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会照看你的助手们的!”帕梅拉蒙巴顿仰着头抢先道,“有时间可以写信,带我向母亲和姐姐问好。”
  伸出大拇指给帕梅拉蒙巴顿点个赞,艾伦威尔逊挥挥手上了货轮。
  “我们也回新德里吧!”帕梅拉蒙巴顿微笑着和身边的士兵打招呼,“真是谢谢你们了。”
  在艾伦威尔逊漫长的海上旅程同时,欧洲战场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西线盟军发起了鲁尔战役,期望和东线的苏联红军胜利会师。
  艾森豪威尔指挥的盟军,面对的是德国内部以救火队员面目示人的陆军元帅莫德尔。可此一时彼一时,和东线做救火队员的时候相比,此时的莫德尔面对的是更加恶劣的局势。柏林方面将大批军队调往东线抵抗苏联红军对柏林的威胁。
  西线的盟军在兵力兵器上占绝对优势,航空兵在战役发起前实施了遮断轰炸。
  艾伦威尔逊到达伦敦的时候,鲁尔战役已经进入到尾声,伦敦街头的报纸,都是莫德尔自杀,西线德军已经全线崩溃的胜利消息,这个时候谁都知道,德国覆灭已经为期不远。
  “谁能想到几年前,德国人还一副天下无敌的样子。”拿着报纸的艾伦威尔逊耸耸肩,和自己的箱子一起下船,先把这些无价之宝妥善保管才是大事。
  随后便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合格的信使。不得不说,战争的痕迹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满大街的女人,却鲜少见到年龄合适的男子,这让艾伦威尔逊本人的存在感都提高了不少。
  和战争爆发之前相比,伦敦得到萧条是看得见的,在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战后恢复伦敦的活力。
  不过比起伦敦的萧条,现在欧洲大陆的城市才是一片真正的愁云惨雾,对于很多人来讲,战后的生活并不比战争时期更加容易。真正没有被世界大战影响到的国家,可能也只有本土没有遭到攻击的美国了。
  艾伦威尔逊刚刚回到家,将送来的箱子储存好,便马不停蹄的展开了自己的信使工作。送信的名单上有,首相丘吉尔、印度事务大臣利奥·埃默里,如果前往白厅,可能还会见到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爱德华·布里奇斯带领内阁办公厅出色地应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白厅是英国伦敦市内的一条街。它连接议会大厦和唐宁街。在这条街及其附近有国防部、外交部、内政部、海军部等一些英国政府机关设在这里。因此人们用白厅作为英国行政部门的代称。
  这还不包括他还要接受军情六局的谈话,毕竟是战争时期,是否忠于大英帝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更何况艾伦威尔逊本身就是一名驻外的线人。
  当然排名最前方的,还是帕梅拉蒙巴顿的信,在暂时安顿好了这些空空如也的箱子之后,他就按照地址去了蒙巴顿在伦敦的住处。
  没有重蹈第一次去送文件的覆辙,蒙巴顿的妻子埃德温娜·阿什莉和长女帕特里夏蒙巴顿都在家中,甚至比在新德里还更加容易,至少在守卫上没有这么森严。
  但是奢侈程度却丝毫不下于新德里的别墅,蒙巴顿的妻子埃德温娜·阿什莉家境可见一斑,她和蒙巴顿的婚姻可以用强强联手这个词汇来形容。
  “我从印度殖民地来,是帕梅拉嘱托我把信送过来。”表示自己没有恶意之后,艾伦威尔逊进入客厅自我介绍起来。
  “你在英属印度工作?那边情况怎么样?帕梅拉还好嘛?”帕特里夏蒙巴顿一听来意,非常感兴趣的连续发问。
  “还好还好!英属印度大体平静。”艾伦威尔逊颇为无奈,他现在对这种灵魂三问口吻的问题,已经有些腻歪了。不知道是不是帕梅拉蒙巴顿的后遗症。


第29章 印度是个好地方
  “我还担心帕梅拉都在英属印度住的不习惯。”帕特里夏蒙巴顿走到沙发边坐了下来,随即就是一声清脆的弹簧声,只有受到压迫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在前世很小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倒是见过这种弹簧沙发,只是没想到再见到已经是在伦敦。
  “目前亚洲战事还不明朗,蒙巴顿将军还处在繁忙当中,至于帕梅拉很安逸。”艾伦威尔逊组织着语言,说了一点英属印度的生活然后道,“我和帕梅拉是朋友,这次从英属印度回到伦敦,她知道之后让我带一封信,相信这封信上载满了她对两位女士的思念。”
  “作为一个母亲,我其实应该在她身边照顾她。可是救护职责让我不能现在去印度。”埃德温娜·阿什莉拿着信一边看,一边无奈的叙说。
  埃德温娜·阿什莉负责培训英国的救护力量,展开战场救援。现在是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支医护足有六万人!这就是艾伦威尔逊说的,他当然无法理解蒙巴顿夫妇的平易近人。
  “夫人,我下船的时候听说欧洲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战役,相信短时间内大英帝国的公民就会迎来最终胜利的消息,到时候你可能就不会这么繁忙了。”艾伦威尔逊微微低头,很有礼貌的说道。
  “希望是这样!”埃德温娜·阿什莉笑眯眯的点头,因为女儿的信,她的心情相当不错,和艾伦威尔逊多聊了两句,询问英属印度的情况,“你在英属印度工作不短时间了,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其实埃德温娜·阿什莉对英属印度不了解,这倒是让艾伦威尔逊大吃一惊,换句话说,对方可能还不认识尼赫鲁?
  咳咳!怎么会想到尼赫鲁身上?不过想到了又怎么样?他可是因为尼赫鲁才返回欧洲的,既然如此?
  清理了一下嗓子的艾伦威尔逊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脸色难看的道,“其实英属印度的环境,并不像是电报上说的平静。当然在新德里并不是这样,而我之前是在南印度的海得拉巴工作,可以介绍一点新德里外面的印度社会。”
  “英属印度的情况很差么?”帕特里夏蒙巴顿一见到这副表情,有些关切的问道。
  “新德里的英国人居住区很好,印度本土的上流人物很好,但从整个印度的角度来说,那真是一个极为割裂的社会,没有衣服吃不饱饭的人到处都是。因为宗教的原因,会经常出现仇杀,印度上层人物看起来温文尔雅,却对广泛的人民悲惨处境熟视无睹。”
  艾伦威尔逊一开口说话,嘴巴就有闭不上的趋势,把英属印度上下都埋汰了一番,尤其是在埃德温娜·阿什莉面前故意这么做,简直把英属印度比喻成一个大茅坑,这不是比喻,本来就是。
  谁让他在海得拉巴土邦专员做的好好的,却被尼赫鲁没事找事,只能带着一堆铁箱子灰头土脸的回到伦敦?此仇不共戴天,就算是没有自己,印度人民的财富也会被挥霍,艾伦威尔逊觉得给别人还不如给自己。
  “就算是德里印度人居住的地区,也毫无秩序,如果按照孟加拉行政长官的话来说,印度人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像是蟑螂一样繁殖,哪怕他们下顿饭根本不知道在那。”
  秉承着此仇不共戴天想法的艾伦威尔逊,直接把英属印度最为真实的一面,告诉了帕梅拉蒙巴顿的姐姐和母亲。
  “原来是这么一个地方,父亲在那工作还是有些辛苦了。”帕特里夏蒙巴顿有些吃惊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幸亏父亲和妹妹居住在英国居住区,不然真是无法想象。”
  “在电报上说的都是好的一面。”埃德温娜·阿什莉也有些被吓到了,“没想到英属印度是这么一个地方,我还以为那里不错。”
  “尊敬的夫人,不错只是的是英属印度对大英帝国的重要地位,因为英属印度存在海量的人口,使用便宜的劳动力为本土生产农产品,以及做为本土工业的销售地。但是这种不错是通过无法想象的人口撑起来的,可以想象英属印度十倍于本土的人口,只有本土税收一半的数据,就可以知道当地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出于在英属印度工作过,我并不愿意将最底层的民众生活说出来。”
  艾伦威尔逊将英属印度数落了一番之后,表示这不是自己的目的,把责任推卸干净。
  “我现在还真有些担心丈夫和女儿了。”埃德温娜·阿什莉莞尔一笑,对艾伦威尔逊感谢道,“帕梅拉在信当中提到你了,你们是朋友吧。你竟然已经做了一个地区的专员,真是令人吃惊。”
  “只是工作而已。”艾伦威尔逊也不是谦虚,和蒙巴顿那种大英龙傲天相比,他有什么可膨胀的。
  只要在埃德温娜·阿什莉没去印度之前,先在对方面前制造出来第一印象,把英属印度污名化,有这样的心理,就算是之后埃德温娜·阿什莉到了印度,也会去求证英属印度的真实情况。
  就算是这样艾伦威尔逊还是觉得不够,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事情,认真的道,“根据我们的统计,英属印度的社会环境对女性尤其不友好,印度男性会对浅肤色的女性盯着看,普通印度男人极其自恋,自我感觉良好,和女性说话的时候表情夸张,言行举止十分轻浮,针对女性的犯罪过于普遍,帕梅拉居住在英国居住区感受不到这一点,类似的话我也曾经和她说过。”
  “竟然是这样!”埃德温娜·阿什莉紧皱着眉头,对英属印度的观感已经极差。连带着帕特里夏蒙巴顿也是如此,两人都是女人,对这种环境极其反感。
  在艾伦威尔逊口中,英属印度就是一个又穷又臭,对待女性如同地狱的……地狱。
  直接在两人还没去英属印度,和即将成为印度总督的蒙巴顿汇合之前,先把印度污名化。
  做完这一切的艾伦威尔逊很爽,甚至想对着印度的方向竖起中指,尤其是对尼赫鲁。


第30章 军情六局
  白厅是英国伦敦市内的一条街。它连接议会大厦和唐宁街。在这条街及其附近有国防部、外交部、内政部、海军部等一些英国政府机关设在这里。
  因此人们用白厅作为英国行政部门的代称。而白厅的西南角落,则是英国政府的象征唐宁街十号。
  漫长的战时体系正在慢慢解除,至少对白厅的公务员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奔走于各部门,处理从各条战场传回来的信息。
  一只手揉着眼睛的爱德华·布里奇斯,作为内阁秘书,刚刚完成了程式化的会议。让自己的秘书邀请诺曼·布鲁克,也就是名义上的文官长过来,趁着这个机会,爱德华·布里奇斯点燃了一根烟。
  目前公务员体系当中的内阁秘书和文官长并非同一人担任,爱德华·布里奇斯和诺曼·布鲁克共同领导白厅的公务员群体,辅助首相丘吉尔应对已经接近尾声的世界大战。
  不过作为内阁办公厅委员会的领导,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明显比文官长更加繁忙。
  “爱德华,对各部门开完会了?”诺曼·布鲁克人还没进来,声音已经首先进入了爱德华·布里奇斯的内阁办公厅办公室,走进来正好见到内阁秘书正在思考人生的样子。
  “诺曼,你也知道,不同于首相和各位大臣,我们这些做事的人总是很忙的。”爱德华·布里奇斯挤出笑容,然后掐灭了手里的烟头,示意请坐然后道,“好像前线有消息,柏林似乎是苏联红军来攻占。”
  “以苏联面对入侵德国的损失来说,这也理所应当。”诺曼·布鲁克不以为意的道,“而且美国人似乎也不愿意对此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