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的其实有道理,不如试一试。”联合省行政长官伯克点头同意道,“看着一步一步的接近独立时间,印度人说不定会在最后的时间少找我们麻烦。”
  “那就这么办!”巴伦爵士想了一下点头道,“绅士们,在接下来的一年努力工作吧。”
  “是,爵士。”列席的所有人齐声回应,会议的尾声,关于一年以来绅士们辛苦工作的受益已经计算完毕,巴伦爵士亲自主持分了这块蛋糕,作为绅士们一年来的褒奖。
  其实属于绅士们的那一份也不多,平均每个行政长官不到三十万英镑,要不说干什么都很辛苦,又是大建又是对抗旱灾,也只有这么一点的收获,赚点辛苦钱。
  新年伊始,对英属印度的公务员有着别样的意义,一年的辛苦有了收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远在伦敦的爱德华爵士,也没有忘记在英属印度的公务员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送上了关于铁矿出售过程中,英属印度应得的那一份。无愧于内阁秘书的职责,广受爱戴不是完全没道理的。
  除了这件事之外,内阁秘书还带来了一个消息,英属印度的新总督即将要上任了。
  在一月三日和一月四日,艾伦威尔逊带着总督府的同事们,对来英属印度拍摄纪录片的美国团队进行换了欢送,紧接着第二天又用同样的规格,欢送大英国宝回国。
  艾伦威尔逊本人,也要在新的一年当中,更加精神百倍的造福英属印度的大众。
  同一天,在海得拉巴的爱丽莎正式接到了任命通知,成了当前英属印度最年轻的地区专员,这个头衔原来属于艾伦威尔逊。
  不过爱丽莎是女人,被任命之后更加具有轰动性,在总督府的对外报告当中是什么解释的,“希望可以用爱丽莎的女性身份,化解一些毫无意义的对抗,为英属印度的工作带来一丝温情。”
  如果是艾伦威尔逊的话,就因为正式成为专员这件事,也应该放几天假,别总是装土匪抢劫,都阶级跃升了,应该想一些更加高明的办法来做事。
  “也真是太客气了!”把一百拖拉的金币放在铁箱中上锁,艾伦威尔逊对爱丽莎的孝敬感到欣慰,“尊敬的爱丽莎专员,现在有何感想?”
  “安迪好像非常不高兴。因为我做专员的事情。”爱丽莎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想想,他也没什么错误,只是资质确实不太够。”
  “我们做事要把个人感情都放在一边,关于你们两个的感情我不好说什么。”艾伦威尔逊一挑眉,微微摇头道,“竟然不给钱,太过分了。”
  英属印度这边新年新气象,对于伦敦而言,事情则还是那些事情,问题也还是那些问题,一切似乎应该有所改变,但目前还没什么改变。
  新年伊始,满目疮痍的伦敦浓雾茫茫,显得十分萧条和阴森。
  唐宁街十号,被丘吉尔称为“那是一位典型的平庸之辈”的工党秘书出身的新任首相艾德礼,脸色阴郁地正在等待着一位风采超群的海军上将到来。
  他是维多利亚女皇的重孙路易斯·弗朗西斯·艾伯特·维克托·尼古拉斯·蒙巴顿。蒙巴顿今年四十六岁,在英国早已声名显赫。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艾德礼召见他,是要他出任印度副王,也就是印度总督。首相决定把这项在印度至高无上的任务交给他,不是让他去统治印度,而是让他去安排英国撤出印度。
  这是一项极为痛苦的使命。现在,帝国政府决心明智地撤出印度,以免被武力赶跑显得狼狈。昔日的泱泱的大英帝国今天没有能力去继续统治它的殖民地了。
  蒙巴顿将军早已经接受到了任命,最终还是不得不去上任了,这一次来到唐宁街十号,不过是临行之前的谈话。
  蒙巴顿深知,这是一项毫无成功希望的使命。他了解前任总督韦维尔元帅,是才华卓越军人,都被弄得焦头烂额,自己难道能成功吗?
  得到帝国末日时期的这张任命书,并不使蒙巴顿兴奋,相反,他感到沮丧。这个职务真还不如之前卸任的东南亚盟军最高指挥部统帅一职使人心情舒畅。
  “我还是要重复一遍。”蒙巴顿将军看着艾德礼首相郑重的开口道,“我之前说过的,第一,政府必须公开宣布,英国保证停止行使主权,同意印度独立的确切日期,这样便于我和国大党和穆盟深入谈判;第二,在我任职期间,我享有充分的权力和完全的自由,而无需向伦敦请示汇报,尤其不允许伦敦经常插手干预。”
  “好,但我希望蒙巴顿将军不要凌驾于陛下认可的内阁之上。”艾德礼首相严肃的点头道,“英属印度的独立日期,我曾经在国会说过,这一点不会改变。”
  “那么我马上出发。”蒙巴顿将军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没有抗争成功,时隔半年多他又要回去了。
  连这两个过分的要求艾德礼首相都已经同意了,蒙巴顿已经没有办法只能上任。
  这一天,伦敦正式对外宣布,英属印度的副王将正式上任。


第303章 总督降临新德里
  这意味着空缺几个月的英属印度总督终于要上任了,蒙巴顿将军长时间的抗争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帕梅拉蒙巴顿倒是早已经打点行装,就等着出发。
  关于美国钢铁公司的利好消息,终于在并购成功之后传来,这是在消息人士眼中价值连城的信息,一方面战后重建导致钢铁需求大增,另外一个方面这等于美资企业深入英属印度的里程碑,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受到利好消息的鼓舞,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大涨,似乎一夜之间就重回巅峰,几乎和老摩根当初组建美国钢铁公司的盛况相比。
  埃德温娜·阿什莉也因为这个喜讯,在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的涨幅中赚了一笔。现在她认为,家族的运势肯定会在新的一年非常不错。
  后遗症就是小女儿提及艾伦的次数越发的多了,帕梅拉蒙巴顿不敢在蒙巴顿将军面前多费唇舌,而是扮演一个好女儿的身份,努力降低存在感。
  但在母亲面前就不管这么多了,更何况艾伦威尔逊没有忘记蒙巴顿家族,关键时刻透漏了消息,让埃德温娜·阿什莉才有机会,体会一把财富暴涨的感觉。
  回到家的蒙巴顿没多说话,直接透漏了准备赴任的消息,“收拾一下东西,准备启程吧。”
  “好!”作为妻子的埃德温娜·阿什莉点头,她能够明确自己的丈夫是真的不想去。
  蒙巴顿最大的理想还是做海务大臣,就像是他的父亲一样,但为了让蒙巴顿接受这个英属印度总督的职位,德礼首相向英王提议封他为“缅甸蒙巴顿伯爵”。
  乔治国王为王室成员中能有人凭着自己的功绩而获得这个荣誉,感到特别愉快。由于蒙巴顿没有儿子,英王还作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准予蒙巴顿的女儿们继承爵位,以免使这一荣誉在蒙巴顿身后中断。
  蒙巴顿听到这一喜讯后,高兴之余也夹带着一丝伤感。他对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路易斯勋爵”的称号抱有终生的留恋,有着近乎迷信般的那种感情,认为它给自己带来过许多好运。
  然而,他在领受更高一级的荣誉时便顾不得那些了,毫不推辞地接受了缅甸蒙巴顿伯爵这一称号。
  接受了就必然要赴任,哪怕蒙巴顿将军也曾经努力抗争并且付之于行动,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最终他还是要去英属印度。
  “帕梅拉,你不感到高兴么?”看到异常安静的小女儿,蒙巴顿反而主动开口询问,“我的女儿不是一直都想要回到新德里么?”
  “我要考虑父亲的感受,艾伦那个时候也劝我离开英属印度,不能过于自私的和家人胡闹。”帕梅拉蒙巴顿很是乖巧的回答道,“虽然我真的想要留在那。”
  和命运抗争后失败的蒙巴顿,此时倒是有些释然,这可能就是上帝的安排吧,“这回你又能见到你的心上人了,我不是反对你们两个,以他的年龄来说过于世故,但胆子又惊人的大,父亲主要是怕你以后因为什么事情伤心。”
  “但这是你的选择,我也说过,如果我再回到英属印度,绝对不会干涉你们的事。”
  新年没过几天,伦敦还处在烟雾缭绕当中,展现着雾都的威严,新任的英属印度总督一家打点行装,准备去新德里赴任,这虽然不是蒙巴顿本人的梦想,也明白这项工作的艰难,但既然接受,总要进行相关的准备。
  至少在别人看来,蒙巴顿一家是喜气洋洋的赴任,前往随时要爆发的火药桶。
  “再高一点,大一点,这块牌子每一天都要更新。”在新德里和德里中间地带的大道上,关于英属印度的独立倒计时牌子,正在艾伦威尔逊的亲自关照下被竖立。
  这不是什么秘密行动,完全就是光明正大做的,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德里市民的围观,眼看着这一幕交头接耳。
  哪怕是在德里,也不是人人都明白这些数字的含义,虽然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发明的。
  在听到了知识渊博,其实只是识字人的解释,所有人欢声雷动,目光寄希的看着这块巨大的牌子,往后每过一天,就意味着英国人离开的时间又近了一天。
  对很多人来讲,现在的苦难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所有人都能够看到印度重获自由的那一天,只是目前要暂时忍耐。
  “看那些印度人啊,普通的印度人性格是很好的,从个体上接触并无不可。”艾伦威尔逊正好在这些印度围观群众的对面,手上还拿着望远镜在点评,但随后话锋一转道,“但在群体上来讲,他们根本不可理喻。”
  “可能都在等待黎明的到来吧,谁都想要见证那一天。”专员秘书埃德尔耸耸肩道,“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只不过我们的立场和他们不一致。”
  “我们都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是不存在的。因为昼夜轮替,所有宗教都呼吁让世界充满真善美,可几千年来哪个宗教做到了?”
  艾伦威尔逊放下望远镜微微摇头道,“印度人想要看就继续看吧,一块牌子而已,我们可是要回去了,印度的冬天虽然短暂,但威力也并不小。”
  艾伦威尔逊记得某一年泰国遇到了寒潮的新闻,有几十个人因此而冻死,一查温度,零上五度!新德里在一月的气温比这还要高一点,但对于不少接近无产阶级的印度人来说,也不是很友好的气温。
  在新任总督上任之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总督府提醒各城市的英国侨民,开放房产自由买卖,并且允许印度人购买英国社区的房产。
  出于慎重的考虑,试点城市从加尔各答开始,这是艾伦威尔逊给英国侨民最后的逃跑机会,可以套现离开英属印度。
  不同于历史同期,因为国大党穆盟的厮杀越发剧烈,英属印度的侨民进行了紧急撤侨。
  这固然这是保存了侨民的生命,但是也可以说侨民除了生命之外,在英属印度的财富全部丢了。
  现在艾伦威尔逊给这些侨民一个选择的权利,要么随着英属印度的终结返回英国,要么继续住在独立的印度,选择权在他们的手上。
  同时艾伦威尔逊还在草拟新闻稿件,通过倒计时标牌和开放房产自由买卖,来证明印度即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
  其实哪怕他什么都不做,相信印度人也会这么解读的,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