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个例子就知道,对于很多欧美国家来说,低端的生产国家知道研究欧美的需求,反过来欧美国家是不会研究这些国家的偏好的。
所以他要提醒一下两位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不要在这方面走弯路,正好今年的世界小姐选拔,可以在东亚的选手身上好好做一下准备。
在撒切尔夫人为自己制定满满的外交行程同时,艾伦威尔逊仍然和煤炭工会磨洋工,他不准备在广场协议到来之前把事情搞定。一方面建议美国面对巨额逆差一定要刻不容缓,希望广场协议提早出现,他都布局完毕了,这个协议自然是越早出现越好。
只有广场协议出现了,他才真的会尽早把罢工平息,哪怕这一次的罢工在他眼中并非不能应对。
煤矿工人缺乏有力的团结,是这次罢工的一大弱点。对于发动这场全国性罢工,煤矿工会和煤矿工人从一开始便存在着严重分歧,形成了媒体所习称的“强硬派”和“温和派”。
因此,在“温和派”为主或占上风的全国第二大煤矿诺丁汉郡和兰开厦煤矿就没有投入罢工工人的行列,从而大大削弱了罢工的声势。
就是在“强硬派”起主导作用的罢工队伍中,两派在罢工进程中也经常发生意见分歧和摩擦。
而在政府高压政策的连续打击下,这一分歧和摩擦还不断加剧,给罢工斗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愈来愈明显了。
在用法院对付了前工业大臣之后,艾伦威尔逊发现法律这种东西确实是好用,于是又用在了煤炭工会身上,要求法院对煤炭工会的财产进行没收,然后消息自然不出意外的,在不愿意透漏姓名的消息人士走漏之下,被煤炭工会知道了。
一边和工会玩法律,艾伦威尔逊没忘记通讯的事情,帕梅拉蒙巴顿没有通讯产业,但不代表不能帮忙,毕竟人脉在这呢。
“你觉得和他们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帕梅拉蒙巴顿躺在丈夫的腿上,样子很是安逸的询问。
“聆听华人高管的意见,当然现在华人高管没几个,我是说以后,尊重他们的意见十分重要。傲慢是做生意最大的敌人。”
艾伦威尔逊之前所说的耐克例子,其实也是日本人觉得已经占领了市场,不需要美国代理商了。
然后就是被美国代理商教做人,耐克的反噬不独属于美国,在世界各地都比比皆是,如果有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的想法,哪怕是同文同种也会翻车。
这方面例子最多的就是诈骗岛,手机有HTC,汽车有纳智捷,那是真的打着同文同种的旗号,不把消费者当人看。
有的时候这种企业都不如纯外资,有的外资只是傲慢,而诈骗岛的企业打心里就瞧不起你,低配还要高价,你不满就是打压我。
只要稍微一想,艾伦威尔逊就能想起来无数,诈骗岛那种好像婆罗门看到不可接触者的例子,不过这个世界么,连韩国都过得不怎么好,诈骗岛面临的压力更大,小常公想要去马来亚招商引资?一看就是马共的人,想要颠覆大英帝国的皇道乐土,不沉海还留着做什么?
外交部发出了本年度,撒切尔夫人认为最重要的访问邀请,艾伦威尔逊看到了之后不由的嘴角抽动,苏联年龄最小的高层,地图头夫妇。
可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掩饰不住,撒切尔夫人见到地图头一次就觉得这位苏联的后起之秀有发展,刨除撒切尔夫人执政的英国是苏联其中一个敌人这个因素之外,这种评价也还算好。
撒切尔夫人在伦敦接见了访问英国的当时苏联的高层米哈伊尔及其夫人赖莎·戈尔巴乔娃。戈氏夫妇首次访问英国,成为国际上的头条新闻,而撒切尔夫人也因此在国际舞台上刷足了存在感。
艾伦威尔逊坐在内阁办公厅看电视,他头一次见到撒切尔夫人笑的这么灿烂,这种笑容从来没有在他面前出现过。
这是因为撒切尔夫人的笑容,总出现在拿捏对手成功的情况下,可见对于这个坐直升机进入苏联高层的地图头,铁娘子有着绝对的自信。
约翰·亨特就在艾伦威尔逊身边,看见了内阁秘书长似笑非笑的表情询问,“爵士,你觉得这个人领导苏联,会不会还延续老路?”
“呃?那真是一场悲剧。”艾伦威尔逊一语双关的回答,约翰·亨特还以为艾伦威尔逊说的是会延续对抗,对双方来说是一场悲剧,他误会了,悲剧是存在的,只不过单单只是对另外一个阵营。
“不知道两人会面的时候,会不会谈仍然进行的罢工事件,苏联人可喜欢在这种事上找存在感了。”约翰·亨特感叹道。
“最好是不要谈。”艾伦威尔逊直接起身道,“时间在我们这边,不要表现出来过于明显希望尽早结束的态度,要无可争议的取得胜利。”
第161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
“确实如此,就是舆论上要辛苦一些。”约翰·亨特点头,新闻的艺术在于不会编造,但要颠倒顺序,一个女大学生经常去夜店兼职出台,一个夜店的女生经常抽时间学习,靠自己完成学业。
前者至少受到一些声音的谴责,后者简直就是励志典范。
本轮私有化,对英国人来说,就是一部分人认为利益受损,另外一部分人弹冠相庆,国家基石社会公器需要的是,后者的声音要大于前者。
“所以我们还要吹捧这个脑袋上长地图的苏联人。”艾伦威尔逊打着哈欠,“我们的首相今年制定了相当多的外交行程,就是想要对国内的罢工眼不见心不烦,接待完苏联人,又要访华了。”
“罢工方面确实令人闹心。”约翰·亨特欲言又止,他并不知道为什么白厅也支持慢慢对付罢工,似乎对此并不迫切。
但艾伦威尔逊不说,约翰·亨特也不好问。其实又有什么可问的呢,不该问的就不要问,三毛都知道的道理。
对于访问的地图头夫妇来说,新闻的艺术也是实实在在的,英国舆论在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一年到头都在骂苏联,唯一的例外就地图头在这的这么几天。按照新闻所说,这位受过正规法律教育、英姿焕发的当时苏联第二号人物在伦敦受到了元首级的隆重礼遇。
贵宾们不仅在都铎王宫参加了英国几百名上流人士济济一堂的盛大而豪华的国宴,还应邀与撒切尔首相在其伦敦郊区别墅契克斯举行了会谈。
双方的会谈涉及军备控制、东西方关系和太空问题,撒切尔夫人还提到苏联的人权问题。
此外,地图头和夫人赖莎在伦敦停留期间,参观了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那里凭吊了达尔文和丘吉尔的坟墓,参观了大英图书馆内当年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图书室。
戈氏夫妇还去了伦敦的约翰·布朗公司总部,该公司曾为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提供涡轮机,并参与承建一家苏联塑料工厂的投标竞争。
在伦敦停留期间,赖莎等一行还逛了伦敦的大商场和首饰店,购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贵重珍玩,一时引为舆论报道的热点新闻。
无上权威对未来苏联第一夫人的购物还是很感兴趣的,主要是看一看这位第一夫人,比起后来地图头猛烈抨击的勃列日涅娃,到底节俭到哪去了?
经过几天的就近观察,这位未来第一夫人,似乎并不节俭,好像还更加的奢侈。
“如果苏联和他们的东方邻国学习,我们是否应该对苏联进行投资?”地图头访问英国,有着不同寻常的热度,帕梅拉蒙巴顿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因为有某大国例子在前,更加富强的苏联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
投资苏联对自由世界并非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选项,事实上各国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帕梅拉蒙巴顿询问这个选项,也是当下的一种可行性。
“不考虑美国因素当然是可以的,就算是考虑美国因素,也可以这么做。”艾伦威尔逊搂着女首富的身体赞成道,“我们也应该在苏联有着自己的代言人不是么?说不定比首相接待的这个笨蛋,更加的可靠。”
“哪有这种人。”帕梅拉蒙巴顿轻锤了一下丈夫的胸口,她已经习惯了丈夫的乐观,可这种话也未免太乐观了。
“总是要为之努力的。”艾伦威尔逊心说怎么没有,他就觉得自己的儿子才是最可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可靠。
隔了一天,艾伦威尔逊去白厅上班,手中拿着对苏联代表团评价的新闻报纸,上面是这么说的,他们既十分自信,能言善辩,精力充沛,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乏温文尔雅的幽默感和人情味;既机智灵活,精明干练,又适可而止。
一年到头,都找不到这么对苏联的正面报道,艾伦威尔逊心想,是不是地图头与生俱来的愚蠢,真的到了被人一眼看穿的地步?
前往唐宁街十号,撒切尔夫人丝毫不吝啬的对地图头进行夸奖,“我感觉他身上具有某种妥协精神,这在其他苏联领导人身上不多见。”
“一个敌对国家的元首要是这么夸奖英国首相,我都在考虑,是不是丘吉尔又做什么了?”艾伦威尔逊嘴角抽动,在撒切尔夫人面前,表达对英国的战争英雄丘吉尔客观评价。
“你怎么能够这么说温斯顿爵士。他是战争英雄。”撒切尔夫人脸色一变,丘吉尔对保守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招牌。
“是啊,美国一直盛赞丘吉尔的不妥协精神,就像是你刚刚夸奖苏联人一样。”
艾伦威尔逊做出思考的样子嘀咕,“毕竟像是丘吉尔那样的人并不多,我觉得还是不要太乐观。除非有人能够复制两艘战列舰覆灭帝俄的光辉事迹,不然我是不相信的。”
如果让别人知道艾伦威尔逊是这么评价丘吉尔,说不定会引起风波,可他怕么?他的人都见过赫斯了,而且丘吉尔一战导致帝俄崩盘,让本来不至于这么长时间的战争,生生的拖了好几年是事实。
从语言上把撒切尔夫人压下去,艾伦威尔逊道,“你好像见到我从来没有笑的这么灿烂,见到一个苏联人这么高兴。”
“伱别多想。”撒切尔夫人哭笑不得,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她只不过是头一次见到可以随意拿捏的新手政客,一时间高兴的忘乎所以。
艾伦威尔逊绝对相信这是事实,在撒切尔夫人一边用警察收拾罢工工人,还敢对苏联的人权问题指手画脚,地图头竟然还没反驳?还难能指望这个苏联这个被英国舆论一片赞美的人能做什么?
不错,苏联本身有沉重的压力,苏联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财政,需要用来支撑农产品补贴和农庄工人福利;百分之十五的财政,需要用来维系工厂的运营和工人福利。
这两项加起来就已经占据了苏联财政开支的近一半,美国财政都没有这么可怕的消耗。而苏联却要背两个巨大的包袱跟美国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超额完成了计划,扭转了多年来增长率持续下降的消沉局面。农业产值增长了百分之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八点五。
职工报酬出现了明显增长,各地商店货架上总是缺货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不能说安德罗波夫拖着病体都能做到的事情,换上被撒切尔夫人十分看好的地图头,马上就急转直下了吧?
撒切尔夫人显然是要重拾英国的传统外交,也就是离岸平衡,于是告知了艾伦威尔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