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人也不过四成多一点,并不是一个优势民族。后世有人把南斯拉夫解体,归结于打压塞尔维亚主体民族的结果,实际上不是这样,塞尔维亚人从来都不是这个国家的多数人口。
克罗地亚人以及斯洛文尼亚人是亲德的,他们和南斯拉夫祖国军构成了铁托的反对派。现在云集着亲德派和亲英派的南斯拉夫祖国军,已经撤离出了南斯拉夫,前往盟军的占领区。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伦敦最终可能做出的决定,就是放弃他们。”艾福尔看着艾伦威尔逊一筹莫展,猜测着伦敦的最终决定,“可能决定不会这么快,毕竟现在主要是德国的投降仪式。”
“就像是我们通过交换希腊的安全,让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滚蛋,把波兰交给苏联一样么?”艾伦威尔逊噗嗤一笑,自嘲道,“雅尔塔会议,做出这种交换条件是可以理解的,首相已经尽量维持英国在欧洲的存在,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是强大的谈判对手。理智上我们保不住波兰,不如换取希腊的安全。”
“我敢断定,这支还在膨胀的保皇派力量,一旦落入铁托的手里。肯定会被全部被杀!”艾伦威尔逊心情有些沉重的看着艾福尔,给出了自己的断言,“按照苏联人的思想,这算是阶级敌人了,是一种很可怕的定义。”
最关键的是,艾伦威尔逊不想做出卖其他国家英国来做,利益被美国占据的事情。英国出卖波兰费尽心血保下了希腊,反对派仍然亲苏,政府也会变得亲美,根本就没英国什么事。
如果反过来,英国得到道义上的赞誉,让美国人来处理还差不多。
出卖波兰虽然是英国做的,但毕竟和艾伦威尔逊无关,而巴尔干的报告却就在手中,他知道自己要是当做没看见,直接反馈给伦敦,已经云集在盟军占领区的南斯拉夫祖国军,必然会被铁托清算,死亡数字以十万计算。
现在这些南斯拉夫保皇派,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的命,就等于捏在艾伦威尔逊的手中。
“艾伦,其实我们也鞭长莫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意见,英国占领区是在德国的西北部,包括包括巴伐利亚州的德国南部,从法国边界一直到奥地利是美占区。附近有英国外交官,却没有英军驻扎。”艾福尔无奈的耸耸肩道,“这是事实。”
“占据了鲁尔区在内的德国西北部海岸线,算是外交领域的一次胜利,美国人不是一直都不满么。”艾伦威尔逊无所谓的笑笑,“不知道现在巴伐利亚的行政长官是谁。”
“这我倒知道,是一个叫巴顿的将军。”艾福尔轻松的开口,然后被吓了一跳,这个同事怎么一惊一乍的,什么时候跳起来的。
艾伦威尔逊脸色变得十分的精彩,心思急转,“哦,是巴顿将军!”
“艾伦,你怎么了?”艾福尔指着艾伦威尔逊手中的巴尔干报告问道,“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急躁,现在最大的事情还是投降仪式。”
“没错,我同意。”艾伦威尔逊把文件一收同意道,这份巴尔干报告他先不交给伦敦,就这么定了。
解决这些二战被遗忘者问题的曙光,艾伦威尔逊已经看到了一点,虽然不敢保证成功。可是他觉得自己尽力了,总不会比历史更差,如果巴伐利亚的行政长官不是巴顿,这件事还真的难办,一点希望都没有。
第44章 德国投降
在目前的这个情况下,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下,惹怒苏联的势力。南斯拉夫的铁托恰好就是两国眼中认为的苏联附属势力。
之前英国支持的南斯拉夫祖国军,被放弃绝对不是偶然。毕竟对于英国而言,这种事情早就不是第一次了,还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就已经被卖过一次,再卖南斯拉夫祖国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对艾伦威尔逊而言,这毕竟是几十万条生命,光是这些南斯拉夫祖国军被遣返之后,就有高达十几万人被清洗,对于这些二战的边缘群体,未来的命运未免太过于残忍。
直接原因还是大英帝国做事不地道,知道这些人的下场是什么,又因为是英国理亏,艾伦威尔逊心中确实在想办法,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救下这些人。
听到了巴伐利亚行政长官是巴顿,艾伦威尔逊一下觉得天无绝人之路。
四星上将巴顿,这个名字在后世也算是大名鼎鼎,对巴顿而言最好战争永远都不会结束,和丘吉尔一样,巴顿对苏联的敌视也十分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是丘吉尔偷着来,而巴顿甚至已经开始为和苏联开战进行了准备。
世界大战就此结束,意味着巴顿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就此走向尽头,苏美战争如果爆发,那么继续指挥美军挥师东进,获得更高的荣誉,踏入从军生涯的巅峰,这一切都将顺理成章,与其说他是为了两个国家考虑,为两个民族考虑,为两种政治体制考虑,不如说是在为自己考虑。
如果有办法让南斯拉夫祖国军和目前掌管巴伐利亚的巴顿接上线,艾伦威尔逊认为,巴顿脑子一热很可能会同意这些铁托的反对者,暂时收留在巴伐利亚。因为以巴顿本人的纯军人思维是能做出来这种决策的。
所需要的就是,有人在中间安排南斯拉夫祖国军的领导人和巴顿将军见面。
临近傍晚,艾伦威尔逊这些外交官,换了一个平静的居住地,通宵达旦的为第二天的第二次投降仪式做准备,他们都已经接到了消息,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都会出席。
为正式投降准备文件材料的,大英外交官们,对苏联人事多的举动十分抱怨,“德国人不是投降一次了嘛,苏联人还要让他们投降第二次。”
“根据外交部所说,克里姆林宫方面对上一次的投降感到不满。”艾伦威尔逊翻阅着资料无奈道,“苏联人和德国人血战数年,在投降上被忽视了,提出抗议也是理所应当的。”
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已经举行过一次德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当时德国政府派出约德尔上将为签字代表。
在苏联的抗议下,为了维护二战同盟国之间的团结,避免刚刚战胜德国就撕破脸的尴尬,而且还指望苏联红军帮助美国解决掉日本,英美盟军和苏联方面达成一致,决定于次日在柏林,由苏联主持再举行一次投降仪式。这次投降仪式确实要隆重许多,双方都派出几乎最高级别的官员出席。
“文件都已经准备完成了,等着明天投降仪式,估计肯定会很热闹的。苏联人肯定会把场面弄的很隆重。”艾伦威尔逊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哈欠道。
“说的就好像你很了解苏联的。”艾福尔不屑一顾的笑笑,“应该让军情六局查查你。”
“这个玩笑可并不好笑。”艾伦威尔逊郑重的开口,现在英国内部确实有间谍,甚至军情六局里面就有。
第二天一早,艾伦威尔逊这些外交官起了一个大早,不是去柏林市面上寻找可以拯救的德国失足妇女,而是和空军上将泰德汇合,
泰德上将是受降仪式上代表英国签字的代表。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虽然确定出席,但只是过来表示同盟国之间的团结,因为之前他们已经进行过一次签字了,所以这次接受德国投降的签字代表另有其人。
各国代表驱车赶往柏林郊外的卡尔斯霍斯特,一路上挂着国旗的汽车,在柏林市区穿梭,街边角落,无数柏林市民偷偷的看着战胜者的耀武扬威,心中满是复杂。
“你看他们现在看着可怜,要是易地而处,他们肯定不是这副样子。”艾伦威尔逊歪着头和同事道,“想想他们在几年前羞辱法国人吧,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行使出市区,道路两边已经被苏联红军的士兵所占据,就想是艾伦威尔逊所说的那样,如何把一个场面搞的盛大,苏联确实有这样的天赋。
受降地点已经人山人海,被苏联官兵包围,美英法三国的受降代表纷纷下车,冲着这些苏联红军的官兵敬礼,场地立刻出现了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各国记者则抓紧机会照相,快门声不停记录这彰显同盟国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的一幕。
在苏联元帅朱可夫的主持下,这一次被称呼为正式受降的仪式开始了,朱可夫代表苏联宣读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德国代表凯特尔元帅率领着德国代表团来到签字厅时,礼节性的举起权杖向盟国代表行礼。
比起西线盟军的投降仪式,苏联人表现的明显要严苛很多,不过法国代表德朗西将军倒是很赞赏这种举动,五年前,现在代表德国投降凯特尔元帅,正是当时法国投降仪式上的德国代表,更不要提著名的福熙车厢羞辱了。
风水轮流转,战争是赢者通吃的游戏,德朗西将军今天将代表法国,和美英苏三国一起,见证德国的无条件投降,代表英国的空军上将泰德、代表法国的德朗西将军和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在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的见证下,和苏联元帅朱可夫一起,在受降书上签名。
四周,无数官兵纵声高呼,为来之不易的和平呐喊,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走上前,同苏联元帅朱可夫合影,共同庆祝着德国正式投降。
“我怎么说也是历史见证人吧,虽然没有我的位置。”艾伦威尔逊掐着腰看着这一幕,心里同样对战争的结束感到高兴。
第45章 失望的巴顿
小专员的吐槽,并不耽误这一场团结的、胜利的、和睦的受降仪式上,各位同盟国大佬其乐融融,享受着胜利的喜悦,至于庆祝的地点在德国首都柏林,这只是一个小问题。
艾森豪威尔还为苏联红军的朱可夫元帅带来了礼物,满载着可口可乐的卡车,手里直接拿着可口可乐的艾森豪威尔,当着朱可夫面前起开递给了对方,“尊敬的元帅,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衷心的祝愿你身体健康,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谊能够天长地久的维持下去,战争还没有结束,远东的日本人对这一场伟大的胜利还心有不甘,美利坚合众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还要继续奋战。”
“艾森豪威尔将军,谢谢。”朱可夫元帅十分爽快的接过了对方递过来的可口可乐,直接一口一口的喝了下去,样子十分舒爽。显然他并不是第一次品尝这种饮料。
实际上可口可乐公司对它的个性化产品曾做出过另一次调整。该公司应一位非常特殊的消费者的要求,制造出了无色的白可乐,而这位消费者恰好是一位知名的苏联将领。
这个人就是朱可夫元帅,可乐另外最大的爱好者之一是艾森豪威尔。他不仅负责为美国军队提供补给物资,而且向著名苏军元帅朱可夫首次推荐了可乐。
这一次艾森豪威尔来到柏林,正好带着五十箱可口可乐送给朱可夫元帅。因为苏联对可口可乐有禁令,任何人不能第一次购买超过五十箱的可乐。艾森豪威尔此举,也是遵守禁令,同时和朱可夫元帅建立友好的个人关系。
其他在受降仪式现场的人,同样也借朱可夫元帅的光,分享到了美国饮料。
“你看苏联人喝得多开心啊。”艾福尔同样拿着一瓶可乐道,“看来也不是不能接触。”
这不是人民的可乐!艾伦威尔逊差点没忍住笑,人民的可乐是苏联时期的一个梗。百事可乐公司因为被可口可乐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