但现在哪有什么长期规划,他就不相信两三年的时间内,英属印度的经济过热会出现什么问题。
至于英属印度独立之后出现问题了,责任那自然是尼赫鲁和阿里真纳的,怎么英国在的时候各项指标节节攀升,变成你们自己当家做主了,就出现经济危机了?
独立的南亚本土精英都应该对此做出反省,而不是怨天怨地怨空气。
这种多方面考虑的注解,自然也出现在了爱德华·布里奇斯的办公桌上,避免尊敬而富有专业性的内阁秘书,在对首相提出建议的时候,出现应答不利的可能。
对于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计划,同时也有当地两大宗教的人口比例,以及对工业区分布的注解说明,注解还表示,“整个穆盟的主流看法是,如果英属印度独立成功,绝不和印度教徒生活在一个国家。”
“真纳,怎么回到英属印度之后变成这样了?”爱德华·布里奇斯当然知道,在让英属印度独立的声音当中,是以保留英属印度的主体性意见为压倒性多数。
也就是和电报上的不同,目前伦敦政府还是认为,保存英属印度不分裂最为合算。
不过爱德华·布里奇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穆盟对英属印度的态度,知道这是阿里真纳绝对不会同意的,那么再看这一份加尔各答大建计划,内阁秘书就能够体会到部下们的良苦用心了。
把大建计划收起来,爱德华·布里奇斯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艾德礼首相的询问了。
内阁秘书考虑的当然更多一些,关于德国英占区和英属印度的联动,也是爱德华·布里奇斯考虑的一方面。
至少目前可以断定一点,这些在英属印度的公务员上下,已经感觉到无法继续压制住南亚了,正在考虑进行最后的疯狂。
如果真的无法保留大英帝国对英属印度的统治,爱德华·布里奇斯倒是不反对这样做。
至少有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英属印度的独立不能为其他殖民地起到示范作用。
如果英属印度独立过的很差,说不定短时间内可以熄灭一些殖民地的反抗声音,毕竟前车之鉴并不远。
英属印度首府新德里,一年一度的圣诞晚宴正在进行当中,战争已经结束,和平已经降临,所有参加的总督府圣诞晚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灯红酒绿之下,纸醉金迷之中,万恶的资本主义和广大英属印度的穷困形成了鲜明对比
蒙巴顿将军当然也出席了圣诞晚宴,还不情愿的带着一直闹着要来的帕梅拉蒙巴顿。
而帕梅拉蒙巴顿到了总督府,一下子就没影了,总督府内部蒙巴顿到不担心安全问题,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哪。
“哎呀,哪有问这个问题的!”宴会大厅外面,帕梅拉蒙巴顿追打着坏笑的艾伦威尔逊,最后不好意思的喘着粗气,“没有,除了你这个坏蛋,哪有人对我动心思。”
“我就是想问,总要说点话吧,我不敢在里面呆着,你父亲在那呢。”艾伦威尔逊只是一时失言口花花了一个问题,却没有想到真的得到了答案,拽着帕梅拉蒙巴顿的手不松开,“还是这里自由,至少避免了尴尬。”
“有什么可尴尬的,我都十六岁了。”帕梅拉蒙巴顿挺着胸脯,不甘示弱的说道。
有些话就不能仔细听,不然的话就会出现歧义,艾伦威尔逊还是维持着基本的绅士风度,没有过于深想,只是说道,“你父亲也是为了你好,别把他气到了。”
“装什么啊,刚刚还问我那个问题,有这个时间不好好想怎么工作。”一只素手袭来抓住了艾伦威尔逊的耳朵轻轻拉扯,帕梅拉蒙巴顿没好气的道。
“这就是污蔑了,我回来之后无时不刻的不想着工作。”艾伦威尔逊倍感冤枉,就在今天他还打听了英属印度的印钞机生产线在什么地方,准备效仿常公之举,在英属印度闹翻天,英国一定要走人的时候,展开超越时代的量化宽松政策。
记得在长江战役之前,国统区的印钞机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干活,几乎处在全负荷状态下生产,十六条印钞生产线都快干冒烟了。
艾伦威尔逊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想常公那样,弄出来堪比津巴布韦的笑话。随便超发个四五倍的卢比,增加英属印度的经济活力就可以了,不然太过于下作。
当然要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出现,造成了货币贬值,那就不能怪艾伦威尔逊了。
“是嘛?”帕梅拉蒙巴顿歪着小脑袋,一脸都我相信你的表情道,“那怎么不敢进去。”
“你先进去,我等会,外面凉快。”艾伦威尔逊从心的道,“我绝对不是怕你的父亲,完全是担心你难做,你是知道的……”
“知道,我非常知道。”帕梅拉蒙巴顿白了艾伦威尔逊一眼,一蹦一跳的回到了大厅。
艾伦威尔逊轻出一口气,安迪从大厅里面出来,“专员,约翰专员在等着你呢。”
“知道了,安迪,听说你在海得拉巴的日子不错。”艾伦威尔逊拍了拍来人的肩膀,给予勉励道,“不过我也听说,似乎发生了一件事,是阿里汗大君帮助你们平息的。我无意指责你们,但是想要女人的时候最好付钱,不要强迫。”
连钱都不愿意付,这就很给殖民者丢人了,简直是早期刚到美洲的拉丁人作风。非常令人不齿,这下不但丢人,还葬送了追求爱丽莎的可能。
想想爱丽莎那一头天然的红发,那开车的时候不香嘛?因小失大!虽然本来安迪就不太可能让爱丽莎倾心,但好歹有理论上的可能,现在连理论上的可能都没了。
为了在海德巴拉的下属,还兼着海得拉巴专员的艾伦威尔逊操碎了心。
带着叹息艾伦威尔逊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从心时间已过,便迈步进入了大厅当中,朱纳加德土邦专员还在里面等着呢。
和土邦专员的谈话,自然是和大建计划没什么关系。土邦毕竟是英属印度间接影响的地方,没有直接统治机构,自然搜刮起来没有这么如臂使指。
等待的土邦专员不止约翰一个,还有迈索尔土邦专员鲍威尔,迈索尔土邦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南部,以今迈索尔城为中心的一个王国,和葡属果阿的挨着。
一七九九年,迈索尔王国成为了东印度公司下辖的一个印度土邦。当初进攻迈索尔王国的,是英军和海得拉巴联军,海得拉巴一直就是英军在南亚的同盟军,所以说艾伦威尔逊怎么能不拉阿里汗一把呢。
迈索尔战败后,其部分领土被东印度公司与海得拉巴瓜分。剩下的领土重组为迈索尔土邦。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仇恨不会持续到现在,作为英属印度颇具实力的土邦,迈索尔土邦和海得拉巴土邦一样,能自己说的算,为什么要听尼赫鲁的?
“哦,好久不见,艾伦!”见到艾伦威尔逊走过来,朱纳加德土邦专员约翰布雷顿张开了双臂,给予了一个热情的拥抱,带着久别重逢的心情道,“时隔大半年,你终于还是回来了,我记得你在离开的时候就说过,还会回来的,真的说到做到。”
“对于国大党的感激,让我时时刻刻努力的想要回来。”艾伦威尔逊一语双关的笑着说了一句,然后把目光放在了旁边的迈索尔土邦专员鲍威尔身上,开口道,“您就是鲍威尔,说实话只是听闻过,之前在海得拉巴聚会的时候,你也正好有事在身没有来,真是太遗憾了。”
“听闻约翰说起过你,你比我想象当中的还要具有活力。”鲍威尔笑呵呵的开口,没有说艾伦威尔逊年龄小,而是有非常具有活力来代替。
“我还是阿里汗大君的专员,其实我们之间的谈话可以更加自由一些,说实话我们都是为了土邦的君主服务的,有着很多共同点。”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谦虚道,随后从路过的侍者托盘上拿下来三杯酒道,“我们慢慢聊。”
第184章 英印亲如兄弟
“好!”约翰和鲍威尔同时点头,另外一边英属印度总督和蒙巴顿将军也在讨论自己的事情,在一旁的帕梅拉蒙巴顿显然不是很开心。
因为蒙巴顿将军正在憧憬回到欧洲的日子,并且一直为此活动,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比起在英属印度的生活,他还是觉得自己更加适合本土。
为此在日本投降之后,蒙巴顿除了受降之外,还在打听本土是不是想起来了自己。
“先等等看吧!”韦维尔总督表示稍安勿躁,现在本土的事情还相当的多,战争结束了,不代表战争带来的影响马上就会消失。
另外一边,艾伦威尔逊也在谈论自己的事情。大英帝国到底是在政客的手里,还是在文官的手里,这是一个好问题。
艾伦威尔逊自我认识,如果英国仅仅局限在英伦三岛的话,英国确实是在民选的政府手中的,不过要是谈论的是整个大英帝国的话,毫无疑问是在文官公务员体系当中的。
基本上来说,民选的政客都在本土,而大英帝国的公务员却遍布世界。
一般政客根本不会去殖民地任职,如果刚到了地方,本土提前选举了怎么办?政党轮换了呢?那不是刚到地方就要回去了么?
当然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出现,对海外公务员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政客来往自如比从前方便多了。
二战期间英属印度的公务员面临了人手短缺的问题,除了把一些不重要的工作交给印度人之外,就只能在内部想想办法了。
挖掘内部潜力,像是艾伦威尔逊这些本身就在英属印度的学生,自然就成了后备力量。
这也是艾伦威尔逊踏入仕途的开始,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值得一份珍视的回忆。
没有讨厌的政客干扰,现在谁都无法阻碍英属印度的公务员群体,释放印度被束缚的潜力了。
英属印度的土邦有将近六百个,中小型土邦面对国大党反抗能力有限,真正能指望上的只有海得拉巴土邦,迈索尔土邦这种一方诸侯。
类似拥有广大面积,自成一体、颇具实力的土邦就没有六百个这么多了,包括克什米尔在内,满打满算一共十五个,其中海得拉巴实力最强,大君阿里汗财力也足够。
克什米尔先不算,尼赫鲁是绝对不会放手的,那是尼赫鲁家族的起源之地。
海得拉巴土邦虽然实力足够,但却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出海口,处在英属印度行省的包围当中,迈索尔土邦却挨着葡属果阿,海得拉巴土邦和迈索尔土邦之间,有一个名义上类似地峡,好像于后世印度本土和东北部细脖子的土地被隔开。
但这种隔离只有象征意义,只要海德巴拉和迈索尔土邦有共同的立场,那点行政隔绝几乎就等于不存在。
“和佩德罗好久没见了,不知道还在不在果阿任职么?如果还在的话,找个机会见一面。”艾伦威尔逊以这样一个开场白作为沟通的开始。
早在布鲁塞尔会议上,艾伦威尔逊就用葡属果阿的问题勾引过葡萄牙肩负责任。
效果很是明显,葡属果阿的驻军已经到达两万人,显然大英帝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