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额?谢谢巴伦爵士。”艾伦威尔逊愣了片刻,安耐住心中的惊喜感谢道。
英属印度被总督府以及英国专员管理的地方,一共有十七个省,一共占据现在英属印度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土地,分布着五百六十多个土邦。这些土邦有大有小,小的土邦只不过是大一点的地主,而大的土邦则在英国受到极大的礼遇,视为一国元首。
五百多个土邦当中,实力最强的土邦,就是巴伦爵士口中的海得拉巴邦,不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是英属印度当中最大,实力远强于后来引起多次印巴战争的克什米尔。
艾伦威尔逊还在思考的时候,巴伦爵士已经自顾自的开口道,“海得拉巴虽然实际上不在英属印度的控制之下,但是重要性却不下于总督府控制的各省。在五百多个土邦当中,海得拉巴可以视为一个风向标,所以你不要有所顾虑,重要性是一样的。”
巴伦爵士还觉得艾伦威尔逊对自己的安排有些失望,解释着海得拉巴邦的重要性,提点道,“现在当地的统治者是米尔·奥斯曼·阿里汗,是一个受到伦敦尊重的统治者,和他的沟通并不次于在我们控制的省内进行工作。”
也许进入印度各省工作增加自在一些,但是考虑到艾伦威尔逊的年龄,巴伦爵士也不好因为私交太过分,在大英帝国间接统治的印度土邦当中,给对方一个地位不错的位置,就不会显得太显眼,不会被别人抓到把柄。
现在毕竟是世界大战时期,一些以往的规则可以打破,但也要掌握一定的火候。
艾伦威尔逊并没有因此不满,他也知道眼前的巴伦爵士已经尽力了,在目前的规则之内,只能做到这么多。
“英帕尔战役的时候,你父亲帮了我许多,维护了印度的稳定。”最后巴伦爵士提及了往事,艾伦威尔逊心领神会。
要说艾伦威尔逊的父亲,老威尔逊自从逃到印度之后,很快就找到门路继续在公务员体系摸爬滚打,最终在加尔各答站稳了脚跟。
加尔各答是新德里之前,英属印度的首府,英国在加尔各答经营了半个世纪,三十年前才把首府放在新德里,在这个年代更是毫无疑问的印度第二大城市。
在缅甸战役之后,这个孟加拉的中心,更是直面日军的威胁,直至英帕尔战役的爆发。至于老威尔逊就是在这个时间当中,按照巴伦爵士的吩咐,维持加尔各答的运转。
但这不是巴伦爵士的意思,之所以对艾伦威尔逊高看一眼,最主要的原因是孟加拉大饥荒的爆发,英属印度总是爆发饥荒,但是两年前的孟加拉饥荒超过三百万人被饿死,正是英帕尔战役前后的时间,老威尔逊可以说是难辞其咎,同样难辞其咎的还有巴伦爵士,这个在总督府工作的英属印度公务员首领。
艾伦威尔逊心里松了一口气,因为父辈的关系,他终于在总督府这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在这时巴伦爵士开口道,“还不要高兴的太早,我只有推荐人选的权利,你应该知道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韦维尔总督的手里,不出意外的话,过段时间我会通知你好消息。”
“谢谢,巴伦爵士。”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一枚金币,自顾自的道,“这是我从一个商人手中得到的,我个人希望巴伦爵士不要在意他的金属成分,而是从上面看到珍贵的印度历史,就如同东方学院所研究的学术问题一样,看到广泛的东方世界。”
“珍贵的历史价值,我想是的。”巴伦爵士心照不宣的伸手接过来,对着窗户上透过来的阳光看了一眼,似乎颇为感叹上面的花纹。
第3章 世界首富
到了现在巴伦爵士心中才觉得,提携后辈,为大英帝国的公务员体系补充新鲜血液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为了政治上的稳固着想。
艾伦威尔逊则有自己的理解,英属印度不论是从哪个方面都是帝国皇冠上的宝石。比什么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再早的北美十三州,乃至其他所有的英国殖民地都更加重要。
至于现在所辖的任何殖民地,不管是从任何角度上都无法和英属印度相提并论,完全就是失去了英属印度,英国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英属印度的体量极大,甚至依靠自身的面积、资源和人口优势,经济总量和重要的经济指标还超过了近代化的日本,是亚洲第一,更加远远胜过其他帝国实体。
一战时期,同时,英印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十亿卢比,约为一亿英镑,大概是英国本土的一半,和日本政府基本持平,更远超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南非等等实体。
这还是考虑到了英德海军竞赛,本土的英国人咬紧牙关加税的结果,要是和平时期,英属印度的财政收入,更是大英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就导致了,英属印度的地位极为重要,除了拿破仑的短暂时间,英国是在欧洲下了功夫,在十九世纪的几乎所有时间,英国都是为了英属印度的安全制定政策,不管是进攻缅甸还是北上阿富汗都是为此。
如果现在不是一九四五年,艾伦威尔逊有理由相信,英国本土的公务员绝对是不辞劳苦的远渡重洋来到印度工作,这里毕竟是殖民地,不用忍受英国本土的各种制衡,在殖民地工作可以享受到人上人的待遇。
所以说巴伦爵士确实给了艾伦威尔逊极大的便利,要是倒退个几十年,甚至可以说直接让他一步登天,少奋斗了二十年。
可现在又有所不同,艾伦威尔逊明白,英属印度这个帝国皇冠上的宝石,即将脱离大英帝国的掌控,现在他必须利用仅剩下不多的时间,尽可能的积累资历和财富,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对于海得拉巴的位置,他一声不响的就准备接受,那虽然是一个土邦,属于英国间接统治的地带,却也有非常大的优势在其中。就比如海得拉巴的君主,米尔·奥斯曼·阿里汗。
这个人的知名度是全世界的,因为一九三七年被美国评价为世界首富,海得拉巴将会成为艾伦威尔逊未来仕途的一个起点,他希望顺利一些。
艾伦威尔逊离开了总督府,因为巴伦爵士已经说明,可以让他自己招募几个助手,由信得过的人帮助,工作总是容易一些。
临走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还带着一只文件袋,听巴伦爵士说,里面是英属印度公务员的考核问题,这不由得让伟伦威尔逊叹息,到底还是避免不了考试么?
但转念他就心情放松,这已经比之前所想的顺利许多,能够得到海得拉巴专员的位置,已经算是额外之喜,不能再要求太多。
乘坐公车回家,打开试卷,其实已经能从纸上看出来一些,目前英属印度的真实环境。对于穆盟和国大党,以及英属印度行省和土邦的关系,都是目前总督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另外一边,巴伦爵士则正在为海得拉巴专员的事情,对韦维尔总督进行说服工作。
“一个可以说是天才的孩子,如果不是战争爆发,说不定是牛津大学近年来入学的最低龄者,不过还是有些太过于年轻了。”韦维尔总督皱着眉头反问道,“让他去做海得拉巴专员,是不是开始太过于顺利了。”
“恰恰相反,总督先生,海得拉巴专员更加的合适。放在行省当中和放在土邦当中是不同的,海得拉巴的君主是伦敦的贵宾,根据我们和土邦之间的协议,所放在海得拉巴的力量不能太多,而且我们现在也做不到,英属印度已经够十万公务员忙的了。像是海得拉巴力量如此之强的土邦,我们需要维持专员的地位,同时不能过去太多,片面的干涉也会让海得拉巴的君主不满,所以艾伦去正合适。”巴伦爵士洋洋洒洒的开口,绕过来绕过去,只是想要表明一点,艾伦威尔逊做海得拉巴的专员最为合适,不做第二人选。
战争走向已经十分明显,轴心国集团已经穷途末路,但是站在英属印度的角度上来说,未来的走向还是未知数,英属印度到底未来是继续在英国的统治下,还是直接独立。
韦维尔总督和巴伦爵士,当然明白遥远的伦敦也在为英属印度的问题进行激烈争吵,这件事上面,不但要提防苏联,还要提防另外一个并肩作战的战友美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比苏联还更加的危险。
对于英属印度的十万公务员来说,未来还是不确定的,甚至就连韦维尔总督和巴伦爵士,英属印度的总督和英属印度的公务员首领,都无法保证在这件事上的话语权。
在这种不确定之下,巴伦爵士自己都看不见未来,小小的不合理安排已经不是大事了。
深夜中,艾伦威尔逊还在答题,巴伦爵士最后一道试卷当中问及了对英属印度统治的支持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他写道,“不可接触者阶层,以及五百多个土邦的君主,而国大党和穆盟是两个反对者,尼赫鲁和阿里真纳只不过是手段不同。”
“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国大党,想要接手整个英属印度的一切权利,而阿里真纳为首的穆盟则不想和印度教徒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国家,这两者对英属印度政府来说大同小异,但对和平教徒和印度教徒彼此之间则是不同的,这是穆盟和国大党之间的冲突。”
“在英属印度统治下,不可接触者才有一定的权利,至于五百多个土邦的君主,他们乐于维持现在的地位,相反对国大党和穆盟都很有疑虑。对于我即将前往的海得拉巴邦,我的使命则是让海得拉巴君主,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撑。”
“米尔·奥斯曼·阿里汗,有着众多印度土邦当中最为强大的实力,同时他还是和平教徒,在整个印度来说是少数派,就连在海得拉巴土邦也是如此,相信米尔·奥斯曼·阿里汗十分愿意和伦敦保持着和睦的关系。”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从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4章 好大的官威
“对南亚的认识很足够。”巴伦爵士拿着艾伦威尔逊的答卷,心中不住的感叹,虽然他算是开卷考试,给了艾伦威尔逊作弊的机会,可能有这种认识,说明艾伦威尔逊虽然年轻,却已经有成熟处理事情的能力。
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道,“驻海得拉巴土邦的机构,主要是和海得拉巴君主沟通的机构,不过才二百多人,就算是整个海得拉巴的各种机构加在一起,我们英国人也不到一千。虽然不如德里、孟买和加尔各答,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对君主米尔·奥斯曼·阿里汗,一定要保持和睦的关系。”
“保持和睦的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在这个方面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巴伦爵士。”艾伦威尔逊微微点头,开口道,“当地有自己的货币,君主控制着铁路、邮局和军队,米尔·奥斯曼·阿里汗本人对伦敦的态度,会目前五百多个土邦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一定会非常真诚的和对人接触。”
“你知道就好了,三天之后我就把任命书给你,新招募的助手怎么样了?听说你去了德里大学,招募的都是年轻人?”巴伦爵士满意的回答,然后话锋一转道,“虽然我不愿意对你的工作进行干涉,但是年轻人的傲慢要收起来,你招募的助手应该得到管束,我们对英属印度的统治,并不是一味的高压,而是充满了灵活性,高压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