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是尼赫鲁这样的领导人,又不像是甘地动不动就去绝食了,哪记得几个月前的一天做了什么?
面对着一个年轻谈判代表的热情,国大党的代表也报以友好的微笑,甚至以印度教的礼节打招呼,艾伦威尔逊也装模作样双手合一的回礼。
在印度教徒的眼中,佛教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当然这只是英属印度的印度教徒才这么认为,其他地区的佛教徒认为这是放屁。
友好的打过招呼之后,双方代表落座,艾伦威尔逊笑呵呵的说出天崩地裂的话,“其实我从来不认为伦敦不少人说的是真的,那就是国大党是英属印度的布尔什维克,尼赫鲁是另外一个斯大林,对于一些人所说的要用激烈手段对待国大党,我个人一直都不是非常认同。”
第187章 要双赢
此话一出,国大党的代表都鸦雀无声,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就连尼赫鲁本人也微微变色,但是马上又恢复了过来。
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在大英帝国的眼中是什么样,就算这些英属印度的本土精英再闭塞,也能感觉出来,绝对不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关系。
就算是艾伦威尔逊本人,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从良知来说,这么好的东西你自己一个国家搞搞就行了,别想着出来影响世界,这样大家还能做朋友。如果非要不安分的话,那就只能不死不休了。
“这都是无稽之谈,国大党和布尔什维克没有关系。”尼赫鲁面不改色的道,“当然,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方面,国大党可能和布尔什维克有相似之处,这是全体印度人的共识。”
眼瞅着艾伦威尔逊开口就是鸿门宴的措辞,尼赫鲁自然不甘示弱,从另外一个地方对艾伦威尔逊展开威胁。
当然这是没有用的,现在什么都不能改变在接下来的三年当中,他要在英属印度套现的决心,所以对尼赫鲁的反唇相讥,艾伦威尔逊不但没有收敛,反而道,“就在昨天,我还给雅加达发了电报,对荷兰军队消灭亲轴心国的武装表示祝贺,这种正义之举多多益善。”
“这个世界上某些落后民族是如此的天真,真以为他们可以改变什么,尤其是雅加达那个地方,一个临海城市还敢和海上强国对抗,炮击就对了。”
艾伦威尔逊开口就是再直白不过的帝国主义口气,对炮击雅加达的荷兰海军高唱赞歌。甚至有意无意的表示,应该再来几次。
“印度不是一个群岛,而是一个大陆!”其中一个略微秃顶的国大党代表开口,表示把东印度群岛和印度相比,是一种错误的对比。
“可能印度没有沿海城市吧?”艾伦威尔逊笑了笑不着痕迹的道,“只要集结出来一支舰队,大英帝国完全可以把荷兰炮击雅加达的事情,复制在除了美国的任何国家,把这个国家的沿海城市挨个点名,在这个城市炮击两个小时,立刻赶赴下一个城市,不登陆也不占地,只要摧毁。”
“当然了,这样做没有好处。没有好处的事情,哪怕是占据了上风也是小孩子过家家,所以只要大体上过得去,皇家海军是不会这么做的。”
威胁完了之后,艾伦威尔逊又把话饶了回来,表示打仗可能会出现一方赢一方输的结果,谈判则可能是双赢。
这话让国大党的代表都认可的点头,在他们看来艾伦威尔逊,只是想要在谈判之前占据一定的主动,主要还是为了所谓的双赢结果。
他可还没有忘记要把安达曼群岛,从英属印度分离出来的初衷。都在小本子上记着呢,不过么,在英属印度的财政预算没有花完之前,还不适合行动。
“我指的双赢,是大英帝国赢两次。”眼看着国大党的代表纷纷坐下,艾伦威尔逊的脸上浮现起来笑容,招手让总督府的秘书把文件拿上来,放在尼赫鲁等人的面前。
如果国大党对这一份大建计划表示了不配合,那艾伦威尔逊可就要和其他英国殖民地的专员联络感情了,印度人做了这么多年大英帝国的狗腿子,现在想要独立,那在其他殖民地的印度人,是不是应该滚回本土了?
仔细一想从南非、毛里求斯、到亚丁、英属锡兰,给谁发电报就看艾伦威尔逊的心情了,排印浪潮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他觉得还是从小到大,就近开始比较好。
只是想要提个醒让国大党清醒清醒,就从毛里求斯开始,怕这些国大党人看不见,就从英属锡金开始,实在不行的话,从英属马来亚开始也可以。
这都是为了彻底根除殖民地隐患嘛,对大家都好,那么长期未英国服务的印度人,首当其冲遭到包括但不限于,驱逐、监禁乃至于屠杀,也是正常的。
正在看大建计划的国大党人,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对面魂游天外的英国人,正在考虑在哪掀起排印浪潮比较合适,给这些想要独立的印度人一个下马威。
“为什么要纠结从什么地方开始呢?完全可以此起彼伏,让自由的人民推翻殖民地印度人的剥削。”艾伦威尔逊微微摇头,对自己刚刚陷入了误区感到惭愧。
这一份大建计划,可以说凝聚了英属印度英国公务员的全部心血,考究详实,用大段大段的段落描述英属印度的潜力。
考察了英属印度现在的基础,以及可行性的发展评估,每一个步骤都看起来无懈可击。
计划中充满了专业性的评估,和带有鼓动性的未来展望。
要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布局、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和社会事业等作出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工具。
当中还有弥合宗教分裂,以及平衡各地发展的段落,说句实话,单独从书面上来说,摆在国大党人面前的这一份大建计划,甚至比一九二八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还要完整。
甚至可以这么说,艾伦威尔逊是在刻意模仿苏联的五年计划,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他知道尼赫鲁本人,曾经去过苏联,并且对当时苏联一日千里的发展印象深刻。
这可以从印度独立之后,尼赫鲁同样在印度实行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历史中看出来。
这个国大党的领袖确实不忘初心,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尽量把印度往强国方面带领。
单从这一点,国大党就比炮党,去过苏联的尼赫鲁就比同样去过苏联的常公,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既然知道尼赫鲁有苏联情结,这一份计划自然是照着苏联五年计划照本宣科。用来勾引尼赫鲁认可的。
目前来看,看着尼赫鲁认真的看着计划书的表情,看起来是应该已经被触动了。
出现这种触动,同样也不令人意外,只要计划得以执行,英属印度确实会出现一些改观的。不过前提都是建立在英属印度还存在的基础上。
苏联的工业分布强大么?如果从对抗的角度上来说,苏联带着一群东欧小国,和一水的帝国主义列强对抗,苏联的工业体系当然是强大的,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
但苏联崩盘之后的结果表明,再强大的工业体系,一旦面临国家崩溃同样也没用。
光是大建计划的草案,就已经很激动人心了,艾伦威尔逊静等着国大党代表把大概方案看完,表现出来了极大的耐心。
“真是奇怪,过去一百多年,英国人似乎从来没有这么有诚意过。”看完草案的尼赫鲁不动声色开口道,“现在却突然善解人意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过去一百多年,大英帝国也没有同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不过么?”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傲慢的表情又出现在了脸上,“最终的结果都是我们赢了。”
“实话实说,目前大英帝国需要的是迅速的摆脱战时状态,以无可匹敌的姿态,向全世界证明,哪怕是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仍然是不可战胜的国家。”
尼赫鲁面露异色,显然对这个年轻的英国代表不以为然,不过对于这个人的说法,他认为至少从某一部分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战前的大英帝国是全世界的领导者,而现在的大英帝国则只是世界的领导者之一。
当然此时的尼赫鲁还没有独立后,得意忘形的想法。却也认为英国人已经今不如昔,只要国大党坚持独立的主张,就能够摆脱英国人的殖民统治。
这个想法换成任何一个英国人,可能都没有问题,可恰恰坐在尼赫鲁对面是艾伦威尔逊,他不但只对付印度,甚至连对付其他国家的备案也有。
不结盟国家领头的就这么几个,印度、印尼、南斯拉夫和埃及。
南斯拉夫已经被一番操作踢到了苏联人的怀抱当中,别指望还能出现在不结盟的舞台上了,没准以后会议华约打手的面目出现。
剩下三个都是英国够得到的地方,印尼的雅加达刚刚挨完炮击,埃及短时间内还不算威胁,现在只要把印度带沟里,十年内看谁还能组织不结盟运动。
“看起来还不错,不过印度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是不可能以殖民地方式存在的。”尼赫鲁虽然已经心动,却不漏口风的道,“如果一切利益都归英国所有,再多的建设也无济于事。”
“尼赫鲁先生,我对国大党的反英立场感到非常担忧。”艾伦威尔逊眼皮一番,幽幽地道,“相信双方都不愿意钱德拉·鲍斯的事情重演,太可惜了,如果不是走错了路,飞机怎么会掉下来呢?对不对?”
印度国民军的领导人钱德拉·鲍斯,已经因为飞机失事摔死了。钱德拉·鲍斯的死亡传来,不少国大党人都怀疑是遭到了暗杀,不过没有证据。
第188章 要劳逸结合
“请各位不要误会,是日本人在飞机上动了手脚。毕竟是为了争取战后一个好的待遇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就是出卖一个殖民地的反抗军领袖嘛,归根究底人都要为自己考虑。”
见到包括尼赫鲁在内的国大党人寂静无声,还是艾伦威尔逊开口打破了沉默,解开了国大党前领导人钱德拉·鲍斯的死因。
尼赫鲁沉默不语,想起来了和钱德拉·鲍斯一起在国大党的日子。两人其实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比如都去英国深造过,都觉得社会主义能拯救印度。不过比起尼赫鲁,钱德拉·鲍斯显然更加的激进。
三十年代鲍斯到欧洲旅行,在此期间,他还研究并撰写他心目中著作的第一部 分,《印度的斗争》,里面记载了钱德拉·鲍斯在独立运动和工团主义建设经验。
从欧洲返回后,鲍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应在最广泛的反帝国主义阵线上组织反腐败斗争,其双重目标是赢得政治自由和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鲍斯几乎要当选为公社大会主席。他代表着不计一切代价的实现统一和独立,包括对内外的敌人使用一切必要武力。
那也是尼赫鲁和钱德拉·鲍斯开始分道扬镳的日子,尼赫鲁认为从武力上,印度还不足以和英国对抗,印度需要时间发展,最好伦敦保持着对抗又合作的关系。
而钱德拉·鲍斯则要立刻举行全国起义,推翻英国殖民者的统治。
现在回想,在一九三四年那个时间段,钱德拉·鲍斯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不过他也没有想到钱德拉·鲍斯最后竟然会这么极端,直接加入到了轴心国当中。
现在从眼前这个英国人口中得知了钱德拉·鲍斯的死因,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