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
如果费雯丽成功在美国掀起英伦旋风的话,肯定有闲的蛋疼的美国人打探消息,这一点艾伦威尔逊丝毫不怀疑,美国人看见利润的时候比任何人都敏锐。
美国连常公那种货色都能扶一把,对表面上回报率更大的英属印度能没有想法?在这个年代,英属印度不比常公的地盘值钱多了?
美国人又不是没钱,现在美国都快钱多烧的慌了,艾伦威尔逊愿意给美国人一个机会。
而且美国不一定会吃亏,或者吃亏不大,因为目前的态势是美强英弱,一旦就投资次大陆展开谈判,处在劣势位置的英国,很可能不得不贱卖一些英属印度的重要资产。
带着艾伦威尔逊美好祝愿,大英国宝费雯丽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途,在费雯丽离开的同时,英属印度面临旱灾考验的消息,也通过大英帝国的舆论霸权传遍了全世界。
现在谁都知道了,现在英属印度面临着旱灾的考验,同时也对现在英属印度表现出来的透明性感到赞赏,不透明怎么化缘呢,其他国家也不想想。
和英属印度出现旱灾消息传遍世界的同时,英属印度总督府和最高法院牵头进行了打击囤积居奇的行动,这一场行动同样表现出来了前所未见的效率。
总督府和最高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在旱灾时期,部分不法商人不顾次大陆民众的安危,恶意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的处罚法令,表明英属印度殖民政府,要坚决和这种行为作斗争的决心。
在次大陆旱灾的特殊时期,各行省、各土邦要坚决依法从重从快查处打击这类违法行为。
要及时精准打击。严格依照最高法院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总督府的规定,准确认定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并予以及时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要依法从重从快处理。对涉及的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要充分考虑其特殊危害性,依法从重惩处。对和对抗旱灾防控相关的违法案件,要增强责任感,加快工作节奏,创新执法方式,切实提高办案效率。
对于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依法查处的典型案件,要加强宣传,引导次大陆各方面,特别是生产、经营粮食的商家和个人深刻认识在抗旱救灾中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这类行为的违法性、危害性和相应法律责任。
当前正处于抗旱救灾关键期,要坚决依法查处这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保障次大陆的粮食安全,物资充分供给、有序流通,为统筹灾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创造并维护良好市场环境。
此公告为英属印度总督府和最高法院联合下达,孟加拉省行政长官安德鲁,拿着总督府和最高法院的联合公告,在加尔各答省议会上,义正辞严的激动道,“赶紧去抓人,把那些无良奸商抓起来,把所有的粮食都没收,放在安全的地方。”
次大陆的旱灾越发的严重了,这些救命的粮食,比起在不法粮商手里,还是放在殖民政府手里才更加令人放心。
联合省是英属印度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省,同时也是印度斯坦人最多的行省。在对抗本次来势汹汹的旱灾,联合省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
联合省行政长官伯克,在发给新德里总督府的电报当中表示,联合省已经做好了一切对抗旱灾的准备,只是辖区最大粮仓,被怀有敌意的反英份子所烧毁,冲天的大火将联合省最大的粮仓化为乌有,让本就不富裕的联合省更是雪上加霜。
心里门清的巴伦爵士,立刻让秘书室拟定一份关于,谴责反英份子烧毁联合省粮仓的公报。
并且用威胁的口吻表示,已经联络了驻印英军的埃尔文将军,不排除在这个注定要经受考验的时刻,动用驻印英军解决问题,同时表示目前正在向伦敦请示。
费雯丽才刚刚离开次大陆,两天之内,总督府就联合最高法院,行政官员和司法官员,同时打出了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把国大党和穆盟两大势力看的眼花缭乱。
刚准备对打击囤积居奇的公报做出反应,联合省就爆出来了有反英份子冲击殖民秩序,烧毁粮仓,让联合省的粮食储备出现惨重损失的消息。
又经过内部会议,争论是站在总督府一边,对火烧粮仓的事件进行谴责的?还是先观望一阵?总督府又传来要动用驻印英军的消息。
四十八小时之内,国大党和穆盟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动用驻印英军?这好像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每一次都伴随着大惨案的发生。
出于本次英属印度总督府的透明化操作,英属印度的新闻很快就被其他国家知晓。
“呵呵。”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看着贝利亚送来的情报,也不算什么情报,根本就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新闻,面带微笑的道,“世界上没有什么百分之百的事情,但这个火烧粮仓么?很可能不是什么反英份子所为,说不定就是英国人自己烧的。”
“和是斯大林同志一样,我心里也有这种怀疑。”贝利亚在斯大林表态之后跟着表态道。
第239章 有请甘地!
“不过这件事倒是给我提了一个醒。苏维埃的粮食可不要出现问题,我同样不想看到三十年代那一次的事件重演。”斯大林慢吞吞的开口道。
因为经纬度的关系,苏联的粮食生产事件其实要更晚一些,现在英属印度出现了吹哨人,让同样致力于战后重建的斯大林,在看完热闹的同时,又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国家身上。
因为在乌克兰,已经出现了关于旱灾征兆的报告,英属印度满世界嚷嚷面临旱灾的考验,也让斯大林开始重新看待本国同样的问题。
战争结束的当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仅为战前的七成,但是苏联人不害怕,因为他们能够战胜强大的德国,自然也可以让自己的农业生产尽快恢复。
有了两次大饥荒的苏联人已经有了经验,在灾情刚刚出现之时就开始警觉了,他们立即向苏共中央提出请求,希望他们的领袖斯大林能够给予灾区援助,并调整粮食消费计划,以应对灾荒。
“让赫鲁晓夫同志来莫斯科一趟,我要清楚的知道乌克兰的情况。”斯大林眼见着英属印度如临大敌,都使出这种贼喊捉贼的手段了,决定要看看乌克兰的真实情况。
现在才刚刚六月份,比起历史上那一次的从七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旱灾。现在莫斯科因为英属印度的一番表演,注意到了同样已经开始上报的乌克兰旱灾。
德国和苏联处在同一个气候之下,在英属印度面临旱灾的同时,德国境内也因为战争后遗症和气候问题,出现了饥荒前兆。
在英属印度对抗旱灾的消息传来,出现在报纸上成为新闻的同时,德国人开始设身处地的注意自己身边的情况,英占区贸易委员会对向伦敦的报告当中表明,德国已经出现了饥荒的征兆。
还不仅仅止于德国,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署长拉加迪亚在给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这一次的饥荒绝不仅仅止于英属印度。
我们得到的消息,东欧、远东甚至欧洲,都出现了饥荒征兆,目前只有英属印度殖民政府,保持了对外界的透明性,并做好了严阵以待的准备。
许多灾民因食无可食,最终倒在了逃难的路上。可以说是饿殍遍地,路边随处可见因饥饿倒毙的灾民。许多灾民因饥饿难捱,选择了自杀了断。
在这样的饥荒面前,就连一般的地主也在劫难逃。联合省一户地主因饥饿选择了投水自尽。
而普通百姓更是只能在灾荒面前无奈的举家饿死,一个五口之家,饿死了三个人,只有两个孩子被过路人带走,生死未知。
这种饥荒已经开始在南亚次大陆和东亚蔓延,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署长拉加迪亚,在接受华盛顿质询的时候表示,“希望英属印度的情况,真的像是新德里总督府所说,已经做好了严阵以待的准备,希望美国能够出手缓解人道主义灾难。”
英属印度当然做好了严阵以待的准备,至少在伦敦和华盛顿眼中是这样的。实际上总督府也确实没有闲着,不是正在对不法粮商的囤积居奇重拳出击么。
这都是为了平衡英属印度的物价考虑,各省行政长官在这个时候,在司法官员的配合下,一个个可都卖力的很呢。
至于具体的赈灾计划,经过了总督府的慎重讨论,决定先开个会拿出一份成熟的计划来实行,巴伦爵士面带沉重的谴责了各大城市印度粮商的行为,将总督府为对抗旱灾的努力化为乌有。
这种谴责得到了列席会议的公务员一致赞同,如果不是这些奸商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情况一定不会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我们要不要向国际社会求援呢,毕竟现在英属印度的情况,已经被全世界知道了。”一名聪明绝顶的官员提出建议,光洁的额头表明,他的聪明绝顶绝不是空穴来风。
“本土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国内还没有完全结束配给制。也没有余粮来救援英属印度,在说英属印度这么多人,我们怎么救得过来。”
艾伦威尔逊很有气节的表示道,“总而言之,任何的救援都要立足在自救的基础上,外力终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当然我不是反对向国际社会求援,只是现在还早了一些。而且我们可以先和一些国家沟通,比如说法国,法国是欧洲粮仓,是著名的农业强国,这一点相信绅士们都不会否认。”
“法国?”会议室的官员都一脸的不情愿,竟然让大英帝国的绅士向法国人低头?
“除非你们想要自己救援。现在不正是彰显团结的机会么?”艾伦威尔逊提醒着众人,现在全世界可都看着呢,之前可不是白嚷嚷一圈,现在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在次大陆。
眼瞅着庄重的会议,直接奔着今日辱法的节奏而去,他不得不把话题收回来,现在英属印度数亿黎民都嗷嗷待哺,哪有时间说辱法笑话。
艾琳威尔逊自然是不知道,因为自己一通乱嚷嚷,真给不少国家提了一个醒。就算是知道了,这也是避免很多人悲惨离世的好事。
全世界世界不少国家,都和现在的新德里总督府一样,开会讨论如何应对旱灾。
“艾伦说的没错,本土的经济恢复还是不要受到打扰比较好。”巴伦爵士把这个话题一锤定音道,“我们要为大英帝国的整体利益考虑,本土一旦恢复受益的是整个大英帝国,包括但不限于英属印度,所以要从全局考虑这个问题。”
“关于自救的具体方案么?从饮食习惯上面来说,印度教徒其实消耗量还可以。只需要一点点的食物就能够活很长时间。应该从这个方面挖掘一下潜力。”艾伦威尔逊十指交叉,看了一眼会议室的同事们,提议道,“不如我们主动和国大党接触一次怎么样?总归是迟早的事情,我们需要国大党和穆盟维持英属印度的稳定。搞定了这两个势力,不管饿死多少人,次大陆也不会出事的。”
“国大党?”用一只手拖着头的巴伦爵士,面带不耐的道,“我们都解决不了,他们能做什么,天天就知道添乱。没有我们英国人,次大陆永远都是中世纪。”
“倒也不是,我记得甘地先生最为出名的不就是绝食嘛,如果能够让甘地先生以身作则,要求印度人跟随,印度人这么多,能节省下来不少粮食呢。这也可以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