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爱德华·布里奇斯这么想的时候,艾德礼首相也同时说了这个问题,“很多媒体对国会的报道是不是过于自由了一点,对英属印度的决策这么容易就泄露出去了,对了,最近关于英属印度的报道是不是太多了,而且非常负面。”
  “我想这个负面可能是对印度人来说的。”爱德华·布里奇斯不慌不忙的表示道,“关于印度人的种种陋习,我个人认为这只会增加英国在领导落后地区的努力,能够被大多数的公民所谅解,倒不一定是个坏事。”
  作为内阁秘书在英属印度最看好的年轻后背,艾伦威尔逊也正在准备和这种陋习开战。
  为此必然要征求英属印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谅解,首先必须确定对方是一个英国人。
  确定之后就可以好好谈谈了,听闻艾伦威尔逊决定对伤害妇女的案件宣战,克拉克法官不置可否的道,“这种案件一般印度人是不会报案,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种案件值得多费心。”
  “其实按照国内的法律来说,在大英帝国的统治之下,怎么能够允许寺庙豢养圣女的存在呢?”艾伦威尔逊绷着脸道,“当年为了禁止寡妇自焚,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但是那一代的英属印度公务员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现在英属印度的地位还不明,大家都看不到未来,如果我们必然要走,为什么不能留下一点可贵的遗产呢?”
  “艾伦,你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克拉克歪着头疑问道,“不过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我们是应该做一些工作,让印度的陋习减少了。”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艾伦威尔逊微微低头道,“其实对某些寺庙的罚款,可以在对伦敦申请的前提下,设立一个妇女基金会专门用来关注印度的妇女问题。当然这个罚款的数目,以及拿出多少比例放进妇女基金会当中,我没有任何建议。”
  从巴黎,艾伦威尔逊拯救了法国被侮辱的妇女,在波恩,他建立了德国妇女工作劳动局。
  现在到了新德里,他仍然要从妇女解放开始捞取名声,不过这都是要得到英属印度司法官员的支持。


第191章 走向新印度
  追求男女平等,多么光鲜亮丽的借口,艾伦威尔逊相信就算是印度人心里面不同意,也不敢公开说出来,目前来说他的角色,属于女权的初级阶段,是追求自我权益的保护。
  就英属印度的环境能实行这种初级阶段就不错了,至于第二阶段追求和男性的平等权益,乃至于更加高阶的阶段,争权夺利女士优先,下矿挖煤女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南亚这块土壤是想都不要想。
  实际上就连后世的欧美国家,口号上已经到了最高阶阶段,但实际行动也就是第二阶段的开始。
  追求和男性的平等权益,首先同样的工作要给同样的薪水,同样做教师,男人给一万,女人也要给一万,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行业,女人的工资一直都在同职业比男人低。
  在欧美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艾伦威尔逊正在准备光鲜亮丽的口号,以及关于印度人的恶意笑话,推动印度在男女平等的路上前进一大步。
  虽然具体步骤仍然在保密状态,不过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英属印度最高法院,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关于英属印度各地寺庙豢养圣女的具体情况。
  任何东西一旦和钱挂钩,就会变得无比肮脏,艾伦威尔逊到并不这么认为,还是要考虑整体环境的,就南亚这里的情况,就算是英国人不来,也不会好到哪去。
  该有的陋习一样会保持下去,反而英国人来了,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制止了一些犯罪。
  从英国正式遏制寡妇自焚的传统开始,就不知道拯救多少生命了。
  很难想象,这种殉葬传统竟然在印度教的掩护下,一直在南亚存在到十九世纪。
  而且就算是现在,因为英属印度总督府,其实并没有对整个次大陆的统治力,艾伦威尔逊相信,寡妇自焚的印度教传统并没有被根除。
  把针对女性犯罪,豢养圣女和寡妇殉葬三点,作为捞钱的工具。艾伦威尔逊觉得并不可耻,伸张正义的同时,也是为了捞钱,两不耽误挺好。
  经过了和英属印度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商量之后,司法官员这一块也认可了专员助理的良苦用心,深切地感受到了应该根除南亚存在的各种反文明陋习。
  而且给了犯罪分子改正的机会,只要豢养圣女的寺庙交罚款,就可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也是出于尊重婆罗门阶层的考虑,可谓是一举两得。
  现在无非就是想一个喊得出口的名号了,艾伦威尔逊冲着司法官员的首领克拉克提议道,“要不叫印度新文化运动怎么样?看起来有革新的意思。”
  就这么定了,在搞定了行政公务员之后,艾伦威尔逊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现在也搞定了司法公务员,新文化运动决定在年后展开,目前处在调查阶段,看看哪里的寺庙看起来接受了很多供奉,又同时豢养圣女。
  这件事可以倚重一下穆盟的,艾伦威尔逊可记得,很多中东国家是有一种叫做宗教警察的职位,这种警察的权利极大,干预不但范围广,手段也很严厉。他们要求,每天五次的祈祷时间,咖啡店等设施必须都停业。人都不准饮酒、吸毒、偷窃、通奸、嫖娼。
  成年女子走出家门都要穿长袍、戴面纱,除脸颊外不得裸露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化妆。出外办事和旅行,实行男女隔离,女性必须由男性亲属陪伴。违反上述规定者,轻则受申斥,重则被拘留、判刑、鞭打。
  就算是再脑洞大开,艾伦威尔逊也没准备启用宗教警察,只希望和平教徒,能够做好一个线人,多多为即将在年后到来的运动提供消息。
  毕竟他来到英属印度,只是为了搞钱,并不是要让英属印度马上内战,至少在英国离开之前,他要做好一个裱糊匠。
  口号要多喊,要多光明正大就有多光明正大,事情要少做,对于婆罗门上层人士能罚款绝对不拘留,但要是底层的人犯罪,那就不用客气了,什么运动都是要政绩的。
  可能艾伦威尔逊少不了要借贱民的脑袋一用,表明英属印度对和陋习做斗争的决心了。
  这种态度赢得了以英属印度最高首席法官为首的司法官员,十分一致的认可。一时间最高法院上下都胸有抱负,要在离开之前为印度留下可贵的遗产。
  这边讨论执行步骤和细节问题的同时,国大党那边终于拿出了对大建计划的意见。
  这段时间国大党也在打听伦敦对英属印度的意见,得知很大意见也认为,应该保留英属印度的完整,并没有被阿里真纳的言论所蛊惑。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支持甘地的人还是支持支持尼赫鲁的人,在完整接收大英帝国遗产这件事上,都是一致的。
  当然印度教徒也有少数派,和穆盟的主张一样,绝对不和对方生活在一个国家。要么印度教要么和平教,这部分的主张最终导致后来甘地被刺杀。
  不过这并不是国大党的主流意见,主流意见无非就是甘地的农业和尼赫鲁的工业二选一,而且是支持尼赫鲁的人数更多一些。
  印度总督府,巴伦爵士把伦敦发来的电报交给艾伦威尔逊道,“从伦敦和国大党传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不过你最近和最高法院商量的新文化运动,是不是过于急躁了?现在和国大党处在蜜月期。”
  “尊敬的巴伦爵士,既团结又斗争,这并不矛盾。而且我和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商量这件事,全无私心。而是为了维护整个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团结。在爵士您的领导下,共同稳定英属印度的局势。”
  艾伦威尔逊面带真挚的解释道,“我在香江的时候,曾经听过一句话,送别人一条鱼,不如送别人一张渔网,这句话很有道理。在这个时候,我认为不能阻止司法官员去创收,如果从行政长官的收益当中分出来一份,分少了司法官员不愿意,分多了行政官员不愿意,这些都是问题。”
  “也是在偶然的时候,我才恍然想起来了忘记了司法官员的那一份。幸亏帕梅拉提醒。”
  帕梅拉蒙巴顿?巴伦爵士心里偷笑,这个蒙巴顿将军的女儿才十六岁吧?能提醒什么?无非就是推卸责任的借口罢了。
  “还是要小心,多年以来我们不是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但也只是明面上禁止了寡妇殉葬,实际上次大陆这么大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应该还保持着这种陋俗。”
  艾伦威尔逊受教的点头道,“我们根除陋习,相信不会面临国际压力的。至于英属印度可能的反弹,还是老办法解决。”
  “拉拢一派打击一派。”巴伦爵士点头认可,提及了另外一件事,“你怎么总是住在单位,我记得你在新德里是有房子的,就算是没有随便找一间住进去就行了。”
  当然是为了白吃公家饭,我的工资都交给别人了,哪有闲钱到处游山玩水?
  不过不能这么说,艾伦威尔逊只是表达了一下进步之心,愿意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一九四六年到来之际,帝国主义的代名词,让英属印度有识之士深感耻辱的象征。英属印度总督府发表了新年问候。
  文中表示,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英属印度为整个战争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被铭记的。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大英帝国的光荣就是英属印度的光荣。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各地都进行恢复性建设,凭借英属印度的面积和人口,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这一年,英属印度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虽然还是艰辛的,但是这片土地上热爱劳动的人们,一定会过的越来越好。”
  “为此英属印度总督府,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建设计划,来发展英属印度的经济。这份计划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一九四六年的开始,英属印度总督府会随着广泛的臣民一起,走向新印度。”
  英属印度总督府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发表过新年贺词,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发表新年贺词的消息传到伦敦,甚至引起了热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属印度在伦敦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变高了。不过这也并不全是好事,本土公民对英属印度的印象甚至是越来越差。
  和英国本土的热议相比,英属印度的报纸对英属印度总督府的新年贺词的热议,一点也不下于本土,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
  走向新印度,也成了不少报纸的标题,当然也有不少清醒的民族主义者表示,这都是大家的斗争换来的妥协,告诉周围的人不要被英国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一月二十五日,在明确了国大党不会反对之后,英属印度总督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建设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计划,表示要在五年内,将加尔各答工业区的产业工人增加一倍。


第192章 两翼齐飞计划
  这一篇消息石破天惊,走向新印度,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已经开始实施了。
  关于加尔各答工业区的海量配套工程,以及承担责任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英属印度各地,从来没有这么一个时候,印度人感觉到欢欣鼓舞。
  一直以来英属印度虽然名义上是大英帝国的明珠,却一直处在最低端的地位,与其说是大英帝国的明珠,不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