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1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采取广泛的国际合作。
  其实只要不和撒切尔夫人谈失业人口,这位首相也不是不能沟通,只有这个问题不能谈,谈了就是在打首相的脸。
  英国的工会运动,主要是因失业问题派生出来的。在她的前任工党卡拉汉政府任期内,英国的失业人数高达一百万。据此,撒切尔夫人在执政前就曾经常嘲讽卡拉汉首相是一位“失业首相”。
  曾几何时,她执政的几年中,失业率不但毫无起色,反而一个劲地向上涨。
  可以说撒切尔夫人任期的任何一年,失业数字都超过卡拉汉时期,铁娘子又自我解嘲,声称英国的第一位问题是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认为在开始的时候,把通货膨胀降下来确实就意味着要增加失业,但是别无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撒切尔政府并不急于去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到了现在,谁在敢谈失业问题,就是对撒切尔夫人不忠诚,所幸艾伦威尔逊的努力下,失业人口已经比历史的三百万减少了近乎百分之三十。不过想要压到百万以下,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艾伦威尔逊还是要支持首相的,因为这位首相的政策很明白,尽可能减轻资本家的负担,使他们的资金留在英国,并听令他们自由地、不加限制地发展,这样的政策当然值得鼎力支持,至于失业人口?反正内阁秘书长本人又没有失业。
  这一切还是不够的,撒切尔夫人再次召开内阁会议,讨论第二个任期的减税方针,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都要再次降低。
  在英国这边酝酿再次减税的同时,遭受到了严厉制裁的门格斯图政权,正在向苏联老大哥求援,对于体量不足的国家来说,全面制裁的效果从来都是立竿见影的,毕竟全世界这么大,越小的国家越容易被代替,被制裁了进出口的埃塞俄比亚一个月之后就已经出现了困难。
  大多数地方其实并没有出现什么困难,毕竟只要躺的够平,天就塌不下来,足够落后的地方甚至可以免疫制裁,可大城市很快就出现了问题,门格斯图可以不重视广大的农村,但是大城市的不稳定会导致政权不稳。
  碰到这种困境,门格斯图当然是想起来了老大哥的援助,不管地图头在怎么样,现在亲苏政权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苏联给予了回复,对门格斯图政权的处境报以同情,并且也希望渡过难关,但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勒紧裤腰带,本质上就是见死不救。
  有雅科夫列夫这样的我方人员,这种事自然是没有秘密的,很快就被自由世界知道了底细,一时间雅科夫列夫的统战价值节节升高。
  艾伦威尔逊都觉得应该善待这样的人,只要不是好大儿开口,他绝对不会出卖这个苏联甚至整个俄罗斯历史上能和彼得三世并列的卖国贼。
  事实上放弃了埃塞俄比亚的底线,被艾伦威尔逊所知晓,自然也被美国所知晓,美国虽然是后加入了非洲战略,但却极为上心,毕竟眼看着里根任期之内最大的胜利就要出现了,在制裁力度上,美国代替了英国要求欧洲国家和附近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出力。
  至于艾伦威尔逊,他并不介意美国出力,因为肯尼亚和南苏丹的布局都已经出现多年了,美国出再大的力,也不可能吧英国撵走。
  非洲战略之所以和美国分享,是因为他更加重视的是对巴尔干的渗透,主要目标就是南斯拉夫,这还的依靠亲家格雷斯帮忙。
  欧洲才是重要的,美国如果在非洲投入巨大精力,还能够为南斯拉夫的渗透做好一个掩护作用。
  就在各国认为非洲之角将会成为下一个角力点的时候,众多已经发家致富的爱国南侨,开始了返乡旅途,回到自己的家乡,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当然不能落下独立于南斯拉夫之外的阿尔巴尼亚,霍查也和铁托一样病逝了。
  巴尔干政治强人的病逝,自然不能放过机会,在莫斯科的新思维风越发勐烈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越是要加一把劲。
  相信此时已经被吸引的里根,也不相信艾伦威尔逊在非洲化了一个涉及三个国家,快四百万平方公里的战略,仅仅就是一张大饼。
  然后开始集中全力推动对巴尔干地区的渗透,谁让英国手里有罗德西亚这么一张牌呢,至于非洲之角的战略,用来彰显英美特殊关系就行了。
  和苏联一样,一些俱乐部性质的东西,开始在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境内出现了,还因地制宜的扎根在了南斯拉夫特殊的企业集团里面。像是南斯拉夫这样一堆国企集合成的国家环境,艾伦威尔逊非常看好。


第1663章 怎么才三成?
  在艾伦威尔逊的认识来说,南斯拉夫是一个个企业共和国分别掌控在不同的民族手中。
  艾伦威尔逊对大型企业并不陌生,因为上辈子他就生活在一个国企当中,家乡的另外三分之一人口才是一个地方政府,以小见大明白一些企业内部的共同意识。
  不过对分属于不同民族,这就有点超纲了,尤其像是塞尔维亚人的人口,也就勉勉强强超过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总和。
  塞尔维亚人远不到南斯拉夫人口的一半,但是好歹是境内最大的民族,居住地却很广泛。
  后来的南斯拉夫内战,就是塞尔维亚这个远算不上主体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各方支持下被撵回塞尔维亚境内的过程。
  “我实话告诉你,南斯拉夫有解体的风险。”艾伦威尔逊也不客气,把现在南斯拉夫的情况和格雷斯说明,一旦铁托这样的政治强人死去,南斯拉夫很容易在外来势力干涉下步入内战当中,“这取决于谁是最终的胜利者。”
  “你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些。”格雷斯听着艾伦威尔逊话中有话,忙不迭的催促,虽然他长期比比叨被扒光的事情,但从来不否认几十万丧家之犬是被眼前的人救下来的,没有无上权威,他们这些人都烂成骨头了。
  “类似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出现过,比如一战之后的奥匈帝国解体,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越是现代社会,面临难民的冲击越是没有抵抗力。南斯拉夫各个加盟共和国发展不平衡。要是被各方势力比如德国说不定还有奥地利挑拨一下,又不是没发生过。万一这种设想出现,罗德西亚的你们如何自处,不团结如果蔓延到罗德西亚境内呢,毕竟也就才分别了四十年。”
  艾伦威尔逊苦口婆心,设身处地的想想,在罗德西亚的斯拉夫人好不容易才在四面八方都是黑人国家的条件下亲如一家,要是那边南斯拉夫内战了,罗德西亚的斯拉夫人天天看电视,打开就是南斯拉夫内战?
  当然了,艾伦威尔逊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他现在就开始想方设法阻止德国统一,当然也不能允许德国通过南斯拉夫内战再次成为强权,欧洲不允许有德国这么牛逼的国家存在。
  靠近奥地利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长期受到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统治,在日耳曼人眼中是自己人,一旦这些经济发达的加盟共和国独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德国。
  “伱希望南斯拉夫像是奥匈帝国一样活着。”格雷斯自顾自的点头道,“所以借用我们这些在非洲的人,现在进行提前布局。”
  “难道像是奥匈帝国这样不好么?”艾伦威尔逊老神在在的回答道,“好歹是欧洲五大强国之一,处在一个大国境内活的会有尊严一些。你可别忘了,欧洲碎成一地的结果,匈牙利人可演过一遍。如果是美国主导自由世界取得了胜利,南斯拉夫必然会解体,但我们英国就不这么看,只要英国和南斯拉夫能够建立起来特殊关系,就不会采取美国那种无条件投降的态度。”
  “对啊,你最了解美国人。”格雷斯同意这个观点,“我女儿都嫁给阿尔伯特了,你就和我说实话,对南斯拉夫到底是怎么想的。”
  “想法是很多,就是没想好。总之内战这个东西,要么不打要么早打。”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道,“如果南斯拉夫人不反感君主制的国家,虽然国王陛下已经去了十几年了,但亚历山大王子还在英国居住,我们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现在都用用。”
  废话少说,格雷斯没有在南斯拉夫的体制下生活过,南斯拉夫又不是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市场经济,艾伦威尔逊本人没去过南斯拉夫,但可以把国企扎堆的地方一些特征告知格雷斯,让格雷斯对南斯拉夫有一个认识。
  不过无上权威的记忆比较久远,因为北大荒在新世纪的二十年代,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去工业化,整个地方都靠农业生存。
  所以这都是他小时候的记忆,也不能全部保证能够套入南斯拉夫当中,但总归是有点用的。
  对于南斯拉夫,艾伦威尔逊还真有很多想法,比如把境内的和平教徒驱逐给土耳其,或者牺牲掉阿尔巴尼亚驱逐到阿尔巴尼亚境内。他都想让亚历山大王子回国重新回到君主制,不过这一点可能够呛。
  总之,一切要以不让德国人占到便宜为核心,毕竟一旦这个国家破碎,德国的地理优势太大了,现在英国的优势是手里有一批南斯拉夫人。就算是变成奥匈化的国家,至少不会倒向德国。
  还在想方设法拉近和民主德国感情的科尔绝对不会知道,从政以来的最大敌人,并不在敌对阵营当中,而是在自由世界内部。
  格雷斯直接把白厅制作的真护照带走,爱国南侨的行动就开始了,艾伦威尔逊让新进情报部门新贵,公主殿下的儿子罗斯亲自负责。
  第一阶段,要搞清楚南斯拉夫各个共和国的企业出口倾向,如果有改革的想法,当然要予以协助,不过事情有轻重缓急,从地理角度来考虑,一定要从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下功夫,地方支援中央,顺便斩断德国资本的渗透。
  要不是全部斩断,不然太明显了,龙骑兵姐妹的产业,还有好大儿海德里希的奥地利红牛集团,不在斩断的范围当中。
  至于这一次海外爱国南侨的回国中心点,艾伦威尔逊已经为格雷斯指明了,萨拉热窝。
  不是无上权威蹭这座城市的热度,而是因为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府,波黑战争之所以塞尔维亚不让步,打的这么惨烈,就是因为在南斯拉夫境内,波黑共和国属于混居的地方,一半的土地都是塞尔维亚人居住,像是这种环境复杂,但又处在几个主要民族中心的地区,理所应当该成为还乡团的第一个落脚点。
  卡曼年龄不到三十岁,看起来一表人才,他是战后在罗德西亚出生的,至于他的父亲就是刚回到罗德西亚的格雷斯,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兴趣来了的他一定要代替父亲回到南斯拉夫,并且表示一定会到家乡看一看。
  “看什么看,还在不在都不一定。”格雷斯说到这想了一下,还是点头道,“回去一趟也好,南斯拉夫真的出事了,我们这边说不定会出问题。”
  格雷斯还是相信无上权威的说法,要是南斯拉夫出现了内战,罗德西亚内部可能也会增加不信任,关键是罗德西亚现在也不是他们这些捡回一条命的人一手遮天,西南部有伊恩史密斯为首的英国移民,伊丽莎白维尔,也就是原来的卢本巴希地区,还有说法语的比利时,法国移民。
  罗德西亚的情况和南斯拉夫的情况不能说完全一致,也可以说是大差不差,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