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塑造几十年的圣人形象了,对怎么拿捏驾轻就熟。
这时的甘地已经七十多岁,貌不惊人,总是赤着身子,系着土织腰布,他的高贵和庄严的风度,他那从容不迫表现出来的谦逊的风采,形成了他的力量和权威,使别人不得不对他表示尊重和敬仰。
他那宁静深沉的目光,总是能够对事物作出深刻的观察,他那清脆和善的声音,总是使人感到沁人心田,引起共鸣。不管他的听众是多少人,都能够与甘地息息相通。
可这一次甘地不得不返回国大党,就在艾伦威尔逊如法炮制对穆盟展开游说的同时,因为帕特尔和尼赫鲁,关于伦敦之行的看法起了分歧。
以尼赫鲁和帕特尔在国大党的地位,这两个人一旦有了分歧,几乎是没有人可以调解的,只有一个人有这种威望,那就是已经开始巡游的甘地。
对于党内两个年富力强的领导人,发生了争执,甘地不得不马上赶回来。
关于伦敦之行,尼赫鲁认为这又是一次帝国主义的阴谋,和前几次圆桌会议不会有什么不同,应该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拒绝这一次的伦敦之行。
但帕特尔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觉得经过世界大战的洗礼,印度的独立时机已经成熟。
这一次的伦敦之行,和当初的圆桌会议在环境上已经不同,是一个让英国人乃至于全世界倾听印度声音的好机会,机会不可错过。
“多年来,英国人已经证明了他们不会放手。”尼赫鲁坚决的道,“我们必须要明白,这一场斗争的长期性,不能抱有轻而易举的感觉。”
“我们的抗争已经经过了几十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现在又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哪里轻而易举了。恰恰相反,这是一次好机会。”帕特尔当着甘地的面坚持己见道,“这已经是最后的阻碍了,只要冲过去,我们将让次大陆的数亿人重获自由。成为一个光荣的印度人,而不是以大英帝国一块殖民地的面目出现在全世界面前。”
“我不认为去一趟万里之外的城市,比在次大陆抗争更加的重要。”尼赫鲁笑了一声道,“去国际社会上做什么,摇尾乞怜么?”
“甘地先生,我很难想象这是尼赫鲁说的话。”帕特尔转向了甘地道,“我已经决定了,马上就出发,让伦敦人听到印度人的声音,明白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
甘地沉默不语,已经明白帕特尔是一定要走了,无奈的点头道,“好吧,我并不会阻拦任何人,希望你的伦敦之行顺利,能够为印度争取到想要的条件。”
很快总督府就得到了帕特尔肯定的答复,在巴伦爵士的办公室当中,艾伦威尔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个国大党保守派离开印度,能够令人松一口气,要是半路上出现什么意外就再好不过了。”
“不要冲动!”巴伦爵士一听摇着头道,“这样就过于明显了一点,而且他也做不了什么,帕特尔所认为的所谓自身力量,不过是在这个次大陆有用,只要他离开次大陆哪怕一英尺,就什么都不是。”
见到艾伦威尔逊点头,巴伦爵士开口问道,“对旱灾的应对怎么样了?”
“这取决于旱灾的规模多大了,实在是无法估计,如果旱灾只影响到海得拉巴这么大的地方,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大的话就?”艾伦威尔逊满不在乎的道,“旁遮普省没有传回来消息,虽然当地的气候不怎么样,但却成为了英属印度最为稳定的粮食产地,不过要动用当地的粮食展开救灾的话,那里的和平教徒占据压倒性多数,剩下的是锡克教徒,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那就是没有问题。”巴伦爵士松了一口气,和平教徒的问题也好,锡克教徒的问题也好,那是次大陆的内部矛盾,只要和英国人无关就行。
其实总督府一直都有效率,就看面对什么事情,一八七六年印度大饥荒,次大陆饿死了五百五十万人,总督府不是仍然以极强的效率,往本土运送了六百四十万吨小麦么?
在国大党和穆盟相继表示愿意去一趟伦敦之后,巴伦爵士便把这个消息发往本土,艾伦威尔逊则立刻安排行程,让两个代表团上船。
反而一直被另眼相看的土邦,却没有像是之前的圆桌会议一眼,得到参加的机会。
这种没什么用的露脸机会,不去参加也罢,有这个功夫,不如增强一下土邦的实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过一个月,大饥荒到底会蔓延多大的范围,就一目了然了。一直忧国忧民的艾伦威尔逊夜不能寐,在费雯丽的身上缓解着紧张感。
叼着事后烟的艾伦威尔逊,脑袋空灵,费雯丽伸手把半截烟接了过去,也抽了两口道,“怎么了?你不是一直信心满满么?”
“这种事哪有什么信心满满的,换作平时不被趁火打劫就不错了。”艾伦威尔逊说到这停顿了一下,其实这确实是一个趁火打劫的机会,尤其是对葡萄牙而言。
第230章 公务员蒙巴顿
如果为了拯救英属印度数亿人民,这个时候葡萄牙提出要把葡属果阿的问题解决,那么英属印度总督府,不忍蔓延的饥荒,屈辱的签订条约,顺便把果阿的面积扩大一些,这也是十分正常的。
这都是为了英属印度的数亿人民能够生存下去嘛,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善政。
平心而论,葡属果阿的面积还是太小了一些,防守起来略微有些不太够用。就如同新加坡一样,看起来一水的现代化武装,但实际上东南亚随便挑出来一个国家,都能灭了它。
新加坡需要导弹才能够到敌国,别人随便架起来一门二战时期的火炮就能把新加坡覆盖,这还怎么打?
葡属果阿也有这个问题,只要印度敢于冒险,葡萄牙是绝对守不住的。果阿的安全与否,完全在尼赫鲁的脑子里。
为了团结文明世界的一员,发痒布鲁塞尔会议精神,艾伦威尔逊真的不忍葡属果阿就这么丢了,准备趁着这一次的大饥荒,给葡萄牙一个趁火打劫的机会,把果阿的问题解决掉。
倒不是为了从葡萄牙人手中收取什么好处,而且也谈不上,用葡萄牙人的钱办葡萄牙人的事,非常的合情合理。
只是现在英属印度的情况还不急迫,不过可以露一下口风,给葡萄牙一个准备的时间。
完成偷香窃玉工作的艾伦威尔逊深夜离开,回到自己的房子睡觉,第二天给葡萄牙总督府一个加急电报,邀请佩德罗来到新德里一叙。
就如同危险也是机遇那句话,大饥荒对某些人,尤其是英国人来说,不一定是坏事。热衷于搞钱的英属印度公务员,并不一定会受到影响,说不定还会得到好处。
比如说英属印度陷入困境,总督府决定出售英属印度的财产渡过难关,这对于一直想要扩大影响力,把资本输出的美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好机会。
而且这对英国来说也不是坏事,把英属印度的资源变卖了,财富归属于英国。在美国已经把对英国援助断绝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除了印度人可能不太开心之外,英国人会开心,美国人也会开心。打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好像是苏联崩盘之后,除了苏联人赔掉裤衩之外,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赚了一样。
如果英属印度的消失,也能换到如同苏联崩盘一样的结果,尤其是经济上对英国的促进,那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艾伦威尔逊会为了英属印度的变现大计,贡献自己的力量,百分之九十不够,要百分之百。
至于之后等到英属印度消失,印度共和国出现,美国人还能不能笑得出来,这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那个时候的艾伦威尔逊肯定对印度什么影响力都没有,没法为美国企业讨回公道。
反正就对尼赫鲁的了解,艾伦威尔逊觉得美国人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尼赫鲁倡导的是一种独特的印度式的社会主义。它立足于民族利益,看待社会主义是一种控制资本的方式,是相对私有资本而言的,而不是思想上的立场。
混合经济成为一种体制,成为印度经济长远战略的核心。公营和私营经济并存,以公营为主导。国家以计划的手段对混合经济进行有效调控。强调平等观念,向贫穷宣战是尼赫鲁的基本观点之一。
就算是尼赫鲁的思想远比苏联人柔和,到时候印度的天降猛男,也绝对不会看着印度的重要资产在外资的手中的,无非就是什么时候动手的问题。
一鱼两吃的想法已经出现了,但还要等一等才实行,他其实正在忙着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报纸投稿,用合法的手段赚取一笔稿费,刊登的主要英属印度的内部消息,文章的开头一般是这样的,“据不愿透漏性命的人指出,英属印度现在的情况……”
在炎炎烈日继续的同时,在两大势力代表已经出海的同时,在专员助理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投稿的同时,战时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已经和妻女汇合,等待着封爵的降临。
虽然他本身就有爵位,可这个东西谁会嫌多呢,再说这也是为了表彰他本人在战争时期的贡献,完全是理所应当的,应该坦然受之。
至于沉默不语的小女儿帕梅拉蒙巴顿,蒙巴顿将军觉得没什么问题,只是一种孩子的任性而已,再说不是已经比刚刚离开英属印度的时候,好多了嘛。
再次见到妻女的蒙巴顿,没有因为这种小事感到不快,详细的说明了自己在地中海舰队的生活,还不忘记吐槽英属印度的环境,“其实我长期都是呆在锡兰的,新德里我都不愿意去,如果不是因为出了点事情……”
“英属印度的情况真的像是报纸上说的那样?”埃德温娜·阿什莉很是关心的询问,“现在伦敦的报纸上,印度简直都不是人呆的地方。”
“再差的地方也有好去处,不过报纸上说的情况,可以概括英属印度的大部分地方。”蒙巴顿为妻子解答道,“那里最多的就是人了,无穷无尽的人,涂抹着可笑的颜料,做着令人捧腹的装扮。不过也存在少数非常不错的人,不过和英属印度的总人口相比,实在是太少了。”
“帕梅拉好像很喜欢那个地方。”长女帕特里夏看着自己的父亲,眼睛瞟了一眼楼梯处,像是确定自己的妹妹有没有在偷听。
“她那哪是喜欢那个地方……”蒙巴顿撇撇嘴,随后正色道,“这件事就不要提了,那只是人生当中的一段经历,时间长就会淡忘掉的。”
帕特里夏还想问什么,就在此时旁边的电话响起,伸手接听,“是,是蒙巴顿家,好,我这就把电话给父亲。”
“去一趟白厅嘛?”接过话筒的蒙巴顿,带着疑惑之色点头道,“好,那我就去一趟。没关系,大家都是为了大英帝国服务嘛?”
唐宁街十号,首相艾德礼和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都在,经过首相官邸的卫兵检查,蒙巴顿进入到了大英帝国的心脏,刚刚见面两人都笑呵呵的打招呼,询问蒙巴顿在新的工作岗位是否顺利。
这个问题在电报上就问过一次,蒙巴顿一点都不陌生,表示没有丝毫的艰涩,已经融入了地中海舰队这个大家庭,自己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会因为身体原因出问题。
“这样就好,其实以蒙巴顿你的功绩,应该得到荣誉,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