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在布鲁塞尔会议上,艾伦威尔逊就用葡属果阿的问题勾引过葡萄牙肩负责任。
效果很是明显,葡属果阿的驻军已经到达两万人,显然大英帝国的亲密盟友,正在肩负起来国际责任。
一旦局势出现恶化,艾伦威尔逊甚至想要留一个后手,把驻印英军的一部分不撤回本土,还是留在葡属果阿,继续在名义上在英属印度存在。
三个土邦专员商量的自然是,关于整个英属印度的光辉未来,时隔半年,整个次大陆肯定会出现一些变化的,鲍威尔提及了一件事,法属印度那边似乎正在收缩。
“法国人最不可信。”艾伦威尔逊义正辞严的开始指责,这就是要逃跑的前兆。在全世界的殖民者要团结起来的时刻,法国人竟然想要投降。
艾伦威尔逊的指责全然不顾,法属印度只有几个飞地城市的事实,如此的小的利益之下,法国人自然没必要蹚浑水。
现在想起来保持殖民者直接的团结了?七年战争时期抢了法属印度的账怎么算?但凡是法国在英属印度有葡属果阿这么大的土地,也不会想拍屁股走人。
虽然知道指望法国人本来就不靠谱,可在关键时刻,艾伦威尔逊还是希望法国人再愚蠢一次,能够在次大陆问题上,为英国起到一定的掩护作用
“还是要给法国人一点利益,法国在次大陆一天,就算是只有象征意义也能帮助我们很多。”艾伦威尔逊叹了一口气道,“竟然还没有葡萄牙人有国际责任,真是令人失望。”
“说到葡萄牙的事情,艾伦你是参加过布鲁塞尔会议的,应该知道前因后果。当葡萄牙宣布增兵果阿,比利时宣布支持荷兰重返东印度群岛的时候,这个消息传来真是令人振奋。”约翰满是开心的说道,“荷兰的运兵船曾经短暂的在孟买停留,引起很多人驻足观看,就连国大党那些人,也寂静无声。”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还需要其他国家的军队来帮助我们完成震慑。”艾伦威尔逊苦笑着摇摇头道,“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我们要量印度之物力,结列国之欢心,此时此刻欧洲国家要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稳住阵脚才能不被那两个混蛋占便宜。不过短时间内,有一个混蛋够不到我们,只需要小心一个混蛋就行了。”
约翰和鲍威尔都认同的点头,转而兴高采烈的说起十月末,荷兰军舰在雅加达开炮的事情,整个雅加达变成了一片火海,相信一定能对反抗者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震慑。
“我们就不要谈论这个话题了,这是荷兰人的问题。”艾伦威尔逊听说有几千雅加达市民在无差别炮击当中丧生,便不咸不淡的扯开了话题。
荷兰海军的实力在欧洲不值一提,但那是在欧洲,作为一个拥有东印度群岛作为殖民地的国家,荷兰的海军就算是再差,也不是殖民地可以相比的。
关于炮轰雅加达予以震慑,艾伦威尔逊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哪怕落寞了也还有这个狠心,真的去实行了。
炮击的是荷兰,被炮击的是印尼人,这件事从头到尾和艾伦威尔逊都没有关系。
再说现在是谈论英属印度的问题,谈什么荷兰人,那不是跑题了么?
整件事唯一和英国有关的方面,就是有两艘前英国军舰也参与到了炮击当中。
英国支持荷兰重返亚洲,但考虑到荷兰的国力可能搞不定,同时也因为战争已经结束,皇家海军有一批战舰需要退役,就把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勇士号,租借给了荷兰海军使用。
勇士号虽然是一战时期的战列舰,但三万吨的排水量和十五英寸的主炮并不是假的。沿海城市面对这种主炮是什么结果,淞沪会战当中在战列舰主炮范围之内的士兵最有发言权了。
剩下的舰队就用在英属印度的远东舰队当中挑选了几艘轻型军舰,交给荷兰海军使用。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倒是不反对,如果英属印度独立,远东舰队的军舰肯定有不少会作为遗产留给印度,与其这样还不如给荷兰,至少荷兰人给钱了。
要说整件事上,让人颇感意外的就是勇士号战列舰竟然被租借给了荷兰海军。虽然不是出售,但可见英国对支持其他殖民国家,替自己分担火力绝对是认真的。
这可和历史上大不相同,可以算是非常积极主动了,当然这也和英属马来亚计划有关。以英属马来亚为基地,支持荷兰和法国作战,是可以赚钱的。
“最好让葡萄牙人扛着国旗,去雅加达转一圈。这样就更好了!”艾伦威尔逊又把话题扯到了葡萄牙身上,“果阿现在的葡萄牙守军有两万多,留着也是浪费,不如扛着国旗去东印度群岛刷刷存在感,体现欧洲国家的团结。有时间和葡萄牙总督府沟通一下,就说老朋友回来了,之前在海得拉巴没有谈妥的问题,现在可以接着谈。”
“那我就找时间和佩德罗谈谈。”约翰点点头道,“不知道潜艇什么时候到?萨拉曼汗大君对此可是非常期待,刚开始我和他说的时候,还有些不情愿,不过后来也想通了,要是土邦领地保不住,钱迟早也保不住。”
“萨拉曼汗大君的想法非常正确。”鲍威尔点头认可,然后道,“那么我这边就是保持和果阿的亲密关系,和葡萄牙军队一起训练,必要的时候期望葡萄牙支持。”
“是未来必要的时候,现在只能偷偷地做。”艾伦威尔逊纠正道,“在和国大党讨论之后,找一个机会我会去和各位尊敬的大君好好谈谈。”
“和国大党谈?谈什么?”约翰一脸的惊讶道,“艾伦,可是尼赫鲁把你赶走的。”
“别说这种没头没尾的谣言,我一直都对尼赫鲁先生非常敬重。”艾伦威尔逊脸色一板,断然否认道,“国大党是公务员的亲密兄弟。”
第185章 我对钱没兴趣
这?约翰和鲍威尔两人都傻眼了,难道自己面前竟然是十分稀缺的君子?
很快他们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离谱,艾伦威尔逊紧接着说道,“大建计划最好还是应该得到国大党的认可,当然了,就算是不认可我们也会推行,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减少一些阻力,就值得我们去努力,做人不能这么自私嘛,不能因为尼赫鲁把我赶回欧洲,就关闭对话通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前的英属印度还是要国大党的支持的,毕竟国大党还是希望接手一个完整的英属印度。而且伦敦流露出来能让国大党知道的声音,也是尽量保全英属印度的完整。
在这件事上,目前国大党和艾伦威尔逊的利益重合,既然有利益重合,就不要和事情搞得太难看,那样一点都不绅士。
“原来如此!”两人不约而同的点头,成为专员助理的艾伦威尔逊并不是忘记了被赶出英属印度的尴尬,只是暂时不计较这件事。
没错,绝对是暂时的!艾伦威尔逊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不到时候而已。
和国大党谈的时候,不代表土邦这边的事情就落下,欧洲堆积如山的轻武器,还是要找到市场的,哪怕就算是土邦顶不住国大党的进攻,剿匪也要让国大党剿上个三年五载。省的没事了总出来添麻烦。
考虑到同时期剿匪的北方大国,艾伦威尔逊觉得用这个标准套在国大党身上已经算是非常看得起国大党了,都是看在尼赫鲁的份上才这么评估。
和土邦的深入沟通,就定在和国大党见面之后,事情是要一件一件做的,不能出现急躁的想法,一旦急躁,事情就不好办了。
定下了计划,艾伦威尔逊几个专员,就加入到了圣诞晚宴的酒会当中。
“这大好的山河啊,不知道还有我们多长时间的好日子。”艾伦威尔逊满是怀念的感叹。
随后他就忙起来了,眼瞅着蒙巴顿将军酒过三巡,没空对女儿操心,帕梅拉蒙巴顿又悄悄溜了出来,一脸不高兴的道,“我父亲刚刚说要想办法调回欧洲。”
“不要着急帕梅拉,不是还没有消息么?”艾伦威尔逊仔细回想一下,好像在战争结束之后蒙巴顿确实是回到欧洲一趟。
但是马上就被伦敦重新派了回来,主持英属印度的分家事宜,归根究底是看重了蒙巴顿将军的长袖善舞,希望能够发挥出来这种特质,让大英帝国可以体面的走。
为此甚至给了蒙巴顿英属印度的全权,可以不经过伦敦的同意独立作出决定。
这个全权处理是蒙巴顿为了不回到英属印度,刁难伦敦政府的,但伦敦政府还是同意了。
这就看怎么考虑了,如果蒙巴顿将军能够拿到这个全权处理的权利,那对于艾伦威尔逊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这等于是解开了整个英属印度公务员群体身上的枷锁。
省的现在还没事向伦敦汇报,准备海量的书面材料,等待着伦敦方面的决策。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搞定回来的蒙巴顿就行了,做什么事情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不过帕梅拉蒙巴顿就在这,艾伦威尔逊当然不能说,回去是一个好的选择,而是询问女孩的意思到底是怎么样。
“希望伦敦忽视了父亲的活动,我现在不想回去。”帕梅拉蒙巴顿白了艾伦威尔逊一眼,小声嘟哝道。
“当然,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艾伦威尔逊面带深情,口是心非的保证道。
至于阿里汗大君,因为艾伦威尔逊回来送来的礼物,他也马上转交给了帕梅拉蒙巴顿。
“我不要钱,你总是给我钱干什么?”帕梅拉蒙巴顿摇晃着脑袋拒绝道。
“我就更不要钱了,总的有个人保管吧。我家就我自己一个人!”艾伦威尔逊碎碎念叨着,“这身边缺一个女人是真的不行。”
随后帕梅拉蒙巴顿就把威尔逊家族的私人财产收下了,要替艾伦威尔逊保管。
圣诞节前后几天过去之后,国大党的早期总部在加尔各答,那个时候加尔各答还是英属印度的首府,所以国大党肯定对于将要大建的区域是不陌生的。
为什么要和国大党谈,而不是穆盟谈,是因为国大党对统一的英属印度得以保留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而且伦敦政府流露出来的种种声音,加深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
而阿里真纳的穆盟,是要建立和平教徒自己的国家,现在暂时稳定住多数派的国大党,让国大党对大建计划热衷,比较符合艾伦威尔逊的利益。
以后大建失败了,自然有一个在明显不过的背锅者穆盟来当替罪羊,不会怪罪到大英帝国的身上,还可以挑拨独立之后的两国关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而找国大党谈判的对象是尼赫鲁,而不是甘地。
因为甘地本人是对工业化持反感态度,对田园生活极为热衷,按照他的想法,独立后的印度应该是一个人们和谐相处的大农村。
如果要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国家来对比,追求的理想和已经灭亡的美利坚联盟国差不多。要走农业强国的道路。
不过美利坚联盟国就算是存在,也是走类似法国的路线,艾伦威尔逊可不觉得英属印度哪里和农业强国相似了,种再多的粮食,不考虑本身的庞大人口消耗?怎么做农业强国?
和甘地相反,尼赫鲁对工业非常热衷,而且因为去苏联呆过的原因,对苏联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抱有极为深刻的印象,要不是英属印度的封建势力盘根错节,他甚至可能把独立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